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汉哈哈大笑,微微点头,柴心月立即上前,依次把银子收了起来,交给车上的叶子萱。叶子萱看到银子,两眼放光,乐得合不拢嘴,重新清点之后,锁到一个木匣子里。

    萧汉拱手道:“大师有心,萧汉谢过。”原本心里还有些小怨恨,此时随着银子到来,顿时烟消云散。萧汉心中暗自为自己辩解,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武当派现在最缺少的便是钱财,只要有人白送,来者不拒。

    虽说二百五有些不好听,不过钱可是真的,拿了再说。再说自己一走,法和等人去了心头之患,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给自己点钱也在情理之中。

    遗憾的是只看到法王寺、天台寺、华天寺、天池庵、通慧庵僧尼,其他寺庵都没有来。如今要走了,萧汉其实很想见一下静心小美尼,想到慧安老贼尼防贼一样的眼光,还是罢了。

    法和和慧冰又与萧汉闲扯一阵,鼓乐声中,萧汉翻身上马,拱手对二人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再会。”二人双掌合什,面上带着微笑,齐声道:“一路顺风。”

    在他们说话之间,叶子萱早已下车跟村民们一一告别,这些人大都得了武当派好处,显得有些不舍。

    萧汉骑在马上,轻挥马鞭道:“出发。”车辚辚,马萧萧,渐行渐远。慧冰面色平和,转头对法和道:“师兄,你为何不告诉他那事?”法和一愣,拍着光头道:“看我这记性,着实忘了。”眼看众人走远,法和笑道:“萧汉自恃天佑,也许能对付得了,不用我们担心。”慧冰点头不语。

    队伍很快到得青阳县,武当弟子们第一次远行,都很兴奋,田承志等人不愿憋在车里,纷纷向叶子萱请求骑马护卫。叶子萱被纠缠不过,点头同意。弟子们欢呼雀跃,纷纷跳出马车,一人拣一匹马跳了上去。

    武当七子同样兴奋,缠着李月萤要骑马。李月萤知道萧汉肯定不会同意,连哄带吓唬才让他们安定下来。一路欢声笑语,过了青阳县,当晚便宿在野外。叶子萱为人细谨,早就准备了数十条被子和褥子,一人一条发了,分批值宿。

    第二日便到了池州,萧汉想起任务还未完成,便去拜见了池州刺史张全约。二人谈了半天,张全约听他说起少林大会,虽说不在江湖,仍是吓得变了脸色。二人又谈起地图之事,萧汉坦诚没有头绪。张全约无可奈何,想到他要远行吴越,此事只得作罢。萧汉没完成任务,自感惭愧,把地图还给张全约。张全约收了地图,又送了他五百两银子充做盘缠,萧汉当然来者不拒。

    萧汉又告诉他明年二月李景便会迁都洪州,而且还会死在那里,太子李煜即位,此后国势渐颓,犹如明日黄花,十六年后国破家亡,让他早做打算。张全约原本对他半信半疑,经过赵氏代周一事,早就对萧汉算卦的本事佩服至极。

    闻说江南国毁在李煜手中,张全约面如黄疸,汗出如注,怔了半天方道:“萧掌门可有救国良策,如能挽得颓势,江南数百万百姓必将感念于心。”萧汉摇头道:“天命难违,我辈岂能逆天而行?”

    张全约突然起身,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萧汉着实吓得不轻,急忙上前去扶,张全约虽为文人,却经过战阵,身强体壮,一时拉不起来。萧汉急道:“刺史大人这是何意?难道也要我跟你下跪不成?”

    张全约摇头道:“我听说萧掌门雷劈不死,可见天佑贵人。张某不才,恳请萧掌门顾念江南百姓,救我江南国一命。”

    萧汉冷笑道:“李煜保不住江南国,却不意味着江南百姓遭殃,不瞒你说,李煜即位,对江南国来讲倒是个天大的祸事。”

    见他肆意评说太子,张全约并未见怪,反而深以为然。二人身处密室,无人打扰,说话便没了顾忌。张全约沉思道:“李煜为人暗弱,听说一向躲在东宫吟诗做词,沉湎歌舞,确实没听过一丝半点可赞之事。”

    萧汉冷笑道:“老祖宗有言,富不过三代,到李煜这里正是三代,比秦始皇强多了。”张全约求他道:“既然你能预测赵氏代周,自然也有破解我江南国灭亡方法,就算不为李煜,国破家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萧汉很后悔自己多嘴,其实对张全约来讲,国家灭亡对他没有一点影响。赵匡胤为人宽厚,绝不会为难他们,百姓也没什么大影响,于情于理,江南国灭都是好事。

    眼见张全约跪在地上,形容可怜,萧汉突然想起历史上的南北朝,心中一动,事在人为,如果李煜不能即位,换做李从善,历史是否会有不同?跟着想到自己穿越一次,只是一个小小的江湖人物,凭自己平庸的资质,在江湖上掀点风浪还可以,如果去搞政治,有些不自量力。

    天人交战一番,萧汉叹了一声,扶起张全约道:“我有个想法,不知对也不对。”张全约顺势起身,坐他对面道:“愿闻其详。”萧汉正色道:“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出了这个门,我可不承认说过这些话。“

    张全约在官场浸淫十几年,自然懂是他话中之意,正色道:“请萧掌门直言。”萧汉点点头,道:“君可曾知道东晋?”张全约一愣,跟着醒悟过来,犹豫道:“你的意思是南北对峙?”萧汉点点头。

    张全约皱眉道:“难道大宋在十几年间便会灭掉诸国不成?”萧汉冷笑道:“正是,据我推算,大蜀六年后最先灭亡,然后便是南方大汉,吴越主动献土归降。北方汉国也会在十几年后亡国。”

    萧汉上次不仅准确预测赵氏代周,而且还预测了他登基的日子,不由张全约不信。张全约面无血色,颤声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只剩下大宋与我江南国了?”

    萧汉哈哈大笑道:“以李煜这样一个废物,能保住江南吗?”张全约摇头道:“你有何主意,直言便是。”萧汉笑道:“我直言不是难事,你们却不一定会办成?”

    张全约踌躇道:“你的意思是阻止李煜上位?”萧汉郑重点头,收起笑容,盯着张全约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赵匡胤比起大周柴荣,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诸国迟早都会被一一铲平。江南如果换上一个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国君,趁早下手操练兵马,率先平定大汉与吴越,西攻巴蜀,与大宋隔江对峙,北和汉国大辽,南北分治便可实现,只要后世子孙不出纨绔子弟,又可保得百十年安全。”

    萧汉知道这番话无异于画饼充饥,自己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却一件事都不成。

    张全约听完,如老僧立定一般,好久才轻扣桌子道:“倒要好生思量。”突然一拍桌子道:“萧掌门可有合适人选?”

    (未完待续。)

第一三九章 新式练兵() 
萧汉叹道:“不是我说话不中听,就算你听我的,难道你们能说服李景变更皇储之位?”张全约摇头道:“我只是一个小小刺史,哪能左右朝局,只是绵尽人事而已。萧掌门说出此番话,必有合适人选,不如说出来参详一下。”

    萧汉苦笑道:“除了李煜,李景成年儿子便只有七子李从善与九子李从谦,本人倒与那李从善有些相熟,观察此人气度不凡,胸有大志,倒与殁去的李从冀相似,又比之多了一份儒雅刚强。”

    张全约点头沉思道:“七公子为人谦和,我与之数次交往,谈起淮南战事,言语之间颇为不满,又与我复盘战事,谈起指挥问题,气愤难平。”萧汉笑道:“国无良君,军无良将,能胜就见鬼了。”

    张全约面色尴尬道:“请萧掌门指教练兵之法。”萧汉大笑道:“我一个小门派掌门,打打杀杀都勉为其难,哪里会练兵?”张全约摇头道:“天佑之人,必有天佑之法,萧掌门别谦虚,这里只有你我二人,言行无忌。”

    萧汉执意不从,张全约急了,站起身又要跪下,萧汉有些急眼,跟着扑通跪下道:“咱俩就当过年了,你跪我一个,我跪你一个,反正不给压岁钱。”张全约哭笑不得直起身子道:“萧兄弟,你看老哥我如此诚心,今日一别,千里迢迢,相见无日,何不尽心直言?你从青阳出发,扑北而来,自是想着老哥,大唐虽争战失利,却还有一帮尽忠守节的大将,如有指教,哥哥我自会竭尽全力上报枢密院,极力促成此事。”

    萧汉见他认定自己会练兵之法,苦笑道:“练兵之法古书自古有之,《太公兵法》、《孙子兵法》皆有定法,何苦追着我不放?”张全约摇头道:“古法与今时大为不同,练兵之法,不能一味拘古,萧兄弟天生异禀,他日必有大成,还望不吝赐教。”

    萧汉叹了口气,皱眉道:“刺史大人请坐,你既然如此待我,我倒也一点想法,说说也罢。”张全约大喜,坐回椅子上,两眼放光道:“请讲。”

    萧汉想了半天,问道:“不论是征兵制还是募兵制,这个时代,士兵们当兵的目的是什么?”张全约思考道:“百姓当兵当然是为了吃粮。”萧汉赞道:“还算靠谱。既然是为了吃粮,当然是为了好好活着,如果没有大将在后逼着,士兵们会为了国家拼死作战吗?“

    张全约摇头道:“自然不会。”萧汉正色道:“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士兵们为了国家拼死而战,你说结果会如何?”张全约摇头道:“这不可能,北边大宋精兵强将林立,如果战事不利,士兵同样会溃逃。”

    萧汉不以为然,摆手道:“这是因为你们这些地主老爷根本不知道百姓想要什么。”张全约老脸微红,道:“百姓只要吃饱就行了,还想要什么?”

    萧汉眼见天色不早,再拖下去今天就走不成了,有些担心。张全约看出他心思,立刻道:“今日武当派便在本州住下,我已经吩咐管事安排到本州最大的客栈酒楼,由刺史府亲兵护卫,兄弟尽可放心。”

    萧汉见他知趣,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跟着收起笑容,正色道:“自从朱温篡唐以来,天下四分五裂,如今已有五十三年,百姓不甘其苦,却无从选择。一代雄主柴荣本有心一统天下,奈何英年早逝,事业崩沮。如今赵氏代周,必将重起统一之旅,各国承平日久,政治昏暗,军事废驰,迟早都是一死。”

    说到这里,张全约连连点头。萧汉继续道:“百姓为了生存,是不在乎什么国家的,当年淮南之战,就因为我江南国收税颇重,而大周税收较轻,江北的百姓纷纷投降,可有此事?”

    张全约尴尬万分,点头称是。萧汉微微一笑:“可见百姓追求的目标第一是活着,第二是活得好一点。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要百姓为你卖命,就得给他实实在在的利益。”

    萧汉喝了口茶,继续道:“百姓想要什么?一是金钱,二是土地。金钱可以买衣物,土地可以产粮食,可这些东西大都在地主官僚手中,普通百姓佃农辛苦一年,所得不够糊口,又要服徭役,服兵役,平心而论,你可能知道他们的想法?”

    张全约汗出如浆,连连摇头。萧汉又道:“江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普通百姓却面带菜色,衣衫破烂,钱物都哪儿去了?如此国家,百姓为什么要为你们卖命?”

    萧汉又喝一口茶道:“想要百姓卖命,就要诱之以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钱只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法便是赏赐土地,让他们知道一旦战争胜利,便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也能当上地主。如此一来,士兵们可会拼死一战?”

    张全约双目圆睁,击掌道:“高明。”跟着面色一黑道:“土地都在地主手中,想要让他们拿出来难比登天,会动摇国家基础的。”萧汉笑道:“如果告诉士兵们,让他们去攻打别的国家,夺取的土地全部分给个人,只要向国家交税即可,是否可行?”

    张全约腾地站起,激动地满脸通红,搓着两手道:“如此一来,士兵们必会个个死战,变成虎狼之师。”萧汉点头道:“如果此法成功,大蜀如何,大汉如何,大宋又如何?”

    张全约道:“那怎么练兵呢?”萧汉笑道:“刺史大人未免太过小气,只让喝茶,连点吃的都没有,饿着肚子是想不出好点子的。”张全约一愣,哈哈大笑,亲自出屋操办。一会儿便有两个侍女端着各式茶点精美小菜进来,放到桌子上退走。

    二人重新入座,萧汉饿得狠了,再不客气,筷子雨点一般落到盘子上,看得张全约眼都直了。好不容易等他吃完,侍女们进来收拾碗筷,重新沏了好茶,这才关上屋门退走。

    萧汉摸着肚子道:“我被天雷击了三次,脑中方法有些古怪,说出来行的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