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带的军粮不多,想要率军前往安风津,却被孙策所阻。

    两军战过数场,没有再摆明车马厮杀,孙策命太史慈阵前邀战,想要斩掉几员乾军将领以壮军威,赵云派了几员悍将出战,结果却全被太史慈给斩了。

    眼看军心大挫,不得已只好亲自出战,迎战太史慈。

    这下可真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赵云和太史慈都是使枪的,两人枪来枪往,杀的好不惨烈。

    两军将士则看的热血沸腾,喝彩声一直没有停过。

    孙策在阵前瞧的分明,眼看两百合一过,赵云愈战愈勇,太史慈却处在了下风,只能全力招架而无力抢攻,不由得大为赞赏,喟左右道:“尝闻赵云乃西乾第一勇将,曾与吕布恶战百合未分胜负,盛名之下果无虚士,连子义也略逊了半筹。”

    东吴众将皆心头凛然,如果不算孙策这个主公,太史慈实乃东吴第一悍将。

    而纵然主公孙策勇冠江东,也只是和太史慈战个平手。

    如今太史慈渐渐不敌赵云,那就是说勇冠江东的孙策也同样不是赵云敌手。

    如果赵云只是个一勇之夫,那还不足为虑。

    可赵云亦善统兵,可就十分难得了。

    就在孙策和麾下诸侯说话时,赵云与太史慈又战了二十余合,赵云自从当年榆中城外与吕布一番惊天恶战,对枪法略有所得,武艺又精进了一些。

    初时保留了大半体力,此时趁太史慈后力不济时猛然发力抢攻,枪枪夺命,太史慈顿感压力猛增,心头暗自凛然,暗忖西乾第一勇将果真名不虚传。

    纵然号称天下无敌的吕布,只怕也不过如此。

    又战三十余合,已经力不从心,被杀的汗流浃背,招架乏力。

    “子义且退后,让某来!”

    眼看太史慈左支右拙,已经险象环身,孙策当即断喝一声,催马杀到。

    太史慈当即趁势退出战圈,猛喘了几口气,观孙策战赵云。

    孙策极为好战,更是十分自负,见赵云武勇尚在太史慈之上,就忍不住有些手痒,更是不愿和太史慈合战赵云,所以才命太史慈退下,欲与赵云一战。

    “来的好!”

    赵云大喝一声,舍了太史慈拍马直取孙策。

    素闻孙策当年号称江东小霸王,有万夫不挡之勇,到是要会他一会。

    当!

    刺耳的金铁交击声中,赵云的铁枪与孙策的古锭刀狠狠磕在了一起,又同时荡开,两马瞬间交错而过,两人都在瞬间对对方的武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赵云心头讶然,这孙策果真名不虚传。

    身为一方之主,却能有这么武勇,委实很难得。

    孙策则是心头暗凛,暗忖这赵云已经和子义恶战了一百六十余合,如今力气却丝毫不见短促,依旧能与自己平分秋色,果真不负西乾第一勇将之名。……1292

第419章 逐鹿中原(十二)() 
赵云力战太史慈百余合,又与孙策大战近两百合,依旧不见力短,反而愈战愈勇。

    孙策虽然好战,但毕竟枭雄心性,眼看不能取胜,当即命太史慈合战赵云。太史慈歇息了半天,力气早已恢复,与孙策这一联手,赵云就有些招架不住。

    奋力逼退孙策与太史慈,当即挥军掩杀过来。

    孙策亦下令大军掩杀,两军混战一场,互有死伤,眼见无法击破对方,都不愿拼个同归于尽,遂各种收兵,孙策退往合肥,赵云则率军北上,去了安风津。

    合肥,吴军大营。

    “主公!”

    鲁肃疾步进了中军大帐,向孙策拱手施礼。

    “子敬免礼!”

    孙策摆了摆手,问道:“曹军使者怎么说?”

    鲁肃道:“曹操欲放弃徐州,借淮南、庐江二郡暂居。”

    “什么?”

    孙策吃了一惊,凝声道:“曹操要放弃徐州?”

    鲁肃脸色凝重,点头道:“正是!”

    孙策半晌无语,良久始喟然道:“曹操果真好大的气魄,放弃徐州,如此艰难的决择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换同是孤也未必能有此决断。”

    鲁肃道:“曹操放弃徐州也是迫不得已,今罗征尽起大军来攻,徐州无险可守,根本就不足以抵挡罗征的十余万大军,放弃徐州的基业虽然可惜,却是唯一的办法。与其死守被罗征各个击破,还不如果断放弃以保存实力。曹操此举亦算极为高明。”

    孙策在帐下踱了几步,问道:“曹操说的好听。暂借二郡,只怕是有借无还。孤就不信曹操要占了淮南和庐江二郡。日后还能还给孤。”

    鲁肃默然,这种心照不宣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说的。

    孙策顿了下,又问,“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道:“在下以为主公应该将二郡借给曹操。”

    孙策蹙眉道:“愿闻其详。”

    鲁肃道:“今罗征势大,主公与曹操势弱,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况且罗征此番大举出兵中原,肯定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徐州如此大动干戈。若在下所料不差,罗征必然要趁势攻取淮南、庐江二郡,以锁住长江天险,安心图谋河北。曹操若亡,单凭我军只怕难以抵挡罗征的十余万骑步大军,淮南、庐江二郡亦不可守,还不如暂借给曹操,以促成我军与曹操联手,合力抵挡罗征的十余万大军。”

    孙策蹙眉不语。在帐下踱起步来。

    淮南、庐江皆殷富之地,白白送给别人,这无疑也是个艰难的决定。

    鲁肃继续道:“曹操亦有数万兵马,若我军与曹操联手。也有近十万水陆大军,虽还不及罗征兵多将广,但差距也并不是很大。唯有如此。方能阻止罗征南下。而且让出淮南及庐江二郡还有一个好处,我们不必再承受西乾大军的压力。只需从旁协助即可。”

    孙策亦是胸有山川之人,马上就明白过来。

    眼下罗征势大。不管何人面对罗征的兵锋,都会食不安寝,睡难安枕。

    为防罗征大军压境,必然要布置相当的兵力以守边境。

    如果把淮南和庐江让出来,这个压力就会转嫁到曹操身上,不用孙策再承担。

    如此一来,东吴再需要大压兵力来驻守边境,自然可以安心积蓄钱粮和兵马。

    孙策一下霍然开朗,当时就击节道:“善,就依子敬之见!”

    盱眙,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曹操坐在主位案后,眉宇间带着一抹忧虑。

    程昱、荀攸、曹洪、乐进等将分列两旁,脸色也是一片严肃。

    曹军的情况现在十分严峻,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曹操自初平元年起兵讨董以来还从来没有被逼到如此绝境过,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亦不为过。

    大军赶到盱眙已经三天了,出使淮南的刘晔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如果孙策不肯让出淮南、庐江二郡,数万曹军可就真成了无根之萍,再无处容身。

    而曹操最担心的,则是夏侯惇的生死。

    早在决定放弃徐州时,曹操就谴快马前往开阳传令,就算丢掉八千大军,夏侯惇也绝不能有失,眼下大军都到了盱眙,却依旧没有夏侯惇的消息。

    夏侯惇乃曹军守将,也是曹操臂膀,一旦战死,绝对会对军心士气产生致命的打击。

    不论于公于私,曹操都不能容忍夏侯惇有个三长两短。

    就在曹操等的心焦时,匆匆脚步声中,就见曹纯满面悲色地冲了进来。

    “主公!”

    曹纯奔到近前,满面悲色地道:“开阳有消息了。”

    曹操心头就是一跳,急声问,“开阳如何,元让可有消息?”

    曹纯道:“罗征大军围城,传令兵无法将主公军令传进城中,元让将军死战不退,及至开阳城破,被罗征生擒后下令斩首,并将元让将军首级送来军中。”

    “啊——”

    曹操大叫一声,眼神直勾勾盯着曹纯,半晌回不过神来。

    其余众文武也被这消息给震住了,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主公……”

    曹纯轻轻响了一声,抹了一把眼角。

    “元让”

    曹操终于回过神来,猛的大叫一声,随即喷出一口老血,往后就倒。

    “主公!”

    众文武顿时慌的,全都惊的围了上来,围着曹操团团乱转。

    随军郎中很快就赶到,又是掐人口又是按胸腹,一番折腾后曹操终于悠悠转醒,随即别过头,抹了抹眼角,黯然垂泪道:“元让,元让呐,缘何弃操而去乎?”

    众人无不大恸,跟着抹起了眼泪,想到悲恸处无不怒火填胸,恨不得马上杀回去与乾军决一死战,特别是曹氏和夏侯氏宗族大将,个个咬牙切齿,怒发冲冠。

    程昱强压悲伤,安慰道:“逝者已矣,主公节哀。元让将军身为统兵大将,今战死沙场亦不复此生,必不想看到主公如此悲伤。大业未靖,还望主公珍重!”

    荀攸、乐进、曹洪等人也纷纷安慰,总算让曹操心理好受了些。

    就在这时,帐外又响起了匆匆脚步之声。

    众人回头望去,就见刘晔风尘仆仆地疾步走了进来。。。

第420章 逐鹿中原(十三)() 
“主公,呃……”

    刘晔进了大帐,却见曹操被人围住,所有人脸色都不大对劲,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将刚想说出口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无防!”

    曹操摆了摆手,坐直了身子,命众人各回了各席,又让刘晔入座,才问道:“子扬淮南之行如何,孙策可否答应暂借淮南、庐江二郡于孤?”

    刘晔压下心头疑问,拱手答道:“吴王已答应将淮南、庐江二郡借于主公!”

    “好,太好了!”

    曹操奋然击节叫好,连日来坏消息不断,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众文武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孙策肯江淮南、庐江二郡相让,这对于眼下无数安身的曹操军事集团的所有人和数万大军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虽然说是暂借,但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虽然没有借荆州的典故,但大伙心里也都明白。

    曹操借淮南,绝对是有借无还。

    商议了一阵大小诸事,曹操当即决定,明日便起兵渡淮水南下,与孙策派来的大小官吏谈判接收淮南和庐江的具体事宜,尽快安抚人心,布置防卫,以拒乾军南下。

    刘晔看了看曹操脸色,还是将心中疑问问了出来,“主公,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叹了口气,脸色黯然没有说话。

    程昱看了看曹操脸色,就将夏侯惇战死的事情说了。

    刘晔听了,也不由黯然垂泪,刚刚的欣喜和振奋荡然无存。

    夏侯惇身为曹军首将,又是曹操最得力的臂膀,如今却战死沙场,不要说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十分致命,就连刘晔、程昱这种追随曹操日久的心腹也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自然而然的,所有人心里对前途又多了一分不乐观。

    这就是夏侯惇阵亡带来的后果,这种影响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次日,曹操当即率军渡过淮河,进入淮南,与孙策派来的官吏交割诸事。

    半日后,高顺亲率八千前军追到,却是为时已晚。

    曹操狡诈多智,虽然在两军交锋的正面决战时被高顺击败,吃了个小亏,但若想一心跑路却也不是高顺能留下的,纵然有法正为谋,也依旧没能拖住曹操。

    如果不是法正几次识破曹操计媒,高顺都有可能被曹操给坑死。

    毕竟正面交锋决胜沙场,和追击战是不同的。

    正面决战,阴谋诡计无所遁形,靠的是统兵大将的统驭能力和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这方面高顺完全是过硬的,带出来的兵也完全是天下有数的精兵。

    但追击战却不同,各种诡谋机变能够发挥最大的杀伤力。

    高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而曹操却精擅此道。

    随便挖个陷阱,高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一脚踏进去。

    所幸罗征早有准备,让法正前来军中用谋,才不致被曹操给阴死。

    曹操已经逃过淮水,追之不及,高顺和法正商量过后,下令大军就地扎营。

    两日后,后军赶到,于盱眙以前扎下营寨,静待罗征大军至。

    罗征大军来的很快,三万骑兵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在曹操逃到淮南后的第七天,便一路赶到了盱眙大营,高顺、法正早扎下营寨,三万骑兵直接驻进左侧大营。

    中军大帐。

    罗征征衣未解,便召集校尉以上全部将领商议军事。

    一眼望去,帐下济济一堂,不下四十人。

    许多统兵校尉罗征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