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山女剑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隔十来步,就在那一侧的石子滩上,郝大通神色灰暗,衣冠不整,形容着实狼狈,一手拂尘只剩下杆子,另一手则扶住汪志慎。

    而汪志慎垂拉着头,只见得胸口一滩血迹,竟是人事不省,不知昏迷过去还是已丢了命!

    耳边偶有呼喝声与震动声,则是这深山里最能吸引人的一幕!

    凌不乱,太虚道人,与郝大通同行的另一名年轻道士,这三人居然在围攻一个女子。

    这是几乎难以想象的。撇开年轻道士,凌不乱为一派掌门,太虚道人是武当宿老,何曾会有联手对敌的一天?若对手是王重阳之流的绝顶人物也就罢了,否则,传扬出去,恐怕不仅于他们个人,便是对华山与武当两派,亦是名声有损,而眼下这却确实发生了,不仅凌珊,宁为玉也失了平静,蹙眉见证场上!

    那女子不知何方神圣,只一身白衣,转渡腾挪之快,肉眼只可辨到一道白影,恍如行走日光下的鬼魅,自然是看不见容貌的。

    年轻道士运剑仿如疾风,听声不见影,只有日光映照下的寒芒闪烁照眼,凌不乱虽不曾出剑,但脸上偶尔可捕捉到紫气盈动,每每劈出一掌,俱有震空之响,而太虚道人则扬拂尘,踏奇步,身如飞燕,却是运上了武当梯云纵,欲捕捉那道白影,然而始终差上一步!

    一时间,河道上飞沙走石,水溅如雨,击声昂昂!

    战势似胶着,更是围攻一方的徒劳!

    宁为玉带凌珊到后不久,不等看得尽兴,那女子似乎便失去了兴致,倏忽身影一定,竟是于挪走间的太虚道人身后,一掌打来。

    太虚道任如背生眼,回身一掌以应。

    两掌不曾相抵,似之间隔了一层十寸厚的无形屏障,太虚道人一退数步,右臂上原本宽大的袖袍炸裂,小半截化作漫天碎片洒落,剩下的碎成了麻条,定在原地深深吸气,白衣女子却似毫无损伤,反倒借力跳出,落入一侧密林,眨眼无踪!

    凌不乱与年轻道士追出几步,已看不见人,情知身法远远不及,便不作无用功!

    这时才听一阵长吟冷哼声,仿自四面八方传来,落入耳中:“臭道士,今日便放你们一条生路,若他日再叫我遇到,必不轻饶!”

    一旁郝大通眼见她从旁而过,却毫无办法,又闻得这轻鄙之语,气的满脸通红,咬牙切齿骂道:“好个妖女……”

第九章 滞山() 
太虚道人望向白衣女子离去方向,喟然长叹道:“看此女音容相貌不到三十岁,却功深至此,能强逼我等三人联手相攻无法自持就罢了,还丝毫不见颓势,更来去自如,当真是可敬可叹可怕……郝道友是如何与她对上的?”

    他与凌不乱自持身份,断不会主动联手对人,来时本只是想喝退双方,分开战势,哪想他们一靠近,便被那女子主动纳入战局,竟是身不由己,而后每每欲抽身,她便如鬼魅般挪移至退路之上,一掌打来,顷刻将人逼回战局,迫人继续,这份武学修为,着实是到了骇人的地步!

    郝大通脸色十分阴沉,无论是被凌珊骗至此地,还是那三对一仍需他援的神秘女子,无疑都是在他脸上打耳光,他脸色能好才怪,道:“本只是想向她问明出山之路,哪知道此女性情乖张,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了!”

    宁为玉未刻意掩藏行迹,到来自是瞒不过任何人。郝大通说话时,便瞧了那方向上躲在宁为玉身后只露出半张脸怯怯望来的小姑娘一眼,目有愠色,终究顾忌身份,何况太虚在侧,有如何动作只能更添笑柄,便不好发作。

    但他话如此,众人却猜得到,若非那女子真的性情乖张到谁敢向她多说话便要出手伤人杀人的地步,那就定是师徒三名道人念及竟受稚子蒙骗困于山中,对那女子问话时态度不好才致冲突,但他们固然猜到,却不意去深究下去了!

    郝大通又问道:“此妖女现身华山,或与华山派有旧,凌掌门可认得此女?”

    对那女子身份,凌珊也是着实好奇。若见到风清扬以一斗三而来去自如,她必丝毫不会惊讶,但现下毕竟是这神秘女子而非风清扬,听太虚言,还是不到三十的女子,她如何能不瞠目?便好奇看向凌不乱,听他如何回答。

    凌不乱脸色亦稍有阴沉,目光闪动,不知想些什么,闻声便否认道:“若是认得,也就不会连我一同大打出手了,此女料来不是华山人士,就不知来华山有何目的!”

    这时太虚道人瞧向那退到了郝大通身边,共扶汪志慎的年轻道士,眼神中闪着莫名神采,奇道:“倒是这位道友,年纪同样不大,竟可与那女子缠斗如厮,实叫人叹服,不知该怎么称呼?”

    凌不乱亦侧目望去。从方才一番争斗可看出,此子内力上或有不及,自然境界上便也不及,但一身卓绝剑术,实际战力,却比之他凌大掌门都犹有过之,定是全真护道之人,如此人物上华山,如果真是为建全真分支,有商有量以文建倒罢,若是谈不拢强行立派,冲突一起,以华山之力,恐难抵挡,唯有求援,当下更笃信了原本的猜测!

    郝大通闻言说道:“这是贫道三徒儿范志曦……志曦,见过凌掌门与太虚道友!”

    实则他是全真二代弟子,太虚道人却是武当三代弟子,按辈分应是他还高一辈,但一来他方才五十,虽比凌不乱要大上几岁,却不如太虚道人,其人已近古稀,自然年纪比他还大一截,武功则更如是。再来归属不同,双方又有比生死之斗更甚的道统之争,谁还理你辈分高辈分低?是故以道友相称而非自以为前辈,也免得自取其辱!

    那范志曦脸色木讷,有些沉默寡言,听命道:“晚辈范志曦,见过岳掌门、太虚前辈,亦感谢两位及时援手之恩!”

    言罢,放开汪志慎,抱拳一礼!

    凌不乱就旁一让,连连摆手,叹道:“都怨凌某教女无方,才致三位道长今日之险,援手尚不能补过,哪里还有脸当得范道长感念,可切莫如此!”

    今日固有援手之情,但陷危之由,却是在于女儿,功过能否相抵,全由一心,凌不乱猜这三个道人不无迁怒的可能,若如此,到时这怨气自然是记在华山派,记在他凌不乱头上,往后更需戒备了。

    随即,凌不乱脸色一正,道:“眼下另一位道长重伤昏迷,不如请先上玉女峰医治,岳某也好代女儿斟茶赔罪!”

    郝大通此际有心一走了之,但犹惦记着上山目的,加之汪志慎有伤在身,也不好过多奔波,只得阴着脸道:“好,那就叨扰了……只是,赔罪之言,岳掌门切莫再提!”

    一行匆匆返回玉女峰。

    从下山寻人到回山,消磨了半天,已是接近黄昏。

    有郝大通在,凌珊自是不能再到处乱跑了,晚饭都还没吃,凌不乱先责令她向三道赔礼道歉,随后便命她在房间内闭门思过,七天内除了方便之事,不可踏出房门一步,每日还由弟子专门看守,以防她不遵行……然则说是看守,又何尝不是找个人陪她聊天解闷?凌不乱终究是疼惜女儿的。

    关于郝大通是否建立华山全真之事,尚无定论,或者说看守凌珊的毕竟是弟子级数,身份太低,故不明底细,只是一连数日,都听师兄师姐提及那汪志慎的伤一直未曾恢复,郝大通与范志曦便一直滞留于华山,想来还有想法,他师徒三人既不走,太虚道人自是也还未看足西岳风光的,这出自一南一北世间道门最大道统的两个道士,便游览于华山诸峰间,时常兴致一来,坐而论道,凌不乱自每每陪同,以事出现争论时,可作和事佬!

    因尚在关禁闭,凌不乱便未传凌珊外功剑法,她无聊之际,又不想闲话多聊,便索性静坐入关,安心去打磨经脉内力!

    如此一来,或是思感澄明、用心唯一之故,竟叫她隐隐触及了《华山练气术》的下一层境界。

    此功分三层境界,第一层算作小成境界,只需化生出内气,便算到了这一层。第二层大成境界,指明天地无相唯一气,舍此气之外无物,方作大成,而第三层圆满,则是随时入定,随时出定,任意由心。

    禁闭第五天,凌珊练气之时,有一时之机使心境近如初定时的虚空之境,自是第二层,只是至多三息而无法持久,便算不得完全的大成,只能算触及!

    而倚仗此功,直到她禁闭期结束,居然还叫她练通了十二正经中的一条,内力愈壮,自此只觉耳聪目明,周身豁然开朗,整个人无比轻快!

第十章 练剑【求收藏】() 
凌珊此际空有三分内力,要完美运用却需要外功配合,否则作用有限,故禁闭一除,便径自去寻找凌不乱、宁为玉二人,想要学习一两门剑法傍身。

    时凌不乱正偕同南北二道离开玉女峰,外游太华,早出而未归,只有宁为玉坐镇玉女峰,知道女儿功力有进的消息,自是大喜过望!

    但稍一细思之后,却不答应传剑,道:“你如今年纪还小,又身在山上,不需以剑法外功去对敌,况且你于练气极具天赋,我看你还是先行练气,使基础更牢,待过两年内力更精纯富余时再去学剑,自然信手沾来,事半功倍,当知磨刀不误砍柴工!”

    凌珊憋闷无比,当然不情愿,于是撒泼打滚不肯答应!

    许是被振振有词的一句“数年只做一件事,就算做到了,到时人恐怕也被逼疯了,而如果做不到,那这几年时间自然更是荒废,不如白天练剑晚上练气,闲时嬉笑打闹,如此动静相宜方能长久”打动,宁为玉终究答应下来。

    “本派希夷、养吾二上剑,奇险、清风、玉女三中剑这五套剑法可成系统,精深奥妙,其余剑法俱杂而不全,甚而只是门中前辈闲来信手偶得,但也胜在入门容易。你是希望直接学那五套全法剑术之一,还是希望先练好基础把式?”宁为玉介绍道,罢了将选择权交给女儿。

    她既然如此说了,自是代表先学某种皆无碍,凌珊便道:“先学些杂剑打磨基础吧!”

    宁为玉顿时讶异道:“这倒是难得了,我还以为你只要最厉害的呢!”

    “女儿也是知晓楼高万丈始于地基的!”凌珊不满道。实是华山之上,她只对紫气玄功抱有憧憬,而并不大看得上华山剑法,打算往后行走江湖时再去寻找傍身剑术,故此只是为先了解一下剑术道理,并不准备去费心费力钻研深练。当然,这话是绝不可说出口的!

    宁为玉忙笑道:“好好好,珊儿最聪明最博学……那我便教你一门莲花剑法吧!”

    接着演练剑式,让凌珊跟着舞剑。因觉得她可能一时记不住,左右也无碍,口诀便未一同传下。

    这莲花剑法不过七式,很快便练得有模有样,形有相似了。宁为玉便带她去了华山藏书楼。

    华山派有名有姓的武功绝不少,要传承下来自然不可能依赖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导,绝不外传的紫气玄功都尚有秘籍于世呢。何况总有许多事迹事件会需要以文字记录下来,故华山也有座藏书楼,就如藏经阁之于少林寺,有武学,有典籍,规模虽小了许多,对彼此的重要性却不遑多让!华山剑派人丁稀薄,每日也是特别会派出两个弟子值守巡看的!

    宁为玉在藏书楼中翻找,很快找到莲花剑法的剑谱,不薄的一本,上面记录着莲花剑法之口诀,寥寥二十来句,或长或短,共五六百字,更多的则是历代修习过或者了解过的前人对这些口诀的注解,让后人不致看的头昏。

    这本剑谱交给凌珊,宁为玉嘱咐要勤背苦记,记熟之后,再归还到藏书楼内。

    武功分内武与外武,内武为武学境界,外武则为武学,其主要是内功练气,外功练技。

    而外功也分两部分,为外显招式与运功路线,两厢配合才是完整的武学招数,可成就最大威力,无论哪种外功俱不例外。

    先前学自宁为玉的剑式,即为外招,而这口诀,便是指导内力运行路线了!

    这两部分,缺一不可。比如外招,如无实在的运功路线相配合,那便是常说的庄稼把式,偶尔或也会有大威力,然不入流就是不入流,当然,在施展外招之际强行灌注内力亦无不可,只是威力往往是小了,不过,假若本身便已身负内力,只练外招,也是有助于壮大内力的,就如同打坐入定时摆出一些姿势,可助修为增进的道理一样,只在于静势与动态的区别!

    而若无外招相称,那外功便立成内功运力法,与主行练气的内功心法有别,但关系却极大拉近了——只因运行内力时,对经脉的通畅亦有助益,长此以往,经脉之间的浊气也能散去,继而滋生更雄厚内力来,这即是由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