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堆月箫-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要不我给你热一下?”护卫实难下咽,想到将军肯定也从来没吃过这样的东西。

    “不必了,我与兄弟们同甘共苦,哪有让你们受罪,我享福的道理?”加藤清正要了一口冰坨般的馒头,只咬了一个牙印,硌得牙疼。喝一口水,那简直是扎心的感觉。

    他望着原来营寨的方向,露出憎恨的目光。忽听身边护卫道:“将军,我们这样退,真能拖延时间等到援军吗?”

    这个时候全军上下都没有信心能获取最后的胜利,统帅的话至关重要。

    或许在加藤清正心里也觉得希望不大,但他仍斩钉截铁道:“一定能的!丰臣将军不会放弃我们,援军已在路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等援军一到,就杀敌人个片甲不留!”

    护卫心里总算不那么担心了,“将军,我多加一队人守夜,以免敌人夜里偷袭。”

    加藤清正点头,等护卫走了,只剩他一人时,转头望着自己国家的方向,露出期待思念的神情,低声自语道:“黑田军,你可一定要快点来啊!”

    第二天一早,解方集合军队,命令火烧倭寇营寨,准备乘胜追击。大军一路搜索,终于发现敌军落脚之处,双方再战,明军再胜。

    加藤清正连战连退,从未胜过,但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实力,七日后已近岛山城。

    另一边大明另外两支军队,脚程比解方军慢了一些,赶到倭寇营寨时,发现地上只剩焚烧过的灰烬。麻贵军和李如梅军在此处汇合,继续追击,结果一路上都是打斗的痕迹,看来解方连胜。

    麻贵是打心眼里为解方高兴,而李如梅却心生嫉妒。

    这一天晚上,他找到了杨镐。

    “子清啊,这么晚了找我何事?”杨镐笑着走到李如梅面前,子清是他的表字。

    李如梅回身看了一眼,确定帐篷外无人,匆忙走进去,拉抓杨镐的手,“京甫兄,这次你要帮我!”

    杨镐和他私交甚好,否则怎么会把孙敬的几百人并入李如梅麾下。

    “子清别急,我们坐下说。”杨镐引着他坐下,热了壶酒,倒了一杯推到李如梅面前,“喝一杯暖暖身子。”

    李如梅仰头干了,却叹气道:“京甫兄,解方跑在我们前头了。”

    杨镐久浸官场,听出来他话中有话,“子清是怕解方剿灭倭寇,抢了你的头功?”

第五五五章 人情() 
李如梅开门见山,“京甫兄,行军打仗不比朝廷上出谋划策的文官,我们拼的是命,说不定哪次脑袋就搬家了。我向来不爱钱财,只求个战绩和名声。你说有错吗?”

    杨镐摇头道:“当然没错,一个将军不求战绩,怎么可能打胜仗?”

    李如梅得到理解,心情好了许多,“从军这么多年了,打的仗已数不清,身上的伤疤也数不清,你说我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名垂千古,后世流芳吗?我与解方比起来,差在哪里?”

    “当然哪里都不差,而且你要比他强许多。”杨镐又给李如梅倒了酒。

    李如梅叹气道:“我大哥李如松战功赫赫,比起他来我可是差远了。李家众兄弟,我排行老五,但我时刻想着做第一。这次解方运气好了些,跑在我前头,让他抢了战功,我不甘心啊!”

    杨镐接话道:“的确如此,若是你先发现倭寇踪迹,现在早已剿灭敌军。谁也想不到解方时来运转,竟叫他先发现了。”

    李如梅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杨镐,“京甫兄,你要帮我啊!要是解方灭了倭寇,这场仗也就结束了,到时候再也没有我立功的机会了。”

    杨镐眸子一亮,微微思索,“子清要我怎么做?”

    见他答应,李如梅大喜,“京甫兄只需要传令给他,让解放军原地等待我们,等三军汇合,齐攻倭寇,到时候谁能立功那就听天由命了。而且这也不会让人起疑,怎么样?”

    “你说的方法可行,不过解方军现在何处,我们尚不得知,派出去的传令兵并不一定能找到军队所在。”杨镐之所以答应,除了和李如梅私交甚好,还因为他是李如松的弟弟。

    为官之道依强排弱,若是这次真能帮了李如梅,让他立了战功。以后自己和李家的关系就会更上一层台阶,而解方出身卑微,杨镐根本不用巴结他。

    最后二人商议把军中传令兵都派出去,这样一来找到解方军位置就更容易了。

    杨镐写了书信,大意是让解方原地等待大军,切不可擅自出兵,如若违抗军令,当军法从事!

    连夜派出传令兵,快马加鞭寻解放军而去。

    另一边解方并不知道杨镐和李如梅的小算盘,一路连胜让他信心大增,正与手下商议全歼倭寇的战术。

    “老解啊,我一直觉得倭寇意不在战,而在退。”说话的这人叫茅国器,虽然这支军队是解方带领,但茅国器与他官阶一样。

    从一开始解方也觉得倭寇意图不明,但一路的胜利让他早已把这件事忘了。

    “怎么说?”

    “你看啊,从最开始我们杀到倭寇老巢,到现在,虽然一直追着敌军大部队在打,但是倭寇从来没有与我们正面交战。每一次都是打打就撤,然后找个地方藏起来,等我们找到他们,又打打再退。”茅国器分析道。

    解方点头:“不瞒你说,一开始我也跟你想的差不多。但是你说说,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茅国器道:“我想过了,保存实力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路以来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寻找倭寇踪迹的路上,他们都很难静下来仔细想敌人的目的。现在听茅国器这么说,解方觉得有理,但又有点片面,“照你这么说,倭寇为了保存实力不与我们正面为敌,可是几场仗下来,倭寇也死了五千多人了。要是一直这么打打退退,敌军会越来越少,加藤这孙子会这么傻吗?”

    茅国器抱着肩膀仔细想着解方的话,“你说的也不错,但我觉得保存实力至少是一个原因,但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捋了捋胡须,“莫不是再等援军的到来?”

    虽然只是猜测,但解方恍然大悟,“极有这种可能,这已经是第二次侵犯朝鲜了,倭寇不可能轻易放弃。要真是边打边退,保存实力等待援军,那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找到倭寇所在,然后一举歼灭!”

    先不说分析的是否正确,只有有一丝可能,做将领的都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那我现在让人传令下去连夜开拔?”茅国器问道

    “马上通知下去,不能再等了。”解方自己穿戴盔甲,再也没有一丝睡意。

    大军出发,寻找倭寇隐藏之地。但加藤清正的落脚点是早前就找好的,只要隐蔽的好,很难被发现。

    此时,加藤清正仍啃着冰冷的干粮,望着岛山城,此处离岛山城不到一日路程,要是再能拖上几日,等进了城,有坚固的城墙,加上地理优势,还能抗上半个月。

    又过了一天,加藤清正在和手下商量如何夺取岛山城时,探子来报,明军出现在十里外,看样子就要找到这里了。

    “兵行神速,好快啊!”加藤清正站起身,这与他的计划早了两天。

    战场上瞬息万变,两天看似短暂,但对于弱势的一方至关重要。或许就多了两天,就能等到援军。

    加藤清正皱起眉,该怎么办呢?再退的话就到岛山城了,虽然里面守军不多,可如果正面有大军进攻,后面岛山守军出动,前后夹击,可就再无退路。

    到时候别说夺取岛山城了,估计就是一个结果——全军覆没。

    不行!决不能落入这种境地!

    这时候护卫提醒道:“将军,我有个办法。”

    “快说!”

    “如果我们分出一千人来,故意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远离岛山。而大部队加进前进,夺取岛山。这声东击西的办法或许可行。”

    加藤清正听了大笑道:“说的好,就这么办!”

    他一生果决,一旦下定主意从不犹豫。又听护卫道:“只是这一千人马怕是有去无回了。”

    “怕什么?行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为了最后的胜利,别说一千人,就算一万人的性命该舍也要舍!”加藤清正丝毫没有悲伤,甚至脸上露出兴奋。

    绝处逢生,哼哼,看谁能笑到最后!

    “对了,就你吧,立刻带一千人大张旗鼓的出现明军视野中,为我们争取时间。”加藤清正看着一脸茫然的护卫道。

第五五六章 军令() 
人都是怕死的,当护卫听见加藤清正让自己带一千人吸引敌人注意力的时候,吓得魂儿都丢了。只觉得是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跳进去,被别人埋了。

    但是他不能拒绝,因为心里还是想为国家做些贡献的。

    所以,很纠结。

    护卫带着一千人马出发了,不能用浩浩荡荡和舍生赴死来形容,甚至坐在马上都会觉得脚软。

    当一个普通人看着死亡走近的时候,他一定在恐惧,所以他死了。

    看着小部队出发后,加藤清正召集兵马向岛山城前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到达岛山,并夺取城池。

    解方连夜行军,由于敌军故意暴露行踪。所以在第二天的上午他就发现了敌军的踪迹,双方交战,茅国器领一队人马来回冲杀。

    不出片刻一千倭寇死伤过半,剩下一小半还能逃的为了活命再也顾不上吸引敌军注意力的使命,上马而逃。

    “老解,杀敌六百余人,但我觉得有问题啊。”茅国器摘下头盔,把钢刀插在地上。

    解方脸色不太好看,“这明显是敌军用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恐怕大部队早已撤离。”

    “会去哪里?”

    他们对朝鲜地形并不熟悉,只能命人拿来地图。经过仔细的分析,二人最后的结论一致,“去岛山!”

    “看地图上画的,这岛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莫非倭寇想以此作为最后落脚点,死守不出?”解方觉得自己太大意了,竟然没有发现敌军的意图。

    “要是那样必须加速行军了,岛山城的联军有危险。”茅国器说着戴上头盔,翻身上马,“老解,不能再等了,倭寇已经赶在我们前面了。”

    解方最后下令急速进军岛山,昨夜行军到现在还未休息,又开始前进,战士们身体疲惫,但也都死扛。速度上就算最快也比倭寇晚了一些,又过了一天,等到达岛山的时候发现城门紧闭,谁也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

    这时候忽见城墙侧面有一小股人马正在迅速靠近城门,穿的是倭寇的军服,数量和昨天逃走的基本一致。

    解方心里清楚,看来倭寇最终目的地果然是岛山,小部队成功吸引我军注意力后,大部队应该连夜夺取城池。

    只是现在他还抱着一丝希望,愿自己赶在了倭寇的前面,愿岛山没有失守。

    但事实上就在今天早上,加藤清正已经帅大军偷袭了岛山,虽然此地易守难攻,但守军疏于防范,而倭寇早有准备,人数占优,双方激烈搏斗后,倭寇成功夺取城池。

    现在加藤清正给战士们分配守城任务,这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一旦失守必将全军覆没。

    这时候有人来报,说城下发现越三百人的小股部队,经过辨认就是昨天他们派出一千人中的。同时城外有大批明军整装以待,似乎要攻城。

    现在的问题是,打开城门放自己的人进来,但这样一定会让明军找到破绽进攻。

    其实这对于加藤清正根本就不算问题,因为他根本不会打开城门,给明军一点可乘之机。区区三百人而已,死了就死了,只要能保住大部队,再死三百人他也愿意。

    城门下,一身是伤的护卫猛敲大门,高喊着救命。他侥幸没死,以为死里逃生了,拼命的带着剩余的人赶到岛山,希望能与加藤清正的大部队汇合。

    可是无论他怎么使劲的敲门,那需要仰望才能看到顶的大门紧闭不开。

    城墙上出现了自己的人,低头看着他,眼神中虽然有可怜,但没有悲悯。

    这人大声告诉他,将军的命令是不许开门。

    直到这时候护卫才觉得,自己效忠一生的国家和将领原来根本不会在意他的死活。

    战争可以让人变得泯灭人性,因为战争追求的是胜利,是杀人,不是救人。

    最后这三百余人绝望的坐在地上,靠着冰冷的城墙,唱起了家乡的歌。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后悔了,想到了亲人,想到了朋友,想到了曾经安稳的日子。

    为什么非要侵略别的国家?

    从对面的明军处射来无数箭矢,三百余人万箭穿心。

    解方命令攻城,倭寇与他们同样连夜行军,刚夺下城池肯定还没有布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