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闲人-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倒是很平静,在前世,男‘女’牵手漫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换在唐朝似乎太过惊世骇俗,在与东阳没有名正言顺的名分前,能给她的,大概只有漆黑的夜晚下的牵手了。

    村里果然一片宁静,偶尔传出几声狗吠蛙鸣,二人静静地走着,漫无目的的闲逛,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腿’有点酸,却都不喊累,偶尔有默契地同时扭头,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交’换一个幸福的甜蜜的微笑。

    实在走累了,二人也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刻,李素正打算将东阳送回公主府时,前方传来一道颇为熟悉的咳嗽声。

    二人一惊,赶紧同时松开手,横着移开数步,后面的‘侍’卫也加快了脚步走上前。

    漆黑的夜‘色’里看不清轮廓,李素大声喝道:“谁在前面?”

    “喊啥喊,皮子痒咧?嗯?”

    李道正负着手,缓缓朝二人走来。

    李素傻眼:“爹?这这么晚了,咋出来了?”

    “睡不着,去地里看看庄稼”李道正说着话,已走近到二人跟前,目光一瞥,看到李素身旁无比局促不安的东阳,不由一楞:“这是谁家‘女’娃?”

    李素额头冒汗:“她她是,东阳公主殿下。”

    “啊?”李道正大惊,脸‘色’顿时变得跟月光一样白。

    虽然东阳被划封到太平村已大半年了,可她平日里基本不出户,出来也只在河滩边坐一坐,村里根本不去,太平村的乡亲见过公主的屈指可数,李道正自然也不认识。

    *********************************************************

    ps:昨晚是不是只有一更?码字码糊涂了。。。算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打个广告:

    推荐一本,书名仙赏,

    仙,仙人,神仙;

    赏,欣赏,赏鉴。

    阖家遭人陷害危急关头成仙的陆渊,为揭破庞大的文物走‘私’圈子,设下重重‘迷’局,‘抽’丝剥茧,终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且看一个仙人如何游戏人间,降妖伏魔,赏鉴古玩,醉卧‘花’丛,携美逍遥。;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计() 
李道正没见过东阳,同样,东阳也没见过李道正。…。。…頂點說,。。

    以前去过李素家几次,但每次去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趁着李道正下田,宫‘女’绿柳远远跑到田边望风,东阳这才偷偷‘摸’‘摸’做贼似的潜进李家,待到绿柳跑来示警,东阳又慌慌张张跑远。

    今晚,在这惨白黯淡的月光下,李道正和东阳鬼使神差般迎面遇上。

    李素无语仰望苍天。

    若是有黄历的话,黄历上一定记载着今日忌出行,诸事不顺,宜安葬,特别宜葬那种刚谈了恋爱便牵着手满村子得瑟的某县子

    “公主殿下?东阳公主?”李道正呆呆注视东阳半晌,然后看了看东阳身后一群魁梧壮硕且面目不似善类的‘侍’卫,李道正立马相信了。

    浑身一哆嗦,李道正双膝一软,便待给东阳下跪。

    “草民李道正,拜见公主殿”

    东阳也吓坏了,急忙伸手去拦,忽然觉得于礼不合,又飞快缩回手,然后又觉得任由李道正跪下去于礼更不合,又重新伸出手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东阳急得泪水在眼眶打转,焦虑的求助目光马上望向李素。

    既然和李素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东阳便已打定主意此生非李素不嫁,若是任由李素的爹跪她,虽然礼制上得过去,但是公爹跪拜未来的媳‘妇’,却也属于不孝,东阳急哭了。

    最后还是李素眼疾手快,一把将李道正的胳膊扶住,即将落地的膝盖被李素一架一提,重新站了起来。

    “爹,别多礼了。都熟人,大唐不兴跪的”

    李道正两眼一瞪:“咋不兴跪咧?公主啊,皇帝陛下的‘女’娃,咋不兴跪咧?”

    “爹,孩儿觐见皇帝陛下时也没跪的”

    李道正粗声道:“那是你没礼数,陛下懒得跟你娃子计较。我能和你一样么?该跪。”

    着李道正膝盖又一软,李素咬着牙将老爹使劲又一提

    “爹,真的不用跪!”李素也快哭了。

    “要跪!”李道正执拗得像头犯了倔劲的老牛。

    父子俩一个拼命跪,一个使劲提,算是扛上了。

    东阳吓得‘花’容失‘色’,情急之下终于想出了办法。

    “别跪了别跪了,我,我不,本宫要回家不。要回宫回府安寝,来人,快,本宫好困,回去了回去了。”

    完东阳转身便走,‘侍’卫们也急忙将东阳团团围‘侍’住,众人在惨白的月光下逃命般跑远。

    漆黑的路上,只剩李家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沉默良久。李道正皱起了眉,低声嘀咕道:“这位公主殿下咋怪怪滴咧?”

    李素陪笑:“可能不太习惯见生人吧。爹,咱们回家”

    “不对!”李道正终于回过味来了,看着李素的目光顿时有些不善:“这么晚了,你跟公主殿下在一起做甚?”

    “聊国事,公主殿下是天家之‘女’,孩儿是天家之臣。在一起聊国事不是很正常么?”李素面不改‘色’地瞎话。

    “一男一‘女’,大晚上的聊国事?”李道正眉头越皱越紧,目光也越来越严厉,冷冷注视李素半晌,忽然一脚将李素踹得一趔趄。

    李素抿了抿嘴。没吱声。

    “知道为啥踹你吗?”李道正声‘色’俱厉地道。

    “知道。”

    “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李素笑了:“也知道。”

    “知不知道你在惹祸?惹大祸!”李道正语声带了几分颤抖。

    “不是惹祸,孩儿有计较。”

    李道正瞪着李素,良久,神情索然一叹,喃喃道:“难怪你要退亲,难怪十里八乡的‘女’娃你都看不上眼,原来”

    抬头看着儿子,李道正充满了黯然:“公主啊,真龙之‘女’,生下来都是浑身冒着仙气的,是那么容易娶的么?素儿,爹对你一直是放心的,你也一直很争气,给我李家‘门’楣添了光彩,但是这一回,你做错了!”

    李素转身看着东阳离开的方向,也叹道:“爹,谁叫我和她已遇上了,世间唯情不可理计,是福是祸,我担着便是。”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皱着眉批阅奏疏,神情越来越严肃。

    登基十一年了,论才干,李世民是个完全合格的皇帝,就连最挑剔的魏徵,大多数时候也是对皇帝陛下颇有赞誉,不得不承认,如今已是贞观盛世之始。

    但是论运气,李世民便差了许多,也不知是不是真有因果报应的法,玄武‘门’兵变,踩着手足兄弟鲜血登基,从贞观元年开始,大唐天下几乎每年都有天灾,洪灾,蝗灾,瘟灾,旱灾,如同轮值一般每年轮着来。

    天子不仁,残杀手足而致天谴,却祸及无辜百姓,类似这样的法在市井坊间流传多年,早已不新鲜了。

    李世民其实很想令史官篡史,令民间禁言,然而,想做个英明君主,怎能篡史?怎能禁言?只好捏着鼻子无声认下这笔帐,而且还要摆出一副圣明天子‘胸’襟博大的恶心模样。

    去年冬天的天‘花’瘟疫过后,刚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轻松日子才过了半年,如今河北道又传来噩讯,今年入夏后,瀛洲幽州邢州等十三个州府久不降雨,遂成大旱,庄稼成片死去,显然今年颗粒无收,难民盈野数以十万计。

    十万计的难民从家园逃出,直奔关中而来,这十万人,既令李世民痛心,又是他的大患。

    搁下笔,李世民发出长长的叹息,心烦意‘乱’地‘揉’了‘揉’额头。

    殿‘门’外,宦官轻悄的脚步由远及近。

    李世民不耐烦地盯着殿‘门’,冷冷道:“何事?”

    宦官见龙颜不悦,吓得跪地惶然道:“回禀陛下,吐火罗国使者进长安朝觐,献罕见大东珠一颗,奴婢请圣裁。”

    “一颗东珠?”李世民嘴角扯了扯,把接下来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不管怎么也是友好邻邦,要的是朝觐的态度,不在乎礼物轻重。

    “既然只有一颗东珠,便赐下去吧,赐给”李世民捋须沉‘吟’,脑海中不知怎的浮现东阳那张俏丽而柔弱的面孔。

    那个安静的,从来不争宠,永远只是静静站在角落神情清冷地看着皇子公主们撒娇的‘女’儿,这些年了,他从未给予过任何关爱,有时候甚至连她这个人都想不起来,如今也该补偿她一番了,似乎东阳已十六岁了,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吧

    李世民脸上‘露’出莫测的微笑,朝殿‘门’外的宦官挥了挥手,淡淡地道:“这颗东珠送去东阳公主府,朕赐给她了,再赐一些宫里的丝帛,吃食和首饰,一并送去吧。”p

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 
世情如猴子爬树,上面的猴子往下看,全是一张张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全是一个个红屁股。

    李世民赐珠给东阳其实只是一时之兴,他这一生的生育能力太强大,儿子生了十几个,女儿生了二十几个,大大小小加起来四十多人,其中有儒雅者,霸道者,也有跋扈者,刁蛮者,唯独东阳最老实,这跟她的出身有关,毕竟她的母亲当初只是秦王府的一个侍女,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有一天无意在府里看见,忽然有了冲动,于是当即颠龙倒凤,后来才有了东阳。

    再后来,李世民弑兄杀弟,抢夺皇位成功,东阳的母亲也被接进宫里,不痛不痒封了个下嫔,可从那以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宠幸过她,而东阳,自出生便与母亲住在清冷幽寂的宫里,说是天子血脉,却是倍受冷落的血脉,宫人势利,早知这个下嫔不可能再获宠幸,连最低卑的宫女也敢朝她们母女摆脸色。

    母女二人在这幽冷如同掖庭冷宫般的宫殿里相依为命,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东阳虽是公主之尊,然则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小心翼翼。

    李世民赐珠也只是忽然想起了自己还有东阳这个女儿,至于有没有别的心思,无人能揣度。

    李世民看似无心的举动,但看在别人眼里就不是无心了。在这太极宫里,每天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位横扫天下无往不胜的天可汗陛下,明的,或是暗的。

    东珠被宦官送往太平村东阳公主府的同时,东宫里的一名宦官便将嘴小心凑近了太子李承乾的耳边。

    李承乾把玩着手中的精致酒盏,露出深思之色。

    “东珠送东阳?这个东阳只是下嫔所出啊,对了。她今年庚岁几何?”

    宦官垂头恭敬回道:“十六岁。”

    李承乾目光越发深邃了:“十六岁呵呵,十六岁,该到婚配年纪了,原来如此”

    李承乾露出恍然之色,他觉得自己领会了父皇的深意。

    宦官仍垂着头,然后补充了一句:“今年被陛下新封的泾阳县子李素。封地也在太平村,与东阳公主府咫尺之隔,而且据说东阳公主殿下与李县子过从甚密。”

    李承乾眼中露出更玩味的神采:“李素与东阳?”

    沉默许久,李承乾缓缓道:“你也去一趟东阳公主府,以东宫之名赠东阳首饰丝帛等物,就说是我这个做太子的兄长所赠,切记,所赠之物不可比父皇多,不可稍有逾越。”

    “是。”

    “再拿太子府的名帖去泾阳县子府。五日后太子府饮宴,请李县子赴宴。”

    “是。”

    与此同时,魏王府里也匆匆走出一名宦官,满载着礼物的马车悠悠直奔东阳公主府和泾阳县子府。

    七月是夏日最炎热的时候,炽热的烈阳无情炙烤着大地,脚下每一寸土地仿佛在即将燃烧起来的边缘,树荫里的夏蝉力竭声嘶地鸣叫着,给夏日更添几分烦躁。

    素来被边缘化的东阳公主最近红了。红得莫名其妙。

    父皇李世民随手打发宦官送来一颗足有婴儿拳头大的东珠,还有一些宫里精致的吃食和丝帛等物。宫里的宦官刚走,东宫和魏王府也紧接着送来了礼物,幽静的东阳公主府前院堆满了礼品。

    东阳无措地看着这些礼物,满头雾水地发着呆。

    太子,魏王二人皆是父皇膝前最受宠的皇子,太子自不必说。这个名分足以说明一切,而皇四子魏王李泰,近年来由于勤奋好学,再加上为人机巧善言,极得父皇宠爱。朝野民间这两年悄然流传着无数的说法,皆云今上有废长立魏之心。

    而东阳虽说与二人同为兄妹,实则同父异母,而且东阳的出身太低微,太子和魏王两位兄长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