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衣卫-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

    洪水激起几丈高的巨浪,沿途的树木纷纷被洪水吞没,下一瞬间,站在上面的官员在洪水中消失,他已经尽了一切可能,可惜,人还是无法和自然抗衡。

    洪灾过后,死尸遍地,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相比而言,北方受到的影响极小,不仅是百姓,南方城镇的守军同样死伤无数,甚至是官府的粮仓被洪水冲毁的同样不计其数。

    此时,朱允炆看着窗外的大雨眉头深锁,放在桌案上的奏折屈指可数,而且几乎没有外地送入京城关于水灾的奏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京城的大雨已经下了几天几夜,难道其他地方并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

    “皇上。”

    齐泰加快脚步往里走,林风出去练兵,此时,朱允炆只能依靠身边的三个谋臣,齐泰为首,执掌内阁和兵部,等于是大权在握,剩下的就是大儒方孝孺还有黄子澄。

    黄子澄有本事,同样有野心,所以加入齐泰门下,很快混出名堂,靠的就是对齐泰忠心,齐泰也需要这样一个人,人微言轻,方孝孺有时候太正直,所以说起话来总是和自己对着干,有了黄子澄就不一样,无论如何,都是二对一,稳稳占据上风。

    “齐大人,可有消息送回来?”

    齐泰摇头,“皇上无须担心,应该是风雨太大,路上受到影响。”

    朱允炆眉头皱了一下,“希望如此,朕最近总是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朱允炆说完不由得叹口气,如果仔细去看,这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小皇帝眼角已经出现皱纹,不要以为做皇帝是好事,天天可以玩女人吃好的穿好的。

    朱允炆算是勤快,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奏折,然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满足一下后宫里那些年轻的女人,每天下去,就好像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一样。

    “皇上。”

    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往里跑,朱允炆、齐泰同时朝着太监跑来的方向看去,“发生什么事?”

    “京城水卫的人送来消息,上方堤口发现大量的尸体。”

    “尸体!”

    朱允炆愣了一下,京城周围多水,因为连日暴雨,水位快速上涨,整个京城负责防御的兵马随之调动起来,其中还有负责堤坝的水卫。

    “让送信的人进来。”

    “是。”

    一人浑身是水从外面跑进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皇上。”那个人可能是因为激动,居然一下子昏了过去,齐泰也吓了一跳,一下子翻了白眼。

    幸亏身边的太监有经验,又是掐又是捶,好半天才缓过气来,那个人啊的一声,“皇上,各地水患成灾,百姓死伤无数,上游的堤坝已经被尸体填满,惨不忍睹。”

    “什么!”

    朱允炆发出一声惊叹,齐泰的脸色同样不好看,毕竟这些事都是自己掌管,没想到出来这么大的事,而自己居然完全不知情。

    “不要急,慢慢说。”

    齐泰蹲下身子,冲着那个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个人可能是心急,所以并没有理会到齐泰的意思,反而继续说道:“南方各地告急,请皇上立刻下旨救灾。”

    齐泰的意思是想对付过去,然后等自己了解了之后再想办法补救,没想到这个人如此不会做人,当然,很有可能没见过齐泰,并不认识这位大明权臣。

    “齐大人。”

    朱允炆拳头握紧,齐泰连忙上前,“皇上,微臣立刻派人去查,如果情况属实,立刻令六部发令赈灾。”

第0732 暴雨下的隐患(文)() 
一场突然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大明的南方变成一片汪洋,就连通往京城的主要水道都被上游随水飘下的尸体堵住。

    放眼看去,浑浊的水面上飘着各种东西,有冲下来的树木,最让人揪心的就是那些飘在水面上的尸体。

    一具挨着一具,随着尸体堆积,向下的速度随之减慢,远远看去,那些应该都是普通的百姓,因为这场大水失去了生命。

    一人站在大堤上看着水面上的尸体不由得连连叹气,这个人就是负责京城大堤的官员,因为这场暴雨,京城的大堤同样面临考验。

    这里一定不能出事,一旦出了事,整个京城将会被彻底淹没,其中的损失无法估量,毕竟这里是皇城,和普通的城镇不同。

    “大人,实在不行只能想办法打通西面的堤坝。”看着不停上涨的洪水,为首之人眉头深锁,旁边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官员弯身说道。

    顺着那个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西侧的堤坝,那里属于京城大堤的护堤,如果将那里打开,虽然可以将水引走,只是位于京城西侧的村镇和百姓都要遭殃。

    “再等等。”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只能祈祷老天有眼,只要暴雨一停,水位就会下降,到时候京城大堤同样会相安无事,毕竟付出几十年的心血,当初朱元璋在这里建都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日后水患影响京城的事,于是命人花费大气力修建了护城堤坝。

    这种堤坝的质量极为坚固,此时的水位虽然随着上游洪水的注入不断上涨,并没有达到预警的水位,一旦达到,或许只有强行打开西侧堤坝一个办法。

    相比而言,就算死再多的百姓,毁掉再多的农田和房屋,绝对不允许这场水进入京城。

    只是普通的一场大水而已,大明从建国之初经历了几次大的水患,朱允炆做皇帝毕竟是第一次,这种天灾的可怕之处就是摧毁百姓拥有的一切,水灾过后一定会有瘟疫,到时候,受灾的百姓同样面临没有粮食的困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会激起民愤产生暴乱。

    “齐大人,到底有没有消息?”

    齐泰在查看昨天送来的奏折,这已经是第二次,朱允炆明显有点不耐烦,齐泰的脑门上也开始见汗,大大小小的奏折看了一遍,居然没有一个奏折是关于水灾请求拨粮救灾。

    这种情况实在太反常,就算这几年风调雨顺,家家都有存粮,短时间还可以应付,时间一长,肯定不行,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皇上,奏折里并没有提到水患一事。”

    “糊涂,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那么多人,这些做父母官的胆子未免太大了,难道真的以为朕在京城里聋了,瞎了!”

    朱允炆心里有气,一挥手将桌子上的奏折扫落到地上,这一下,一旁的太监吓得站在那不敢动,齐泰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上前道:“皇上息怒,微臣已经派人去查,很快就会有消息送回来。”

    “知道了。”

    朱允炆一甩袖子气哄哄的带着人走了,只剩下齐泰弯身将掉在地上的奏折捡起,没有办法,就算位高权重,在皇帝面前始终是奴才。

    “这些废物。”齐泰抓住奏折,这里面有不少是齐泰的门生心腹,按照常理,出了这样的事,应该立刻派人送消息到自己的尚书府,然后再想办法一起上折子。

    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齐泰这边居然什么消息都没有,这样的做法等于是把掌管大小事务的齐泰摆了一道,不怪齐泰一脸的愤怒,换成别人早就破口大骂。

    “齐大人。”

    一旁的太监看齐泰脸色不好看,连忙上前。

    “没事,有劳公公。”这一点齐泰做的很到位,尤其是表面功夫,只是要宫里的人,无论是太监还是侍卫,齐泰都很客气,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凡是位高权重的人,根本不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这就是齐泰的独特之处。

    “皇上今心情不好,明天消了气也就没事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最终还是要靠齐大人。”不愧是皇上身边的人,确实会说话。

    齐泰呵呵一乐,“借公公吉言,还有事,先行回去。”

    “齐大人,慢走。”

    齐泰抓紧时间往回赶,到了府门位置,看到前面有人在等,齐泰连忙命下人加快速度,随着轿子接近,齐泰不由得叹了口气,并非是给自己送信的人,只是前些日子新收的门客。

    齐泰的算盘打的不错,自从得势之后不忘建立自己的势力,收门客就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那些地方的官,想着办法拜入齐泰的门下,无非就是想跟着这位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沾光。

    这个人有些本事,就是有些过于贪婪,原本只是一个科举不中的书生,通过自己引荐去官府做了文案,好好干就行了,偏偏没事找事的往自己这跑。

    “齐大人。”

    门口的那个人看到轿子连忙跑过来,帘子掀起,齐泰从里面走出,看都没看那个人,只是鼻子哼了一声迈步往里走。

    那人也识趣,别看齐泰不中意,一个人喜欢,那就是齐泰的老娘,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被这个小子哄得开心,这就是依仗,谁让齐泰是个孝子。

    进了府,下人帮着脱了官府,顺势把靴子也脱了,穿着一身褂子,这样能更舒服一些,有人端来茶点,齐泰喝了一口,那个人始终弯着腰在前面站着。

    “坐吧。”

    齐泰没好气的说了一句,那个人一脸讨好的坐下。

    “这次学生来,一是给大人请安,二是向大人禀报一件事。”

    “哦,什么事?”

    齐泰放下茶杯,那个人连忙道:“我的一个朋友是商队的,因为路上下雨耽搁了,昨天才回到城里,恰好让我遇到,喝酒的时候提起了一件怪事。”

    “讲。”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齐泰只是认为这小子是来要好处,所以爱答不理的,那小子可能已经习惯,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各地的粮都在疯涨,晚上一个价,早上起来,一斗米的银子最多买半斗。”

    “再说一遍!”

    一听到粮食,齐泰顿时来了精神,众所周知,这样的暴雨一下,各地都在发大水,到时候粮食肯定会涨,只是根据历年的经验,涨幅应该不会太大,毕竟家里的余粮可以用一段时间,只要水灾一过,到时候打开粮仓放粮,只要熬过去半年,等下半年的粮食下来问题也就解决了。

    那个人只得重说了一遍,这一下齐泰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齐泰何等聪明,当初能从一个太子府的门客做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就是比别人更聪明。

    “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而且是亲眼所见。”

    齐泰眉头深锁,虽然察觉到不对的气息,还是没有办法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商会从中牟利,这是常态,只是一点,普通的商会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而且这场暴雨来的非常突然,但凡是有一点经验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卖出粮食。

    既然是这样,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水灾已经发生,这个时候,维稳更为重要,只要保证受灾的百姓有饭吃不闹事,接下里的事可以慢慢查。

    “这次你立了功,先去领赏吧。”

    齐泰起身,那人连忙跟着站起,“谢大人。”齐泰直接返回自己的书房,略微思考了一下,快速写完一份奏折,完全是凭借齐泰的经验在写,而且这几个地方也是以往最容易闹水灾的地方,弄好了这些,齐泰连忙招呼下人赶往皇城。

    拨粮赈灾的旨意很快发布,齐泰总算是长出一口气,看着冒雨离开京城的信使,齐泰脸上露出笑意,这是齐泰的过人之处,林风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齐泰是把可能变成更好。

    官道上,披着蓑衣的信使冒雨向前狂奔,临行时,齐泰有过交代,一定要最快时间将消息送到各州府,所有人清楚,手里拿着的都是百姓的命,好在骑着的都是经过训练的战马,并不会因为暴雨受到影响。

    突然,暴雨中露出数十个脑袋,然后是上半身,身上披着那种绿绿的叶子,因为暴雨的缘故,官道上飞奔而来的信使根本没有发现这里有人。

    可怕的是,那些人的手里居然握着弓弩,弓弩的前端直接对准迎面而来的信使,随着手指扣动,跑在前面的两个人应声落马。

    这种弓弩射程远,而且威力极大,瞬间发出去的弩箭居然直接穿透两个人的身体,随着一道血泉,两个人的尸体同时向下滚落。

    这样的情形在这条官道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通往京城的所有官道完全封锁,随着这场暴雨来袭,整个大明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几乎同时,一个可怕的谣言正在随着洪灾不断的蔓延。

    朱允炆阴谋夺取皇位,担心事情败露,所以不惜大动干戈残害诸王,这件事越传越凶,而且从最开始低下的偷偷议论,逐渐转变为争执甚至是愤怒。

    这是可怕的,那些失去家人,失去家园的灾民,此时正在忍受饥饿和死亡的双重威胁,那一刻,居然有人开始相信,这场灾难真的是如同传言中说的那样,这是一场天谴,此时,所有的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