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家不敢再说,连忙施礼退了出去。

    李儒又翻了一阵,才放下竹简,眉头渐渐蹙了起来。

    这个设宴相请,他是委实不想去的。

    自古朝堂之上文武相争,表面看似是政见观念不同,或是利益相争造成的。实则却是历来官场上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文武不相争,君王如何驾驭臣下。

    若文武亲如一家,则君王就要头疼了。

    君王一头疼,这天下就要出问题。

    所谓将相和,不过是公事上的一种配合,史书上的传颂。

    如果将相真穿一条裤子,君王的位子只怕就要不保了。

    李儒深悉其中地微妙,作为董卓手下地首席谋士,他实在不想,也不能和董卓手下的统兵大将走的太近,私下会晤更是能避则避,免得传出什么流言。

    不过,这个宴请不去还不行。

    李儒叹了口气,吩咐亲随摆驾,去了牛府。

    入夜,洛阳城内灯火辉煌,十分热闹。

    牛辅的宅邸在开阳门附近,毗邻太学,背依明堂。

    如果上东门住的是权贵,那么开阳门住的就是权贵中的权贵。

    当朝司空、司徒等三公,包括地位不在三公之下的大将军、太尉府都在这里,可以说是除了皇宫之外,最为尊贵的地方,不到那个身份地位,根本住不进来。

    董卓打退关东诸侯联军后,大肆封赏麾下心腹将领。

    牛辅作为董卓地女婿,可以说是西凉首将,迁任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府本来不在开阳门,但牛辅能住在这里,可见极受董卓宠信。

    牛府中灯火通明,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极为森严。

    李儒乘马车赶到时,只有牛辅家将出迎,牛辅本人并没有亲自迎出来。

    等进了正厅,才发现只来了个李傕。

    其余西凉军中众将不知是牛辅没有宴请,还是尚未到来。

    “军师请入席。”

    牛辅起身迎客,将李儒让进客席首位。

    李儒略微客套,便入了席位,也不多问,只管品尝瓜果。

    牛辅却颇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今次请军师来,主要是想向军师请教,牛金究竟是怎么死的,军师应该多少知道一点消息吧?”

    李傕也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儒,不过他身份地位毕竟不及牛辅和李儒,不好开口。

    李儒不动声色地道:“罗中郎不是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吗,胡茂、牛金二将因争夺统兵之权相拼而殁,将军为何还有此一问?”

    牛辅盯着李儒,一字一句地道:“这真是军师地心里话?”

    李儒淡然一笑,并不回答。

    牛辅又道:“这种鬼话,也就只能哄骗那些三岁幼儿,又岂能骗得了别人。某只想问军师一句,牛金是不是罗征那厮给害死的?”

    李儒默然片刻,才道:“此事主公已经不过问了。”

    这话说的很有讲究,是在暗示牛辅,这件事情纵然还有内情,但主公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已经不打算探究个中详情了,你牛辅又何必死咬着不放。

    但显然牛辅并不是个聪明人,没有听出其中的暗示。

    “主公不知详情,自然不好追究。”

    牛辅森然道:“胡茂和牛金就算率众相攻,也不至于同归于尽。军师若知晓内情,请务必告诉本将。若牛金真是罗征所害,某定不与这小儿甘休!”

    李儒心下一动,脑海中瞬间转过了无数念头。

    自己已经暗示过了,牛辅没有听出来,那就与自己无关。

    董卓已经老了,终究会故去。

    如果以后不想被西凉军方排挤,就必须要站在牛辅这边。

    况且,李儒对罗征也多少有些敌视,正是因为罗征,他提议迁都之计,才没能成行。

    不管怎么说,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站在牛辅这边。

    就算日后主公知道了,也和自己无关。

    自己已经暗示过牛辅了,但牛辅没听出来,完全可以撇干净。

    思忖一定,李儒叹了口气,道:“不瞒将军,此事儒也只是心中有所怀疑,但没有足够的证据,罗征又立下大功,若将其治罪,则会寒了将士们地心。”

    牛辅勃然大怒,拍案道:“即是军师有所怀疑,那就错不了了。牛金果真是被这贼子给害死地。哼,罗征小儿,某饶不了你。”

    李儒道:“将军切勿一时冲动,不然怕是主公那里不好交待。”

    牛辅怒道:“区区一个罗征小儿,某就算杀之,谅主公也不会说什么。”

    李儒不由暗骂了声饭桶,擅杀军中大将,你以为你是谁。

    就算你是主公地亲儿子也不行,臣子就要有臣子的样子,连立下大功的统兵大将你也敢说杀就杀,站在主君地角度考虑,你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这和胡轸吃了败仗不同,就算轻轻放过,包庇一下心腹爱将也没什么。

    但你擅杀军中大将,那就是挑战主公地权威,这种高压线可是绝对不能碰的。

    就算罗征真有罪,也自有主公处置,不该你牛辅喊打喊杀,除非主公死了。

    李儒劝了几句,牛辅余怒未消。

    李傕也忙劝道:“将军,军师所言在理,纵然牛金将军真是被罗征害死的,但没有足够地证据,我们也无法将其定罪。且罗征毕竟是西凉旧部,主公并未深究此事,显然是不想西凉旧部内耗,若我等迫之太甚,怕会惹的主公不满,实不宜轻举妄动。”

    李儒轻轻点头,李傕看的到是比牛辅要明白多了。

    牛辅怒道:“那怎么办,难道某连区区一个罗征小儿也奈何不了?”

    李傕看了看李儒,答道:“将军放心,明的不行,可以来暗的。以将军西凉首将地身份地位,想要给那罗征小儿使使绊子,找个机会除掉他还不是小菜一碟。”

    李儒也点点头,道:“李傕将军所言极是。”

    牛辅这才怒气稍霁,“军师可有什么高见?”

    李儒就看向李傕,道:“李傕将军胸有成竹,应该已有定计。”

    李傕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军师赞誉了,赞誉了哇!末将以为,眼下我等先不要找那罗征小儿地麻烦,免的打草惊蛇,暗中却收买出征回来地三千余将士,若是能找到罗征小儿害死牛金将军地证据,那就什么都好办了,直接奏请主公治他个擅杀统兵大将地死罪。”

    “好,此计甚妙。”

    牛辅拍案叫好,又问李儒,“军师以为如何?”

    李儒点头道:“李傕将军此计甚妥。”

    牛辅这才露出一丝笑容,又与李儒和李傕商议细节之处。

    深夜,司徒府。

    司徒王允正在批阅公文,忽有内侍匆匆走了进来,低声附耳一阵。

    “唔,牛辅和李儒、李傕在商议对付罗征?”

    王允怔了下,随即眼神一亮,略微沉思了一下,便写了封密信,交给内侍道:“连夜送往罗府,就说,就说本官有要事相商,让他明日过府一叙。”

    内侍答应一声,立刻下去办了。

第60章 软刀子() 
夜已深,洛阳城内渐渐安静下来。

    罗征还在秉烛夜读,研究《尉缭子》里面的一些谋略之道。

    后世的人们,往往简单的认为古代的谋略,不过是一些简单的阴阴谋诡计,以21世纪人们开阔的视野,如果回到古代,肯定能够智比诸葛。

    但真正站在这个年代的背景下去研究,才发现这种想法太过幼稚。

    这个年代的人们,只是受限于社会生产力和思想的束缚,视野相对狭窄。

    但如果论智慧,古人的智慧未必就比后世的人差。

    那些智计超绝之士,能够千古留名,又岂是愚蠢简单之辈。

    比如《尉缭子》里面的一些谋略,就很不简单,不但符合这个年代地社会背景,而且还能够发人深省,涉及到了天文、地理、人心等方方面面。

    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想法。

    甘氏跪坐在一旁,静静地为罗征磨墨,若一朵空谷幽兰。

    门外沉重地脚步声惊碎了屋子里的宁静,罗征放下竹简,向看门口。

    许褚推门走了进来,道:“主公,司徒大人王允谴人来请。”

    罗征就是一怔,司徒王允可是位列三公,怎会谴人来请自己一个小小的中郎将,不过想到董卓正是死于王允地美人计,顿时心中一动,道:“有请。”

    许褚答应一声,转身出门。

    甘氏则连忙起身,退入了后堂。

    很快,许褚带了一个三十多岁地仆人进来。

    “王皓见过罗征将军。”

    来人恭恭敬敬地向罗征施了一礼,礼数十分周到。

    区区一个下人,罗征自然不会自降身份。

    抬了抬手,道:“免礼,不知司徒大人相召,有何要事?”

    王皓奉上书信,答道:“司徒大人有要事与将军相商,请将军明日移驾司徒府。”

    罗征道:“请上复司徒大人,本将军明日准到。”

    王皓又施一礼,这才告退了出去。

    许褚随即拉上门,亲自将王皓送了出去。

    罗征拆开书信,只看了一眼,就脸色一变。

    “李儒,牛辅,李傕。”

    罗征眼神一凝,有冰寒地杀机在酝酿。

    这封信写的很详尽,连一些原话都写的清清楚楚,由不得人不信。

    不过,这种机密的事情,王允又怎么会知道?

    罗征念头一转,随即就是一凛。

    若所料不差,牛辅府上定有王允的眼线。

    看来这些朝中大臣也不是吃素的,西凉军毕竟入京时间不久,在洛阳没有雄厚的根基和人脉,在这种隐藏势力方面,的确不如那些在洛阳混迹了数十年的朝中大臣。

    府中被人安排几个眼线,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个王允,果然不是善茬。”

    罗征很快想明白了王允的毒计,嘴角边不由绽起一丝笑意。

    这封信没有署名,就算被人看到,王允也尽可以推个一干二净。

    不管信中的内容是否属实,自己也会小心提防。而且依罗征判断,李儒、牛辅、李傕商量对付自己,多半确有其事。如此一来,正遂了某些人的意。

    王允送这封信来,可不是好心的提醒自己多加提防。

    罗征要是随随便便就被李儒等人联手阴死,怕是某些人会失望。

    反之,西凉军内部斗的越凶,某些人怕是会越高兴。

    罗征虽然没有和朝中大臣打过交道,但却知道董卓实际上是被王允设计谋杀的。可见朝中很有一帮大臣多么希望董卓快死,王允岂会有这么好心。

    就算自己将这封信拿给董卓看,多半也没有什么好处。

    纵然董卓相信这封信是王允所写,将王允杀掉,自己却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如果信中内容属实,自己又非追随董卓起家的心腹嫡系,到头来,董卓如果非要在李儒等人和自己之间取舍的话,也多半会偏向李儒等人,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思来想去,最好的处理办法,莫过于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但是,王允相邀,去也不行,不去也不行。

    去了,绝对用不了一个晚上,风声就会传到董卓耳朵里。

    不去,怕是李儒、牛辅等人密谋对付自己的事情很快就会街巷可闻,逼的自己跟李儒等人更加势成水火,一旦撕破了脸皮,局面更加堪忧。

    在尚未取得董卓足够信任前,和李儒等人撕破脸皮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真到了那个时候,董卓会毫不犹豫地为了西凉军的稳定,而选择将他牺牲掉。

    “这个王允,耍弄阴谋诡计还真不烂。”

    罗征脸色阴沉,绞尽脑汁地思索如何应付王允地这条毒计。

    没多久,便想到了应对之策。

    次日早朝,群臣齐聚德阳殿议事。

    文武百般分站两班,董卓则摆了软榻,独坐在御案下面,尊荣可见一般。

    朝议时间很短,献帝刘协只是董卓的傀儡,董卓点头同意的议案,自然很顺利地通过了提案;董卓不同议地,全都被否决,年幼的献帝只有点头的份。

    早朝结束,罗征立刻前往嘉德殿求见董卓。

    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才被亲兵领了进去,见到了董卓。

    “末将参见主公。”

    罗征一丝不苟,恭恭敬敬地施礼,半点都不敢僭越。

    “升平免礼。”

    董卓貌似良善地问道:“早朝方罢便来见吾,可有要事禀报。”

    罗征答道:“昨日收到司徒王允大人请贴,邀末将今日前往司徒府一叙,末将因不知司徒大人何意,不敢冒然前往,遂来请主公示下,末将是否前往。”

    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