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闲人-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碎片。

    只闻声不见人,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部曲们眼看快崩溃了,这时有几个胆大的站了出来,扯着嗓子嘶吼了一声,这声嘶吼终于令众人回了神,为首的一名部曲厉声喝道:“手里都是攒着人命的汉子,怕什么妖魔鬼怪!左右不过力敌而死,给老子列阵!”

    毕竟都是上过战场的军士,部曲们表现出极高的军人素养,无论心中恐惧到何种地步。此时随着为首那人的厉喝,三十多人依言很快列成一个方形的阵势,人人横刀出鞘,恶狠狠地面朝脚步声传来的方向。

    “杀!”

    众人齐声暴喝,声震九霄,惊起夜栖枝头的一群乌鹊。

    气势足够了。士气恢复了,然而却仍然看不到敌人。

    列好阵后,对面的脚步声停下了,小树林里的数十团鬼火却仍在幽幽闪烁。

    四周一片静谧无声,部曲们呼吸急促,赤红着眼不停扫视四周,可是除了那数十团鬼火外,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

    “‘阴’兵过境”的念头再次袭扰众人的心头,刚刚恢复的士气渐渐又陷入颓靡。

    良久。高家府宅的东面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众人一楞,大惊失‘色’地朝东面院子跑去。

    东院是高家长子高履行的院子。

    众部曲家将赶到东院,发现高履行一脸苍白,目光呆滞地瘫坐在院子里,一身白‘色’的里衣凌‘乱’不堪,脚下躺着一个人,却是高履行的贴身家仆。家仆和南院两名部曲的死状一模一样,都是双目圆睁。七孔流血,显然已断了气。

    高履行神情布满惊恐,呆滞地望着院子漆黑的角落,失心疯似的喃喃自语:“鬼,真有鬼报应来了,报应来了”

    众部曲手忙脚‘乱’。叫大夫的,端热水的,掐高履行人中的,忙得不亦乐乎。

    高履行浑身哆嗦,不知刚才看到了什么惊骇的画面。疯了似的一直喃喃说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

    今晚的高家可谓‘鸡’飞狗跳,南面‘花’园还躺着两具尸首,东院又多了一具,子时方只过了三刻,高家已连死三人。

    众人忙着劝慰高履行,并分出人手保护高家其他的亲眷子弟,还派出人打开大‘门’,向外面巡夜的武侯求助。

    手忙脚‘乱’之时,高家北边的院落忽然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每一声都踩着节奏,仿佛军阵徐徐向前推进,轰踏,轰踏,轰踏

    失神自语的高履行听到这阵脚步声,身子颤抖得愈发厉害,剧烈抖动一阵后,两眼一翻白,终于晕厥过去,嘴角冒出了一串串白沫。

    高家部曲快疯了,为首一人锵地拔出横刀,斜举指天,厉声喝道:“到底何方妖魔鬼怪作祟!尔等竟‘欲’赶尽杀绝么?”

    一名部曲的眼睛惊恐地睁大,脸‘色’苍白地道:“北边北院,是老公爷的院子”

    众部曲一‘激’灵,接着拔‘腿’便朝北院奔去。

    **************************************************************

    天亮了,长安城内的坊官们懒洋洋地打开了坊‘门’,城内又恢复了畅通无阻。

    随着坊‘门’的打开,流言如同瘟疫般迅速扩散出去,短时间内蔓延全城。

    高家的报应竟然真的应验了!

    昨夜子时,高家府内‘阴’兵过境,鬼火肆虐,部曲家仆连死五人,全是七孔流血而死,高家长子,就是那个初七要与东阳公主成亲的高履行,被吓得神志不清,卧‘床’不起,直到现在仍是疯言疯语不断。

    家主高士廉也病倒了,据说是又气又怕,犯了头疾,整个高家弥漫着浓浓的晦气。

    先是东阳公主府,接着便是高家,两家接连闹鬼,接连死了人,恰好印证了两家联姻必有报应的说法。

    长安的百姓们沸腾了。

    自古以来,国人都喜欢看热闹,而且看热闹绝不嫌事大。东阳公主和高家接连出事,正合了看热闹百姓们的口味,新鲜,灵异,往事,再加上独有的因果循环说法,完全满足了热闹事件的所有元素。

    整个上午,坊间无论商贾贩夫还是百姓,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昨夜高家发生的事经过渲染和加工后,传得愈发神乎其神,特别是关于‘阴’兵过境的话题,更是说得有鼻子有眼,仿如亲见,事发时明明只闻声不见人,偏偏有人渲染成看见‘阴’兵披甲带盔,排成军阵鬼气森森地向前推进。有好事者还指天发誓,说‘阴’兵全是当年芳林‘门’的守备将士,有年老的百姓还言之凿凿说‘阴’兵军阵里面某个娃子是当年的同乡,被晋为火长,二十年前驻守芳林‘门’,被高士廉率领的死囚们尽数屠戮。那娃子的眉眼分明还是当年的模样,一点没变

    传闻越传越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渲染夸大后,在百姓们嘴里广为流传的最终版本已与事实相距十万八千里了,里面添加了各种亲眼所见,或许觉得这桩热闹里只有鬼怪元素令故事框架太过单薄,于是百姓们根据自己的信仰,自动自发地添加了各路神仙和各种佛等等情节。

    如同千年后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书一样,原本只是一个和尚去天竺求取经书。多么正常多么符合逻辑的一件事,出了长安城后,猴子来了,猪来了,各路神仙妖怪全来了,一发不可收拾

    长安城今日的流言便有着这种趋势,传到最后活生生成了一部神仙斗法,鬼怪逞威。佛祖伏魔的大唐年度大戏,天地人三界全都嗨起来了。

    今日太极宫的朝堂也热闹。

    天没亮。群臣聚集承天‘门’前等待宫‘门’开启,三五人一凑堆,各种八卦便传开了。

    许多功勋权贵们和高家一样都住在朱雀大街,高家夜里的动静他们最清楚,众人口口相传还是颇为忠实原著的,说的基本都是事实。

    鬼火和‘阴’兵过境不可避免地成为出现最频繁的字眼。绝非以讹传讹,十几位住在朱雀大街的权贵功勋和重臣一碰头,互相印证了一番,鬼火和‘阴’兵被百分百确定。

    几句话往外一传,朝臣们纷纷吓得面‘色’发白。转身环视等待上朝的人群,发现今日高家的人一个都没来,再看看天还没亮的漆黑天空,清晨的寒风吹拂而过,众人一齐抖颤几下,顿觉遍体生寒。

    无论朝堂还是民间流传多少种说法,各种说法多么离谱,但至少鬼火和‘阴’兵是被毫无疑问地确认了的,再将前几日长安城流传的报应之说以及前晚东阳公主府的闹鬼事件结合起来,这件事终于有了清晰完整的脉络。

    皇家与高家的联姻,果然遭了报应,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群臣议论纷纷时,太极宫的钟楼传来几声悠长的钟声,沉重的承天宫‘门’缓缓开启,百官整理衣冠,进宫朝会。

    百官进宫以前,李世民便已知道高家发生的一切,他听到的是最真实的版本。

    因为真实,所以李世民愈发不安,背后冒了冷汗,手脚一阵冰凉,呆立镜前任由宦官为他穿戴朝衮,一言不发地抿着嘴,不知想着什么。

    李世民没办法怀疑高家闹鬼的真实‘性’,无数双眼睛看到,无数双耳朵听到,根本不可能造谣。

    鬼火居然是真的,‘阴’兵居然也是真的,世间难道真有报应之说?

    若然真有其事,当年玄武‘门’弑兄杀弟,他李世民将会面临怎样的报应?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浑身轻颤了几下,眼中‘露’出一丝惧‘色’。

    是的,横扫天下莫与能敌的天可汗陛下也害怕了,伟大圣明之类的字眼,一半是自己的努力,一半是旁人的渲染,李世民终究也是‘肉’身凡胎,人类该有的情绪他一样都不会少,遇到这种诡异的事情,他也会害怕。

    悠扬绵长的钟声传进甘‘露’殿,李世民回过神,看着殿外仍旧漆黑的夜‘色’,抿了抿嘴,方才眼里的惧‘色’一闪而逝。

    穿上衮服龙袍,他是万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皇帝的眼里,绝不容许出现丝毫惧‘色’。

    **********************************************************

    ps:睡到上午才起‘床’,今天三更,争取把昨天欠的都补回来。。这是第一更。。;

第二百六十三章 联姻作罢() 
朝会的气氛很诡异,亦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小,。。o

    朝臣们目光各异,盯得人浑身不自在。

    东阳公主府出事,高家出事,而且出的还是这种灵异鬼怪之事,再加上前几日长安到处流传着的报应之说,李世民只觉得如芒在背,却只能努力保持镇定平静。

    闹鬼若只是闹鬼,至多算是闲闻轶事,聊博一笑,然而闹鬼若不止是闹鬼,事情就严重了。真正诛心的,却是这个关于报应的说法。

    东阳和高家出了事,别人的目光只会注意到他李世民身上。

    玄武门之变难免再次被人提起,高士廉在芳林门大杀特杀,五千余将士成了铺垫高家功勋的垫脚石,时隔二十年,高家遭了报应,一夜之间连死五人,家主高士廉犯病,长子高履行失心疯。

    高家遭报应了,他李世民呢?当年的芳林门外,高士廉只算是辅攻,玄武门才是正面战场,芳林门死了五千余将士,玄武门死得更多,他李世民会不会也有报应?

    这个疑问令李世民坐立不安,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过往,这一生他很风光,从李家起兵反隋开始,到登基称帝成为万邦朝敬的天可汗,他的一生里永远只有荣耀和功绩,处处充满了闪光diǎn。

    只是十一年前,他做了一件最不光彩的事,这件事不仅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diǎn,也成大唐贞观年里所有臣民的阴霾。

    这件事,无论如何揭不过去的。

    弑兄,杀弟,逼父皇退位,那一天里,不仁不义不孝的事。几乎全被他做尽了。

    高家杀了五千人便遭此恶报,他李世民呢?报应何时临头?

    朝会上气氛凝重且诡异,君臣努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丝不苟地禀奏国事,李世民也有条不紊地将一桩桩国事拿出来与朝臣商议,大部分赞同的话便通过。存在严重争议的便搁置,一桩桩国事就这样被轻松而快速地处理掉。

    君臣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昨夜高家的事如同被全体遗忘了一般,只字不提,几位性情梗直的御史好几次跃跃欲试想站出班说diǎn什么,然而看到李世民那张阴沉如寒铁般的脸,终于没敢迈出那一步。

    大唐皇帝陛下的胸襟无疑是宽广的,但也要看是什么事,拿这种明显揭陛下疮疤的事在朝堂上说。显然是作死,而且是花样作大死。

    朝会无风无浪地结束,朝臣们三三两两安静地走出殿门,忽有宦官过来拦住长孙无忌,陛下甘露殿召见。

    长孙无忌急忙跟随宦官前往甘露殿,殿门外整了整衣冠,脱下鞋子走进大殿内。

    李世民坐在殿内,疲惫的神情还带着几分惶惶不安。见长孙无忌进殿,也没有任何表示。指了指身旁的矮桌,示意他坐下。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关系可谓鱼水情深,不仅是多年的袍泽感情,里面还包含了更多东西,比如姻亲,比如利益。不管好事还是坏事,基本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商量着一块办的,包括十一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唯有在长孙无忌面前才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他留给世人太多闪耀的光辉了。留给长孙无忌的,几乎全是人性的阴暗面。

    幸好长孙无忌也不是那么光明,有时候他甚至比李世民更阴暗。

    君臣二人太熟了,根本没有任何客套寒暄,见长孙无忌坐下,李世民劈头便道:“辅机,高家和东阳府上之变,你如何看?”

    长孙无忌捋了捋长须,摇头道:“东阳公主府前夜闹鬼,臣原本以为是有心人的谋算,谋算此事的目的很多,比如陇右,山东那些门阀世家不满陛下,故而炮制此事抹黑陛下,令万民与陛下离心失德,又比如番邦异国的国君们对陛下近年频频用兵感到害怕忧虑,故而授意在长安的使节暗行此事,转移陛下和朝臣的注意”

    长孙无忌顿了顿,接着苦笑道:“臣原本是这么以为的,但是昨夜高家也出了事,并且除了鬼火,还有人听见了阴兵的脚步声,臣现在可真琢磨不透了,若真是出于有心人的谋算,这鬼火和阴兵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李世民的脸色愈发难看:“辅机的意思朕明白了,难道说果真是应了十一年前的报应?”

    长孙无忌拧眉沉思,许久不得其过,只好苦笑沉默以对。

    见长孙无忌如此反应,李世民黯然叹了口气。

    解释不了的事实,只能冠以鬼神之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