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是女人,其中最不好招惹的就是出家人。

    所以,在面对着这个略微有些诡异的老道人,贺兰敏之并不想发生什么冲突,只是想着赶紧躲避。

    大唐之中也是有着佛道之争的,万一这位就是因为看着自己和玄奘大师走的太近了,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利的想法也说不定啊。

    看着他们仿佛是逃离一样的从自己身边走过,老道士只是笑,甚至都没有起身。但是就在他们将要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的时候,老道士突然眼中闪现了一丝精光,伸手朝着地上一拍陡然站了起来,面色严肃的朝着前方吼了一声:“后生,你可愿随贫道前往山中修行?”

    明明已经拉开了很远的距离,可是他的声音仿佛就响彻在耳边一样。就这一瞬间贺兰敏之的背后汗毛炸立,手下意识的就按在了腰间。除了纯子和真子没有任何人知道,早在自己刚刚学会用气的时候,就命人打造了一把专属于自己的短剑贴身放着,每日里悬挂在腰间。

    这柄剑他花了大价钱,用了铸剑师所能够熔炼的最好的材料,请了长安城中这方面最权威的人。生怕有个什么意外发生之时,自己手中没有什么趁手的兵器。

    阿大几乎和贺兰敏之同时反应。不过他迅速的从马上取下一柄长刀,右手紧握朝着老道士横刀怒视。眼中仿佛欲瞪出血来,握着长刀的手上青劲绷起,但是却没有一丝的颤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霸气,脚下的积雪都被他踏的融化了两个脚印。

    “少爷,倘若有什么不测,你快速乘马前往山中寻玄奘大师。这世间还没有几个人敢在他面前动手。大慈恩寺必然有高手在此护佑他,我来缠斗此獠。看刚才那一声喝出,我必定不是他的对手,还请少爷速度要快,否则我恐怕撑不了多长时间。”

    贺兰敏之轻声嗯了一声,但是手紧紧的按在腰间没有丝毫放松,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老道士。这是自己来到唐朝之后的第一次动武,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危险地时刻。不自觉的竟然有了些许颤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有些畏惧,相对于阿大自己还是差得远呢。

    “哈哈哈,后生大可不必如此。若是老道我想对你们不利,你以为就凭着你们俩身上那点儿微薄的内息,你们还能撑到现在?”老道士仰天长笑,但是言语之中所带的轻视之意却很是明显。

    虽然他这么说,但是贺兰敏之丝毫没有任何放松。要知道,最近这几年,自己家里和宫中的关系越来越近,自己也可以接触到一些朝中的武将。若是论起单打独斗来说,他们之中有不在少数的人都不如阿大。这些人都没有触碰过内息,阿大这个阶层应该并不算是很低微了。在老道士的眼中,竟然丝毫没把他放在眼中。

    “后生,贫道在让你考虑考虑是不是要跟着贫道前往山中修行?”

    没有丝毫的犹豫,贺兰敏之迅速答道:“在下对于这红尘多有不舍,虽然憧憬像道长和玄奘大师这样的出家之人,但是对于这深山清幽还是不怎么习惯。况且我家中三代单传,在下若是出家,家中老母还不得气死啊!”

    “三代单传?哈哈哈,你这面相可不是三代单传啊。”

第七十九章 窥基和尚() 
老道士倒是什么都懂,还知道看相了?

    贺兰敏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道士仿佛是在等着他回话,三人竟然处于一种短暂的僵持。

    突然之间,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贺兰敏之竟然面露喜色:“在下曾偶得一位高人唱的一首乡间野调,今日请道长欣赏欣赏。”

    说着竟然唱了起来:“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都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

    在这深山之中配合着乡村野调倒也是满和情趣。但是多多少少有着些许的悲哀之感。

    听了之后,阿大都有些动容,但是老道士仍旧是面色丝毫不改。

    “你这后生,既然心中都清楚,那为何不随着贫道前往山中修行?”

    “道长,在下不过是俗人一个。这父母,功名,金银,娇妻美妾,在下是一个也少不了。实在是不想随着道长前去。今日若是道长放在下一马,必定感激不尽。若是将来有机会,必有厚报。”

    听了这话,老道士微微闭了闭眼睛。轻轻一叹:“罢啦,罢啦。你去吧!”说着朝着他挥了挥手,然后身形轻轻的向后一退,步速极快的朝着后方退去。

    待得他已然离去些许时间,阿大手中仍旧紧握着刀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贺兰敏之逐渐的放松下来:“放下刀吧,我们走。”

    “少爷,这?”阿大显得有点疑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什么都不要问我,此人来的莫名其妙,退得不知所云。我怎么知道,我们走吧,耽搁的时间也不短了,玄奘大师怕是要等急了。”说着牵上飞雁,就要朝着前方走去。

    突然之间竟然发现飞雁雪白的身上带着点点的汗迹,眼睛也在不断地眨巴眨巴的。看起啦很是酸累的样子,贺兰敏之突然反应过来,刚才飞雁应该是和自己与阿大一样盯着那个道士了吧?否则不会这样酸累,而且它应该也很紧张的想要替主人出手吧?

    想着,轻轻的抚摸了飞雁的脖颈。然后将自己的脸贴在它的脸上,微微的蹭了蹭:“就知道我们家飞雁最乖了。回去之后,给你奖励啊。”

    飞雁轻轻的抬头拱了拱贺兰敏之,眼里带着欢喜的神色。前蹄都不断地抬起显得很是欢快。

    阿大也将刀重新挂在马上,跟在贺兰敏之的身后朝着玄奘大师的居所走去。

    。。。。。。。。。。。。。。。。。。。。。。。。。。。。。

    没过多一会儿,两人就已经能够看到玄奘大师的住所了。半山腰向阳坡的一块儿小空地,简简单单的几座小茅屋。屋前种着几颗小桃树苗,还没有开花,但是已经隐隐约约的显露出来了些许的绿意。应该不久之后就会长出桃花来了。

    这个地方简陋的恐怕比杜甫当年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居所还要简陋。谁能够想到,就是这个地方,住着如今大唐帝国佛宗第一人。这个地方住着太宗,如今的皇帝陛下最信任,也最器重的出家之人。以玄奘大师如今在大唐的地位,别说修几间普通的居所,就是想要在这山上修建一座大型的寺庙,也不过是上书皇帝走个过程而已。但是他没有,他只是让自己的几个弟子,带着几个弟子的弟子和自己一起,从其他地方运来茅草,买了些木材简简单单的搭建了这么几间屋子。

    这么多年,除了大慈恩寺以外,这里是玄奘大师唯一的修行之地。可以说是简朴至极。

    走到几件茅屋近前,就看到一个身着僧袍的年轻光头和尚站在桃树之下双手合十仿佛是在等待着谁。

    看到贺兰敏之和阿大来了,年轻和尚嘴角含笑,朝着他们两人走了过来。微微低了低头,双手合十不改:“贺兰施主,好久不见。”

    贺兰敏之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的双手合十朝着这个年轻的和尚施礼:“窥基大师多礼了,好久不见,大师安好。”

    玄奘法师一生收徒不少。自然是没有传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什么的。但是最出名的却仅仅只有四人,其中三人应该就是后世吴承恩先生创作孙悟空三人的灵感来源。

    第一位和孙悟空很像,据说是在取经途中收的一位天才儿童,对于经文的理解,在他这个年龄上几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但是贺兰敏之并没有见过,在大慈恩寺中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第二位就是眼前的这位窥基大师。应该就是猪八戒的原型,这位大师虽然年轻,但是却天生长得老气横秋,脸上带着不少的横肉。一身并没有玄奘大师的慈悲之气,倒是远远看去戾气甚重。此人俗名姓尉迟,乃是开过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而且这位大师年轻的时候就熟读兵法和儒家经典,后来才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尉迟敬德的帮助下,也通过了玄奘大师的考核后,拜入师门。

    据说这位大师入门之时还有着别人都不曾有的三个条件,第一不断****,第二准吃荤血之物,第三就是过午能食。从这三条就可以看出来,玄奘大师并不是那种迂腐之人,佛家应守的戒律自己的弟子都不用守。

    第三位圆测大师,是新罗国的王子。一生中规中矩,他和眼前的窥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该就是沙僧的原型。

    通过这三位,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各自有着各自的性格,就可以看出来玄奘大师倒是有些像孔子,有教无类的样子。所以才会出现第四位出名的人物,但是与前三位的正面人物不同,最后这位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风流韵事。

    也就是数年之前就已经被太宗陛下腰斩的辩机。

    正在贺兰敏之思绪万千愣在当场的时候,窥基大师上前来:“贺兰施主,赶快进去吧。师父已经等了您好长时间了,一大早就让我出来候着您咯。”

    “哈哈,那倒是辛苦大师了。”

第八十章 又见道士() 
窥基刚刚说完,贺兰敏之就听到茅屋之中传来了一阵苍老的声音。

    “是贺兰小友来了吗?快进来,快进来,老僧可是等你好久咯。”如今是永徽五年,如果贺兰敏之没有推算错的话,到今年为止玄奘大师已经有五十二岁了。

    虽然相较于杨氏夫人来说,他还比较年轻。但是相对于整体的大唐人来说,他这个年纪也是足够年迈了。要知道,过了五十岁,在唐朝就算是喜丧了。就说明,人活到这个年纪就已经不少咯。

    玄奘大师一生奔波劳碌,好不容易回到大唐在大慈恩寺定居下来,也从未有过很长时间的修习。他每日里翻译经文的工作甚是繁重,身体早就已经累垮了。近些年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全靠着宫中的名贵药材和体内的一口真气才勉强能够维持体力撑着翻译经文。

    对于这件事情,贺兰敏之自从和他熟悉了之后,也没少劝过他。因为他弟子不少,其中懂得梵文的也不是没有。宫中的皇帝陛下又十分看重翻译经文这项工作,所以他放一放,将养将养身体也并不是不可以。

    他还记得,当那束温和的阳光照在这个略显干枯瘦小的老僧身上,他带着无比温和的笑容,满不在意的对自己说道:“这一副臭皮囊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不过是老僧功德尚未圆满,佛祖他老人家不愿意引渡我西去罢啦。自己的徒弟自己知道,他们还不行,这佛经啊,一人看是一人意,别人就更是不放心咯。”

    在那一瞬间,贺兰敏之面前坐着的仿佛不是这个干枯瘦小的老僧。而是那个在传奇中证道西天的那位詹禅功德佛。

    摇了摇头,甩去头脑中的杂念。轻轻的推开眼前这扇竹木门,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和玄奘大师谈古论今,好好说一说佛法,谈一谈人生。这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好时光,和这么一位大师谈禅论佛多是一件雅事啊。

    然而,推开门的那一刹那,贺兰敏之脸上所有的笑容迅速收敛。手紧紧的按在腰间,身上的气劲全部运起,仿佛在这一瞬间就成了一只将要捕食的猛虎,死死地盯着前方的猎物。

    只是略微有些颤抖的左手,暴漏了他心中的不安。

    而造成他如此紧张的根本原因就是,刚刚的那个身着破烂的老道士正自在的坐在玄奘大师身边,面带微笑的看着推门而入的贺兰敏之。

    玄奘大师脸上本来也带着温和至极的笑意,但是看到贺兰敏之这样略微显得有点儿茫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而那个老道士则是根本就不在意,顺手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咂了一口,然后慢悠悠的说道:“行啦,放轻松。你当是谁看不出来你腰间的那柄剑?倘若是老道我要对你不利,还用等到现在?”

    虽说如此,贺兰敏之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可能是老道士身上的那股庞大无比庞大的气势给了他太大的压力了。所以他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仍旧是一副绷得紧紧的状态。

    而看到他虽然开门却一直没有迈进去,站在院子里的阿大和窥基都觉得有点儿不太对劲儿了。

    窥基目光一瞪,脸色瞬间沉了下去:“贺兰施主,不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贺兰敏之刚想要答话,让窥基进门,几人合力先拿下这个老道士再说。玄奘大师突然站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