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朝仙侠传-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日之后,会稽山阴兰亭将会举行一场空前盛大的文会,这文会由蜀中云台观发起,文会的内容就是他们的少掌教苏若兰,意欲挑战整个江左才俊。

    原本这样的消息,已经激起了大多数文人的好胜之心,加上征西大将军桓温大力造势,更有传言有一位云台道人,在兰亭以神通改天换地,已经将那里重塑成一处人间福地,一时间无数人更是心中好奇。

    “兰亭文会?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娃,要文战整个江左才俊!传旨,让朝中大臣派遣家族优秀才俊前往兰亭。”建康皇宫之中,褚蒜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便以太后的身份下达了一份旨意。

    “安石兄,看来咱们不用去建康了,这兰亭文会可就在你我身旁啊!”东山茅舍之中,王羲之将一封信笺递给谢安。

    “阿姐,你真的要去那什么兰亭文会?”谢姜向着谢安的屋舍走去,她的身后谢玄一路紧跟着。

    谢玄不明白,自己这个姐姐为什么一听到那兰亭文会之名,便毫不犹豫的要来找叔父准许她前往。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那里有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在等我,不管叔父同不同意,我都会去的。”谢姜头也没回的说道,她最近也感觉到,有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阿姐去,我也去。”谢玄快步跟上了谢姜,没有再多问什么,只说简单的说了一句,与谢姜一同走向谢安的屋舍。

    就这样在许多人或有心或无意的推波助澜下,无数文人雅士涌向了山阴兰亭,天下目光也都齐聚此地。

    五仙教圣地,圣女曲云再次走向禁地深谷,不过这一次她的手中握着一副卷轴。

    “师尊,云台真人已至建康,并于两日后在会稽山阴举行兰亭文会,苏若兰欲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江左才俊,我们终于得到了云台真人的画像。”曲云举着卷轴,恭敬的对着谷底石洞说道。

    就在曲云话音落下时,她手中卷轴‘嗖’的一下便飞入了洞中,而后洞内传出五毒神君沙哑冰冷的声音。

    “知道了,可以将我们的人全部招回了。”

    “弟子告退。”曲云躬身一拜,没有继续在谷底停留。

    虽然这师徒二人只有这寥寥数语的交流,但是曲云已经肯定,那云台真人就是自己师尊一直在寻找的周诚。

    石洞之中卷轴已经缓缓打开,正悬浮在五毒神君前,卷轴之上一个白色道袍的青年,正是周诚如今的样子。

    这卷轴画工极其了得,上面周诚的形象栩栩如生,五毒神君伸出洁白修长的手,指间轻轻的拂过卷轴上周诚的脸。

    “兰亭文会,你意欲何为?”石洞之中一个别样的声音响起,却不是五毒神君那沙哑冰冷的声音,而是一个清丽婉转,极为动听的声音。

第115章 素衣白裳() 
山阴兰亭文会当日,建康城中竟比往日清冷了大半,街上行人稀少,各家府邸大门紧闭,而这些象征身份地位的府邸中,它们的主人也大都不在,尽皆去了山阴兰亭。

    城西周府,这是一座已经名声在外,外表看起来却毫不起眼的宅院。

    而所有建康人都知道,里面住着一个真正的神仙,那是连皇帝太后都不敢得罪,大将军都躬身进出的地方。

    只是当天下目光都齐聚山阴兰亭之时,作为文会的幕后策划者,周诚却依旧在建康城中。

    他悠闲的坐在院子里,身前摆着茶具,茶杯中还冒起淡淡的青烟。

    而整个宅院之中,除了周诚便再无他人,看他的样子,似乎正在等着什么人。

    数百里之外的山阴县,兰亭坐落在城外二十余里处,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此种植兰花,后来汉代又在此设置驿亭,所以有了兰亭这个名字。

    不过从几日前起,兰亭就完全变了模样,此刻根本看不到原本的兰亭了,所有人只能看到,在原本的位置上,一道多彩天幕垂下,将原本的兰亭笼罩,其中变成何等模样,已经无人知晓。

    山阴城的内史府外,此刻数量马车停放,陆陆续续的有人上车。

    很快车队启动,向着兰亭方向而去。

    “阿姐快看,听说那道天幕就是仙家手段,有分割天地的伟力,据说那百丈方圆的天幕内,便有数十里大小的世界。”最后一辆马车窗帘被掀开,一个十来岁的男童探出脑袋,指着十余里外的天幕,对车厢内另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说道。

    这两人不是王羲之的儿女,而是谢玄与谢姜。

    谢安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同意带他们一起去兰亭文会,而两日前他们便住进了内史府。

    “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谢姜有些恍惚的看向谢玄问道。

    谢玄看着自己姐姐有些出神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阿姐啊,你最近几日老是魂不守舍,恐怕旁人说什么你也没在意吧?现在整个山阴城,不都是关于兰亭的传闻吗?”

    “哦。”谢姜随口哦了一声,依旧有些魂不守舍。

    “是不是因为王凝之?”谢玄坐会车厢,脸上透着几分古怪。

    王凝之是王羲之次子,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因为长子早逝,王凝之其实就是王羲之和郗璇最大的儿子。

    而这两日谢姜和谢玄随谢安来到王羲之这里,郗璇一眼就看上了谢姜,已经向谢安表露过,希望谢姜做她们王家的媳妇。

    王谢两家向来交好,在建康城中也是比邻而居,家族子弟更是多有通婚,王凝之与谢姜的事,也是顺理成章。

    “我能肯定,那个人离我越来越近了。”谢姜依旧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说出一句完全不相关的话,似乎她根本没听到谢玄说王凝之。

    谢玄有些无语的看着谢姜,原来自己说了半天,自己姐姐都没有听自己在说什么。

    不过谢玄也非常好奇,这个阿姐口中一直念叨的人,究竟是个什么人?

    这一次王羲之不仅带了几个才学出众的儿子前往兰亭,有‘女中笔仙’之称的郗璇也一起去了。

    王羲之与郗璇同乘一车,车内王羲之闭目沉思,郗璇则目光流转,似有所思。

    “夫君,你看这几日住在府上的谢家女郎如何?若凝之娶其为妻,两家倒也门当户对!”郗璇很喜欢谢姜,对此事很是上心。

    “谢姜?”王羲之睁开双目,这还是郗璇第一次在他面前明确提出此事。

    王羲之只说出了谢姜的名字,不过郗璇也能感觉到,自己夫君语气中的异常,连忙不解的问道:“这孩子有什么问题?”

    “有没有问题为夫不知道,不过这孩子绝非常人,我是担心凝之配不上她啊。”当日谢姜那番圣人言论,还在王羲之脑海中挥之不去。

    郗璇面色微微一变,不过只是瞬间又恢复如常,而后笑着说道:“自然也要非常之人,才能配上咱们王氏儿郎,王谢两家素来交好,加上你与安石兄的关系,想来没什么问题的。”

    “将军,前面马车无法通行了,恐怕只有步行。”王羲之还没有说话,倒是传来车厢外车夫的声音。

    王羲之与郗璇也已经感觉到马车停下,随后王羲之伸手挑起车帘,入眼便看到前方已经密密麻麻挤满的马车,还有无数行人成群结队的向前行走。

    “逸少兄下车吧,来文会的人太多,前面路已经堵死了。”谢安出现在王羲之的马车旁,他已经带着谢姜姐弟先一步下车了。

    “此地距离兰亭倒也不远,那便走上一程。”王羲之拉着郗璇的手,缓缓走出马车。

    随后一行人沿着官道向兰亭而去,这里距离兰亭尚有五六里,不过道路已经全部停满了马车,此刻无论出身如何,不管贫贱富贵,都只能徒步走过去。

    甚至一路上王羲之还遇到好几位建康来的重臣,这些人或本身就是名动一方的大儒,或带着家族中才名远播的子弟前来。

    行了小半个时辰,王羲之一行人才来到原本兰亭所在的地方。

    而这里此刻人头攒动,放眼望去恐怕有数万人之多。

    那从天际垂下的光幕前,还有大量皮甲执戟的精锐武士围城一堵人墙。

    在光幕的一侧有一地势较高的缓坡,缓坡上有一座临时搭建的竹棚。桓温身着精致常服,冷眼看着这数万人,在他的身后还有十余位身着铠甲的武将。

    王羲之站的较远,目光却也很快的落到了桓温身上,当看到桓温时,王羲之忍不住对谢安说道:“一年不到,桓温气势更胜从前。”

    “永嘉之祸时,桓温带着家人逃离洛阳,传闻他们在路上遇到过羯人军队,最后被一位神仙所救。”谢安小声说道,双眼也顺着王羲之的目光看向桓温。

    当年桓温带着不少的家人南渡,当日发生的事情看到的人不少,桓温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所以那件事情并不算什么秘密。

    后来周诚救下桓温后不久,又去救了卫夫人,两件事间隔的时间并不长,加上桓温伐蜀后,对云台观前后态度的改变,也是王羲之推断周诚身份的一个重要信息。

    “兰亭文会还有不到半柱香时间,到时候会有仙家手段接引诸位,请诸位不要惊讶慌乱。待入了兰亭结界之后,也请诸位不要喧哗,一切自有安排。”桓温的声音忽然响起,他的声音被南斗道人以神通放大,即便几万人也都听得清清楚楚。

    就在兰亭文会即将正式开始的时候,建康皇宫的侧门,一辆朴素的马车缓缓驶出皇宫。

    今日建康城异常冷清,马车驶过大街,都少有人看到,最后马车来到城西,在周府前停了下来。

    驾车的是一个皮肤白皙,有些驼背的精瘦老头,马车停下之后,车夫从车厢后面打开一扇门,而后一个带着帷帽的人走下马车。

    因为帽沙垂面,看不出这人的相貌,不过这人一袭素衣白裳,身材婀娜多姿,应该是个女子无疑。

    素衣白裳的女子缓步走向周府,最后立在大门口,伸手去触碰门上铜环,看样子正是特地来周府的。

    不过还未等这女子触摸到铜环,那两扇厚重的木门便自行打开,而门后却没有一个人出现。

    “府中已无他人,贵客请自行进来便可。”随着大门的打开,周诚的声音在这女子耳旁响起,此刻周府之中确实只有周诚一人。

    素衣白裳的女子犹豫了片刻,还是抬脚迈入了周府,当她迈进大门之后,那两扇门又自动的关闭了起来。

    中庭院子中,周诚已经站起了身,正看着缓缓向自己走来的身影。

    “太后驾临寒舍,贫道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周诚对着素衣白裳的身影微微一拜,直接道明了来人的身份。

    见到周诚施礼,那素衣白裳的身影也停下了脚步,站在距离周诚两丈远的地方,伸手取下了头顶的帷帽,帷帽下正是褚太后的样子。

    “云台真人有礼了,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年轻。”褚蒜子将帷帽提在手中,对着周诚也是微微施礼。

    周诚闻言一笑,而后玩笑般的说道:“贫道只是看起来年轻,实际上也是百岁高龄了。”

    “呵呵,真人倒是风趣,文会还有片刻便开始了,真人不在兰亭却在府中,看来早就断定老妇人会来了?”褚蒜子也是一笑,她不过二十多岁,此刻也是自称老妇人,似乎是对周诚说自己已经百岁的回应。

    “贫道知晓,太后是个聪明人,有些事情终究需要面对,你自然会来找我。”周诚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向身旁的石桌走去。

    等周诚说完这些话后,他已经坐在了石凳上,而桌上的茶水还冒着丝丝轻烟。

    周诚伸手一指对面的石凳,示意褚蒜子落座。

    褚蒜子见状也很自然的走向周诚,也是一边走一边说道:“大将军上书,请封真人为国师,而真人亲临建康,所求绝非国师这么简单。老妇人今日前来,正是想知晓,真人所求究竟为何?”

    说完话后,褚蒜子正好也走到石桌前,她也很自然的坐在了周诚对面,而周诚顺手将一支空杯倒满茶水,轻轻推到了褚蒜子面前。

    “既然来了,自然让你知晓。不过在这之前,请太后听贫道讲一个故事可好?”周诚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的嗅了一阵茶香,却没有喝下。

    “愿闻其详。”褚蒜子认真的说道。

    周诚放下茶杯,微微抬头看向褚蒜子,而后缓缓开口:“永嘉五年,刘渊遣石勒大举南下。东海王司马越与太尉王衍兵败项城,随后长安洛阳相继沦陷,至此衣冠南渡。。。。。。。”

    褚蒜子神色大变,但是她依然静静的听着周诚讲述,因为她知道,周诚提到永嘉之祸,或许是要告诉自己,这段不堪回首的灾难,其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