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大笑着就走进了夜幕之中,剩下郑朗崔余庆两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久久无语之后,郑朗突然起身:“时辰不早了,小弟也先行告辞了。”说着拱手就要出去了。

    崔余庆突然说道:“贤弟现在以为此人如何?”

    就在几个时辰之前,郑朗还曾经说过贺兰敏之,长于大势者必定疏于细节。言语之间多有不屑之气,而且也并未将他放在心中。几个时辰之后的现在:“许敬宗垂垂老矣,李义府猖狂难继,武后困居深宫,此子当是日后大敌。若是此次兄长有机会问鼎相位,还是找个机会,将其贬黜吧!”

    说完之后也不等崔余庆答话,直接就躬身后退两步,回转自己的帐子中去了。

    灯光下,崔余庆仍然久久的坐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理会两人的忧愁,贺兰敏之带着阿三行走在月色中。如今的天气,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天空中没有一丝的乌云,月光从天空之中洒下来,将这没有什么烛光的道路照的也是清晰可见。月光很美,尤其是在这静谧的深夜之中,听着身边儿鸟儿的鸣叫,感受着野外的凉风徐徐,这意境简直是没的说。

    时不时的抬头望天,星光璀璨,众星捧月,一道银河悬挂于天际之上,美不胜收。就在这贺兰敏之诗兴大,想要抄诗一的时候。

    “额”阿三的嘴中打出一个饱嗝,直接完全破坏了整个的气氛。

    “你这个货,在崔家没少吃吧?”贺兰敏之气的想要骂他都找不出形容词,笑着说了句。

    “嘿嘿,少爷。这崔家的东西不是不吃白不吃?而且这山东人就是讲究,吃个饭一个下人都这么多讲究。哼哼,小的我一阵胡吃海塞,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吃瘪了吧。”这个货完全不讲礼仪也就算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啊。贺兰敏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玩意儿带出去实在是丢人啊。

    摇了摇头,撇了撇嘴,低着头继续走路。人生啊,还真是寂寞如雪啊。算来算去,这么多年,朋友交了不知道多好,可是却没有一个可以知心之人啊。初涉官场,就这么多弯弯绕绕困在自己眼前。虽然是早就已经料到,可是终究是难免有些疲累,不想应付啊。(。)

第二百五十六章 虚弱帝王() 
第二日清晨,贺兰敏之还没醒过来呢,皇帝的传召旨意就下来了,让随驾的五品以上的所有官员到御帐之前等候召见。

    赶紧收拾收拾,因为那繁琐的官袍还没有下来呢,所以贺兰敏之算是幸免于难啊。要不然就他这慢慢腾腾的劲儿,人家都拜见完了,估计他还没到呢。匆匆忙忙的骑着马就朝着李治那儿赶,所幸的是众官们也都是刚刚到没多久,还在外边儿等候召见呢。

    这会儿也就许敬宗和李义府先进去了,至于剩下的这些人能不能进去还是两说着呢。之所以所有的人都叫来,就是为了展示一下,皇帝已经好了,安安百官们的心。

    “哎呦,刘尚书,您早啊。”刘祥道还是一脸严肃的站在前边儿,看着御帐也不说话。周围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官员围着,不像是郑朗的身边儿有一堆人,崔余庆旁边儿人也不少。

    这朝廷就是这个样子,在外边儿人五人六的官吏们,在大官儿面前也得巴结着,丝毫不能落后了。崔余庆一向温和,郑朗更是会左右逢源。同是山东出身的人就以这二人为。

    相较来说,兵部和百官的交际毕竟没有户部多,所以郑朗身边儿的人也比崔余庆多。至于刘祥道,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中,就这刑部尚书难做。虽然说很多高官贵族的刑事案件这个刑部还真是难以处理,但是终极算是个给人判刑的部门儿。若是由别的人来执掌呢,说不定还不至于做到身边儿连个人都没有,但是这刘祥道这个老头儿。

    硬生生的都快把自己做成孤臣了,说实话就贺兰敏之这么长时间和他接触以来,这个老头儿还真不是什么坏人。做事能够秉公处理,而且也并不是不懂得变通。就是为人处世还是有些正直,最关键的是,这个老头儿为官比较清廉,既不收受贿赂,也不行贿。

    当然了做到他这个级别,也不用给谁行贿了。但是不让下属给他行贿,这就属于打破了官场固有的规矩了。加上他一张黑脸,生的就是这一副严肃相,便让人觉得难以接触了。

    和他接触,贺兰敏之觉得最起码比和崔余庆郑朗这些人接触心里舒服。所以来了也就和他打了个招呼。但是若是说上任宰相,他是宁愿让崔余庆上,也不愿意让刘祥道上。

    崔余庆虽然是奸诈了一些,但是终究是能够商量。可是刘祥道这个老头儿,还真是不好和他商量些个鬼蜮阴私的事儿。

    看到贺兰敏之老远的就和自己打了个招呼,刘祥道也显得有些高兴。毕竟谁也不愿意真的做个孤臣不是?这也是他本身的门生旧故偏巧都没在场的额原因。

    “贺兰左庶子,你也早啊。”

    “嘿嘿,尚书这是取笑下官了。我看着满朝文武恐怕就我来的晚了,陛下如今这是什么个旨意啊?”贺兰敏之拱手笑道。

    刘祥道看了看帐子里边儿:“今儿个一大早儿就来了旨意,说是让随驾的官员们都来。可是如今到了这般时辰,除了许相和李相进去了,其余的人还未曾得见天颜。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

    贺兰敏之也皱着眉头,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不应该啊。为了安抚人心,怎么说李治也应该亲身出来见百官一下啊。这是怎么个意思啊。

    正想着呢,王来福从帐子中缓缓的走了出来,看着他平平稳稳的迈着这个四方步,就知道李治肯定是没事儿。要不然这个玩意儿肯定是急得不行,哪里还这么悠闲。

    “百官收声。”手中浮尘一挥,严肃的站好看着地下的众臣。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既然这个老太监出来了,肯定是有皇帝的旨意传下。

    “陛下龙体恢复,但仍有虚弱。太医嘱咐静养,就不召见众位大臣了。千牛卫大将军薛仁贵,刑部尚书刘祥道,兵部尚书崔余庆,太子左庶子贺兰敏之觐见即可。其余人等退下吧。”说完了老太监静静站好就不在说话了,仿佛是在等着百官退却。

    所有人看着他这个样儿还能不明白?不过既然这么多高官都见了,就说明肯定是没问题了呗。自己见不着,那就是级别不够,所以也没人说什么都默默的退下去了。

    薛仁贵,刘祥道,崔余庆,贺兰敏之四人走上前去,进了帐子。

    刚一进帐,微微一抬眼,贺兰敏之这个心咯噔一下子。果然不出所料,李治真的就不是什么暑热之症。今天的脸色比之昨天并没有什么好转,甚至更加苍白了。唯一好的就是,昨天一直紧闭着的眸子今天睁开了。但是满屋子都是他虚弱的喘息声,李弘正坐在床边儿用小手喂着他吃药,武则天领着李贤站在一边儿。许敬宗李义府全都看着脚下,一言不。那个老太医还是那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四人走了进来,互相看了看对方。轻轻的朝着李治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两位宰相,一位大将军,两位尚书,再加上自己这个外戚。这次随王伴驾的重臣算是到齐了。

    “免礼平身,咳咳咳。”听见众人的声音之后,李治才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只说了个免礼平身竟然就咳嗽起来,这还是前几天那个中气十足的帝王吗?贺兰敏之有些不太敢相信。

    “谢陛下。”四人站好,等候李治示下。

    既然叫他们四个来,就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否则也不会轻易的让臣子看见帝王这么虚弱的时刻。

    “朕。。。突恶疾。本是暑热,不想又染了风寒,今日微有好转,但头痛难忍终究是难以前行。。。”李治说了几句之后,竟然气力不支只能喘气说不出话来。

    贺兰敏之更是觉得奇怪,李治的身体并不是这么差。如今不过是突了一次风疾怎么会突然间虚弱到这个程度呢?若是一直这样,就算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他也绝对不相信他能够享国三十余载。

    李弘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给李治拍了拍。看到天家这一幅父慈子孝的样子,众人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不少。最怕的就是皇帝生病,而太子难堪大用,那国就完了。现在看来,最起码从孝道上来讲,这年仅八岁的李弘已经做到及格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终身大事() 
看到李弘这个样子,最起码在场的所有的人全部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其中尤其是以李治武则天笑得开心。李弘是他们的长子,自幼聪慧,守礼,虽然才八岁但是已经能够看得出来,将来绝对是个合格的继承人。如今李治突然病倒,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开始侍疾,光是这孝顺一项就已经合格了。

    作为帝国的继承者,要的素质不是为人处世,不是治理国家,更不是阴谋权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孝顺,如果不孝顺,即便是在聪慧,在能干,恐怕也绝对得不到太子之位。就算是勉强得到了,最终也绝对会失去。

    李治更是如此,他的皇位就是因为孝顺,才能够从李承乾和李泰的手中夺来。

    若是李弘不孝顺,他绝对能够狠下心来拿掉他的太子之位。而且皇帝就是这么一个可怕的生物。在皇位和权势面前,莫说是亲儿子,就是全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放弃。什么都比不过他们屁股底下的位子和他们手中的权利。

    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越英明的帝王,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们的太子都没有善终的原因之一。就像是康熙大帝,多英明的人物,太子两立两废,九龙夺嫡弄得一不可收拾。

    贺兰敏之在旁边儿看着李弘的样子,嘴角也不住的上扬。他作为太子左庶子,如今在没有太子詹事的时候,可以说整个东宫就是他说了算的。同样的,太子的表现也会成为他的政绩。

    若是太子做的好,那么满朝文武肯定会说他做官做的好。若是太子越的不争气,那么他就是千古罪人。没有人会公开的指责太子的德行有失,太子做的不好就是身边有着奸佞小人。然而如今李弘的手下地位权势最重的就是他,他肯定是跑不了这个奸佞小人的名号。

    可以预见到,他势必要在李弘的手下待上很长的一段儿时间。这也是李治和武媚娘的意思。他这个太子左庶子可不光是要为李弘处理杂事,同样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李弘,同时在他能够处事的时候替他规避一些政治风险。这已经算是极大的信任了,不光是人品上的,更是对他能力上的一种信任。

    平心来说,无论是历史上所记载的李弘,还是现在和贺兰敏之相处了这么久的李弘,他都很喜欢。这个人,虽然生在天家,虽然经历了武则天和王皇后的那一番阴谋诡计的斗争。但是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就变得鬼蜮阴私。反而是越的赤诚,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如果他成为皇帝,可以预见到稍加调教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只要能够掌握帝王权术,辅之以仁善的心肠。不说能够达到李世民的高度,最起码能够和高宗持平。李弘可以说就像是高宗的一个翻版一样,但是他比高宗还要赤诚仁善。

    越想越对李弘满意,可是贺兰敏之的眼底突然滑过了正在微笑着看着自己儿子孝顺举动的武则天,心里咯噔一下。竟然一时之间脑袋里回忆起章怀太子的那诗。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三摘尤为可,四摘抱蔓归。

    仁善如李弘,聪慧如李贤,这两个都是成为皇帝的绝佳资格者。最后都死在了自己的亲身母亲手中。贺兰敏之的心里突然升起了浓重的悲哀之感。虽然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在今世到底还会不会生,他也不知道这个如今还完全符合一个慈母所有的标准的武则天,会不会被权力吞噬成为一个野兽。但是他有点儿害怕,也有点儿悲伤。

    “之儿,之儿?”

    贺兰敏之还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不可自拔的时候,突然听到武则天再叫自己。

    “啊?啊。”猛然一抬头,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李弘已经退回去了,李治躺在床榻上正看着自己。武则天叫着自己的名字。

    “微臣在。”

    “陛下叫你,你怎么不应答?”武则天一脸的怒火,瞪着贺兰敏之。吓了他一大跳,再看了看李治现他真的在叫自己,赶紧拱手认错::“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李治倒是不太在意,贺兰敏之这个样子不是一回两回了。刚开始还有点儿生气,后来现他不是故意的以后,也就不太在意了。

    “哈哈哈,呵呵,无妨。我看你是不知道再想着哪家的姑娘呢,竟然连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