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闲人-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说来,大唐权贵家的孩子们显然都是投胎这门技术里的资深熟练工,技术都挺不错,比如程处默。

    但是,投了好胎并不意味着一生顺心顺意,吃嘛嘛香了,权贵家的孩子也有烦恼,也有麻烦,比如太子李承乾,他时刻担心自己被废黜,魏王李泰时刻梦想着一脚把李承乾踹下去,吴王齐王则剑走偏锋,迂回而进,还有房家老二,他的烦恼大抵跟他老爹相同,都娶了个不省油的女人。

    至于程处默,他的烦恼大概跟老爹的素质有关。

    程家的教育方式颇奇葩,从老到小都不太习惯讲道理,拳头大才是硬道理。程咬金治家教子的方法可谓简单粗暴,于是程处默倒霉了。

    阴天里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过当儿子的睡得好好的,被睡不着的老爹半夜叫醒后痛揍一顿,闲到如此极品的老爹,实在是古今罕见。

    李素也不知该如何安慰程处默了,老子揍儿子属于家务事,而且是天经地义的家务事,李世民都插不了手的。

    程处默盘腿坐在林子边的草地上,神情有点忧伤,目光呆呆地望着缓缓流淌的泾河,似乎在伤怀自己当儿子当成了孙子的悲伤岁月,顺便憧憬诗和远方?

    李素有点内疚,程处默的这顿揍似乎与自己的炒茶有直接关系,谁都没想到半夜打了鸡血的程咬金嗨得如此过分,若是让老流氓嗑点魏晋时期最流行的五石散,还不得嗨到飞起啊。

    尽管内疚。李素还是小心翼翼地打听了一番,从程处默忧伤的语气里,李素终于了解了大概。

    总的来说,李素不大不小闯了个祸。

    程咬金临睡前喝了浓茶,精神亢奋睡不着,院子里耍了一个时辰的斧子。发现自己尚有余勇可贾,于是奋将余勇揍儿孙,把程处默叫醒揍了一顿,大约揍了小半个时辰,把儿子揍得哭爹喊娘之后,程咬金发现精神还是很不错,于是下令打开家门,拎着斧子冲出去了

    要命的是,李素那天送茶叶不仅仅只送了程家。还有牛家,李绩家,李靖家,段家,长孙家,房家等等,这些权贵有的睡得比较早,但不巧的是。那晚有的也和程咬金一样临睡前喝了茶,将军们喝茶的风格跟平日喝酒吃肉一样。走的是豪放路线,一大把茶叶扔进海碗里,滚烫的沸水一冲泡,趁热灌几大口,生生打几个激灵,结果好了。提神醒脑,阳火旺盛,正在满院子转圈发泄精力时,程咬金这老匹夫恰好拎着斧子出门,在朱雀大街上沿路将各家权贵的大门轮着个的砸过去。不仅砸门,还叫板骂街,旧年的恩怨一桩桩翻出来,叫嚣着要算帐,要单挑

    喝了浓茶辗转难眠的老将军们正愁没事干,程咬金的破锣嗓子从大门外传来,将军们当即仰天长笑,厉声下令部曲取我战马长枪,某与程老匹夫大战三百回合云云

    那一晚,整条朱雀大街都热闹了,程咬金那晚变成了惹祸精,朱雀大街上一共敲了二十三家权贵的门,打开门应战的老将共计十一家,有些文臣非常识时务地当了缩头乌龟,任凭程咬金把家门砸得哐哐响,死也不出来,而且很没节操地叫下人从后门溜出去报官。

    至于出门应战的武将,包括李绩,牛进达,张亮,段志玄等等,十一位武将大马金刀,浑身披挂跳窜出来,站在朱雀大街中央二话不说开打。

    首先大家还是很讲规矩的,互相单挑切磋,各自捉对挑了个对手,你来我往颇具西方骑士精神,后来,又是程咬金坏了规矩,觉得单挑不爽利,于是开始群殴,于是李绩牛进达张亮一伙,程咬金段志玄尉迟恭一伙,战事顿时升级,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混乱不堪。

    此战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不仅惊动了城内巡夜的武侯和坊官,连太极宫都被惊动了,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李世民被宦官壮着胆子叫醒,听闻朱雀大街有黑恶势力团伙打群架,而且武侯坊官们不敢管,李世民顿时龙颜大怒,当即便下令羽林禁卫出宫,将这伙破坏大唐都城安定团结的黑恶势力全数拿下,先扔进大理寺让他们清醒清醒再作定论。

    程处默用忧伤的语气侃侃而谈,李素越听脸越黑,神情不由惶恐起来。

    这事似乎已不再是某个老流氓半夜睡不着这么简单,分明搞大了啊,而且跟自己有直接干系,跑都跑不了。

    “程兄莫,莫闹!你开玩笑的吧?”李素挤出笑容道。

    程处默斜瞥他一眼,道:“这是昨晚的事,今早朝会之前,我爹和李叔叔,段叔叔,尉迟伯伯他们都还在大理寺关着呢,陛下辰时朝会,已下旨将我爹和几位叔伯从大理寺里提出去,令他们入宫觐见了,呵呵,我开玩笑?我顶着满脸青肿浑身新伤,大老远跑来太平村跟你开玩笑?”

    李素呆怔片刻,顿觉冤枉莫名:“可是,我只是给各位叔伯送了点茶叶啊”

    程处默淡定点头:“对,没错,陛下问你时,你也这样推得干干净净,全推给我爹,让他在大理寺里多蹲几天,容我喘口气多养几天伤再揍,怕是顶不住了。”

    “陛,陛下问我?”李素脸色越发难看。

    程处默奇怪地看着他:“出了这么大的事,皆因你那茶叶而起,陛下怎么可能不召见你?在宫里巡守的羽林右郎将段老二今早从宫里递出了消息,据说今日的朝会很热闹,昨晚被我爹砸门的几位文臣今早发威了,不知参了我爹和几位叔伯多少本,还说此事定要追查到底,嗯,所谓‘追查到底’,自然要从源头查起,这个源头么不就是你弄出来的茶叶么?你说陛下会不会召见你?等着吧,估计不差的话,再过一会儿,宫里传旨的人就该到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宫中() 
李素发现自己无意间闯了个祸b》

    这个祸貌似闯得真不小,按程处默的说法,因为自己送出去的茶叶,把长安城整条朱雀大街都闹得不消停,折腾了一夜,连李世民和羽林禁卫都惊动了。

    可是,把整个事件从头到尾再捋一遍,李素又觉得分外冤枉。

    都是千古留名的名臣名将啊,当初从史书上读到他们每个人的事迹时,都是那么的闪亮鲜明,每个人都有一段只可仰视追慕的传奇人生啊,闪耀千古的大唐盛世,就是从这帮人开始的啊你们喝点茶就闹成这样,至于么?说好的人生寂寞如雪的高冷形象呢?

    “程兄,你觉得陛下会不会治我的罪?”李素脸色分外难看,艰难地问道。

    程处默摇摇头:“说不好,此事可大可小,其实我爹和那些叔伯们私下经常切磋较艺,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作为武将,本就应该保留争强好胜的锐气,陛下也乐见其成,所以对我爹他们的较斗,陛下通常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李素闻言心情顿时一松,推了他一把,嗔道:“我就说嘛,打个架的事,有那么严重么?吓死本宝宝了”

    程处默有些无语地看着他,良久,叹了口气,道:“刚才我说过,此事可大可小,私下较斗呢,自然不算大事,可是昔年高祖皇帝立国后便有过旨意,哪怕是开国武将府邸内,亦不准私藏弓弩,甲胄,长兵器,贞观初年。长孙伯伯和房相等人奉诏制律,历时十年,终成贞观律颁行天下。里面有‘擅兴’一条,所谓‘擅兴’者。名目繁多,多为军戍之事,里面最严厉的便是私藏甲胄兵器,规定武将家中不可藏弓弩和长兵器,违者轻则流二千里,重则以谋逆论处。”

    李素睁大了眼睛:“”

    “律法归律法,不过大唐立国才二十多年,陛下雄才伟略。我爹他们那些将军叔伯们也是风华正茂,正是励精图治,征伐天下之时,虽然律法不准家中私藏长兵器,这条大多针对的是府兵平民,武将们家中演武较技,不可能没有长兵器,陛下早在还是秦王时便早知此事,那时连陛下自己的秦王府都藏有数不清的长兵器,所以。对我爹他们家中藏长兵器一事,陛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诸武将不暗中扩充部曲兵马。藏几件长兵器算不得什么大事,不过,这件事满朝君臣上下心知肚明,却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程处默郁闷地叹口气,道:“可惜的是,昨夜我爹和诸位叔伯打得兴起,将这条律令抛诸脑后,当时惊动了武侯,坊官和羽林禁卫。昨夜至少有一千多人亲眼看见我爹和诸位叔伯抄着长兵器打得风生水起,抵赖都抵不过去今日陛下将他们叫进宫。多半也是为了此事,应对得不好。陛下真有可能会问罪。”

    李素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程伯伯他们太不冷静了。”

    “是啊”程处默下意识点头,随即醒过味来,瞪着他道:“都怪你的茶叶!”

    “好吧,都怪我,”李素舔了舔干枯的嘴唇,试探着道:“要不,我自戕以谢天下?”

    “好啊好啊。”程处默忙不迭点头,表情非常的赞同。

    人心真险恶,李素瞬间就想跟这家伙割袍断义了。

    “程伯伯他们不会真被问罪吧?”

    程处默斜眼看着他:“现在知道愧疚了?”

    “没,我就以局外人的身份随便问问,其实治罪也不要紧,流放二千里嘛,情当是出去转一圈散心了,大唐如今正是征伐天下之时,陛下怎么也不可能对这些开国将军们下重手,对吧?”

    程处默哼了一声,道:“当然不会下重手,责骂一顿却是免不了的,或许还会罚俸,降职什么的,也亏得我爹运气好,昨夜若只有他一人抄着宣花斧争斗,今日陛下绝饶不了他,但是昨夜一干叔叔伯伯们都动了长兵器,呵呵,所谓‘法不责众’,陛下怕是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李素一颗心终于彻底放回了肚里,长长舒了口气。

    二人说着话,却听远处村口的小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素与程处默互视一眼,同时站起身。

    来人是一位宦官,穿着绛紫色宫装,骑在马背上被颠簸得愁眉苦脸。

    李素二人知道这位宦官是冲着自己来的,程处默朝宦官扬了扬手,大声招呼了一声,宦官拨转马头朝二人飞驰而来。

    “奉,奉陛下诏”宦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结结巴巴道:“泾阳县侯,尚书省都事李素速速进太极宫面圣。”

    **************************************************************************

    太极宫朝会。

    大唐的朝会很务实,无论文臣武将通常都不说那些假大空的废话。

    提到治国,赈灾,修堤,赋税等等民生问题时,往往是文臣们的主场,武将们则在一旁懒洋洋地打着呵欠,提不起丝毫兴趣。

    待到文臣们把国内的事情处置完毕,开始说到外交和战备之类的话题时,武将们顿时精神一振,很快太极殿内便会响起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武将们神情激烈,嗓门高亢,对邻国动辄叫嚣着亡族灭种,去年依照李素对薛延陀的推恩,用间等策,李世民御驾亲征,彻底灭掉了薛延陀,大唐北方大患一扫而平,国内无论君臣武将,或是普通的府兵和平民,心气儿顿时高涨许多,对那些剩余的邻国愈发不放在眼里了。

    但凡文臣们稍微提出一点不同意见,武将们便勃然大怒,大骂瓜怂,软蛋,严重者直接问候对方女性先人,使得每次有武将们参与的朝会,最后的气氛都不知不觉换了画风,变成了一群土匪在聚义厅里大呼小叫,白山黑水三十六路瓢把子划地盘的豪迈粗犷画面,一旦到这时,文臣们常常被噎得直翻白眼,李世民气得瑟瑟直抖,大骂训斥,却还是无济于事,武将们消停两日后依旧我行我素,气焰张狂。

    今日朝会的气氛却颇为怪异。

    平日叫嚣得最大声的几位武将全都不吱声了,十来人站在太极殿的中央,垂头屏息,一脸颓丧。

    这十位武将都是大唐有头有脸的军方首脑级人物,以程咬金为首,包括李绩,牛进达,张亮,段志玄等名将,这些早年意气风发,跟随李世民大杀四方威风凛凛的家伙,今日脸上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伤痕淤青,垂头丧气如败军之将。

    李世民满脸铁青,被这群影响大唐安定团结的黑恶势力气得浑身直颤,指着面前这十来个人,机关枪似的一路扫过去,却不知应该先骂哪个才好。

    “你们这些,这些老混帐!不修德不立身,只知打打杀杀,夜禁之时公然在朱雀大街上械斗,你们你们想气死朕么!”

    “臣等知罪。”

    包括程咬金在内,一干武将纷纷跪地请罪。

    “程知节!此事由你而起,你说,为何夜半出门,挑衅同僚袍泽私斗?”

    听到被李世民点名,平日嚣张无比的程咬金也吓了一跳,心虚地朝满脸铁青的李世民看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