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之前他是不用上朝的。不,应该说他是没有资格上朝的。但是走了这么一段儿路程就不是这样了。正四品上的官员,每天都必须要上朝,跟皇帝报道。向皇帝证明一下,自己参与国家大事了,没有闲着没事儿干。有什么东宫的事情,自己也要一并上奏,请求皇帝陛下处理。

    然而这些事情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唐朝的制度是。卯时就要开始点卯上朝。卯时啊。。。换算成日后的二十四小时制度,卯时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这个时候群臣就要到宫城门前等候着皇帝陛下的召见了。夜里三点多钟就得起床。

    他刚刚才改变了太子的生活习惯,没想到苦难的日子就要来临到了自己的头上。

    唉!一想到要上朝,瞬间就觉得生无可恋的感觉,呆呆地坐在车里连见到真子纯子的喜悦都少了一半儿还多。

    “少爷,您看咱是直接回家吗?”阿三等了好长一会儿也没等到贺兰敏之的命令,实在是忍不住了问了一句。得,直接撞枪口上了。

    “废话,不回家去哪儿啊?你要带着少爷我去平康坊还是怎么的?对了,洛阳没有平康坊。赶紧给少爷我回家,晚了你今天就别进去了。”贺兰敏之朝着车外边儿怒吼两声,阿三直接销声匿迹了。连句话也没敢多说,默默的驾着车就朝着家中驶去。

    贺兰敏之在洛阳城的宅子是在履顺坊,距离皇城不远但也没有紧紧地挨着。这也是当年武士镬留下的遗产,但是原先的宅子应该他自己都没来过。不过是武家商会在洛阳城给他准备的府邸罢了。可是终其一生,也没有来过洛阳城。

    对于贺兰敏之如今的身份,这个宅子就已经有点儿小了,毕竟当年也是做别院用的,跟自己外祖父的身份就不是很配。不过还好的是,自从李治有意向想要开洛阳城之后,贺兰敏之就特意的提起要修缮扩大这个宅子,估摸着如今应该也不是很小了吧?

    其实他本身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家有房屋千万间,卧眠仅需七尺宽。房子大与小的并没有什么两样,就像当年的那个三进的院子,自己住着也很舒服。还挺温馨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像是古代家里非得摆点假山啊,用点儿鱼池啊,贺兰敏之还真是没有这个审美。

    但是如今身份不同了,他自己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但也是堂堂的正四品上,而且是正宗的东宫出身。这个身份已经不小了,宅子若是小了,很容易让人看不起。

    这还不算,还有武顺如今可是正统的国夫人啊。这个身份在整个大唐除了皇室以外就没有人比她身份更加尊贵了。若是还住着一个小的宅子,对于她的名声也是一种损害。

    如今武家商会开的到处都是,家里来钱的产业多不胜数。若是还每日一副穷酸相,平白无故的惹人说些有的没得的闲话。

    最关键的是,他如今身在洛阳,自然也就不可能将烧尾宴在长安举办。肯定是要在洛阳的家中办这个烧尾宴。若是府邸太过于寒酸,请的客人来了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所谓烧尾宴,是大唐官场的一个惯例,或者说是习俗。官员第一次出仕,或者是升官了之后,都要举行一次烧尾宴。意欲着烧掉过去的种种不幸运啊,不顺心啊,从新开始新的征程,开启辉煌无限的仕途,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

    烧尾宴要请的人非常多,算是大唐一个比较隆重的集会了,基本上可以和生孩子的满月酒差不多。要请仕途上的一些上司,同僚。寒窗苦读过的莘莘学子,同窗好友。要请平日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家族的亲属,以及政治派系的种种人。

    若是武顺在势必会操持的漂漂亮亮的,但是自己还真是没有经验,不知道该要如何处理才好。也难免会有些紧张的情绪,请客到自己家里吃饭,先不说菜什么的,最起码家不能寒酸了,这才是正经事儿。

    “阿三啊,我之前有没有交代下来,咱们在洛阳的院子要修缮修缮啊?”他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嘴。

    “嘿,少爷,您是怕家里住不下去吧?这个您放心,忠叔和平子都已经回报过了。府邸修缮的非常不错,也甚是华美。小的还以为真子和纯子给您说了呢,就没有回报。”

    忠叔就是当年武士镬留下的管家,平子就是忠叔的长子。这两个人若是算起来,勉强也能算得上是武家的家生子了,忠心是一等一的,丝毫不用担心。

    至于名字嘛,下人的名字都是个代号,各家各门的都差不多,什么福啊,忠啊,寿啊,喜啊什么的。

    老管家就叫做武忠,如今已经不太管事儿了。洛阳家中的大大小小都是他的长子,武平在处理。这真子纯子都已经交代过了。

    “那就好,那就好。”

    两人说话间,马车倒是一点儿都没停直接奔着履顺坊就去了。不大个功夫就到了坊门口儿了。本来就是从挨着这个坊的城门进来的,自然行进的也就快了不少。

    马车到了坊门口儿,阿大阿二就下马了。阿三也赶紧朝着车里边儿喊了一声:“少爷。。。您恐怕是不用担心这个家是不是寒酸了。”

    “什么意思?”贺兰敏之坐在车里不明白阿三说的是啥。

    “那个。。。您还是出来看看吧。小的我。。。还真是不好说。”

    听着他这个吞吞吐吐的,贺兰敏之心里一惊就知道准没啥好事儿。赶紧一撩帘子蹦下来看看。

    跳下来之后就呆住了。。。这玩意儿是自己的家?(。)

第二百二十九章 府邸问题() 
贺兰敏之傻愣愣的站在履顺坊的坊门口儿,往里边儿看。

    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寒酸,如果说这个还算是寒酸的话,恐怕这大唐帝国之中就只要皇城才能让自己住着不寒酸了。

    唐朝的高官府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大门口儿都是冲着坊门开的。仿佛就是在宣示着自己的地位,这一个偌大的坊就是自己家开的一样。普通老百姓,或者说是低品级的官员和不得志的一些个贵族的门就在坊内的甬路上随随便便开就行了。就像是之前的武家一样,显得多少有些落败寒酸。

    贺兰敏之往里边儿看啊,一座巨大的府邸在履顺坊中矗立。光是墙,最起码坊道都已经拐弯儿了还看不见墙的终结点。那豪华的大门,刷着金漆在太阳的照射下锃光瓦亮的直接就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气魄。让贺兰敏之还算是比较安心的是,工匠的手艺还是看得过去的。最起码没有出现一种暴发户的气质。

    金匾大字贺兰府,不知道请的是洛阳城里边儿的哪位名家书写的。贺兰敏之在书法上如今也算得上是独树一帜,虽然还不能开宗立派不过一称得上是脱离匠气了。不过相比较这一手书法大字来说,还是有着些许差距的。

    门口儿光是守门的仆人就有四个,穿的都是同一制式的服装。光是看料子,最起码比普通人穿的好上不止是一个档次。

    光是这个院墙,就可以看出占地有多少。而且抬头朝着上边儿望去,别的建筑物虽然是看不见。但是这亭台楼阁的,屋檐斗拱可是一清二楚。里边儿究竟有多少建筑物恐怕都说不好了。

    “阿三。。。咱们府上究竟拨了多少钱用于洛阳城?”贺兰敏之有些咬牙切齿了,别的事情都先放在后边儿。光是这么大的一座府邸,在洛阳城这个寸土寸金,连纸都比别的地方贵上一些的地方,得花多少钱啊。

    “少爷。。。这个事儿不是小的负责的。”阿三轻松的回答了之后长出一口气。他知道自家主子究竟是个什么性子,对于这些个身外之物一向不是特别的在意。而且素来比较反对豪华奢侈,自家的老宅子显贵了之后还住了那么多年呢。若不是皇上赐予的韩国夫人府已经修好了,还不愿意搬出来呢。对于府邸的要求就仅限于不寒酸就行了,至于这修的越好越大恐怕不是这位的喜好。

    “呃。。。少爷,这事儿是福伯操手的。小的打了个下手,一共拨了三期钱来,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这么不到八百贯。”阿三知道的事情,阿大心里也清楚着呢。可是事情就是自己操手的啊,跑是肯定跑不了的,还是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吧。

    贺兰敏之心里骤然一慌,怒火随之而起,但是面上不表现出来。伸手指着这座偌大的贺兰府问阿大:“八百贯不少了,可是我再给你八百贯,你给我再来这么一座宅子。”

    语气虽然还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熟悉贺兰敏之的人都清楚,这位恐怕这会儿已经怒火中烧了。

    “这。。。这。。。这,小的办不到。”

    谁也不是傻子,贺兰敏之这样儿久都不处理银钱事物的人都知道,八百贯钱肯定是换不来这么一座大宅子。阿大阿二阿三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猫腻,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管家了,他们心里清楚着呢。

    “哼,阿三去叫门吧。按照正常情况,信上应该也说了我们今天会到。”

    阿三赶紧的跑着就上去叫门,贺兰敏之他们跟在后边儿。好在府上的仆人还算是教导的不错,也没有出现那种恶仆。恭恭敬敬的朝着贺兰敏之行了一礼,有一个人慌忙的朝着院子里边儿跑去,剩下的三个人仍旧是没有让他们进府。

    这一点还算是满意,毕竟不知道身份,说是这家的少爷就让进府了。那这几个守门儿的下人都该拖出去。但是恶语相加也不是好的反应,这样算是最好的样子了,有礼有节。

    没等上一炷香的功夫儿,里边儿好多人的脚步声着急忙慌的就朝着大门外边儿传来了。

    正门全开,真子纯子跟在最前边儿,错后半步的是一位老者,错后一步的是一位中年男人。最后边儿大概有十六七个家仆,和守门的制式一样,整整齐齐的朝着贺兰敏之他们走了出来。

    看着这家丁的风范,贺兰敏之皱着的眉头微微有些放开了,最起码家里的规矩还是有的。

    “少爷万安。”真子纯子一脸的激动,毕竟离开长安城不是一天两天了。初次到了洛阳,虽然算得上是自己的家,可是也是人生地不熟啊。等着贺兰敏之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要不是每日里有信件往来,说不定要急成什么样子呢。

    那看着贺兰敏之的眼神儿颇有一种望穿秋水的感觉,若不是这会儿是在大门口儿,说不定两人就直接扑倒他身上了。但是也只能强忍着这种冲动,微微欠身,到了一声万安。

    其余的,后边儿那个老头儿看见贺兰敏之,激动地胡子都一颤一颤的了。下了台阶儿之后,都没有犹豫直接就跪了下来:“老奴武忠,给少爷请安了。”

    看着他跪下的样子,贺兰敏之的眼底里闪过了一丝柔和。毕竟是武家的家生子,光是这份儿忠诚,就不知道用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这一点,他很满意。就这么一跪,不论这宅子有多大的错误,贺兰敏之都决定给老者一个面子,就为了他这数十年来的忠心耿耿。

    但是没等贺兰敏之眼中的柔和多留上几分,老者后边儿的中年让他的寒芒重新恢复。看着老者跪下,这中年人眼底闪过了三分犹豫,又愣了一会儿才带着三分勉为其难的劲儿跪了下去。

    唐朝不兴跪拜礼节,除非是特别严肃正式或者是激动地压抑不住心情了才跪拜呢。中年男人的想法贺兰敏之轻易的就能够捕捉的到,也并没有什么不能够谅解的。毕竟他也不是非得要人跪拜自己不是?可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够看出来他的忠心程度到底和他父亲有多大的差距。(。)

第二百三十章 少年姓来() 
“武平参见少爷。>”跪下了之后,中年人倒是也没在继续带着一种不情不愿的语气,继续作死。老老实实的行了礼,随后的一帮仆人也就一起跪下了。连带着刚才守门儿的,足足有将近二十个人。派头儿还是真不小。

    看着跪倒在地的一帮人,贺兰敏之也不好在大门口儿多说些什么,而且不论如何刚才武忠的举动确实让他感觉到了老仆人的忠心,这些人的心才是武家也是以后贺兰家长盛不衰的秘诀。他不能刚刚到了这儿,就寒了一辈子为了武家付出的老仆人的心。

    贺兰敏之走上前去,先是给了真子纯子一个起身的眼神儿,然后认认真真地扶起了武忠:“忠伯你这是干嘛啊?快起来,快起啦,这再把您这腿给跪坏了。”

    武忠确实是年纪大了,比长安城的福伯年纪还大。骤然一跪,起来的时候都有些颤颤巍巍的。不过还是激动地看着贺兰敏之:“应该的,这都小的应该的。”

    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眼中竟然还多少含着一丝的泪光。年纪越大,人就越念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