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闲人-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子都钻营它,但是一个女子走这条路,比男人艰辛百十倍,你走得不容易,无怨无仇的,我为何要害你?”

    武氏沉默许久,缓缓道:“公爷,奴婢对不起您。”

    李素叹道:“你对我的敌意,大约归结于自己的心理吧,以己度人,如果有一个人也能随时随地一眼看穿我,我的所思所为皆在他的掌控之中,想必我也会将他除之而后快,这只是人心理上的本能而已,所以,我并不怪你。”

    展颜一笑,李素道:“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我当成敌人,你的敌人有很多,未来会更多,宫里或宫外的,但是,你的敌人里绝对没有我,不仅如此,你我甚至还是必须要合作的盟友,至少未来十年内,你我的结盟不会散伙。”

    武氏闻言赫然抬头,一脸惊异地看着他。

    “盟友?”

    李素笑道:“不错,你我或许有共同的敌人,或许也有共同的利益,暂时来说,你我是一损俱损。”

    武氏渐渐坐直了身子,神情凝重起来。

    “还请公爷明言,共同的敌人是谁?共同的利益是什么?”

    李素不答反问:“知道太宗先皇帝临终前跟我说过什么吗?”

    武氏摇头。

    李素缓缓道:“说了很多事,其中有一条是门阀和士族。”

    武氏眼睛一亮,神情恍然。

    李素又道:“知道削弱门阀和士族的势力需要多久吗?”

    武氏欲言又止,摇头。

    李素缓缓道:“一辈子,甚至更长。”

    武氏点头,关于这一点,她无法否定李素的观点。

    李素又道:“你现在知道我们共同的敌人是谁了,那么,知道我们共同的利益是什么吗?”

    武氏终于笑了:“权势。”

    李素摇头:“权势是你所要的,我要的是十年内逐渐恢复大唐的元气,但是你我殊途同归,我们削弱门阀士族,然后开科举,荐寒士,让寒门子弟逐渐替代门阀士族的势力,大唐方能政通人和,奠定盛世基础,所以,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武氏笑道:“是,公爷说的有道理。”

    李素也笑:“你我结盟须守望相助,你需要一股朝堂的势力为你撑腰,作为你与皇后争斗的筹码,而我,需要你将来掌权后与我配合,推动新政,完善科举和各种民生政令,这一点,你有没有异议?”

    武氏笑容愈发灿烂明媚:“完全没有,奴婢唯公爷马首是瞻。”

    李素笑道:“你我还年轻,做成这件事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但愿你我盟友的关系能够一直坚挺下去,相比之下,你在宫里的敌人更多,这几年够你忙的,朝堂的事你多帮陛下出出主意,陛下还年轻,许多事思虑难免不周全,有你在旁辅佐,能少走许多弯路。”

    武氏目光闪动,忽然笑道:“辅佐陛下处理政务,公爷不担心奴婢野心越来越大么?”

    李素笑着叹道:“非逼着我说伤感情的话这么告诉你吧,我还没死,你翻不了天。”

    武氏笑容顿僵,神情一凛。

    李素又笑道:“当然,我希望我们结盟的过程是愉快的,相爱相爱不离不弃的,你若肯安分,我必对你维护到底,武姑娘认同否?”

    武氏点头,缓缓道:“奴婢没有别的想法,公爷一定要相信我。”

    “我相信你。”

    迟疑良久,武氏忽然轻声道:“奴婢听说前几日农学丢了稻种?”

    李素眨眼:“你这话是在闲聊么?农学丢了稻种关我何事?”

    武氏一滞,又道:“还有一名倭国僧人死了”

    李素叹了口气,道:“如果你实在没话跟我说,不妨和我一起坐在屋子里发呆,这种无聊之极的闲事莫来跟我说,或者去跟我夫人聊聊,你们女人喜欢说这些闲杂琐事。”

    见李素似乎没有承认这两桩事的意思,而且神情也表现出毫无兴趣的样子,武氏原本笃定的猜测有片刻的动摇,随即幽幽一叹。

    说过了正事,前堂又传来喧嚣声,老将们的酒品越来越不堪,老远便听到程咬金骂骂咧咧的声音,似在撒酒疯。

    李素无奈长叹,喃喃道:“如果我有儿子的话,一定在他们的酒坛子里撒一泡败毒去火的童子尿可惜了,我已不是童子。”

    朝武氏笑了笑,李素道:“前堂那几位长辈有动静,我去看看,武姑娘自便,径可寻我夫人说说话儿”

    说完李素站起身。

    武氏忽然叫住他,眼睛定定地注视着他的脸,良久,武氏眼眶一红,轻声道:“奴婢当初其实有更好的选择,若那时公爷心中有奴婢的一锥之地,奴婢便会对公爷死心塌地”

    李素沉默一阵,淡淡道:“现在你应该对陛下死心塌地,莫伤他,莫负他。”

    说完李素转身离开。

    武氏独坐在屋内,眼泪终于缓缓滑落。

    如果自己不曾离开,想必在县公府的这两年一定很幸福吧?

    “权势”与“幸福”,似乎永远是矛盾的,永远只能选其一,她已做出了她的选择。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李素与武氏的关系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其实从相识到如今,李素与武氏并无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相反,二人的利益往往连在一起。李素知道武氏心中对他有恨意,这种恨意有一部分来自于李素长期给她的心理阴影,有一部分来自于男女之间爱而不可得,于是由爱生恨。

    如今大家各自有了归宿,以往那些恩怨现在看起来那么的可笑。

    跟云诡波谲的天下大势与朝堂争斗比起来,李素与武氏之间的这点小恩怨算得什么?如今有了共同的敌人和利益,李素与武氏的联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前后送走了武氏和喝得醉醺醺的老将们,李素仍站在自家大门口,望着远处一轮西沉的残阳呆呆出神。

    一双柔荑抚上李素的肩头,许明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夫君在想什么?”

    李素没回头,笑了笑,道:“我在想今晚应该吃什么,要不要亲自下厨做几个好菜,弄一壶冰镇的葡萄酿,独斟独饮。”

    “夫君今日为何兴致甚好?”

    “未来十年的布局,今日落下了最重要的一子,当然值得庆祝一下。”

    许明珠想了想,迟疑道:“因为武姑娘?”

    李素也不瞒她,点头道:“对,因为她。夫人不要小看这个女人,假以时日,她必能一飞冲天,我未来要做的事有很多,有了她的帮助,算是帮我分担了一半,只不过,对这个女人,既要用她,也要防她,有点辛苦,但也值了。”

    “一个女人竟值得夫君如此看重?”

    李素叹道:“她原本应是史书上最耀眼的一颗星,不过她成就的功业,都是被情势逼迫所致,如今有了我,历史或许不一样了。”

    许明珠听得满头雾水:“妾身太笨了,夫君说的妾身都听不懂。”

    李素哈哈笑道:“听不懂很正常,这世上没人能听懂。走,夫人随我进屋,今日酒兴正浓,夫人也破例陪我喝几盏葡萄酿如何?”

    许明珠笑了:“夫君既有雅兴,妾身定当相陪”

    夫妻二人往回走,李素忽然牵起了她的手。

    许明珠的手比较粗糙,当年为了救他而横穿西州沙漠,她的手被沙粒磨出了许多伤痕,这些伤痕已永久留在她的手上。

    每次牵着她的手,李素心中便浮起无限的感动与愧疚,牵手的力道也更紧了。

    “夫人与我共饮后,今夜将蓁儿交给丫鬟如何?”李素凑在她耳边轻声道。

    许明珠迷茫地道:“为何?蓁儿向来都是与妾身睡的”

    李素笑得很荡漾,压低了声音道:“咱们努努力,再造几个小蓁儿为夫掐指算过,今夜正是造人的良辰吉日,若用‘空翻蝶’‘背飞凫’和‘吟猿抱树’三式,可孕矣”

    许明珠俏脸刷地涨红了,羞得无地自容。

    “夫君你光天化日的,你竟”

    话没说完,许明珠大羞而奔。

    东阳道观。

    一枝红杏进墙来。

    李素搭着梯子,双手撑在道观的围墙上,不进去也不下来。

    东阳穿着素色道袍,一脸哭笑不得地在墙内瞪着他。

    “好歹也是当朝国公了,你这个样子成何体统,教人看见笑话!你若想进来便小心顺着梯子下来,趴在墙头算怎么回事?”

    李素笑道:“我不进来,你如今在守孝,我不能坏了你的名声,咱们就这样说说话挺好的。”

    东阳叹道:“数遍大唐的权贵,唯独只有你这么特立独行,反正我从没见过趴墙头的国公。”

    “哦,这个你得习惯,以后我会经常趴墙头,什么时候想我了,便在院子里放只纸鸢,我便扛着梯子过来与你说话。”

    东阳瞪了他一眼:“你不忙吗?新皇刚登基,必然会推行新政,你是从龙功臣,常跟我说要辅佐陛下开创大唐盛世,重任在肩,你却仍没个正形。”

    “当然很忙,不过再忙也不能忘了你,三年闭门守孝,你在里面太孤独了,我心疼你,过来看看,与你说说话,免得你三年后走出门却忘了我长啥样了。”

    东阳噗嗤笑了:“你呀,把你烧成灰我都能拼出你的模样来。”

    “话是好话,听得出里面满载浓浓的情意,就是听起来怪怪的”

    东阳仰头望着墙头上的他,柔声道:“咱们以前常去的河滩边,你现在还去么?”

    李素笑道:“很少去了,没有你在,河滩也变得寡然无味,不过风景依然没变,就连你坐过的那块大石头也好好的在那里,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与东阳公主殿下的屁股亲密接触过的幸运石’,名字太长太绕口,所以简称它为‘屁石’”

    东阳顿时红了脸,呸了一声:“你这人就不会好好取个名字么?任何时候都那么不正经。”

    “好,我认真取个名字,‘温柔岁月’怎样?”

    “难听!”

    李素失落地叹气:“这个名字,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取出去!”

    虽然李素趴墙头的姿势不雅,但看得出东阳还是很高兴,眸子里都闪耀着光彩。

    “说说长安城里的事给我听吧?你最近有没有闯祸?有没有得罪人?”

    李素叹道:“最近太忙,没功夫出去得罪人,清闲下来再说。长安城也没什么新鲜事,我最近在家准备草拟奏疏,上谏新政,若陛下准奏,朝堂又会争议四起,嗯,我已做好战斗准备了”

    东阳皱眉:“你想出的新政很激进吗?”

    “我觉得不算激进,推行试种改良稻种,减免农户赋税,鼓励民间商贾兴建作坊,招募农闲时的庄户做工,还有就是开科举,加固黄河堤岸,扩建大唐水师,打造宝船出海,探索和征服新的大陆,引进新的物种,还有一条比较重要”

    李素说着注视东阳的眼睛,缓缓道:“还有一条,废除大唐公主和亲制,从此以后,大唐外交上解决不了的事情,将士们用刀剑去解决,何须大唐女子以肉身伺虎狼。如若需要,彼国可用他们本国的公主嫁予我大唐的皇子,这样的和亲我们可以接受。”

    东阳感动道:“你,还一直记得”

    李素叹道:“很多悲剧,其实一条政令就能避免的。”

    “这些新政恐怕很多朝臣不会答应,尤其是废除公主和亲这一条。”

    “不急,我有耐心慢慢跟他们耗,我这一生还很漫长,他们却没那么漫长了,十年,二十年,终归有一天,我会在他们的坟头上蹦迪”

    东阳深深注视着他:“你还不到三十岁,可你这一生已经很精彩了,我很期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如何在波诡云谲的朝堂里立足,如何与那些守旧的朝臣们缠斗,如何左右朝局,如何削弱门阀”

    李素沉默一阵,低声道:“那是下一个十年的事了,或许,真的会很精彩,又或许,我突然有一天对这样的日子厌倦了,带着家小一声不吭便消失。”

    东阳笑道:“我跟你一起消失,真的很期待你的下一个十年,李素,好好做出一番功业,不仅为青史留名,更为了天下黎民,父皇在世时常说,大唐有子正,幸甚。你记住这句话,不要辜负了这句话。”

    太极宫,安仁殿。

    李治与李素对坐,李治手里捧着李素新鲜出炉的奏疏,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李素气定神闲地打量着殿内的摆设,对李治的表情视若无睹。

    良久,李治合上奏疏,长叹口气。

    “子正啊,这份奏疏分量很重啊”

    李素笑道:“陛下觉得不妥?”

    李治叹道:“其实每一条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