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著仙途-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错。娃子阿,你以后经常来找伯伯玩的呀。你真是,咋不早来呢?我这要出门,连见面礼都没有。娃子呀,以后补上呀。”老王抱怨着说。

    “我是听马大哥说你要出门了,才赶过来的,哎呀,你看,不刚刚好。”杨成说。

    老王带着杨成几个进了一家仁和堂的药铺,这老王叫王子松,现在是仁和堂的当家兼大夫,从王子松的太爷爷开了这家仁和堂,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用心经营,现在的仁和堂已经是颇有规模的上百年的老字号了。

    大堂的一边是放了3张桌子,有3个坐堂大夫在看病,另一边明显是那要的地方,老王带着杨成他们进了内室,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堆药,说:“这些是我新做的药,金疮药、止泻药、解毒药、驱虫粉等等都在这里了,你全要了吗?”

    “好的,看着也没多少,都要了吧,”杨成点点头说。

    “好,就收5两了。”老王把所有的药都包装好,交给了张素娘。

    “老王,现在这个点数了,还上山?”杨成跟着老王一起到了柜台问。

    “我准备今晚赶到山脚下,在村民那里借宿一晚,明早上山的。”老王说。

    张素娘给完了钱,老王接着说,“我先走了,你慢慢的。”

    杨成点点头说,“你小心点呀。”

    老王挥挥手就上了马车走了。

第三十六章。 干粮() 
杨成看着老王的马车走远了,才跟张素娘说,“我们也回去吧。”

    “什么?回去?还要去买干粮呢。赶紧的,回去还要做出来的,”张素娘赶紧说。

    “哦,好,好,我们就去一下西市,看看还有没有猪肉的,肉干不错,方便,”杨成马上说,带头往西市的方向走。

    “还有要做些炒面,也方便在路上吃。”张素娘边走边说。

    很快三人就到了西市,虽然已经是下午了,但是还是人来人往的。这西市是个简陋的开窗式的市场,只是搭了一个大棚,里面就是集中摆摊的地方,每个摊位都间隔好的,都要交租金的才能摆摊的。这大棚的周围也是铺面,都是些买粮油、干货的。

    杨成带路很快就到了一家卖猪肉的档口前,看着也没剩什么了,就问:“老牛,你今天生意不错呀,还有没有猪里脊?”

    “哦,杨成呀,怎么是你来买菜呀。还带媳妇孩子的。”老牛大声说。

    “是呀,今天要买的多,过来打下手的。猪里脊有没?”

    “没了,今天生意不错,就剩这些了。不过我进了一些牛肉,你要不?”老牛爽快的说。

    “好呀,有多少?”

    “就10斤牛肉,你看,不是下栏货来的,便宜点给你,35文一斤,全要了吧。”老牛一边拿出牛肉一边说。

    杨成看了看,确实是不错的一块肉,也便宜,就说:“都要了,装好。”

    “好嘞,这些猪骨头要不?10文都给你,我也早点收工。”老牛问杨成。

    哇,骨头汤耶,猪筒骨,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就拍着手说:“要,要。”

    杨成看了看小瑶说:“好都要,煲浓汤给大妞喝,哈,”

    杨成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抱着小瑶赶到了粮油店,买了1斤花生,1斤芝麻、1斤核桃、5斤白面粉,一家三口就赶紧回家了。

    回到了家,张素娘开始给杨成做干粮,杨成听张素娘的吩咐,把牛肉洗干净,再将牛肉切成小块,放一边。然后拿出核桃出来慢慢的剥。

    小瑶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看见杨成剥核桃,自己也拿起一个,小手一用力,咔嚓,外壳就裂开了,然后小心的把核桃肉挑了出来,然后又拿去一个来剥。一点都没留意拿着锤子的杨成呆呆的看着自己,正惊叹自己闺女的巧手。

    小瑶和杨成合作很快就把核桃剥完了,顺手的把花生也剥完了。

    张素娘那边拿着切好的牛肉和冷水一起下锅煮,水开后把牛肉捞出来,放一边。

    小瑶赶紧的搬了一张凳子进厨房,站在上边看着。

    张素娘笑着看了小瑶一眼说,“不用来看着,这里这么大烟的,等会要流眼泪咯。”

    小瑶摇摇头说,“要看。”

    张素娘也随便小瑶了,杨成也进来了,烧火。张素娘在在锅中放入一些油,放入姜片爆出香味,然后把牛肉倒进锅中,不停的翻炒,待牛肉变成深红色的时候,放入辣椒、蒜继续翻炒,再把白糖、酱油、料酒、花椒、以及一个布袋,这布袋里装的是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干姜、豆蔻、甘草、胡椒、陈皮等大料放进锅中,再加开水煮开后,叫杨成把火调小点,慢慢炖。

    张素娘又开另外一个锅,把花生倒进锅里,叫杨成保持小火,然后不断的翻炒,手不停的炒,等等闻到花生的香味了,抓起一把花生用力一捏,花生的外衣都掉了,然后把花生舀起放一边。

    然后洗锅,把核桃倒进去炒,这核桃已经弄的碎碎的,炒到金黄色也舀起;然后又洗锅,把芝麻也炒熟了,舀起放一边。

    这时闻到了很香的味道,小瑶不断的咽口水,杨成也往锅里看。

    张素娘打开烧牛肉的锅盖,看水变少了,快要干水的时候,就不断地翻炒;水干了也不要着急出锅,又多炒一会儿,在一个瓦罐上要出一些粉末加进牛肉里,捞匀,出锅了。

    张素娘看了这两人一眼,笑着说:“现在的牛肉干还没好,只是半成品,还有根据自己的口味,再加入一些调味粉,就像我手上这罐已经做好的调味粉,搅均匀,再把牛肉摊开放,晾上一两天,等牛肉更干一些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牛肉干了。”

    两人都一边咽口水一边点头,张素娘给他们两人一人塞了一块进口,两人就很满足的样子。

    然后又交给两人任务,把牛肉倒进一个竹编成打篮子里,摊开,再盖上一个盖子,把这个篮子挂再屋檐下。再去把炒好的花生,、核桃、芝麻碾碎。张素娘就去做晚饭了。

    父女两就屁颠颠的去忙活了。先把牛肉挂好,免得自己没吃着反而便宜了老鼠。然后两人对着3盘炒好的干货,想着怎么把他们碾碎?

    杨成把花生的红色的外衣去掉,小瑶就问张素娘要了一个干净的严密的布袋,然后把炒好的花生放进袋子里,自己捉住袋口,把袋子平放在凳子上,拿着一条小木棍,然后捶打袋子,很快就把花生打碎了。其他两样也照样的弄碎了。

    等两人把活干完了,张素娘也叫吃饭了。饭后,又继续忙活。

    张素娘还是让杨成烧火,先大火后小火,小瑶边上看着,张素娘洗干净锅子,炒面,不停的翻炒,炒的面均匀为上,用铲将面球打散。等把面炒熟的时候,倒到面板上,用擀面杖把面再擀一下,这是为了把细小的面球擀成面粉。

    在锅内放一些猪油,等油七成熟时将面倒进油中,翻炒,不停的翻炒,直至油溶于面中,然后出锅。将油茶面平摊于干净的无水的大盘上,尽量摊薄,让油茶面散热快,尽量的凉下来,按张素娘的意思说,如果堆在一起,面就会变糊了,就不好吃了。

    等茶油面凉了的时候,把炒香芝麻碎、花生碎,核桃碎拌在炒面里,再拿出一个干净的陶瓷罐,把拌好的茶油面装进去,盖好盖子。剩下的用开水加了些白糖调了3碗,一家子就吃起了宵夜。

    做完了这些大家都很累了,洗洗都很快入睡了。

第三十七章。 三年() 
第二天一大早杨成带着一个大包裹出门了,小瑶还没醒,等小瑶醒来的时候,天才蒙蒙亮,张素娘和小瑶吃完早餐就牵着手拿着早餐去了张秀才的家,开始了这一天。

    张素娘放下小瑶给张秀才照看,自己就去了买菜了。没多久,小轩来了,当然小马和小七也来了,张秀才安排小轩跟小瑶坐一起,小马和小七旁听。中午下课了,小轩三人先回了镖局,小瑶午睡后才去镖局习武。

    3年后,杨成夫妇生一个男孩叫杨小杨,小杨也有1岁了,现在张素娘又怀孕了。而小瑶在这三年的进步特快,以至于张秀才和李老觉得没什么可以再教给小瑶的了,当然了,这两人除了正规的上课外,还不断的加开小灶,再加上小瑶的成人心智和底子好,简直就可以跟两人比美了。小轩、小马、小七的进步也很多,再加上几人对河阳城的熟悉,大家都清楚小院子是困不住几人的,很放心的让这四人自己出外玩耍。

    这天几人又出去疯玩了,见到前面的人围了好几圈,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几人左转右转走到了最里面。只见一个白头发的老妇人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8岁左右的男孩跪在地上求众人帮忙,救救他奶奶,边上还有一个3岁左右的女孩在哭,但是没人帮忙。围观的人们还在议论是不是碰瓷了什么的。

    唉,不管在那个时代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难怪人们的防备心这么重,这几年局势乱了,又加上天灾,来了很多来城里逃难的人,而这些人有的又诡计多端的,使很多人上当受骗,所以人们对外来人都特别的防范,而这几人又刚好是外来人,大家不敢随便帮忙,也是怕帮出祸来了。

    小瑶可不怕事,上前摸了摸老人家的脖子,还活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晕倒了,自己懂得那些皮毛可不敢乱动,于是叫小七:“小七,去叫药铺叫王伯伯来一下。”

    “诶,”小七应了一声就跑了。

    “大妞呀,别多管闲事了,万一等会敲诈你,怎么办?”旁边的人提醒说。

    “怕什么,余伯伯,有你们大家作证,就算是到了官老爷那里也不怕的。况且他们敢来,我们就把他们捉住送到官老爷那里,说不定还有奖钱拿呢。”小瑶大声的说。

    这余伯伯原来是在镖局对面开了个布庄的,小瑶几个也经常去那里玩的,这人是个热心肠的,经常拿糖果招呼他们,还经常施舍一些吃的给小乞丐,就是因为帮了一家子逃难的外来人,被讹诈了几次,怕过鬼了,不敢再随便的帮人了。

    “对,对,大家伙一定会帮忙作证的,决不放过任何骗子。”余伯伯认可的说,其他的人也点点头。

    男孩子对着小瑶说,“谢谢你,谢谢你。”

    这时小七拖着王伯伯来了,小瑶看见了王伯伯就说:“王伯伯,你赶紧看看这老人家怎么了?”

    “好,好;”王伯伯缓缓气,蹲下来给老妇人把脉,再翻了翻老人的眼皮,看了看,就说:“唉,饿的,吃饱了就没事。”

    旁边的男孩子就哭起来了,说:“奶奶把吃的都给了我和妹妹了,还骗我们说她吃过了,原来,,,”小女孩也跟着哭起来了。

    “唉,可怜呀,大家伙也帮帮忙吧,确实是太艰难呀。”余伯伯叹了口气说,然后自己拿出了一块银子,其他人也点点头,一文几文的也凑起来,交给了男孩。

    “王伯伯,你看这人能不能搬去你那里吗?”小瑶问老王说。

    “她又不是病了,最好是有吃的住的。我那里不行了,都爆了。”王伯伯摇摇头说。

    “你现在怎么办,在这里有亲戚吗?”小瑶转过头问男孩子。

    “没有了,都没有了,就剩下我们了,奶奶才带我们出来的。”男孩子低下头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小瑶想了一会,吩咐小七说:“小七,你在去我家一趟,看我爹在不,让他来一趟。”

    “好咧,”小七又跑了。

    很快,杨成来了,问怎么回事。小瑶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又问:“张奶奶不是说可以出租一间房吗,可不可以租给他们?”

    “对,对,你张奶奶是这么说过的。要不先带他们回家?”杨成问。“好,就先这么办吧。爹你背起这老奶奶吧。”小瑶说。

    “好,”杨成蹲下来来,大家就帮忙扶着,然后就往家里走去了,其他人也散了。王伯伯对杨成说,“我就不去你那里,药铺那里还很多人在等着。”

    杨成说:“好,你先回去忙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一伙人很快就回到了杨成他们的小院子,刚好张素娘带着小杨在院子里,看到这样的情况就问怎么了。

    “娘,有吃的不?”小瑶马上问。

    “有呀,刚煲好一锅粥,还有馒头。”张素娘回答。

    “刚好,我去把它端出来,让它凉凉。”小瑶立马跑进厨房,把锅子端出来,在盘中倒进井水,把锅子坐进盘中,打开盖子,然后又急冲冲的跑出门,说:“我去找张奶奶。”

    “这孩子怎么急冲冲的?”张素娘说。

    “唉,你看,这老人小孩都饿成这个样子了。”杨成把老人放在躺椅上接口说。

    “哎呀,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