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衣卫-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怒喝,对方双臂顺势向上,利用鬼头刀的刀柄挡住对方的枪柄,所以,那一刻,李景隆根本砸不下去,随着对方双臂发力,整个人硬生生从马背上坐起。

    两侧阵营叫好声阵阵,尤其是李景隆这一边,李景隆占据绝对上风,几乎是打的对方没有还手之力。

    “李景隆好厉害,我不是他的对手,走。”

    那人险险避过,调转马头朝着来的方向奔去,呼啦一下,前面的阵营开始往后逃,这个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就是跑,跑的越快越好,道理很简单,后面有人追,一旦追上,拿着枪照着你的背后就是一顿猛刺。

    骑兵没什么,放开缰绳往前跑,这个时候最可怜的就是步兵,李景隆大枪一挥,身后阵营往前追,一路上杀了几百人,前面的地势变得有些险要,相比而言,刚才追击经过的地方较为平坦,这种地形适合大队人马向前,就算是这样,李景隆的十万大军拉起了很长的队伍,从前军到后军。

    “将军,那些人逃入这里。”

    前营回来,李景隆手臂抬起,立刻有人送来行军图,李景隆看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不过是一莽夫而已,根本不懂得排兵布阵,此地为死谷,只要我大军控制谷口顺势杀进去,乱军当尽数葬身于此。”

    “将军,小心有诈。”

    李景隆自认为熟读兵法,当世第一个人,身后一名将领出声提醒,李景隆白了一眼,“难道以为本将军是三岁的孩子不成。”

    李景隆面露不悦之色,那人无奈只得退到一旁,其实也是好心,可惜恰恰犯了李景隆的忌讳,因为自负,那些善意的提醒在李景隆的耳朵里变得无比的刺耳。

    李景隆转身,“你三人率兵三万冲进去,一举消灭乱军。”

    三人领了命令各自回营,时间不长,三队人马快速冲入,峡谷的外围地势很宽,远远看到往里逃的乱军,“冲。”

    李景隆这一边士气正盛,随着主将的喊声三万人马快速往里冲,越往里,地势越窄,这种地形,人多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很简单,前面只能百十人靠近,对方只要在险要位置布置一队精兵,任凭你有兵马三万,就算是三十万也没用。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地利最有讲究,所以,每一次行军之前必须把周围的地形弄清楚,然后根据地形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这一点李景隆同样清楚,此时留在谷口,等待着胜利的消息,里面喊杀声震天,从早上一直杀到晚上,喊杀声始终不停。

    山谷内,已经是尸横遍野,李景隆这边死伤惨重,对方占据高处,这些人哪里知道,已经有一千精锐射手提前在这里埋伏,所以,随着南军不停往里冲,那些躲在峡谷高处的射手纷纷往下放箭。

    这些射手所在的位置极为险要,没有绳索支撑,想要从下面冲上去极为困难,不要忘了对方手中有弓弩,就算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冲上去,没等接近,人家对着你就是一阵乱射。

    李景隆脸色不好看,从山谷方向跑来一队人马,“将军,再给我点时间,一定可以拿下乱军。”

    “再带两万人马进去,天亮之前,必须拿下。”李景隆还算是小心,同样担心被人困在里面,因为逃到这里的乱军只有一万兵马,此时,冲入山谷的南军已经有五万人,不管怎么打都能打下来。

    整整杀了一夜,第二天中午,里面的喊杀声依然不停,这下李景隆坐不住了,原本是想快速冲击燕王大军后方来一场大胜,没想到被一万人拖住。

    李景隆眼珠一转,“难道是计!”

    李景隆似乎想到什么,没有错,应该是燕王的人知道自己带人来了,因为担心,所以故意设了这个局,目的就是拖住自己,“岂有此理。”

    李景隆想到这里气得直咬牙,如果最开始不是派出大队人马进去,只是留下两万人堵住谷口应该更好,这个时候已经是骑虎难下,退吧,丢人,不退吧,又要被人拖住。

    “随我进去。”

    李景隆心急,只想着快点解决掉里面的一万人马,于是带了两万人进去,李景隆带了十万人,此时,谷口位置只剩下三万人,接近一半是后勤补给,就是运送粮草的,做饭的,收拾营帐的,因为都是当兵的,所以同样计算在总人数里面,当年曹操打东吴,号称百万大军,其中过半都是补给人员,真实作战兵力不过二十万人而已。

    李景隆率众杀入,这一次又犯了一个错误,前面已经彻底堵车,后进来的两万人马根本没有办法接近前面,随着李景隆的人马进入,整个峡谷变得更加拥挤。

    “让开,将军来了。”李景隆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带着一队亲卫往里挤,这个时候,放眼看去都是人。

    “杀。”

    两团巨大火球升起,埋伏在外围的燕军快速冲向谷口,声势惊人,清一色的骑兵,外面的守军顿时乱了阵脚,很快被对方冲散,剩下的只有被屠杀的份。

第0742 铁铉(文)() 
外围燕军快速攻占,速度之快,攻势之猛让人不敢想象,等李景隆反应过来已经迟了,峡谷口已经被乱军占据。

    “立刻带人冲出去求援。”

    这个时候李景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物资补给都在后面,一旦被人堵住谷口,自己这些人弄不好都要困死在里面。

    一队人马朝着谷口方向猛冲,李景隆站在高处看着谷口位置,此时,对方的合围之势尚未形成,李景隆同样挺枪往前冲。

    谷口位置的厮杀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燕军铁了心要在这里吞掉李景隆大军,然后快速改变整个战局,任凭李景隆带着人拼命的往外攻,始终没有办法突破燕军重围。

    没有办法,只能强行攻击一个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一队人冲出去报信,这个方法确实管用,随着一阵猛冲,终于有一队骑兵冲了出去。

    当然,李景隆根本不知道,这是燕军按照剧本在演戏,先是拼命守住谷口,给人想要在这里困死李景隆的假象,然后故意在一个位置放松防御,然后放一队人马出去。

    就在那队骑兵冲出去同时,谷口的防御瞬间一紧,这个时候,任凭李景隆如何往外冲根本没用,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兵马向后退去。

    此时,李景隆前后受敌,最开始进入的一万燕军还剩下几千人,爬到高处和燕军周旋,这些人都是爬山的好手,而且山上多石头,这些都是天然的防御,下面追击的南军叫苦不堪。

    “将军,现在怎么办?”

    李景隆坐在一块大石上,周围都是尸体,有人拿来水袋,李景隆喝了一大口,“不要急,等天黑之后突袭,一定可以从这里杀出去。”

    李景隆的算盘再一次落空,峡谷口的宽度有限,所以,就算里面的兵马再多,彼此只能挤在一起,这个时候,缺的只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精锐,而不是靠人数堆积起来的大军。

    天光大亮,李景隆斜靠在地上,这个时候,满地都是人,已经分不清楚哪里是活人还是尸体,激战一夜,还是无法冲出,没有办法,李景隆只能改变策略,原地待援。

    如果李景隆选择一直拼命往外冲,应该可以,毕竟堵住谷口的只有区区两万兵马,最怕的就是李景隆这种,冲了几次,看着没有办法冲下来,索性放弃,这样对士气的影响极大。

    此时,李景隆的兵马只能用溃不成军来形容,怎么的都有,躺着的,趴着的,蹲着的,坐着的,除了外围那些负责防御的之外,剩下的人都在峡谷内歇息,为什么要这样,也是没有办法,饿,肚子饿,这样躺着消耗能少一些,李景隆也不清楚,援兵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

    就在李景隆率兵出城之后,朱棣再次派出大军,兵力达到十万,而且都是攻城的精锐,这就是朱棣的过人之处,眼见真定府有老将军耿炳文在一直难以攻破,索性派出一队人马来攻济南,李景隆已经带着精锐离开,现在济南城内只剩下老弱病残,而且人数上不足两万人。

    就算有城墙在,想要凭这些人打败十万燕王精锐无疑是痴人说梦,偏偏就有一个人不信邪,而且还是个书生,都说打仗这种事是粗人干的活,看着城下的大军,济南城的守将怂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站出来。

    这个人就是铁铉,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曾经审理悬而未决的案件,立刻就做出了合理的判决,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赐给他“鼎石”的字。最新最快更新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

    一直在打仗,铁铉负责的就是粮草的调运,李景隆率领大军出城的时候,铁铉曾经给李景隆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就是说不要出城,应该学老将军耿炳文坚守不出,这一下惹恼了李景隆,直接把信给撕了。

    朱棣认识到济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夺取济南,进可南下金陵(今南京),退可以划黄河而割据,这就是为什么朱棣非要打济南的原因。

    当时留守的李景隆的一个将领名叫盛庸,大军出征,留下的肯定是最得力的,恰恰相反,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和李景隆对着干,因为有些本事,所以李景隆也拿他没办法,索性让他在这守城。

    所以,这也是巧合,铁铉拎着剑找到盛庸说明来意,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和这里共存亡,盛庸不由得被他感动,一个书生尚能如此,自己还怕什么,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准备迎战。

    铁铉在当地的名声极好,索性发了告示让城内的老百姓参军加入守城的行列,效果还不错,加上各府上的家丁家将又凑了一万人,这个时候,济南城的守卫力量达到三万。

    朱棣开始攻城,因为缺少强悍的攻城器械,所以只能依靠人力,这样打法肯定吃亏,铁铉让人躲在上面,一旦乱军接近直接用石头拼命往下砸,这里石头多,下面的百姓源源不断的往城上送,所以打了一天一夜,愣是没攻上去,这一下可是出乎了朱棣的预料。

    朱棣下令继续猛攻,这场仗一连打了十几天,愣是没有办法攻下,此时,前面的战事同样吃紧,别看用计困住李景隆占据先机,如果不能拿下济南城,整个局势还是没有完全掌控在朱棣这边。

    济南城太难打,因为有铁铉和盛庸两个人在,此时,济南城内人人敢战,虽然被朱棣大军围住,随时有城破的危险,依然没有一个人退缩。

    朱棣想要尽快攻下济南,进而直取京城,于是命人从后方调集火炮准备强行攻入济南城,火炮威力太强,一旦济南城的城墙被火炮毁掉,到时候根本没有办法阻挡凶猛的燕军。

    看着下方漆黑的炮筒,盛庸的脸色越发难看,济南城怕是保不住了,这是所有人当时的想法,铁铉呵呵一乐,“盛将军,莫怕,我有一计,保管他朱棣不敢放炮。”

    “哦,铁大人,有何妙计?”

    铁铉命人取来笔,然后在白布上写下几个大字,开始的时候,那些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写几个字就能阻止燕军停止火炮攻击,这种事想都不感想,直到铁铉写完,所有人长出一口气,确实如此,就算再给朱棣几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

    朱棣的十几门火炮调集完毕,就等着天亮以后大举攻城,等了两天,一直没听到炮火声,这一下朱棣坐不住了,负责攻击济南城的将领灰头土脸的回来。

    “王爷,末将攻城不利。”

    燕王看了一眼,这是自己手下爱将,能打仗的主,朱棣清楚,这一次肯定是遇到对手了,“为何迟迟不肯放炮攻城?”

    “这,王爷,随我一看便知。”

    里面有蹊跷,朱棣带着亲卫赶到,当时就傻眼了,只见城墙上面挂着几个大字,“大明皇帝朱元璋。”

    这几个字在大明百姓,甚至是北军心里的地位极重,朱棣同样清楚将领不敢开炮的苦衷,“城内主将为何人?李景隆手下绝对没有这样的能人在。”

    “回王爷,已经得到消息,这一次守城的是山东参政铁铉!”

    “铁铉!”

    朱棣眉头一皱,立刻命人取来铁铉的资料,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只是一点,这铁铉是个书生出身,如今搞的自己十万大军寸步难行。

    这一刻,朱棣动了爱才之心,这样强攻下去肯定不行,有了上面那些字,没有人敢向济南城头开炮,索性想办法让铁铉归降。

    朱棣亲自写了一封信,然后找了军中的射手,利用弓弩射向墙头,燕军攻势向后退去,铁铉站在上面看得清楚,对方阵营之中出现一匹战马,有如众星捧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