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闲人-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客人们不约而同抬头望着天色时,李素与许明珠很有默契地走到园门前,准备与客人们话别。

    曲终人散时,谁都没想到,李家迎来了更大的荣耀。

    权贵相携家眷刚走到园门口,便听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羽林禁卫将军匆匆打马而来,马还未停稳便翻身下来,大声道:“陛下御驾即至,旨令泾阳县侯接驾!”

    李素和权贵们都愣了。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快散场的当口,李世民跑来做什么?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也愣了,大家都急着回家与家人过节呢,此刻陛下御驾即至,他们是留下呢,留下呢还是留下呢?

    很快,曲江园门外传来整齐有序的脚步声,远远行来一队威武亮丽的羽林禁军,头盔上直插着一根长长的白色翎羽,乍一看就像禁卫军中了敌人神射手的埋伏,整队兵马全都脑袋中了箭似的。

    御驾行近,李素率先躬身,长孙无忌和诸臣及家眷们纷纷伏首弯腰。

    李世民的仪仗很简单,没有兴师动众,他大概已到了人生寂寞如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界,已不需要用仪仗来抖自己的威风了,哪怕他不穿衣服光溜溜的站着,那也是和别人光着时一样伤风败俗,有碍风化。

    两百多人的禁卫走过,李世民骑着马,出现在众人眼中,他身着明黄圆领长衫,腰系黑玉锦带,穿戴很随意,见众人行礼相迎,李世民很快翻身下马,疾走几步,首先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扶起,又扶起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等一众武将,哈哈笑道:“此地非庙堂宫闱,众卿不必在意虚礼,尔等与朕尽可随意”

    说完了这句话,李世民这才抬脚朝李素的膝弯轻轻一踹,哼了声:“你也平身吧,小子何德何能,等朕搀你不成?”

    李素苦笑,这差别待遇太明显了,我才是主人啊,今天我花了钱的,花钱的人就算得不到大爷的待遇,也不能比孙子还差吧?

    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解读出了不同的意思。

    李素觉得自己待遇差,不被李世民待见,可李世民当着众臣的面轻踹李素的那一脚落在长孙无忌等人眼里,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凝。

    亲与疏,内与外,喜与恶,这轻轻的一脚,已经昭示许多了。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赏功罚过() 
人与人交往,态度和动作往往能透露出很多意思b》

    从小到大的发小,见面骂骂咧咧拳打脚踢,这些举动反而显得亲密无间,反过来说,两人见面不停的行礼说客气话,代表着交情还不够深,没到挖心掏肺的份上,所以客气意味着各自有所保留。

    今日李世民对李素的言行,很深刻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亲自扶起的是老臣名将,代表敬重和亲切,对李素轻踹一脚,味道便不一样了,再结合李世民的语气,分明已将李素当成了自家子侄看待,亲与疏的区别就在于此了。

    当着满朝权贵做出这个举动,谁都说不清陛下到底是有意做李素的倚仗,还是无意为之,活到这把年纪,混到这个地位,谁都不是傻子,看在长孙无忌等一众文臣武将眼里,众人纷纷一凛,再次望向李素时,眼中多了几分重视。

    长孙无忌捋须微笑,心中暗忖,李家怕是要起来了,如今的李家有财力,有人脉,有圣眷,什么都有,缺的只是一点世家门阀的底蕴,以及能够承继李家爵位的后人,西州一战鼎定大唐西面战局,此功堪比开疆辟土,回到长安马上封侯的圣旨,也很深刻说明了李世民对李素的感激和倚重,那么将来的日子,陛下恐怕要重点栽培李素,联想到李素如今的年纪

    刻意栽培如此年轻的臣子,为的是什么?如今大唐名臣名将数不胜数,多李素一个不多,少李素一个不少,李素本事再大,治国平天下的事怕是还轮不到他。如今重点栽培李素,莫非陛下欲倚之以托孤重任,为下一代即位的帝王培养能臣干吏?

    可是。当今太子李承乾与李素早年交恶,这是举世皆知的事。试问太子将来即位,怎会重用李素?不杀了他已经算客气了,反过来说,李素又怎会甘心对太子效忠?将来太子即位后,李素的第一反应恐怕是立马辞官,携家小远遁避祸才是,陛下今日落下李素这颗棋子,根本是一步废棋。完全没有作用,可是再往深处联想一番

    长孙无忌眼皮猛跳几下,眼中瞳孔迅速缩成针尖,目光不易察觉地透出极度的震惊。

    圣明英武的天可汗陛下,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所以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李素这颗棋子是一步废棋,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陛下对太子已生不满,有易储之心,将来登临大宝。即九五之位者不是李承乾!

    如此反过来推理一番,李素这步棋就说得通了,既然太子不是李承乾,换了另一位皇子上来,与李素自然没有矛盾,重用李素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当然,陛下也不一定会废黜太子,若是没有废除也没关系,帝王处世总会有两手准备。若将来李承乾仍登临大宝,那么李素这步棋。废了也就废了,一个臣子而已。

    帝王无情。天威莫测,这句话不是嘴上随便说说的。

    长孙无忌不愧是治世名臣,李世民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被他推理出如此骇人听闻的结论,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捋须的右手不禁有些颤抖,然后惊觉失态,趁没人发现,赶紧放下手,将手拢于袖中。

    ************************************************************************************************

    李世民来曲江园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预兆,说来便来了,风一样的老男子。

    他来了,别人就不敢走了,再怎么急着回去与家人饮酒赏月,只要李世民还没走,他们就得像钉子一样钉死在曲江园里。

    李素是今日曲江园暂时的主人,见李世民开始迈步往里走,李素犹豫了一下,迟疑地看了看程咬金,程咬金的反应很利落,一脚踹上他的屁股,把他踹得一趔趄,于是脚步便跟上了李世民,后面一群文臣武将小心地跟着,一大帮人就这样浩浩荡荡朝曲江池走去。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黄色余晖柔柔地铺洒在曲江池上,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池边的杨柳仿佛洒上了一层金粉,映在眼中微微刺眼。

    李世民的脚步很慢,闲庭信步般悠闲,走到池边时,李世民回身,见文臣武将们静静地跟在他身后,李世民不由笑道:“今日中秋佳节,众卿都跟着朕做甚?都回去与家人团聚,朕今日批阅奏疏有些乏了,来曲江池随意走走,尔等不必跟着,快回去吧。”

    长孙无忌犹豫片刻,与房玄龄交换了一下眼神,于是众人纷纷行礼,向李世民告辞。

    行礼过后,众臣转身离去,李素眨眨眼,也像模像样行了一礼,非常低调地混在人群里打算和大家一起走。

    刚走出两步,便听李世民冷冷地道:“子正,朕让他们回家,可没说让你走。”

    李素神情一滞,还没反应过来,便觉自己左右两边的肩膀被大力金刚鸡爪给拎起,程咬金和牛进达微一使力,李素从人群里踉跄后退,一直退到李世民的身前。而程咬金和牛进达却头也没回,拍拍屁股随着人流往外走。

    李素又惊又怒,落井下石,好卑鄙!牛进达也被程老流氓带坏了。

    看着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表情,李素叹了口气。

    从西州回到长安后,除了李世民当日封赏召见的那天,李素再没与李世民见过面,能躲尽量躲了,倒不是对李世民有什么怨恨,只是纯粹的不想见而已,他很清楚,见到李世民肯定没好事,不说别的,回到长安数月。李世民只给他封了县侯,没安排别的官职,李素这些日子嗨到飞起。若见了李世民,这悠闲的日子怕是过不了了。

    李素此刻很想以忧国忧民的嘴脸仰天怆然长叹。没想到今日又落入他的魔掌

    朝众臣的背影瞥了一眼,李世民的笑容有些狰狞。

    “李家好大的气派,包下曲江园,遍邀长安权贵老臣老将中秋游园,半个长安城都被你惊动了,嗯?”

    李素陪笑:“小子性喜玩闹,亦喜热闹,闲着没事乱请”

    “乱乱请?”李世民语滞。李素清楚地看到他的脸迅速黑了一下。

    李素发现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不悦了,心中无比疑惑,搞不清自己又哪里惹他不爽了,吾日三省吾身,于是李素赶紧反省自己,把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在脑海里飞快过了一遍,很快得出结论――自己最近安分得跟鹌鹑似的,然后李素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直视李世民。

    我没闯祸你不爽什么?有病吧?

    李世民见他这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脸更黑了。想抽他,又觉得皇帝当众殴打县侯不太好,于是神情有些踯躅迟疑。

    “长安城的权贵今被你一网打尽。从宰相到老将,该请的都请了,子正啊,朕不太明白,为何子正偏偏不请朕呢?莫非朕在你心里连那些宰相老将都不如?”李世民阴森地笑,雪白的牙齿在夕阳的余晖泛出金光,很恐怖的表情。

    “啊?”李素目瞪口呆,原来因为这事不爽?说好的天可汗博大如海的胸襟呢?

    “这个陛下,陛下是真龙天子啊”李素开始编瞎话。

    “真龙天子不过中秋么?不能游园么?”李世民冷哼。

    李素朝他竖起中指。是的,中指。反正这个时代的人也不知道竖中指啥意思,在李世民看来。李素则在指着天,于是抬头往天上看去。

    “真龙天子,遨游四海,吞吐天地,降雷霆,施雨露,万民敬仰”滔滔不绝的马屁送上。

    李世民皱眉,显然这番真诚的马屁没有戳中他的那啥点。

    “说人话!”

    “陛下您在天上飞呀!”李素露出委屈的表情:“臣哪有胆子打扰陛下的飞翔”

    李世民咂摸咂摸嘴,脸色阴晴不定,拿不定主意该高兴还是龙颜大怒。

    话呢,是好话,大概是夸赞的意思,可是这话为何听起来如此别扭加欠抽?

    李素说完后垂手屏气,不出声了。

    刚才的马屁够真诚了吧?龙族嘛,自然会飞的,不仅皇帝飞,从李渊到太子,全家都特么在天上飞

    迟疑了许久,李世民决定放弃这个话题。

    龙目一抬,发现池畔不远处,身着华服的许明珠静静站在十丈开外,李世民皱了皱眉,指着远处的她,淡淡地道:“此女,便是你的夫人泾阳许氏?”

    “是。”

    李世民嘴角轻轻一勾,深深看了许明珠一眼,道:“朕曾听说,许氏当初为了救你,不惜挟制玉门关守将田仁会,逼其发兵驰援西州,可有此事?”

    李素心猛地一沉,完了,要秋后算帐了,他一直在奇怪,当初回长安时李世民只封赏,对此事竟一字不提,这段日子他还以为李世民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确有此事,臣的内人不知朝廷法度,闯下祸事,是臣管教不严,此事臣一力担之,请陛下发落。”

    李世民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成了亲,年岁渐长,到底比以前懂事了,还知‘担当’二字,你可知挟制边关守将是何等罪?”

    李素笑了:“左右一死而已。”

    李世民眼睛眯了起来,阴沉地道:“你料定朕不舍杀你吗?”

    “赏功罚过,臣立了功劳,陛下不吝封赏,臣犯了过错,甘领罪罚,这很公平。”

    李世民的表情缓和了一些,道:“你夫人挟制守将发兵驰援,朕知她急于救你性命,亦知她是节烈女子,其行可敬可佩,然而,此风不可助长,否则我大唐境内无论谁遇到了危难便效法你夫人来个挟持边将发兵,大唐礼法规矩何在?法度紊乱,朕和臣子们如何治国?”

    李素点点头,平静地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甘领罪罚。”

    李世民沉默片刻,缓缓地道:“李许氏千里救夫,节烈可嘉,尔回长安时,朕已封其五品诰命,是为昭彰,然,挟制边将一事恶劣,不可不罚,可收回赐地五百亩,罚俸米三年,泾阳县侯自去大理寺领罪,因事出权宜,可从轻而决,故只需大理寺圈禁十日,以为效尤,为天下人戒。”

    说完李世民盯着李素,道:“朕如此处置,你服不服?”

    李素垂首叹道:“臣口服心服。”

    李世民点点头,道:“既口服心服,明日你便去大理寺自请圈禁十日吧。”

    “臣领旨。”

    李世民叹了口气,目光望向波光粼粼的曲江池,沉声道:“子正,朕这些年南征北战,治下偌大的疆土,人多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