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侄明白。三叔您行善积德,定会长命百岁的,我看呐我这几个兄弟怕是出不了京城咯。”

    “你小子啊。。。”杨祭酒这回倒是有了点儿笑模样。

    又愣了一会儿,他继续说道:“但是在我走之前,还有件事情得处理完。”

    “不知是何事?可需小侄代劳?”

    “不用你代劳,这本身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一指贺兰敏之,“之儿啊,你给你表舅说说,你今天是干嘛来了!”

    (今天实在是写不了了,一章写了两个多小时,烧,难受的不行,希望大家体谅)

第九十五章 主导谈话() 
这回倒是干脆,杨祭酒也不让杨氏夫人在费事了,直接就让贺兰敏之开口说话。?????。?如果是劝说自己,杨氏夫人开口还好,但是如果是劝说杨思训,即使他是杨家的家主,可是毕竟也是晚辈。要是直接就被拒绝了的话,杨氏夫人的面子可就算是直接被扔在地上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贺兰敏之倒是还挺高兴的。本来以为这么逼迫杨祭酒他应该已经怒不可遏了,现在看起来还都知道照顾杨氏夫人的面子,就说明,他并没有真的那么生气。

    “咳咳咳”轻轻地咳了两声,贺兰敏之又抿了一口茶水。

    看到他这个样子,杨思训倒是笑了:“行啦,别跟舅舅这儿装小大人儿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放开了说。”说着话,还拍了拍小几显得很是豪迈。可是这句话说出来,贺兰敏之就看杨祭酒的脸色不太对,想笑又不敢笑,强忍着。放开了说?好嘛,吓死你。

    “那既然表舅您让我放开了说,那我就也不藏着掖着了。都是自家人,没啥不能说的。”说完之后抬眼看了一眼祭酒夫人。祭酒夫人也明白,朝着四周望了望确定没有什么下人在,然后轻微的点了点头。

    贺兰敏之明白了之后,又组织了一下语言:“表舅,宫中武昭仪可曾听说?”

    杨思训下意识的就点了点头,毕竟这几年这个名字在整个大唐的贵圈可是越来越有名了。不过点完头也就觉得有点儿不对了,恐怕今天这些话,还真不是让放开了说的。

    “武昭仪,性情温淑,容貌艳美,多有容忍雅量,甚得帝心。其有子李弘,年虽幼小,敏而好学,恭敬孝顺,圣上赞许其多类己。圣心独裁有意立昭仪为后,奈何朝中有人多加干扰。昭仪本出身周国公武士彟府上,半属弘农杨家。如今周国公已过世多年,唯母族日昌,今日我等前来想听听弘农杨家的意思。”贺兰敏之站了起来,双手一抱拳朝着杨思训弯腰拱手。对于他,自然是不用跪下什么的,那也太跌份了。说了这么几句半是文言的话,从这小小的孩童口中说出来倒是显得异常的郑重。直接就把在场的人都吓傻了。

    知道和说出来,是两个概念。虽然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的是那些事儿,但是说出来就是不一样的感觉了。而且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就轻言皇后废立之事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荒唐了?

    别说别人了,就是杨氏夫人都有点傻了的感觉。因为武则天来人捎信刺耳的什么都没说啊。就说让来两家走动走动,别说立后了就是圣上宠爱她这些事情都没有交代一件,这自己这个外孙子怎么就敢空口说白话呢!

    不过毕竟是杨家的家主,也算是混迹政坛的精人了。杨思训没有犹豫再三,直接重重的一拍身前的小几,将小几上的茶杯都震掉了。怒声呵斥道:“住口,你一黄口小儿,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竟然也敢出口,就不怕招惹杀身之祸嘛?”

    这么一拍更是让整个屋中的气氛都变得僵硬,微妙起来了。只有杨祭酒老神在在的仿佛什么都没有看到听到似的悠闲的喝茶。祭酒夫人和杨氏夫人的脸上都充斥着忧惧之意。

    贺兰敏之微微一笑,嘴角略微上扬。本就轻薄的嘴唇这样笑起来,就显得有些刻薄了。杨思训就是那种典型的既想当圣(biao)人(zi)又想立贞洁牌坊的人。自从贺兰敏之说出这句话起,恐怕他就在心中不断地盘算着事情。但是第一时间如此色厉内荏的吼叫道,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即便是日后有什么不测,只要他有了这么个举动,圣上或者说其他人都会对他网开一面的。不愧是杨家的家主,在一瞬间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计较。正常人早就已经吓傻了的事情,竟然能够如此冷静的应对、

    既然他想装,贺兰敏之又是礼下于人,就不得不陪他继续玩下去、赶紧认错到:“小侄失言了,小侄失言了。”

    “如此荒谬之言,不要让我听到第二次。”

    “是,是。”

    然后一段时间的静默之后,贺兰敏之坐在座位上端起茶杯开口说道:“小侄已经给了您这么长时间思考了,不知舅舅以为此事如何?”

    杨思训继续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此事不可轻提,要多加慎重。”

    看着他的样子,贺兰敏之笑了。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杨思训会被选做是杨家当代的主事人,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却是足够谨慎,他真的很谨慎。

    “敢问舅舅有何事需要思量?”但是贺兰敏之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因为只要他今天从这个门走出去,他要面对的就不再是自己和杨家的事情了。他要面对的是如今朝中最庞大的一股势力的压迫。只有今天在这里,杨思训才有可能做出有利于武则天的决定。

    “此事太过于。。。我一时难以决断。”

    “请问舅舅,如今弘农杨家情形如何?”虽然是问杨思训但是却并没有等他回答,贺兰敏之自己就直接回答了:“如今的弘农杨家,可不是数年前的弘农杨家了。随着长辈们的一一去世,如今位列三品以上的朝中官员,请问有几名杨家人?唯有舅老爷而已。然而舅老爷年迈,不久之后即将乞骸骨归乡,这杨家还如何在朝中言?”

    “这。。。”贺兰敏之说的不假,这也就是杨思训为什么不想让杨祭酒辞官归乡的原因之一。他若是不走,即便在朝中供个闲职,也没人能够小觑他。这样在关陇之中,杨思训就能够更有底气一些。但是现在的状况很是尴尬。

    “杨家如今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吧?长辈们大多早逝,像舅舅这一代的人并没有能够给圣上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不知道是真的偶然而已,还是有人在刻意打压杨家?”语气之中暗有所指。其实贺兰敏之是真的不知道,不过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也许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自己提示一下果然杨思训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坐在上手的杨祭酒虽然看不清楚杨思训的脸色,不过听不见他说话,而所有的谈话主场竟然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牵制了。杨祭酒仰头看天,心里默默的说道:兄长,当年你说思训这孩子虽然进取不足,但是收成有余。如今看,恐怕你错啦!

    (仍旧是烧不退,自己在宿舍。。。希望谅解!)

第九十六章 长孙霍光() 
杨思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坐在胡毯上的身体都显得有些不稳。?。??脸色阴晴变化,不说是贺兰敏之,就是这会儿随便叫一个路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乱了,心境不稳,何以处事?

    坐在上的杨祭酒本想出声提点两句,可是看着杨思训的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毕竟自己老了,马上就是告老归田了,日后杨家的事情还是要他自己决断。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端起了身前的茶杯默默的庆啜着。

    别的话贺兰敏之说的其实都没再点儿上,对于杨思训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句。这杨家的青黄不接,到底是自然而成,还是有人刻意为之?这些日子或许别人没有感觉出来,但是自己却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在长孙无忌眼中,弘农杨家的地位越的下降了。有好几次,在关陇一系中杨家应得的利益都被分配到了别的地方。

    要知道,之前自己的父亲还做过宰相。那时候,长孙无忌还被迫在家中赋闲,只是担任个虚职。可是如今呢?除了三叔以外这朝中顶层竟然没有杨家的人了。

    难不成,杨家竟然真的要摔落在我的手上了?

    “舅舅,杨家的情况您是在了解不过了,倘若真的在您的手中有个什么闪失,您说。。。”坐在胡毯上,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轻飘飘的甩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杨思训和杨祭酒的脸色尤为难看。

    哪壶不开提哪壶,有的时候可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杨思训果然脸色大变,双手都略微有些抖动。握着身前的茶杯周围的水都有些洒了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孩童是不会给堂堂的杨家家主这么大的压力的。在杨思训的眼里,现在在他面前坐着的,不是贺兰敏之。是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身影。

    杨祭酒脸色同样变得异常难看,不过他更多的是担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思训啊,这凡事都要静心。心静了,事情才能够明了。”

    不说是醍醐灌顶吧,但你是也是有明显的效果。杨正己如今在杨思训这里都快成了精神慰藉了,他的话还是十分管用的。贺兰敏之带着不满,埋怨的看了一眼杨祭酒,但是也没什么反应。从刚才的表现来看,这位家主,还是不够看的。

    赶紧站起来朝着杨祭酒施了一礼:“侄儿有错。”

    “唉!起来吧,起来吧,无妨,你自己要细心决断,当多思多虑。”杨祭酒也没啥可说的。他也不知道该怎样选,这道选择题对于谁来说都是一次押宝,他不能多说什么。、

    “侄儿知晓”

    然后轻轻起身重新坐下。脸色虽然仍旧是愁眉不展,但是也没有刚才那样的满天乌云了。

    “你的意思,是你的意思吗?”抬起头,目光之中带着一丝凶狠的看着贺兰敏之。语气之中满是威严,不得不说做惯了上位者,杨思训也有着一定的气势。

    但是贺兰敏之丝毫不为所动,嘴角微微一笑,直视着他的眸子:“舅舅说笑了,这是宫中的意思。小侄可不敢妄言,今日和外祖母来此,说的好听是来询问。说的不好听无非就是跑腿儿,传信儿的。”

    贺兰敏之故意说是宫中,而不是说是武昭仪。要知道宫中真正做主的可不是武昭仪,也不是王皇后,是这大唐帝国的主宰者,皇帝陛下李治。

    杨思训重重的点了点头,又拿起了身前的杯子。

    “不知舅舅可曾读过汉史?”

    “恩?自然读过。”

    “近日先生带着外甥学习《史记》,为汉朝人所做。故我对汉史也尤为感兴趣,武帝辉煌一生。外甥敢问舅舅,这武帝死后这朝中如何?”脸上满是恭敬,似乎真的是为了问询杨思训这件事情,请教学术。

    杨思训虽然没什么兴趣回答他这个问题,但是自己外甥问了,要是不答多少显得自己有些孤陋寡闻。顺嘴就答了一句:“武帝临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桑弘羊。。。上官。。。”他说不下去了,脸色重新变得异常难看。但是这次倒是和刚才不太一样了。脸上满是惊惧,目瞪口呆,脸上一副不知道该说些的表情。目光之中带着的恐惧之意让人根本就忽视不了。手中握着的茶杯都顺着手脱落下去,直接摔在了地板上。

    “请舅舅解惑”仍旧是恭敬的朝着他拱手。

    没有什么思考,几乎是下意识的说道:“武帝临终托孤于霍。。。霍。。。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与。。。”

    “好了,不要在说了,事情有疑惑去问你的先生。娄师德学问还是有的,就不要让你舅舅给你解惑了。”杨祭酒厉声喝道。这是贺兰敏之认识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他脾气,也是第一次听到他如此的厉声爆喝。如果说杨思训如何,贺兰敏之根本就不在意。对于自己来说,他不过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政治搭档而已。但是杨祭酒,自己真的是从内心里尊敬。这几年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都是他们帮助自己。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本,都不能忘了对自己好的人。

    所以贺兰敏之赶紧站起身来,鞠躬九十度施礼:“之儿有错,请舅老爷息怒。气大伤身,请您息怒。”

    “老爷,干嘛突然动这么大的气啊。”祭酒夫人也赶紧劝解到。

    杨祭酒挥了挥手:“行啦,没生气,不过是声音大了一点。我还真是没老到说不动话的时候呢,声音还行嘛!哈哈。”

    贺兰敏之赶紧上前拍了个马屁:“那是,您瞧刚才,中气十足啊。谁敢说您老?要我说您比我还精神呢。”

    杨祭酒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坐回去。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好上一些了。不过杨思训虽然是赔笑,可是眸子之中的恐惧和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