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芰硕嗌倏啵饬硕嗌僮铮约憾疾桓蚁搿

    同样的,时过境迁,她恐怕也抓不住府中的情况了。这次没有让武元庆袭爵应该就是这么个意思。算是敲打敲打他们两个,这样也好。

    想着想着,她就把目光移向了贺兰敏之。眼底之中不由得划过了一丝可惜,也就是自己的外孙子年岁还太小了,要不然何苦要用到这俩东西。其实要说是现在就让自己的外孙子顶上去,她也相信,问题不大。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可不拿贺兰敏之当孩子看了。贺兰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生意一天比一天做的大。这些仰仗的是谁?就是面前这个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就算是玄奘大师都对他另眼相看,有的时候杨氏都觉得,这就是佛祖派下来帮着自己那可怜的大闺女的灵童。可是就是年纪太小了,这世上哪有十几岁就走进官场的啊。

    感觉到自己的外祖母在看自己,贺兰敏之赶紧朝着她笑了笑,还端起酒杯做了个遥敬的姿势。瞬间就把杨氏夫人逗笑了。

    打定心思之后,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再也不看武元庆武元爽他们这边了。只是一味的拉着武顺唠唠家常,说说她们小时候的事儿。也说说久未谋面的自己的闺女,说着说着竟然在酒宴上眼泪收不住的流下来。

    总体来说这顿酒宴吃的还是宾主尽欢,不过各人怀各人的心思也就是了。

第八十九章 章走动走动() 
宾主尽欢之后,酒宴就要撤了。

    武元爽赶紧站起来说道:“大妹也要回去吧?这天儿晚了,哥哥送你们。”

    武顺也找不到推辞的话,虽然不想让他送,但是怎么说也是一片好心。贺兰敏之在旁边没说话,只是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让阿三出去准备。贺兰敏月一撇嘴,然后就猫在敏之的身后了。

    轻轻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敏之不说话,武顺想了想刚要开口答应。杨氏夫人突然从上手的位置走过来:“就不麻烦老二了,我们娘俩儿还有点儿体己话儿要说,今天要不你们三就住在我院儿里吧,反正好长时间也没过来了。”

    武顺回过头看了看贺兰敏之,他赶紧就说:“谢谢外祖母啦,记得初到长安的时候,就是住您这儿,当时睡得可舒服了。反正明天不用回太学,阿娘咱们就住下吧!”

    “那好,今天就叨扰大哥一晚上了。”冲着武元庆拱手。

    武元庆赶紧摆手:“无妨无妨,大妹愿意住下就住下。你要是觉得咱家住着舒服,干脆就搬回来吧?一家人还住两下,母亲想你们的时候,来回也方便。”

    武顺连忙说道:“不用,不用。家里也有好多琐事,就不来回搬来搬去的了。”

    贺兰敏之还是那一副温和的表情,敏月在他身后轻轻的戳了戳他,用极小的声音说道:“不是当初把咱们赶出去的时候了,这会儿又让咱们搬回来。”

    轻轻的揉了揉她的头,虽然不高兴她也就不再说话了。古时候的孩子很少有让摸头的,但是从小贺兰敏之就喜欢捏捏她的小肥脸,摸摸她的小脑袋瓜子。这姑娘长大了,捏脸肯定是不行了,也就只能摸摸头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敏月竟然一点儿都不反感,反而每次贺兰敏之摸了她头的时候都显得有些害羞,但是却很享受的意思。也就养成了他的这个坏毛病,为此武顺还特意说过他一回也没改了。

    一番寒暄之后,杨氏夫人就带着武顺三人回了自己的小院儿。几人又聊了一会儿,敏月就被送去睡觉了。又随身伺候的侍女,所以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这小丫头一走,瞬间贺兰敏之就感觉到屋子里的氛围一变。

    惠姨和兰姨一向都跟在杨氏夫人面前寸步不离,但是这次杨氏夫人面沉似水一挥手就让她们下去了。

    “把门带上,整个院子里不要有走动的人,无论是谁,抓住了给我赏板子。”虎老威犹在,平时贺兰敏之眼中的杨氏夫人都是那个日渐老去的老妇人,慈祥和蔼,面带笑容,富态至极。但是今天当她把脸沉下来的时候,眼睛里放出的一中危险的光芒,让整个屋子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惠姨和兰姨也赶紧弯腰,把门带上后就站在门外。初春时节,晚上天气还是比较凉的,两位年岁都不小了,武顺也就于心不忍:“阿娘要不要换两个人守着?惠姨和兰姨恐怕受不住外边的风啊。”

    杨氏夫人没有丝毫的动容:“别人,为娘信不过。”

    说了这句话之后,整个屋子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静默。

    “呜。。。”炉火盆里做的小水壶开了,水并不是沸腾的开水,这个小炉火盆没有那么高的温度。贺兰敏之赶紧挪个一两步,提着水壶给她们两个和自己到了一杯热水。

    小几上的檀香仍在袅袅的升起,他和武顺二人都在等着杨氏夫人开口。

    “今天除了来传旨的太监之外,还来了另外一个太监。送来了你妹妹的一个口信儿。”

    武顺嘴张的大大的,眼神里满是惊喜,连忙问道:“那他说了什么?二妹在宫中过的可好?”

    和武顺不同的是,贺兰敏之心里咯噔一下子。果然时间没记错,永徽五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常的一年。武则天要出手了,或者说李治要出手了。

    “不用担心,你妹妹如今在宫中过的还是不错的,当今圣上对她很是宠爱,这你不用担心。”

    “那二妹稍出口信儿来是有什么事啊?”

    听见武顺激动的口气,数个问题都没有停顿的,贺兰敏之赶紧的拉住她:“阿娘,你先让外祖母先说嘛!”

    武顺也反应过来了,是自己太激动了。毕竟从几年前小外甥落地的时候就得知自己的妹妹又重新进宫了。就是听外边的人议论纷纷,但是自己也没能得到任何她的消息,宫里边是啥地方,自己就生怕她会吃亏。日子过得不好,不舒心。

    “你二妹稍出口信,希望我能到杨家。。。还有长孙太尉家里走动走动。”杨氏夫人这次说的也心虚了。听这语气就知道,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这。。。”武顺也不是傻子,也不是政治白痴。她自然不会说出走动就走动呗这种昏话。但是也正是因为她明白,所以她才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娘今日把你和之儿留下就是想问问你们,这个事儿你们怎么看啊?”说实话,她老人家也有点举棋不定了。杨家还好,但是长孙无忌家里。。。这你让她怎么走动啊?平日里别说有个什么关系,就是连话都没曾说上过一句。

    她的话说完了,整个屋子里就更寂静了。在场的一共就三人,祖孙三代。都是最亲的人了,可是这话咋说,这事儿咋做,谁也说不好。

    “阿娘,既然二妹希望您去走动走动,那也不能不去。她在宫里这些年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咱能帮她一把了。”说的是情真意切,但是等同于没说一样。

    看着自己的女儿,知道她是没啥主意了,杨氏夫人就把目光投向了贺兰敏之。

    “之儿,你说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自从得知武则天传出话来让走动走动,贺兰敏之的手就一直紧紧的攥着小几上的茶杯。这是他的习惯,想事的时候总是习惯手里边攥着个茶杯,时不时的拿起来抿一口,仿佛这样能够帮他静心一样。

    “额,不知道姨母还有没有说别的啊?就只是单纯的让走动走动嘛?”

    两个人都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毕竟事情到了这一步,这会儿的走动走动,还能是做个人情?

    “倒是没有说别的,那个太监就说让我去两家府上走动。”

第九十章 祖孙相商() 
屋子里又陷入了慎人的寂静之中,烛火摇曳中映衬着三人的脸庞。外面的风不小,虽然没有东风那种肆意的呼啸而过,但是偶尔吹动树枝的声音也散发着独特的恐怖气息。门外的惠姨和兰姨站的笔挺,可从她们轻微的抖动可以看的出来屋外的气温也没有白天那么温暖。

    杨氏夫人面无表情,但是眼神却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沉静。武顺看着两人,美艳的脸庞上满是焦急。贺兰敏之知道,自己的母亲很聪明,也有手腕,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她不过也是个家中妇人。这里是男人的社会,政治也从来都是男人的政治,她不习惯也从来也没有做过这些事情,甚至想都没想过。

    对于皇权,任何人都是畏惧的。即便是贺兰敏之身为一个穿越者,也从来没生起过一丝想要对这个封建社会的皇权不利的想法。

    骤然听到宫中的事情,涉及到皇权,是个人都会惊慌,武顺自然也避免不了。

    但是好在,贺兰敏之这么长时间的积累,终于显现出效果了。无论是武顺还是杨氏夫人都不在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子来看待。

    在遇到事情的第一刻,武顺的眼神不是望向自己的母亲,而是她的儿子。就这一个眼神,贺兰敏之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白做。自己已经成为了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的依靠。

    抬起头,注视着武顺的眼睛。微微笑了笑,然后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武则天还没有成为女皇的唐朝时代,虽然风气足够开放,但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女人来说三从的思想仍旧是根深蒂固。

    “阿娘不要着急,这事情急不来的。”说着把武顺身前的水杯递给她,看着她喝了一口水下去才开始说话。

    “不知外祖母和长孙太尉可曾有过交际?”

    杨氏夫人都没想就回答了:“若说是没交际,也不太对。可是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当时还是前朝。最近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过往来了。”

    贺兰敏之轻轻的点了点头。想来也是,武士彟早亡,武家败落已久,长孙无忌又是节节高升,自然没什么往来。那就更简单了,抿了口水:“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考虑的了,明日咱们就去舅老爷家拜访拜访吧!”

    听了这话,杨氏夫人眉头紧蹙:“之儿可能不太了解最近的朝局。你舅老爷年纪越发的大了以前还是按时参加朔望两朝,如今只参加初一大朝。对于国子监的事情,他也逐渐放手了,可能在朝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说起来也是之儿不孝,这么长时间都未去舅老爷家中探望。他老人家最近身体不好?”

    “这倒是也没有。不过已是年近古稀,他又读了一辈子书,说个不好听的,早就老眼昏花了。哪里还能和年轻人一般?你那几个表舅如今在朝中又都有事情,想要他们向更高走怕是也不可能了。所以,你舅老爷也就没那个心气儿了。听说,去年就已经上书乞骸骨了,不过朝中还真是不好挑出和他一般资历之人执掌国子监,所以当今圣上也就没准。”杨氏夫人细心的解释。但是听在贺兰敏之耳朵里就一句话杨祭酒已经老了,管不了事儿了。潜台词就是,她也出来这么多年,除了杨祭酒也没什么靠的住的亲戚了。

    这和他之前的打算多少有点儿不太一样,而且颇有一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架势。

    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贺兰敏之问道:“不知外祖母可曾晓得弘农杨家如今是哪位长辈在执掌?”

    一个大家族自然只能有一个声音,而这一个声音就是各大家族的族长。可能他不是整个家族中官做的最大的那个人,但是在这个家族中,他一定是说话最管用的那个人。

    “这个倒是知道,如今弘农杨家是你的表舅,如今的观国公杨思训执掌。恭仁死后,我们这一辈人就剩下你舅老爷和我了。”杨氏夫人轻轻一叹,贺兰敏之和武顺赶紧宽慰。

    但是,有问题的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什么杨思训,甚至连刚刚提到的杨恭仁都不是很清楚。自己也不是选修历史系的,就是学历史的也不见得就能记住这么多啊。

    “不知您可了解我这位表舅?”

    “这…”

    杨氏夫人的吞吞吐吐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她对于这个杨家的晚辈并不了解。但是知己知彼,方能够百战百胜。这些年,杨家的态度令人难以捉摸,恐怕就是这位表舅的命令吧!

    不管怎么说,这,一定是个足够聪明的聪明人。

    “外祖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先去杨家。而且,也只能先去舅老爷府上。至于表舅,到了府上在请吧!”

    “这…”杨氏夫人还是很犹豫。

    “长孙太尉,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骤然前去除了打草惊蛇以外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效果。表舅那里,这么多年恐怕除了过年过节家中女眷前来拜访以外,也无甚走动。我们除了舅老爷,别无选择。”贺兰敏之很严肃的说道。

    直到现在为止,无论是杨氏夫人还是武则天都对长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