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入全真教-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此人的武功修为的确非同一般,周芷若最后虽得了天下弟子的称号,但那是在张无忌有意想让之下。

    不难推测,于莲舟绝对是宗师之下,小周天高手中的巅峰存在。

    他亦深得张三丰器重,武当派上上下下也都对其十分敬畏,曾依据张三丰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成为自创的虎爪绝户手,后来又尽得绝学太极拳真传,最后宋远桥受儿子牵连被废,成为武当派第二代掌门。

    排行第三的是俞岱岩,这人比较倒霉,在回武当为张三丰拜寿之际,路见不平,救助一位姓德老者,并阴差阳错的得到屠龙刀。

    后天鹰教殷素素为夺回屠龙刀,假扮船家,暗算俞岱岩,使其全身麻痹。

    殷素素委托龙门镖局都大锦等人送回武当山,途中都大锦等人受六名假扮武当七侠之人所骗,将俞岱岩交与他们。

    俞岱岩被少林叛徒火工头陀的弟子阿三以少林金刚指所伤,致全身瘫痪,武功全废,经张三丰医治,终保全性命。

    七侠中的第四位是张松溪,对此人,原著中鲜有提及,司空湛不是很清楚

    银钩铁划张五侠,张翠山因所用兵刃为少见的银制虎头钩和铁制判官笔而得名。

    作为主角张无忌的父亲,他善良厚道,善恶分明,自幼拜张三丰为师,师徒情如父子,师兄弟情如手足。

    得承张三丰武术及为人处世之道,思想端正不歪,加上资质聪颖年纪轻轻已练得一身高强武功。

    可惜,因为谢逊之故,在六大派逼问之下还能坚持,但当知悉当年俞岱岩之所以残废,竟因殷素素发蚊须针打俞岱岩而起。情义难全,他最终愧疚而自刎当场。

    张翠山在七人中悟性最高,文武双全,原是张三丰衣钵最好的继承人,无奈……

    殷梨亭在武当七侠中位居第六,最精剑术。

    他心地纯良,性格懦弱,这种懦弱在他待人接物时体现得尤为明显。但作为一代侠客,殷梨亭的处事作风也有勇敢稳重、快意恩仇的一面。

    他前期行走江湖时屡遭不顺,曾因纪晓芙去世心结难解,也曾遭人金刚门五僧围攻,被火工头坨的弟子阿大弄残,后为张无忌所救并接好腿骨。

    最后他与旧爱纪晓芙女儿杨不悔发展一段忘年之恋,并喜结连理,夫妻情爱甚笃,终得圆满。

    最末的是莫声谷,他性格刚直,虽然是在武当七侠中年龄最小,却少年老成,与殷梨亭的性格成鲜明对比。

    因为大意,被宋青书和成昆(圆真)的徒弟陈友谅偷袭所杀。

    张三丰的七位弟子,亲传武功的只前五位,殷梨亭与莫声谷由师兄授教。

    司空湛对张三丰的收徒的理念也十分清楚,每收徒之先,对每人的品德行为、资质悟性,都曾详加查考。

    因此,武当七侠性格上或有缺点,但大节上绝不马虎。跟全真七子倒是十分相似,七子有的太过刚烈、有的鲁莽、有的优柔寡断有的有些迂腐,不知变通等等,但都大节不亏。

    司空湛心生感慨,名师出高徒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简直难上加难。

    至于二代之后,纵是名门正派,难免有赵志敬、宋青书之类的害群之马。

    司空湛就知道,朱子柳的后人,也出了玷污门风的不孝后人。

    倚天中,他的后人朱长龄,红梅山庄庄主,与武三通的后人武烈、武青婴一家在昆仑山共组朱武连环庄。

    朱长龄卑鄙无耻,诡计多端,为了贪图夺取屠龙刀,利用女儿进行美人计、把自己的华厦庄院烧成白地,损失百万计,又叫武烈扮成谢逊毒打自己,进行苦肉计

    弄得人格尽丧。

    结果,被心地善良的菜鸟张无忌识破计谋,功亏一篑,到头来连死也死得分外尴尬可笑。

    他女儿朱九真最终也没得个好下场,殷离深恶朱九真残暴,用千蛛万毒手破了她的一阳指,最后朱九真死在殷离手上。

    武烈,武青婴父女后被金花婆婆抓到灵蛇岛,最后为宋青书所救捡回了一条性命。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自古不变。

    相比朱子柳的操蛋后人,司空湛更好奇的是他本人的身世。

    如果记忆没错,天龙中有个朱丹臣,为大理皇宫四大护卫之一,以判官笔为武器。外号笔砚生,使清凉扇,与段誉交好,为投其所好多读诗书。

    其人忠心耿耿,曾多次保护段誉,擅长书画,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温文尔雅,颇有儒风。

    和朱子柳很相像,还有重要的一点,他使用的武器是判官笔,朱子柳同样,朱子柳的后人朱长龄的武器也是判官笔。

    都姓朱,都用判官笔,原剧中虽未言明,司空湛却有点怀疑,他们之间也许有着不得不说的关系。

    对原剧中显而易见的东西,司空湛没有多大探究的兴趣,只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或者隐秘之地,或者名山名地,或者一些边缘人物的故事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除了练功参经,或有事在身,闲暇的时候,他都是这么干的。

    白蛇传,那可是脑海中的的神话传说啊,相关人物和地方他怎能不去看看。

    还有姑苏慕容家的还施水阁,那可是他儿时向往的“圣地”之一,几乎遍收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恍若一个武学宝库。有机会,当然要走一遭,不为别的,就是满足心中的一个念想。

    另外,比较感兴趣的人,如道济,如东邪的四个徒弟,如……

    而朱子柳这个人,正是那类人之一。

第一三零章 真相() 
原剧中没说朱子柳与朱丹臣的关系,司空湛以前还颇为遗憾,不过而今,呵呵呵!自有剧中人物替他解答。◎頂點小說,

    不过,总不好直接相询朱子柳和朱丹臣的关系,毕竟,朱丹臣当时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若他连这个都说出去,怕吓着一灯。

    “贫道自入大理国境以来,经常听到百姓谈及你的宰相朱子柳,大都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好宰相,朱子柳日后给你做了徒弟,可是大理国的一大损失。”司空湛引出话题,但他也并未胡说,一路之上,他确听到不少称赞朱子柳的言论。

    不同于战乱四起的中原大地,民生凋敝,大理国地处天南,目前是一处平和安宁之地,百姓安居乐业,到处充满着欢颜笑语。

    司空湛从中原到大理,有个有趣的发现。

    中原正逢乱世,大街上、客栈里大都是身携刀兵的江湖人氏,很少见文人士子。

    而到这里,情况恰恰颠倒过来,大街上、客栈里多是谈天说地的读书人,很少见江湖武者。

    当然,现在的读书人还不是日后明清时期,满嘴之乎者也,酸来酸去的手无缚鸡之力的,风一吹似乎要倒下去一样的文弱书生。

    至少,有相当一部分还能上得了马,拉得了弓,尽管与前朝仗剑走天下的士子根本没得比。

    一灯一脸认同道:“朱子柳这个宰相当的称职,称得上名臣贤相,不能当宰相,的确是大理的损失。”

    司空湛知道,时下的评价大概分为能吏、名士、名臣(名将)、贤臣、明君。

    明君的对象显而易见,单指皇帝,贤臣、名臣(名将)、名士指的是官员,而且威望影响力逐级降低,能吏仅是对吏员而说。

    若哪个吏员敢称自己是名士,指定会贻笑大方。

    一灯对朱子柳这般评价,可谓最高的褒奖了。

    “听说这个朱子柳苦寒出身,真是不容易啊!”司空湛睁眼说瞎话。

    “你听谁说的?”一灯满脸诧异。

    “路过之时,偶尔听别人说起过,也就信以为真。”

    司空湛这次说的是大实话,并未撒谎,他确实顺耳听到别人争论,有的说朱子柳是出身贫寒,有的却说朱子柳为书香世家,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一灯好笑的摇摇头,解释道:“寻常人也不过是听人言,以讹传讹,不足为信,朱子柳可是出身百年的世家子弟。”

    司空湛笑道:“哦?百年前,差不多是你爷爷的时候了。”百年前正是天龙时期,谜底将要揭开,他不由得兴奋起来。

    一灯短暂回忆道:“正是那时,朱家之前还声明不显,却出了个朱丹臣,为大理皇宫四大护卫之一,常伴随我爷爷左右。自此,朱家才开始兴盛,到朱子柳这一代,随着他当到宰相,朱家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

    “原来如此!”司空湛恍然大悟,果然,跟他的猜测一模一样。

    心中的又一个谜题解开,司空湛浑身舒爽,充满了满足感。

    “我还没问你,你下山游历,怎么有空跑到我这里来?”一灯出言问道。

    司空湛半侧一下身子,懒懒道:“你不是都说了吗,下山游历,贫道来看看老友不成。”

    “真的?”一灯将信将疑,表现得不是很确定。

    司空湛瞪了眼一灯,一脸不爽道:“你那是什么眼神?”

    一灯眼神很无辜,心说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你来看一下这个老友,今日突如其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心里犯嘀咕在所难免。

    “实话与你说,在镇江城外的时候,贫道突然没了去处,于是便抛了跟野草,上天指定贫道一路向西南,不出意外,只要我一直走下去,必定能够到达大理国,你说说,到了大理国,我还不能来天龙寺看看你嘛!”

    司空湛当时心里的确没想到一灯,但如果一路走到了大理,以他的性情,必然会来天龙寺。

    听完后,一灯扬了扬眉,沉默半响,终于憋出一句话。

    “看来你真够无聊的,居然想到那种方式。”

    司空湛乐道:“你还别看不起,有的时候,运气同样重要。”

    “你不会跟老顽童学的吧?”一灯问道。

    司空湛摇摇头,玩笑到:“有这方面的一些影响,但不是很多。”

    一灯低头,端茶,才道:“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司空湛一拍大腿,哈哈一乐,笑言道:“对吧!莫非贫道的运气,想这么快来到你这儿,指不定到什么时候呢。”

    一灯喝茶,嘴角立时一抽,无言苦笑。

    “你呀!还是老性情,一点都未变。”

    司空湛一时嘴快没刹住车,顿觉有点尴尬,打着哈哈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改不了了,你就多多包涵吧!再说了,以咱们的武功修为,来日方长,说不定日后还能打破天地桎梏,踏上真正的武道之路。”

    他过往的一些经历,并未瞒着一灯,因此,一灯如今的眼见之宽广,并非以往可比。

    一灯闻言眼前一亮,作为一个真正的武痴,再没有什么比武道这两个字更具有吸引力了。

    “如果能达到那般境界,我死而无憾矣!”一灯感慨道。

    “什么死不死的,多不吉利,万一到时贫道突破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在武道的路上,没有你这个假和尚作伴,那贫道得多寂寞呀!”司空湛挪揄道。

    虽知道老友只是玩笑之言,但还是激起了一灯心中的豪情。

    “道士,你莫要小瞧人,到时候,或许我会走在你前面。”他反驳道。

    “到时走着瞧!”司空湛道了句。

    “你打算在这里呆多久?”一灯问道。

    “说不上,具体的时间不定,还要看你这里的情况。”

    一灯听的稀里糊涂,怎么还要看他这里到情况。

    “哦?怎么说?”

    “贫道一路行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隔一处地方,都有一两个小周天下的武林正派好手无故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实在令人费解,便一路追查到大理国境内。”

    说起此事,司空湛神色甚是凝重,没有了往日的轻松闲适。

    一灯同样也是面色沉重,沉声问道:“竟有此事?”

    他隐居天龙寺,江湖中的一些大事自然知晓,但对司空湛所说的事情确实从未耳闻。

    司空湛没有再说话,只是点头。

    “都是武林正派人士?没有一个邪道中人?”一灯又一次问道。

    司空湛还是不说话,仍然只是点头。

    一灯勃然大怒:“好个大魔头,江湖武林数十年来,还未出现一个如此张狂的家伙。”

    “欧阳锋虽被称为西毒,但也比不得这人肆无忌惮,看他施为的对象,武功境界很可能在小周天之上,若让此人以此下去,绝非武林正道之福!”司空湛说出自己的推测。

    “是啊!一个一流高手所造成的破坏力,后果不堪设想,拖一天的时间,就可能导致多一个人受害,绝不能耽误。

    这个情况还可能不是最坏,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秘密势力,那么……”他只说了半句,后面的意思不言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