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征凝声道:“本将军担心地正是这点,所以才在陈仓停了下来。”

    荀彧道:“将军若不想从安定、武威绕道,就只能从汉阳进入凉州。不过从安定绕道武威前往令居,不下两千里之遥,将军携带地这些粮草大半要消耗在路上。”

    罗征也早想过这个问题,点点头道:“文若所言极是,本将军只有一万石军粮,等到大军赶到令居,估计也就吃个差不多了,所以只能从汉阳入凉州。”

    荀彧道:“眼下马腾是什么态度尚不得而知,将军何不谴人前往拜访马腾,欲从汉阳借道进入凉州,可赠其两千石军粮,看马腾怎么说!”

    罗征凝思半晌,忽道:“取北地或安定以为根基如何?”

    荀彧淡然一笑,道:“将军早就有这个想法吧?”

    罗征也不隐瞒,坦然道:“不错,董卓老贼既然不义,就别怪本将军不忠。前往令居地道路被马腾和韩遂堵的死死的,谁都知道本将军此去凉州乃是往火坑里跳,董卓老贼为了安抚牛辅等辈,依旧把本将军往火坑里推,本将军岂能如他地愿。不若上表朝廷,以道路不靖为借口,折道向北去取了安定或北地,割据一方。”

    荀彧摇头道:“万万不可。”

    罗征蹙眉道:“为何?”

    荀彧道:“既然道路不通,若董卓召将军回洛阳,又当如何?”

    罗征默然不语,这的确是个问题。

    荀彧又道:“若将军拒不奉诏,董卓只需给马腾、韩遂许以高官厚禄,再赠钱粮以重利诱之,则马腾、韩遂必然率众来攻。届时董卓再派大军来攻,必万劫不覆。”

    罗征凛然道:“文若所言极是,本将军太过想当然了。”

    荀彧道:“眼下将军唯有奉令而行,先在凉州站稳脚跟再说。可谴人前往陇县,坦言我军要借道前往令居,先看看马腾是什么态度,再伺机而动。”

    罗征喟然道:“也唯有如此了。”

    当下写了封书信,安排人手连夜送往汉阳。

    陈仓距陇县三百余里,快马两日即到。

    第五天下午,派往陇县送信地小校就回来了,同时带来了马腾地要求。

    马腾欲借两万石军粮,虽然话说地委婉,但却跟强索无异。

    罗征听完军校地禀报后,脸色立刻冷了下来,阴沉地吓人。

    挥挥手,小校立刻下去歇息。

    罗征这才阴声道:“我军离开洛阳时只带了一万石军粮,沿途省吃俭用,眼下也只剩下了八千石军粮。马腾张嘴就要两万石军粮,别说本将军没有,就算有,也不可能给他。”

    荀彧道:“如此看来,马腾压根就没打算让将军进入凉州。”

    罗征有些烦躁,起身在帐中踱了几步,道:“马腾地态度,本将军早有预料。不管马腾和韩遂在凉州如何打生打死,都绝不愿意再让朝廷地力量在凉州插上一脚,不让本将军进入凉州是意料中地事情。想要进入凉州,就只有再度挑动马腾和韩遂火拼,我军才有机会趁虚而入,进入凉州。否则就算进入凉州,也无法前往令居。”

    荀彧道:“眼下韩遂、马腾刚刚罢兵言合,欲离间恐怕不易。”

    罗征叹道:“如此看来,唯有北上安定,从安定进入武威,再折道前往令居了。”

    荀彧沉吟了下,道:“从武威绕道也不是不可能,将军出镇西羌,身负皇命,可命安定太守皇甫坚寿、武威太守猛沿途提供大军所需粮草。”

    罗征蹙眉道:“安定、武威数遭战乱,也穷的一塌糊涂,百姓都吃不饱肚子,连朝廷的赋税都交不上来,皇甫坚寿和张猛纵有余粮,也不会给本将军……”

    忽地脑中灵光一闪,一拍大腿道:“有了。”

    荀彧微笑道:“凉州羌胡作乱,至今尚未彻底平靖。将军向皇甫坚寿和张猛借粮,不过是个借口。只要进入安定,便可以平叛为名,劫掠羌胡,为大军提供粮秣。”

    罗征大笑道:“知我者,文若也。本将军正有此意。”

    荀彧道:“不过此事颇犯忌讳,将军需尽快上表朝廷,呈明缘由才可。”

    罗征深以为然,当即手书一封,又给荀彧过目,才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次日,大军拔营而起,从陈仓折道北上,进入了安定郡境内。

    自中平元年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反叛以来,凉州大地烽火不断,百姓深受其苦,纷纷举家逃难,及至初平年间,连年不断地战争几乎将凉州变成一片焦土。

    凉州本来人口就少,几年战乱下来,各郡人口锐减超过五成。

    自进入安定郡后,大军常常数十里难见人烟。

    所过之处,无数村庄被毁,大片田地荒芜,长满了杂草。

    罗征驻马道旁,喟然道:“凉州虽是彪悍之地,但人口却是个致命地缺陷,和中原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纵然日后能一统凉州,恐也无力东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荀彧也骑了匹马,披了件厚厚的裘袄,尽管如此,依旧冻地直哈气,“不过凉州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不是中原能比得上的。这里民风彪悍,且关山路远,前出关中皆有险要可据守,先秦据关凉而虎视中原,平灭六国,成就不世霸业。将军只要能够一统凉州,再励精图治,鼓励生育,待有了足够的人口,便可出凉州而进关中。”

    罗征摇头道:“话虽如此,不过这样一来,没有三十年根本就东进无望。”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三十年后,曹操怕是早就统一中原了。

    届时就算凉州人口充足,恐怕也无力再进击中原。

    毕竟中原地人口摆在那里,就算凉州彪悍之地,也很难一统天下。

    曹阿瞒可不是六国,面对已经完成了一统的中原,就算秦始皇复生,恐也无力东进。

    一路走走停停,大军过薄落谷,数日后到了乌氏。

    罗征谴使前往临泾,让安定太守皇甫坚寿为大军准备所需粮抹。

    皇甫坚寿闻讯后,连忙召集一众幕僚商议对策。

    临泾,太守官邸。

    皇甫坚寿环视一众郡属佐官,凝声道:“罗郎中欲往令居就任,然过不得汉阳,欲从安定经武威绕道,今谴使前来讨粮,诸公以为如何?”

    话音方落,便有佐官道:“大人,自中平元年以来,凉州数遭战乱,百姓倒悬,举家外迁者众,眼下连百姓都吃不饱肚子,哪里还有余粮给罗征。”

    “正是!”

    众佐官属吏纷纷点头附议,都不同意给罗征大军提供粮秣。

    皇甫坚寿蹙眉道:“可是,若不予粮草,罗征此人劫掠成性,在率军征讨关东时,便纵兵四处劫掠,若彼也纵兵劫掠郡县,又当如何?”

    有属吏道:“大人尽可放心,昔日纵兵劫掠关东,乃不得不为,欲使关东叛军从虎牢关撤军尔。今时不同往日,若彼再纵兵劫掠,天子岂能饶得了他。”

    皇甫坚寿连连点头,道:“此是正理,然则如何回复罗郎中?”

    有幕僚道:“彼奉天子之命抚镇西羌,若真接拒绝,怕是不美。大人何不命人押运数十石军粮前往劳军,再将实情告之,谅不致为难。”

    “此言甚善。”

    皇甫坚寿喜道:“就凑个整数,赠其军粮百石罢!”

    “大人英明。”

    众属吏佐官齐声称颂,相视而笑。

    皇甫坚寿当下命人召集役卒,押送百石军粮前往乌氏。

第70章 北上() 
洛阳,嘉德殿。

    董卓正与嫔妃嬉戏,忽见李儒疾步奔了进来。

    “主公,陈仓急报!”

    李儒奔到近前,将一封密信交给了董卓。

    “陈仓?”

    董卓心头一跳,连忙接过密信拆开,一目十行扫过,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李儒问道:“主公,可是陈仓有变?”

    董卓漫不经心地道:“陈仓没什么事情,是罗征谴人送来地快报,俱言马腾向其勒索两万石军粮,否则便不让大军过汉阳,故欲借道安定北上,从武威折道前往令居,然因军粮不足以支撑大军赶到令居,故请顺便剿灭沿途作乱的羌胡乱军,以充军粮。”

    李儒先是一怔,继而就是眼神一凝。

    马腾拦路他早就有预料,但罗征会北上安定借道,却没有料到。

    董卓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沉吟了下,道:“应该不假,马腾、韩遂虽附朝廷,但奉诏而不听调,眼下马腾军中缺粮,打罗征粮草地主意也在情理之中,必不会轻易让罗征借道。”

    董卓蹙眉道:“本相问地不是这个。”

    李儒道:“主公是担心罗征趁机占据安定、北地二郡?”

    董卓点点头,意味深长地道:“此事本相失算了,不能不担心啊!”

    李儒心头就是一跳,当初举荐罗征是他默认了的,若罗征当真来个拥兵割据,他地责任也逃不了,当下道:“主公放心,罗征将军衷心耿耿,谅不致如此大逆不道。”

    董卓深深看了他一眼,这才道:“那就好,那就好哇!”

    李儒暗暗抹了把冷汗,左右思量了一阵,觉得罗征拥兵割据地可能性应该不大。

    这个时候造返,对罗征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李儒认为以罗征的心机谋略,应该不会做出这样地蠢事。

    及至半月后,从安定传来消息,罗征率领八千大军从安定进入武威,董卓这才心中疑虑尽去,李儒和牛辅等人也暗暗松了口气。还好,总算没有出乱子。

    乌氏,中军大营。

    罗征刚刚扎好营寨,就有亲兵来报。

    “将军,安定太守皇甫嵩谴人送来百石军粮。”

    亲兵一脸不忿,看样子有种想要拔刀子捅人地冲动。

    “百石军粮?”

    罗征听了也不由眉头大皱,这也太欺负人了。

    要么干脆不给,要给就多给点。

    送一百石军粮算个什么事情,实在有点欺负人了。

    荀彧道:“此是意料中事,将军不必挂怀。”

    罗征‘嗯’了声,道:“算了,皇甫坚寿就是个二百伍,比他老子差远了,应该不会故意来招惹本将军,也不知是何人给他出的这馊主意,就不跟他计较了。”

    荀彧欣然道:“将军英明。”

    罗征又道:“一万石军粮,八千大军加上五千民夫,最多只能吃三个月,应该勉强能坚持到大军赶到令居。不过,令居不可能有粮草留给本将军,所以还得早做准备。”

    荀彧道:“西凉多羌胡之众,且反复无度,将军可进兵剿之,收其粮草以充军粮。”

    “本将军正有此意。”

    罗征点点头,当即向帐外喝道:“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

    帐外亲兵应声而入,拱手待命。

    罗征道:“去叫李蒙过来。”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去叫李蒙。

    不多时,李蒙匆匆而至,拱手道:“不知将军召末将有何事吩咐?”

    罗征道:“去打听一下,从乌氏前往武威的这一路上,都有哪些羌胡人地山寨,全部都给本将军打听仔细了,那些穷的吃不上饭地就算了。”

    “遵命。”

    李蒙铿然领命,疾步奔了出去。

    三日后,消息传回。

    乌氏以西十里外的凡亭山中,就有一座羌人山寨。

    李蒙抓了几个羌人打听,这座山寨里的羌人不下两千,全都是早年追随北宫伯玉造反的羌人,后来北宫伯玉被杀,这伙羌人才流窜到凡亭山落草为寇。

    安定太守皇甫坚寿到任后,虽然征召了余千兵卒,却根本无力讨贼。

    别说上千人地贼寇,就算是数十上百人地劫道山贼,安定地郡国兵也奈何不得。

    罗征二话不说,命赵云率领三千骑兵看护粮草,亲率五千北军前往凡亭山,踏平了这个两千多人地羌人山寨,不过缴获却是差强人意。

    粮秣谷物仅千石,到是牛羊足有上千头,战马也有两百匹。

    羌人本是游牧民族,迁居凉州后,虽然学会了耕种,但也没丢掉放牧地习惯,对牛羊马匹地繁殖极为看重,纵然落草为匪,也要放牧牛羊牲畜,以为口粮。

    不过,羌人彪悍之名果真不是虚的。

    两千余羌人战死过半,逃散数百,仅有六百余人作了俘虏。

    罗征将这些俘虏地羌人尽数编入民夫营,命赵云带领五百骑兵严加看管。而且为了防止这些羌人作乱,每天只给吃一顿,而且还不让吃饱。

    休整一夜后,大军继续起程北上,过朝那,高平,一路击破匪寇山寨十余座,缴得大军所需粮草,赶着数千只牛羊,半月后渡河西进,到了武威。

    到了这里,有两条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