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衣卫-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二皇兄。”

    “干。”

    驿馆之中酒宴正酣,秦王好酒,燕王胜酒,晋王身子骨弱,此时略显吃力,兄弟几年未见,不想因此扫了兴致,一杯酒端起毫不犹豫再次饮下。

    “几年不见,三皇弟的酒量可是长进不少。”

    “二皇兄见笑,再饮一杯。”试图站起,不想身子一晃,坐在一旁朱棣手疾眼快,身形瞬间跃出左手揽住晋王。

    “三皇兄醉了,不如先回去歇息。”

    “散了,散了。”

    秦王摆手,外面有驿馆的人进来,扶着晋王出去,秦王依然坐在那自斟自饮,好酒的人和胜酒的人不同,秦王逢酒必醉,不喝个痛快绝不罢休,晋王不胜酒力中途离开,燕王吩咐一番重新回到座位,“二皇兄,一路上是否听到一些传闻?”

    “蓝玉造反的事?不过是有人造谣生事而已,沿途已经贴出告示,蓝大将军率兵攻破北元大军,此时正在返回京城途中。”秦王说完再次斟满。

    “二皇兄可曾想过,这次父皇下旨让你我兄弟回京为了何事?”燕王有意试探,秦王已经半醉,这种时候同样是人的戒心处于最小的时刻。

    “还能有什么事,你我兄弟离京多年,必然是父皇心中想念,别管那么多,喝酒便是。”秦王举杯,燕王只得跟着端起,能够进入内城驿馆的人身份必然不低,这里的酒同样是精心准备,不似普通市井的酒那样烈,入口带着滑滑感觉,同样暗含一丝香甜,那种感觉就像是女人的舌头轻轻在里面滑动,让人回味无穷。

    两人搀扶晋王回到住处,里面精心打扫,打开房门,扶着一直到床边顺势躺在上面,晋王早已人事不省,有人服侍脱下靴子,将被子盖在上面转身出去,房门顺势带好,门前有晋王的人把守,加上驿馆内的守卫,这里又是内城,根本不用担心安全。

    就在驿馆的人离开房间,原本紧闭双眼晋王猛然眼睛睁开,身子从床上坐起,丝毫没有方才的醉意,快步来到窗边,打开窗子,将手里东西放在上面,那是一种特殊的豆子,散发一股奇异香气,扑棱棱,时间不长,两道黑影落下,那是专门用来传递消息的鸽子,经过训练,对这种味道极为熟悉,必然是闻到香味过来。

    晋王快速掏出纸条写上几个字绑在上面,手臂一抖,黑影快速消息,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不仅速度快,同样不用担心被人发现,鸽子更加不会因为利益出卖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信任是人所不能替代。

    京城外城,一间大宅院,规模不小,住的必然是大户人家,能在京城里拥有这样的宅院,非富即贵,当然两者之间可以共通。

    此时一片漆黑,整个院落空荡荡,地上长满杂草,随着一道黑色影子落下,宅院里跳出一个人,应该是一直等在这里。

    一间荒废的大宅院,突然出现的一个人,京城之地就是如此,各种故事不停上演,不仅是出身皇城里的王爷们,就算是普通人也想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手臂伸出,抓住落在上面鸽子,解下上面布条,掏出火折子仔细看去,看罢直接点燃,随着一道光亮,整个布卷快速消失,手臂一抖,整个人瞬间消失。

    京城内外,杀机四伏,蓝玉一死,锦衣卫命运又将如何!一切尽在《血衣卫》

第0226回 朱元璋的局() 
天光大亮,圣旨准时抵达驿馆,秦王、晋王、燕王穿戴整齐来到驿馆中间,彼此寒暄,晋王不停敲着脑袋,一副大醉未醒之态。

    “三皇弟,下一次量力而行就是。”

    “惭愧,每次都让二皇兄扫兴。”

    “你我兄弟不用这个,古语说的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了事还是自家兄弟亲近,是不是这个理,四皇弟!”

    “二皇兄说的在理。”朱棣应了一句。

    说话间,传旨太监快步走入,手里捧着圣旨,三人连忙上前跪倒在地,就算是王爷见了圣旨也要跪,这是规矩。

    “皇上有旨,三位王爷立刻随老奴入宫。”

    “遵旨。”

    三人起身,传旨太监转身,三人跟在身后,别看只是一个传旨太监,在京城里地位不低,要知道皇上整天面对的就是这些人,耳边多说几句好话,难保飞黄腾达,一旦得罪了这些人,恐怕真是要遭殃。

    纵观整个大明朝,宦官弄权大有人在,从明初开始已经有些苗头,离开驿馆,进入皇城范围,秦王咳嗽一声,“卫公公,可知父皇下旨命我等入京所谓何事?”

    “老奴确实不知,王爷还是不要难为老奴了。”

    “有劳卫公公。”

    接近皇城,秦王脸上反而不自在,这些年自己在封地做的那些荒唐事,虽然做了安排,纸里包不住火,父皇应该已经知道,难道是为了这件事,如果是,为什么把老三还有老四一起叫回来,随行带了亲兵还有王府家将回来,一直想不通,究竟为了什么!

    进入王城,看着眼前熟悉宫殿,还有儿时不知走过百遍千遍的皇宫小路,这一刻真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一路无话,传旨太监带着三人直奔侧殿,接近宫殿,守卫森严,整个侧殿前方位置完全被宫中侍卫围住,几乎是人挨人,手持长剑,顿时给人一种紧迫感。

    “老四,有点不对。”

    “二皇兄多虑了。”

    秦王吧嗒一下嘴,侍卫左右分开,传旨太监身子停下,“三位王爷,请,皇上在里面。”侧殿前面都是手持长剑侍卫,就连身边的传旨太监都不能接近,足以看出朱元璋的谨慎,生怕走漏风声,更是担心宫里有蓝玉的人。

    三人顺着台阶一直向上,来到近前纷纷整理身上衣物,迈步进入,侧殿前面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盛水用的壶,壶嘴位置不停冒着热气,朱元璋就坐在桌子后面。

    “儿臣拜见父皇。”

    “都过来吧。”

    三人依次上前,按照顺序坐好,朱元璋看看秦王,再看看晋王,最后是燕王,以前没有太多感觉,这一刻真的感觉老了,四兄弟里面最小的朱棣已过而立之年,做了父亲,不再是聚在自己膝盖下玩闹的孩子。

    朱元璋不说话,只是看着,三人只好坐在那,朱元璋抬手拿起中间铁壶,距离最近位置秦王刚要起身,朱元璋挥手阻止,哗哗哗,三杯水倒满。

    “尝尝。”

    三人不明所以,只得端起,略微有些烫,缓缓喝下,没有什么味道不过是普通的白水而已。

    “如何?”朱元璋看着三个儿子问道。

    “好喝,让孩儿想起小时候。”

    朱元璋点头,晋王道:“儿臣恰好口渴,食之有如琼浆玉露。”晋王说完,朱元璋目光落在燕王朱棣身上。

    “回父皇,儿臣喝的只是一杯清水。”

    朱元璋呵呵一乐,“有些东西越是简单,反而让人越是怀念,添加的东西多了,容易失去原本的味道,父皇教过你们,身为皇子当为表率,衣食节俭,不得惊扰百姓,是否还记得?”

    朱元璋话语平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秦王已经坐不住,还真是让自己猜着了,连忙道:“回父皇,儿臣知错,只因没有管教好下人。”

    “父皇并没有怪任何人,只是提个醒,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不是朕一个人的,如果自己人都不懂得珍惜,试问还会有谁愿意替咱们守着这个江山!”

    朱元璋语重心长,没有任何怪罪之意,别看平日里对朝臣严苛,出现一点错漏都要按照刑法严加惩处,对这些儿子反而大度,无论如何是一家人,随着年岁渐增,朱元璋心头一直被放任的父爱重新唤起。

    “儿臣谨遵教诲。”

    朱元璋点头,看着三个儿子,皇子都长大了,无论从样貌还是神态,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这就是大明王朝的希望,只要兄弟齐心,大明江山必然长久,整个侧殿堂外围完全被宫中侍卫封死,此时侧殿之中只有朱元璋父子三人。

    “从现在开始,你三人要留在这里,直到替父皇完成一件大事。”

    “父皇,能否告知一二,也好有个准备。”

    朱元璋点头,语重心长道:“朕知道这样做,天下人都会怪朕,可是为了大明江山,朕不得不这么做,今北元威胁已除,当诛蓝玉。”

    四字一出,坐在桌案旁边三位王爷俱是神色一变,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捉拿胡惟庸连同余党不过是为了消除旧臣在京城势力,蓝玉不同,军中威望极高,而且手握边军大权,无怪乎父皇如此谨慎。

    “孩儿愿率家将为先锋,击杀蓝玉。”秦王率先出声,三人之中年纪居首,说话的分量同样要在其他两人之上。

    “父皇,大皇兄此时还在蓝玉手中,若此时动手,难免对大皇兄不利!”晋王沉默不语,朱棣说出自己担心的事。

    朱元璋点头,“这一点父皇已经考虑清楚,为防有变令蓝玉起疑,并没有调动大军,得到确切消息,蓝玉率兵五万护送标儿回京,以京城守卫加上你们带来的人马足够一举消灭蓝玉亲信,当先引蓝玉入内城,待太子安全之后立刻封锁内城门,将蓝玉与其亲信分开,进而将其罪行昭告天下,捉拿蓝玉而后斩首示众。”

    朱元璋说出自己计划,条理清晰,每一步都是有所应对,不要小看这位已入暮年老人,当年能够从一个乞丐坐拥天下,靠的不是运气是实力。

    “一切全听父皇安排,儿臣随行家将兵士两万,都是不怕死的勇士。”

    “儿臣所带人马也有两万。”

    朱棣低头,“父皇责罚,儿臣只带一千人马回京。”

    朱元璋呵呵一乐,“若是精兵一千足矣,此次出兵在于奇而不在多,秦王率所部攻击对方右阵,晋王攻击左阵,京城守军交给燕王统帅,三军齐发。”

    “儿臣领旨。”

    秦王面露不悦,论资排辈也应该是自己才对,就算是父皇怪罪自己还有老三晋王,总不该轮到燕王,何况这一次只带了一千人马回来,反而抢了风头,怕不是父皇偏心,偏心太子也就罢了,这次怎么又轮到燕王。

    三人各怀心思,朱元璋下定决心收拾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潜在威胁,威震大将军蓝玉,蓝玉一除,北元势力短时间无法构成威胁,大明王朝可以趁机休养生息,到时兵强马壮,试问还有谁敢犯大明边境,至于军中将领,江山代有人才出,李景隆就是最好例子,始终是自己人,信得过,只要加以历练必然可以成为将才。

    商量好如何对付蓝玉带来人马,剩下的只有一个麻烦,由谁来对付蓝玉,朱元璋清楚蓝玉的本事,大明第一猛将,绝非常人所能敌,就算身边只有百人同样不容小视,这一刻想到一个人,严进还有他的锦衣卫!

第0227回 死亡印记() 
为保江山不惜诛杀功臣,朱元璋此举必遭后人诟病,即便如此,依然要拿蓝玉开刀,胡惟庸一案,掌控京城文官系统几乎扫清,剩下的多是太子一党,只要除掉蓝玉,整个天下无人对太子地位构成威胁,当然,朱元璋绝不会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动手。

    诛杀蓝玉,侧殿之中三位王爷俱是心头一惊,蓝玉何人,凉国公,战功显赫,当然还有更深的背·景,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当今太子妃的舅舅,所有一切注定蓝玉嚣张跋扈个性,这些都是造成朱元璋决心除掉蓝玉的要素。

    秦王、晋王、包括燕王朱棣在内,震惊之余心头暗喜,蓝玉手握兵马大权,四个兄弟里面同样站在太子那边,蓝玉一死,虽然消除威胁,同样令太子一党实力大损,这种事对三人有利,同样是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个个争着出战。

    让晋王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父皇钦点的统兵之人是老四朱棣,皇子之中,能打仗的要属燕王还有宁王,宁王毕竟年轻,又非皇后所出,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再不立后,足以看出对马皇后敬重,宁王生母虽得朱元璋宠幸,毕竟地位上无法和四人相比。

    朱元璋下旨命严进立刻来见,严进已经来了,一直在侧殿外围等候,侍卫林立,即便是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皇帝眼前的红人同样无法接近,燕王走出,唤来传旨太监,传旨太监出去,带了皇上口谕,侍卫这才放行。

    “臣严进叩见皇上,见过三位王爷。”

    “严爱卿,坐。”

    “谢皇上。”

    严进选了一个位置坐下,掌控京城局势的人已经到齐,对付蓝玉余党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捉拿蓝玉。

    “严爱卿,可有消息传回?”

    “回皇上,刚刚接到消息,护送太子大军三日后就可抵达京城。”

    “这么快。”

    兵贵神速,蓝玉统兵多年,最是清楚其中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