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入全真教-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两位,司空湛不需要客气,当仁不让的介绍起来,赤城子虽认识大部分,但因为钟良初来,不认识一个,他不得不一张一张的为他解惑。

    “这张是除尘符。”司空湛指了指一边的符箓。钟良,心想若是以后有这个,那就就不用洗澡了,更不用打扫房间了。

    “这张是燃火符。”司空湛拿起一张符箓。钟良立刻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幕画面:他一声吒——,僵尸身上陡然燃起熊熊烈火,在他的大笑声中变成一堆灰烬。

    “这个,是引雷符,雷法克制万邪,对付僵尸没什么说的。”抽出第三张,司空湛如是说道。钟良赶紧接过来,拿在手里反复观然抬头道:“你就是靠它轻而易举弄到神兵的?”

    司空湛笑了笑,算是默认,接着手指符箓,道:“这个隐身符这个神行符旁边这个金甲符,……”接着为他们介绍最后四种,说道:“这个,引魂符,贫道在杭州府遇到许仙之事,用了张助其引回一魂,效果不错。这三张分别是六阳驱煞符定神符和破邪符。”

    赤城子拿起六阳驱煞符和破邪符,,忍不住对司空湛赞道:“贫道几十载,所见所闻,只有你这儿符箓最全,每次来你都能给贫道一次大的惊喜,是不是下次再来,你再会多出几张符箓来。”

    “说不好。”司空湛得左南虚的传承,里面基础性的法术不少,都是人仙境界的人家平时搜集而来,他只捡了些好修习紧要能用的,说不得日后会再习练些,也许永远也不会,谁知道呢,视情况而定。

    听到这三个字,赤城子心中亮堂,知道司空湛还会其他符箓,更为高兴,日后只要需要了,就找司空湛。

    ……

    挑拣好符箓,赤城子和钟良并未走,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一直在全真教呆到临到年关前两天,拿走司空湛为他们重新画的引雷符六阳驱煞符破邪符等一些攻击性符箓才离开下山。

    临别之际,和上次一样,赤城子又留下一样好东西,算是换那些符箓,对此,司空湛不无不可,人情没送上,这不还有下次,下下次,他就不信赤城子每次都有底气换他手中的符箓,迟早要掏干了他。

    另,钟良还不忘一脸贼兮兮的对司空湛道:“这次我就不跟老赤抢了,下次我来换你的符箓,你可别不换啊!”他整天跟僵尸打交道,没有理由不眼馋司空湛的符箓。

    “欢迎,大家都是朋友。”司空湛笑呵呵点头。

    就要过年了,不同往常,因为多了一群孩子,今年特有年味,热热闹闹。

    七子都忙着准备年货,老顽童带着一群孩子漫山遍野的跑,司空湛没事时,躺在大殿之顶,,,晚上数星星,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ps:  本书多灾多难,终于,望大家订阅本书走得更稳更远一些,拜谢!

第一五二章 除夕() 
叶天、张书豪、侯信三个俗家弟子早早已经山上,他们有家人有亲人,当然要下山归家团聚过春节。凡是有家有亲的人,谁又会出家当道士?

    而全真教的嫡传弟子,都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儿,在这儿出家当了小道士,自然把全真教当成了他们的家,分外期盼着过大年,换新衣,燃爆竹,他们对去年的春节可是记忆犹新。

    除夕之日,天公作美,除了有一点那么的冷。

    大殿外,练功场上,尹志平、赵志敬等三代弟子围坐一起,睁着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安静的倾听着郝大通说话。

    “过年了,要吃饺子,你们可知为何要吃饺子?”

    “不知道。”

    “知不道。”

    “不知。”

    一群孩子有的摇头,有的开口说话,都是不知。

    郝大通看了一圈,见孩子们都看向他们,微微一笑,解释道:“饺子,是寄托世人美好愿望的吉祥物。早在先秦时期,已盛行吃饺子,又称饺子为‘角子’,古书记载,其‘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这饺子啊,是要连汤一块儿吃的,叫做‘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天地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师父,今年我们是不是还要喝那什么酒啊?好难喝的,可不可以不喝啊?”年龄较小的张志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仙苦着脸问。

    郝大通摇摇头,舒缓语气道:“嗯,不行,这是规矩。还有,记住那是屠苏酒,屠苏是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神医华佗创制的,其配方里还有大黄、白术、桂枝、花椒、乌头、附子等药材。再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酒可谓药酒,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人呀,喝了好大好处。”

    “哦。原来如此,我们要喝。师叔,饮酒不是总是从年长者饮起吗?过年饮屠苏酒为何要正好相反,却是从最年少的饮起的?”尹志平疑惑不解,去年他就心生奇怪。今日想起来,又碰到脾气温和的郝大通,大胆的问了出来。

    “问得好。”郝大通一拍手掌,对尹志平好学的态度颇为赞赏,一旁的赵志敬心生嫉妒,带撒娇带催促的道:“师叔赶紧说啊,志敬也想知道。”

    “好,好,志敬也不错。”郝大通更为高兴。

    见这两人讨得好,其他人可不干了。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诚、崔志方、林志兴等一群小孩子们你一声我一声的呼喊起来。

    “师叔,我也要。”

    “师叔偏心,我本打算问的。”

    “师叔不夸我。”

    ……

    郝大通一个头两个大,连忙双手虚压,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都乖乖的坐好,贫道给你们开始讲了。”

    听故事吗,小孩子都爱听,立马都安静下来,郝大通见此。干咳一下,赶紧道:“苏子由有一首诗《除日》,里面有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为何呢?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苏子由的兄长苏子瞻也有句诗: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说到最后,他不由得轻摇其头。念出苏轼的诗来。

    司空湛远远的听到郝大通的话,不禁轻笑一声,在前生,屠苏酒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都是少者先,老者后。

    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幕,司空湛不忍过去打破,听老顽童说丘处机和谭处端在商量着写桃符,打算折转去他们那里看看。

    桃符,也就是春联、门对、春贴、对联、对子,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

    和苏家兄弟的诗词一样,同样是大诗人的王安石的诗词同样名传天下,其中一首正是他初为宰相,意气风发时所作。而这首诗恰与过年息息相关,命作《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载,春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的蜀国,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长春”,是最早的春联,到了此时,写春联的习俗渐渐兴盛起来。

    有关桃符,司空湛记着有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根据神话故事,逐渐的,世人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朝代更迭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后人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来到谭处端那里,果然,丘处机也在,只见谭处端端坐一旁闭目养神,丘处机在石桌前来回走动,眉头深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一时没有头绪。

    石桌两边角上,两盏茶正冒着蒸蒸热气,桌子正中铺设着一张裁好的红纸,纸上放着砚台、毛笔,砚台中墨汁早已碾好。

    看到这副场景,司空湛就知道两人还没有开始,丘处机不仅颇通药理,对诗词一道上亦颇有才气,在全真教中,甚至世间众读书人中,也是一等一的优秀。

    谭处端,在众人中字写的最好,善书法、尤喜书“龟”、“蛇”二字,每日习而不已,妙将入神,有飞腾变化之状,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字,以为珍宝了。

    丘处机创春联,谭处端书写,两人倒能配合的相得益彰。谭处端听到脚步声,看到司空湛,正要行礼说话,司空湛打了个禁声的手势,后手指入神无外物的丘处机。

    谭处端了然,不再坚持,司空湛坐到他身旁,两人一起抬头看向走来走去,来回走动,低头深思的“大诗人”丘处机。(。)

第一五三章 春联 门神 爆竹() 
“有了!”

    丘处机哈哈大笑,猛然抬头,转向谭处端,突然看到一边的司空湛,惊讶道:“师叔,你何时来的这里?”

    “刚到没多久,赶快说说你想出点春联。”司空湛忙催促道。

    丘处机不推辞,张口就道:“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听着感觉如何?”

    “非常不错。”司空湛伸出大拇指赞道,谭处端同样点头称赞。

    “那就这样定下了,接下来麻烦谭师兄。”丘处机笑着对谭处端道。

    谭处端此刻已然起身,拿起毛笔,挥毫写下了这对春联,司空湛和丘处机分立两侧端详,都暗自佩服。

    丘处机更开口道:“谭师兄的字写得越来越有韵味了,师弟我心服口服。”

    “哪里,哪里。”谭处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谦虚。

    司空湛笑言道:“你不用过分谦虚,好就是好,承认没有什么不好的,你太谦虚可不成。”

    他看来看左右,接着奇怪道:“咦?今年没有买门神吗?”这个时期,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很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世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自前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百姓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从此。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丘处机回道:“买了,买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门神,被周师叔拿了去,呆会儿还得从他那里要回来。”

    司空湛闻言无语道:“贫道看用不着。恐怕不等你们去要,他已经把门神贴在山门外了。”

    谭处端、丘处机想起老顽童周伯通的性子,还真极有可能如此。

    全真教属于道派的江湖势力,不同于红尘俗世的人家,过年时贴春联。仅在大门上贴上便可。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一派的门面,一般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丰富,妙语联珠。

    其他如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

    这些土地神、财神之类,全真教内根本未供奉,因此不用写对联,像一些单联。用在全真教也不太合适,亦省了去。结果下来,一副对联和两个门神就足以。

    三人正坐在一起闲聊,忽然听到外面爆竹声响起,谭处端诧异道:“外面是爆竹声吗?”

    不怪他诧异,此时燃放爆竹为时过早。通常到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才让爆竹响彻天空,便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