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之不良仙尊-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拥有前身武林盟主给他打下得坚实基础的前提之下。

    徽宗皇帝基本上就是完全从头开始修行,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自然是可想而知。

    不过,在指点徽宗皇帝修行的过程中,何智也算是发现了,这位徽宗皇帝除了皇帝当的一塌糊涂之外,在其他方面真的是天才!

    何智虽然修行的速度也是奇快无比,甚至堪称奇迹,但很多时候都只能算机缘巧合,甚至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得到的成就。

    就像是何智在脱胎境的修行,丁璐给他调配的药浴就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要知道,丁璐可是清源宗内门之中顶尖的那几个弟子,距离真传都曾经只有一步之遥的那种。这个境界的清源宗弟子,平常就算是名门大派那些筑基期的弟子都难得一见,更别说一个小小的脱胎境武者了!

    清源宗在丹药上的研究,可以说是乾坤界修真界十几万年积累下来的精华。用在一个脱胎境武者身上,当然是立竿见影。

    而现在的徽宗皇帝赵佶,显然就没这个条件了。

    他不但没这个条件,而且还是半路出家。开始修行的时候,已经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早就过了普通人最佳的修行年纪。

    老实说,何智在传授《倾天诀》给赵佶的时候,压根就没指望他能练出什么玩意来。主要就是年纪太大了。都四五十岁了才开始从头修行,能练出啥来?

    但是出乎何智意料的是,这位徽宗皇帝还真的在修行上练出点玩意来了!

    在开始修行的第一个星期,徽宗皇帝就兴冲冲的跑来告诉何智,他感应到了天地元气的存在。然后请教了何智好些后续修行的问题。

    第一个月月末的时候,赵佶就已经真的入了门,踏入了武者的后天境界。如果放在江湖上,也能算是个三流武者了。

    别看“三流武者”这个评价好像很低,但是要知道,赵佶修行了才不到一个月而已!

    何智也是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位徽宗皇帝,好像还真是个天才!于是何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落樱拿了一些修行中用得上的丹药给他。

    这些丹药都是何智与落樱进入水浒世界之前精心准备的。都是乾坤界中专门提供给新晋弟子的丹药,对于入道以下所有境界的修行者都十分有用。

    而得了这些丹药之后,赵佶就更是如虎添翼,修行的速度让何智都有些惊到了。

    他差不多每半个月就会突破一次境界。后天大成、巅峰,随后直入先天,又一路将先天修行到大成境界。对于绝大多数修者而言都是大难关的后天到先天关卡,对徽宗皇帝而言好像就是完全不存在似得。一直到进入先天打城境界,开始需要水磨工夫打熬,慢慢将全部真元凝聚为液,同时渗透五脏六腑的时候,赵佶的进度才稍稍放慢下来。

    但饶是如此,修行三个月从初学者直接成长到先天大成的境界,也足够惊人了,这甚至让落樱都有点嫉妒。当初落樱从初入空无空间,成长到先天大成境界,足足用了四个任务。光是在任务世界里消耗的时间就有四五个月之久。而且她还有空间的辅助呢!

    赵佶自己也是极为满意。主要是赵佶身为皇帝,身边的高手众多。有这些高手做对比,他自然更清楚自己的修行速度有多快。光是从这一点,赵佶也愈发重视起何智交给他的这部功法,同时也对何智所说的“北岳宗”生出了更多的敬畏。

    何智之前的吩咐,赵佶丝毫不敢怠慢,也全部都按部就班的三个月时间里推行了下去。

    对于立下国教这么大的事情来说,三个月能够在朝堂上争论出一个结果来,速度已经算是极快的了。当然,这也是多亏了北宋末年混乱的朝局,以及朝堂上诸多的佞臣。就比如那位蔡京蔡太师,身为文臣领袖,本应该屁股坐在儒家这边的大佬,对于皇帝立国教这件事却是毫不反对。在皇帝稍加暗示之后,居然还带着一群党羽上蹿下跳的帮忙鼓吹。

    何智的“北岳宗”能这么快就得到“国教”的地位,除去皇帝本身的坚持之外,蔡太师真的是出力不少。当然,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何智也没啥兴趣就是了。

    总之在见过徽宗皇帝之后三个多月,也就是何智进入水浒世界将满半年的时候,何智终于迎来了他这一次进入《水浒传》世界最大事件——智取生辰纲!8)

第四六零章 大名府再会杨志() 
    智取生辰纲是故事真正高潮部分的开始。【,也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

    因为从这个事件开始,引发出了一系列的故事,才最终产生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聚义的辉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故事之前的全部内容,都只是为了它进行的铺垫。

    何智在这个世界前面所做的一切,也同样是为了要深刻的参与到这个在第二年五月中旬开始的事件当中。

    虽然何智对的故事内容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了,但是智取生辰纲这件事,却很容易就能确定出发生的具体时间。

    因为“生辰纲”就是大名府的梁知府送给他岳父蔡京的生日礼物。蔡京的生日何智已经通过徽宗皇帝打听出来了,是六月十五号。有了这个最终的时间节点,其他的时间节点就很好推测了。

    在这个时代,从大名府,也就是北京市出发,一行人带着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来到河南开封,在路上差不多要走二十来天。

    生辰纲既然是生日礼物,到晚了肯定不行,同时到得太早也不好。所以何智预计,梁中书派遣杨志带队从大名府出发的时间大约应该是五月中旬,

    当然,何智并没有打算直接参与到智取生辰纲的具体事件中。这件事对何智并没有任何好处。何智现在已经跟徽宗皇帝搭上了线,对于水浒传的世界,何智有自己的安排。

    以何智现在取得的身份,如果还要跟着晁盖一行人上梁山结义,成为梁山好汉之中的一份子,那将是极为可笑的一件事。

    何智现在想做的,其实就是“收小弟”。何智不会亲自成为梁山泊的一份子,但是他要让整个梁山泊都深刻的打上他何智的烙印!这才是何智破解这个世界谜团真正的方法!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何智瞄准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杨志。

    在指点徽宗皇帝修行到了先天大成境界之后,同时时间也来到了五月初的时候,何智就意识到时机已到。于是,何智就在李师师这里给赵佶留下一封信,自己便和落樱两人飘然而去。

    在信里,何智也没有说自己要去做什么事,只是交待赵佶好好修行,同时还给他留下了一瓶丹药。并且何智告诉赵佶,自己这一次出去云游,归期不定,长则一两年,短则一两月。

    何智相信,赵佶看到这封信之后,会对自己“神仙中人”的身份更加确信无疑。当然,何智在京城也不是没有留下后手。

    在接近五个月的相处之中,何智早就已经深切的折服了李师师这只小萝莉,将她培养成了“北岳宗”的忠实信徒。

    在培养完成之后,何智就传授给了李师师倾天诀的部分功法,让落樱将李师师收了做弟子。

    虽然李师师在修行上的天赋远远不能与赵佶相比,四五个月的修行下来,她也才堪堪入门,距离后天大成的境界都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帮何智在京城做个探子还是足够用了。

    五月初,何智与落樱离开东京汴梁,前往北京大名府。

    农历五月初的时候,如果换算成阳历的话,其实已经都已经是六月了,天气早已经渐渐炎热起来。

    大名府的梁知府这时候也早已经将他老丈人蔡太师价值十万贯的生日礼物准备妥当。唯一烦恼的,只是他还不知道要怎么把这价值连城的生辰纲安安稳稳的送到东京汴梁去。

    因为梁知府去年就已经为蔡太师送过一次生辰纲,但是十万贯的礼物却在半道就被人贼人给劫了。梁知府估摸着,若是今年找不到合适的人手来押送,恐怕就算是再送十万贯的礼物,也难逃同样的下场。所以,梁知府这些日子对此事也是颇为烦恼。

    而另外一边,杨志经历了早些时候的磨难,正是又得到梁知府的重用,重新看到了重振家声的希望,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当然,如今杨志的心里,也是记得自己在东京汴梁城中遇到的那两个“奇人”。即便到了现在,杨志时不时还是会想起对方精准的“预言”。

    当时那人就说了,杨志会因为他那柄宝刀倒上大霉。后来果不其然,在他卖刀的时候被泼皮牛二缠住,最后犯了杀人之罪,害他使了无数银钱才换来一个发配大名府的处罚。而他那柄宝刀在这过程中自然也是不知所踪,不晓得被哪位大人收归了己有。

    现在想想,杨志觉得自己当时若是听从了那人的劝告,干脆就将宝刀送了给他,说不准便真的能免了那一场磨难。

    不过这个念头在杨志心中也只是想想而已。杨志是个桀骜不驯,极为刚愎自用的人。何智虽然预言了一次杨志的劫难,但是杨志也不会因此就对何智产生多少信服。

    所以有时候杨志也在心里暗暗嘲笑,觉得何智的预言不准。因为他若是没有当初那一场劫难,哪里能想到跑来大名府找梁知府?他又哪里能知道这位梁知府竟然早就知道他的名字,并且对他青睐有加?

    这位梁知府可是蔡太师的女婿,前途无可限量。有这样一位恩主,杨志觉得凭着自己的本事,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当初的那一场劫难,现在看来反倒是因祸得福。当初的那个奇人也不过尔尔,最多也就是只看到眼前,却看不到将来。

    这一天杨志去梁知府府上点过了卯,见到左右无事,便准备伙同三两位同殿为官的军士去酒馆里喝上几盅。几人走在路上,刚刚转过一个弯,杨志看到迎面走来两个人,登时就是一愣。

    杨志看得清楚,那两个人,居然正是在东京汴梁与他有过一面之缘,让他到现在还时不时会想起的那两位!

    而且,杨志还发现,那两人走来时也看到了他,其中那位公子还对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那公子也只是看了他一眼,便带着身边那侍女走远了。

    杨志身边的伴当看到杨志突然停下脚步,不由都向他问道:“杨提辖,怎么不走了?”

    “没……没什么。”杨志支吾了一句,不由向几人说道,“刚才路过的那一对男女,我先前在东京汴梁似曾见过。”

    “什么男女?”身旁几名军士却都是一脸莫名的样子。

    “什么?”杨志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要倒竖起来了,“就是……就是刚才迎面过去的那一对男女。你们莫非都没看见?”

    “哈哈哈!杨提辖你莫不是天气太热,热晕了头?眼睛花了?刚才我们一路走过来,哪里见到过什么男女?”几名军士都哈哈大笑起来,全都摇头说没见到杨志说的两人。

    杨志听到众人如此说法,愈发心神不宁起来。先前在东京汴梁的时候,他遇到这两个人之后就倒了大霉。当时那名公子所说的话,杨志现在还言犹在耳。如今在大名府又遇上,莫非是老天要给他什么预兆?

    杨志强行压下心头的慌张,跟着众人向前走了一段。眼看着酒家已经不远,但杨志心里慌张的感觉越来越重了。

    “几位兄弟,某今日突然身子不爽利,这酒我就不去吃了。不若你们几位去吃酒,我且回去休息。”

    “哎!杨兄弟怎么恁地不爽快?这来都来了。我看就是天气炎热,杨兄弟你中了些暑气。咱们一道去吃几杯酒,便没事了。”几个军士这时候那肯放杨志走,几人一起起哄起来。

    “这个,某实在是身子不便。不若这样,这一顿酒钱便由杨志会钞。几位兄弟只管去吃酒便是。”杨志心神不宁的感觉愈甚,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于是他对几人百般推脱,甚至干脆拿出钱来,请那几人去吃酒。

    杨志平时在一群梁中书手下的军士中也是个抠门的,而且脾气还傲。只不过他着实得梁中书的看重,众人都觉得这厮有可能会得提拔,这才对他奉承有加。如今杨志既然不肯去,而且还掏钱出来请客,众人推辞几句,自然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杨志拿了几贯官钞出来,拜别众人,就匆匆忙忙掉头回去。转过弯角,杨志看到那几名军士都没跟上来,便发力狂奔,去追何智与落樱两人。

    不过,他一路追了许久,却发现两人已然不知去了哪里。杨志却不肯死心,就在城中四下乱转。

    杨志一直转了整个下午,最后转到傍晚时分还是没见到那两个人。眼看着天色将晚,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