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句话,武媚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只能用自己还算是温热的双手紧紧的握住李治的手。

    但是李治就像是没有感受到自己一样:‘舅舅,舅舅,朕的好舅舅。。。既然你愿意这样做,那咱们就看看,往后看看。’

    手中的水杯啪的掉落地上,武则天才从回忆之中反应过来。不知不觉间,背脊已经被冷汗打湿了。不知道多少次,每每想到那天的时候,她的背脊总是被冷汗打湿。也是那次开始,武则天真正认识到,原来陛下已经不是先帝了。在朝中,陛下说了已经快不算了。真正说了算的,是长孙无忌。

    看着自己的外甥,听着他说的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武则天好像突然间明白了李治的痛苦,终于明白了那天一向温和的李治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

    “长孙太尉也阻止不了吗?希望如此吧!”声音很低,低的都快让贺兰敏之听不见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空李绩() 
看着武则天的情绪好像是不太对,贺兰敏之心中有种直觉,今天这个谈话或许应该在这里就结束了。毕竟该说的也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自己的目的也已经都达到了。不过,既然提到了长孙无忌,有些话还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姨母,不知您是否仍寄希望于长孙太尉?”

    骤然听他又一次提到长孙无忌,武则天仿佛产生了一种厌弃的感觉。但是理智还是告诉他,这朝中长孙无忌不点头,废后几乎就是难于上青天。所以仍然是缓缓的点了点头:“如今朝中长孙太尉乃是先帝托孤老臣,又是陛下的娘舅,要想达成目的,他自然是绕不过去的。”她仍然寄希望于长孙无忌能够点头,虽然她也知道希望比较渺茫。

    “不知外祖母在信中可曾提到她去长孙家的遭遇?”

    “母亲有说过,其实并不用母亲说,如今的中宫就是长孙太尉在背后扶持。自然应该是这个态度。虽然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既然姨母都明白就好。以外甥愚见,这长孙太尉是不问也罢。您最好早早就放弃,他心性坚韧,既然决定了支持如今的中宫,无论是谁恐怕都不可能让他有所改变。而且,他宦海浮沉一生,也必定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只不过,就是目前我们都看不出意义何在?”

    贺兰敏之实在是不希望武则天和李治还带着那么多的礼物,给予高官厚禄给长孙无忌的几个庶出的儿子。因为这不光是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完全的失去了动手的先机,给了长孙无忌充足的信号和准备的时间。

    其实贺兰敏之说的,武则天心里清楚的很。她又怎么会不知道长孙无忌心性坚韧轻易绝对不会改变。但是他是一座无法绕过去的大山,他不点头,不是没有办法吗?

    看了看四周,武则天声音压得很低:“会不会是因为东宫?”

    贺兰敏之一愣,这句话不应该是武则天问出来的啊。以她的政治头脑,首先这个问题就不会想不明白。其次这也不是能说出来的话啊。所以一时之间他竟然愣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实这是惯性思维,贺兰敏之从历史上见惯了那个杀伐果断,执掌乾坤的女皇武曌。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眼前的这个女子就是那个老辣的武则天。但是显然不是,如今的武媚娘才不过三十一岁。即便是几经沉浮。但是当年她在先帝的宫中不过是个才人,又不受宠。宫斗她也不过是看着,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感业寺的凄苦让她变成了今天的武昭仪,几年的宫斗让她即将成为武后。可是她毕竟没有前世巅峰时期的老辣,面前的又是自己的亲生外甥。无论是从情分还是利益的角度上来看都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人。所以她就问出了这么一句不该她问的话。

    虽然愣住了一时,但是毕竟武则天都问了,这就说明她心里也是不太敢肯定,不回答总是不好的。

    手里紧紧的握着茶杯:“这。。。我以为如今陛下春秋鼎盛,还不到而立之年。长孙太尉毕竟也年过甲子,他应该不会谋划的那么久远。不会是因为东宫。”

    “恩,这话倒是不假,和我想的也差不太多。纵使他算无遗策,可是人总是会老的,不可能几十年后他还在中枢执掌朝局。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武则天显得很是疑惑。

    看着她这个样子就知道是走入误区了。而且刚才自己的话她没听进去。

    “无论原因如何,长孙太尉都这么去做了。而且他必将不会回头,请恕外甥多言,原因已经不是您如今应该思考的事情了。您该思考的是,如何搬走这座大山。”

    武则天也惊了一下,不过却也没说什么。纵使是真的要搬走长孙无忌也不是现在应该说的。所以她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说话了。

    “这朝中除了长孙太尉,还有一位同样举足轻重,或许也可为您所用。”贺兰敏之拱手说道。

    “你是说。。。英国公李世绩?”

    “然也。”

    “同样是先帝托孤重臣,也同样是跟着先帝打天下的人物。英国公可不比长孙太尉好说话。而且,如今他虽然被册封为司空。可是却也闭门不出,不理朝政了。”

    “呵呵,姨母说笑了。要说这英国公不理朝政,不说我不信。这普天之下恐怕没有几个人信。不过是如今我大唐久无大战,这军中力量不显。长孙太尉又步步紧逼,所以老国公才隐退了。”

    这下子武则天也疑惑了:“这朝中之事,你怎会了解的如此清楚?”要知道纵使少年老成,这朝中的一举一动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的到的。很多事情虽然不是隐秘,但是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的。要知道。在之前贺兰敏之就是个普通人。

    不过,还好贺兰敏之早有准备:“舅姥爷曾为我找了位启蒙先生,他曾供职于太学任太学助教。也曾为我讲述过朝中大事。他一直强调学以致用,切不可读死书。外甥平日里对朝中之事也多有兴趣,这一来二去自然也就了解了一些。”

    “杨祭酒帮你找过启蒙先生我倒是也听说过。不过不成想,此人还是个有趣之人。光是这一句学以致用就足够提拔提拔他了。你这先生姓甚名谁,身在何处啊?”武则天对于娄师德产生了兴趣,她现在急缺人才。所以基本上只要是能用的就算是来者不拒了。

    “先生名叫娄师德,字宗仁。我也到了该入太学的年纪了,不用在启蒙了。舅姥爷估计是在吏部给先生找了个外官,要高升了。”虽然她起了兴趣,但是这个时候可不是把楼宗仁推荐给她的时候。自己要不是唯一的,那日后的地位会下降很多。

    果不其然听了这话武则天有点儿失望:“娄师德,记住了。既然是杨祭酒早有安排,那我也就不过多打乱了。既然是做官嘛,总有一天会回返长安的,到时候再看看这个有趣的先生。”

    武则天如今在吏部插不上手,自然不会轻易的为了一个娄师德打乱杨祭酒的安排。贺兰敏之微微一笑,这样才好。让她对娄师德有些印象,将来需要用到他的时候也好说话。(。)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衡文武() 
“言归正传,刚才你提到的英国公。你怎么觉得他能够站在我这里?”相对于一个小喽啰一般的娄师德,还是李世绩更能够让武则天动心。这个人估计也是让她忽视的人。骤然听到贺兰敏之说,她还是产生了一些希望的。

    “如今朝中大臣文以长孙太尉为首,武以司空英国公为长。这两位都是当年先帝倚重的托孤重臣。也同样都是当年陪着先帝南征北战,为大唐万世基业做出贡献的人物。可是如今,长孙太尉在朝中一手遮天。而司空早年间竟然被逼的连仆射都辞去了。要不是陛下仁善,后又赐下司空。这英国公就要赋闲在家了。您说,若是您,您会满意吗?”带着反问的语气,更能说明问题了。

    一下子武则天的眼睛就亮了:“若是我,势必不会满意。”

    “正是如此。如今司空一职虽然清贵,可也绝对不是这位征战一生的老国公想要的。他心中必定对长孙太尉不满,关键是,您要如何利用他心中的不满,来达到目的。我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英国公也不会看不出来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说的好,精辟。”武则天眼睛带着光芒,不断地在咂摸着这句话。

    贺兰敏之心里腹诽:可不是精辟嘛,这可是当朝太祖说的话,还能不精辟?

    “还请姨母重视,英国公李世绩绝对比长孙太尉更适合站在我们这边。有的时候甚至不用他做出什么,只要表一下态度就是对您最大的支持了。”

    听了这话之后,武则天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陷入了沉思,眼睛之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似乎是在考虑着这件事的可行性。想了一会儿,仿佛恍然大悟了一般。带着诡异的笑容看着贺兰敏之:“你小子,既然敢提出英国公,心中必定已有谋划了对吧?”

    看着她这个表情可是吓了自己一跳。以为她想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注意了呢,接过奔着自己来了。

    “额。。。姨母说笑了。外甥虽然对这朝中之事素来喜欢听说。可毕竟年纪幼小,怎敢谋算英国公。”这句话说的就有点儿假了。

    “行了,别跟我说着些乱七八糟的。母亲在信中把你小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从小开始,你就是个没有把握绝对不提的人。既然今天说了英国公绝对不是心血来潮。正好我刚才也想到了一个主意,你我不妨互相验证一下?”武则天倒是来了兴趣了。

    按理说这孕妇,尤其是这深宫的孕妇。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运动,往往娇气的不行。说几句话就上喘的样子,坐一会儿就脸色苍白了。好嘛。看武则天,在这坐了将近一个半时辰了,就是说话也说快够一个时辰。而且还不是闲聊天,说的都是大事儿。

    接过,面色红润,气色绝佳。这会儿仿佛是来了兴致,脸蛋儿都变得红扑扑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这美艳面容更是让人看了失魂落魄。

    “今日你我也学古人,这水落无痕。你在这桌上写两个字,我也在桌上写两个字,看看是否不谋而合。”说着竟然真的将茶杯举起来给贺兰敏之递过去。贺兰敏之的茶早就喝完了,也没有水了。

    嘴角一抽一抽的接过茶杯,好嘛,您这还是真雅。

    但是这老板高兴,这小职员可不就得陪着呗。略微带着三分无奈将食指沾水轻轻地在这小几之上写下两个字。一抬头,发现武媚已经写好了,正看着自己。

    伸头朝着她那里望过去,武媚也带着笑意看向了自己这里。

    贺兰敏之写的是平衡两个字。然而并没有话本儿传奇中写的那么巧,武则天写的并不是平衡,而是文武两个字。

    抬头看着武则天,发现她略微嘟起了小嘴儿。带着一点点失望。瞬间贺兰敏之觉得自己的世界都崩碎了。特别想仰天长啸:姐啊,请你注意身份好嘛?您是那个狠辣的女皇,不是面前这个带着点儿少女憧憬的武媚啊。自己接受不了啊。

    “虽文字不同,但你我也算是不谋而合吧?哈哈哈。”武则天笑着说道。贺兰敏之已经无力吐槽,只是不带一丝表情的点着头。

    武则天写的是文武,贺兰敏之写的是平衡。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都说的是朝局。李世民死后将这个国家留个李治,李世绩和长孙无忌一武一文辅佐朝政,以保大唐江山稳固。两个人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李世民的用意,生怕有任何一人做大,将来不好收拾。所以留下两人都是为了平衡之道。

    所以,这么多年,即便是长孙无忌将手伸的越来越长,甚至都管到皇上的后宫去了。既是他在朝中打压李世绩,但是也从来没有将手伸到军方去,没有碰触这军方的任何一点儿势力。

    这既是为了遵守李世民留下的朝局,也是在不想谋反的情况下,给予自己最大的保护。这个原因就是他这么把持朝政,可是高宗都没有想要对他出手做什么的原因之一。

    而李绩也是这样,虽然心中对于长孙无忌对自己的打压不满。但是即便是上书请辞,也没再朝政上和他一争长短。虽然李治仁厚,但是也绝对不会允许看到一个已经把持这军队的国公还将手伸到朝堂政事上去。

    这是李世民留下的平衡之术,也是帝王御下之术。如今大唐的政局就是在这个平衡的束缚下继续运行着,没有出现太大的错误。

    如今武则天想要打破这个平衡,贺兰敏之想要辅助武则天打破这个平衡。但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李治,他这个皇帝也想打破这个平衡。原因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