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跪,也算是彻底身许武曌。这一生,恐怕自己都脱离不了这个名字了。心中虽然是百感交集,但是贺兰敏之面上没有一丝的情绪波动,就这样稳稳当当的跪着。

    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武则天轻轻的说了一句:“起吧,回去坐着。待会儿姐姐回来要是发现她儿子让我把膝盖给跪坏了,怕是饶不了我。”这句话就比刚才温暖了不知道多少,也带着亲情的温度了。

    也不能怪武则天心狠,自己是她的外甥。在这个武则天毫无人才可用的时候,他的作用无疑是突出的。更何况贺兰敏之还成功说动了弘农杨家,就更是功不可没。但是正是因为和武则天的关系,自己做出的贡献,若是第一次她不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拿住了。将来恐怕越发的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姨母这可是小瞧外甥了,虽然年纪尚轻,但是我也跟着家丁学了几年的拳法,练了几年的身体。这区区一跪还是伤不了我的。”她的语气都温和下来了,自己就更是不能摆着一副严肃脸。这就是自己将来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板了,若是不幸生个什么病的话,说不定自己得走在武则天的前边。这就是自己一辈子的老板了,这要不好好的围着,将来日子可是不好过去了。

    “哦?听你的意思还多少会一些拳脚?姨母还以为你是纯正的文人呢。”

    “嘿嘿,外甥是文人,可是也不妨碍学些拳脚傍身。自己这内息可是得过当世佛道两位高人的指点的。”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瞎说了,不过他和玄奘大师教好是真的,这话说出去倒是也没什么可不相信的。而这个时候贺兰敏之在武媚面前说这些话,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吹嘘。佛道两家的地位,在这宫中尤为重要。要是能有个和他们说得上话的人,日后会有很多事情很方便,这么说也不外乎就是抬高身价呗!(。)

第一百三十章 得到承诺() 
对于内息什么的武则天是不懂的,所以她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重要与否,所以贺兰敏之想要无形的装个13的想法完全落空。倒是他说的佛道两家高人倒是让武则天起了很大的兴趣。

    “哦?佛道两家的高人?我倒是听你外祖母说过你与玄奘大师近些年有些个走动。不过这道家的高人你竟然也识的?”

    还是带着一点儿不信的语气。要知道在唐朝,这无论是佛道两家之中的哪一家都是极为傲气的。这当代的高人,更是无数豪门趋之若鹜,想要求见不得的人物。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够让玄奘大师接见就已经惊掉了长安城不知道多少人。道家的高人也对他另眼相看?

    听着武则天的语气,贺兰敏之就知道虽然无形的装13失败了。但是最起码这佛道两家可是勾起了自己这位姨母大人的兴趣。

    “不瞒姨母,几日前外甥曾得玄奘大师相邀去共赏山中景色。期间曾有幸见识到和姨母您有过一段渊源的道家高人。”

    “和我有关的?”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要知道自己虽然想要和这些人交往,可是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怎么会和自己有渊源呢?

    “袁天罡道长,不知姨母可还记得?”

    听到这个名字,一下子疑惑全都消失了。与自己有渊源,当年那个贵不可言的命格不就是这位道家高人批示的嘛。

    “竟然是袁道长,你这小子还真是有福啊。不知如今道长身在何处?”几乎瞬间武则天就想到了袁天罡的作用。如果他能够出面将给自己的批命再说一遍,那最起码舆论导向马上就能够逆转过来。不说这朝中大臣到底是有多少信奉道教的,光是这一个国教的名声就能够左右不知道多少百姓的心思了。

    贺兰敏之微微一笑:“姨母说笑了,上次在山中得见。这些个高人自然是来无影,去无踪。我怎可得知?”

    听到他这么说虽然是有一丝失望,不过总归是有个人能够和这些个方外之人说上话了,这也算是个好苗条,身处宫中没有人比武则天更知道这些个看起来与世无争,遁野山林的世外高人到底对皇家有多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就是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够影响很多人一生的走向。他们代表的神秘不可测的神灵,对于皇帝有多大的影响力,他们就有多大的话语权。纵使是英明如太宗皇帝,晚年不也是被这些方士所左右?****服食所谓的金丹以图长生不老?

    虽然武则天不信。但是这纵观千年历史,不信的皇帝可还是真不多。只要皇帝信,他们就有地位,他们就能说话。

    “是,也是姨母痴罔了。不过你要是有机会再得见袁道长。也不妨提一提,就说本宫有请,可否入宫一叙。”

    “是,外甥记得了。”

    说完这些话之后,两个人又陷入了一阵沉静之中。毕竟上次是武则天开口的,这次可不能让她在提前开口了。怎么说也是自己日后的大BOSS。

    轻轻端起了身前的一杯茶水,抿了一口。这是贺兰敏之的习惯,说话谈事之前总喜欢抿一口茶,想事情的时候总喜欢握着点儿东西。

    “不知外祖母可有信件传来和姨母说说弘农杨家之事?”

    他这么一开口,武则天就笑了。她允许自己的这个外甥有那一么一丝丝的傲气。年纪小,聪明沉稳,会做事。这样的人有傲气是很正常的,所以刚才自己才会先开口说话,也算是给他足够的面子。

    但是武则天绝对不会喜欢狂傲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外甥。这样的人不好掌控,对于一个掌控欲高涨的人绝对不会允许。这会儿贺兰敏之主动开口了,就说明他懂得进退,明白事理。

    难得,真是难得。十一岁的年纪竟然有这份心术。既懂得给自己争取地位,又知道什么时候该退让以谁为主。对于自己这个外甥,武则天是越发喜欢了。

    “略微提了一两句,只是说近日与弘农杨家走动频繁。少年时代我所惦记的几个玩伴如今也都是万事和美,让我安心。具体的倒是不太清楚。”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费劲,如果不是武则天就盯着自己,贺兰敏之还真是想擦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想说什么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不就完了,费这么大的劲还遮遮掩掩。

    不过虽然吐槽,他自己也知道这政治就是这样。说的太清楚了反而不美。

    “如外祖母所说。一切和美,请姨母放心。”他将一切和美这几个字咬的极死,意味也是再明显不过了。

    武则天笑了,长久以来压在自己心头的重大的负担仿佛终于卸下了一丝。终于,终于自己也有了母族了。在这偌大的朝中也终于有人愿意为自己说说话了。

    “好,若有日后姨母定会记得今日。”武则天看着贺兰敏之的脸,说的极为郑重。

    等得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不就是武则天的这一句话?

    站起身来朝着她弯腰施礼:“谢姨母。”

    “无妨,坐下吧。”态度特别和蔼,带着笑容抬了抬手。

    等到坐好之后,贺兰敏之就要说些该他说的了。毕竟不能让武媚有了弘农杨家的支持就掉以轻心。

    “弘农杨家家主观国公杨思训,若是有机会,还请姨母准许他进宫,您见见他吧。”

    “这是应该的,不过恐怕要等到回太极宫之后了。”说着朝着太极宫看了看。语气之中竟然带着连贺兰敏之都能够听出来的三分不愿,她应该也是不喜欢那个看似华丽的宫殿的吧。

    “虽然如今说这些话略微有些煞风景,但是请恕外甥无礼。”

    “无妨,说吧。”

    “弘农杨家已然是江河日下,舅姥爷如今眼疾严重,恐怕会于本月乞骸骨。杨家已经在弘农为他准备庭院了,去意已决。失去了杨祭酒的杨家,可就没有能够在中枢说话的人了,还请姨母。。。”

    话没说完,也不用说完。武则天是个绝对聪明的人,她不会听不出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多说什么,很有可能还就犯了忌讳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提议寒门() 
骤然听到杨祭酒马上要乞骸骨的消息,武则天还是有点儿失落的。坐在软软的胡毯之上,身后还有这几个软软的靠垫儿。说是坐着,其实也就是半倚靠在那里。抬头看着小楼之外的纷落的桃花,映衬出来的美丽景色,她仿佛有些痴迷了。

    趁着这个机会,贺兰敏之也又一次偷偷的打量了她一下。即使已经看了很多次了,还是那么惊艳。已经过了三十岁的女人肌肤竟然真的和二十岁出头一样,柔嫩。仿佛一掐能掐出水来。

    痴痴的望着窗外,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赶紧晃了晃脑袋,自己这是要疯啊,敢对武则天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这是活的嫌命长了,日子过得太痛快了。不过自己都能够产生这样的想法,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高宗喜欢了她整整一辈子。甚至敢为了她突破伦理的界限,不惜留下千古青史写下的这不好的名声。

    “呵呵,我也知道。若不是杨家如今江河日下,他们又怎么会孤注一掷的把赌注压在我身上,呵呵。”

    这句话不是对着贺兰敏之说的,可是前后两声呵呵让他产生的酸涩感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还请姨母宽心,虽然是江河日下。可是杨家毕竟是杨家,其底蕴非一般世家豪族可以媲美的。”生怕她因为杨家地位的下降而不重视他们。要知道这可是唯一一个能够支持武媚立后的世家,要是她不重视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可能起了莫大的反作用,那这件事情就糟糕了。

    “我晓得,等到回了太极宫不久之后我就会见杨思训。”

    然后两个人又陷入了沉默,这武顺她们不过走了还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陷入了三次沉默。气氛是一次比一次尴尬,想说点儿活跃气氛的吧,又对不起这个氛围,也不太合适。可是光这样干干的坐着,实在是难受的紧啊。只得拿着手中的茶杯不断的饮着茶。每次就抿一口。一共巴掌大的茶杯,抿几口就没了。

    仿佛是感受到了这个气氛,武则天迅速的收敛了脸上所有的表情,换上了一副庄严。端正,严肃的表情。

    “你觉得接下来,该如何做?”

    如果说刚才是对于以往工作的验收,现在就是对于自己能力的考察了。这和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武则天再看自己的能力,对于全局的把控。本来以为自己这个年纪。纵使她在满意也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看来,杨氏夫人还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了。

    收拾一下自己的内心,贺兰敏之同样还以严肃的表情,郑重的语气:“虽然姨母行事一向低调,近些年来从未在宫外有过势力,但是如今外甥觉得,已然是时候筹备了。”

    “哦?说说。”

    “光是看陛下此次就只带了姨母出宫来九成宫就能够看得出来,陛下对您一向是宠爱的。什么都不如这个重要,如今陛下的心思已然明朗,中宫之主已渐渐不受陛下信赖。外甥以为或许再过些时日就是中宫易主之时。”语气沉静,没有一丝起伏。但是若是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看得出来贺兰敏之说完话后仅仅的闭着的嘴唇有些颤抖。。

    武则天眯着眼睛盯着他:“继续说下去。”

    “中宫易主,绝不是陛下一人可以乾纲独断的。姨母若是没有足够的前朝或宫外势力,到时候恐怕阻力会想象不到的大。”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身份最重要的不是您出身,是武家还是杨家不重要。而是您曾经是先帝的才人。这是汉人的天下,三纲五常儒家那一套都深深地刻在这些大臣,世家的骨血里。您这个身份,会招致不知道多少没必要的麻烦。

    轻轻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贺兰敏之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自己也觉得是需要前朝的一些势力的时候了。

    “后宫和前朝牵扯过于紧密,陛下会不会?”这一点儿也是武则天不能拿得准的。纵使就是皇帝的枕边人,可是谁也不能说能拿得准这帝王心思。毕竟王皇后最大的依仗就是前朝的势力。也是因为前朝的势力致使她在后宫举步维艰,让陛下越发厌弃。

    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姨母倒是无需太过忧心,只要您不是来往过于密切,不和朝中权贵来往过于频繁,应该不会招致陛下厌烦。”

    这就是自相矛盾了,不和他们来往过于频繁怎么建立势力。

    “不和他们来往过于密切。怎么筹备这些势力?”

    “外甥只是说不和朝中权贵来往过于密切,可是这朝中除了权贵世家,还有另外一些人,您忘了吗?”笑着回了武媚一句。

    “你说的我也不是没想到,可是那些寒门士子。。。难堪大用啊。”

    “不用用,怎么知道呢?”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