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生-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反唐军准备不反唐了,准备和大唐坐下来好好聊聊,就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贵和班上演一出新戏,叫做斩韩信,又怎么能够让黄巢开心?

    这贵和班,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仅仅是黄巢纳闷,就连蕲州刺史府上一众僚佐都不明所以,开始神色古怪地窃窃私语,唯有心中早有定计的裴渥和王镣不动如山。

    至于反唐军一边,王仙芝更是仰头一口喝干了眼前的美酒,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就这样,贵和班的新戏未央宫,在这种极其怪异的氛围中开演。

    第一场,有冒顿在代州兴兵,刘邦亲命大将陈豨出兵平叛。

    第二场,陈豨在出兵之前,前往原来的元帅府,问计于韩信。

    韩信一出场就念道:“本爵,韩信。曾在汉室才得一统。可恨刘邦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他疑心于我,将我兵权撤掉,三齐王贬为淮阴侯。是我心中不服,久不上殿朝拜,长此以往,何日是俺出头之日!正是:

    汗马功劳终何用,敌国一破亡谋臣。”

    结果韩信刚刚念完,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阵嗤笑之声。

    还有人不断在重复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一边笑还一边偷偷打量黄巢王仙芝二人。

    弄得所有反唐军的将领,脸上都有些不好看。

    那黄邺柳彦璋之辈刚想开口,却不想裴渥说话了。

    “老龟,莫要怪声怪语,好生看戏才是。”

    老龟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到了蕲州刺史府,看他的座次,应该是右龙武军在蕲州的行军长史,想必也是汝州一战的功劳所致,虽然老龟的个性不招人喜欢,不过现在配合起裴渥来,还算是不遗余力。

    老龟哈哈一笑,阴阳怪气地说道:

    “是,正要‘好好看戏’才是。”

    他刻意加强了“好好看戏”这几个字的读音,也不知道要好好看贵和班的未央宫,还是要好好看看大唐版的斩韩信。

    黄家军众多首领有心发作,却发现这货一语过后,便一言不发,装出一副欣赏京剧的样子,也不由得一阵气结,只得把注意力再一次转向台上。

    台上演出还在继续。

    韩信与陈豨相约起兵反汉,陈豨依计而行,刘邦亲自提兵平叛,离开京师的时候,特意给吕后留下一柄“斩韩信”的宝剑,并且叮嘱吕后,如果韩信当真造反的话,就去请丞相萧何出手。

    陈豨不是刘邦的对手,派人送密信给韩信,韩信另派他人送回信,却不想被刘邦军士所截获,正式确定了韩信确有反意,即令留守咸阳的吕后和萧何斩杀韩信。

    萧何也得到了消息,进宫面见吕后,两人议定,以陈豨授首为名,邀请所有重臣前去未央宫大贺,开办人头大会,实际就要捉拿韩信。

    贵和班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尽显京剧的绝代芳华,看着台下一种人等如痴如醉。

    整个过程中,再也没人如同老龟一般横生枝节。

    不过黄家军的各路首领,都是越看越有些恼怒,一个劲地目视黄巢,就等他一声令下,甚至一个眼神,就要上台大闹。

    不过黄巢虽然面沉似水,却也一直没有发作,就这么静静坐着一言不发,不断豪饮杯中的美酒,一副借酒浇愁的样子。

    直到演出到第十场。

    满朝文武前去邀请韩信共同赴宴,韩信疑窦丛生,不准备前去。

    此时萧何亲至,一句“我萧何保你无妨碍”,才算是打消了韩信的顾虑,欣然与萧何一起,共赴未央宫。

    看到这里,黄巢突然一笑,笑容有些牵强,有些复杂,更多的,是酒入愁肠愁更愁的醉后憨态,他摇摇晃晃地端起酒杯,对裴渥敬酒,说道:

    “裴刺史,这贵和班的京剧,可算入眼?”

    “当然入眼!”裴渥哈哈大笑,“不瞒黄大侠,裴某人也算见识不浅,不过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表演,今天还真是长了见识”

    说完之后,同样端起酒杯,遥遥向黄巢一让,就要与他共饮。

    却不想,黄巢根本没有饮酒的意思,而且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酒杯,轻声说道:

    “真要是算起来,这贵和班,和黄某人渊源不浅,以前我就以为他们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

    “哦?愿闻其详。”

    裴渥见状,不明所以,端着酒杯,轻声问道。

    不仅仅是他,看戏众人也都开始关注着黄巢,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黄巢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轻声说道:

    “贵和班今天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既然我乃是大唐韩信,那么未央宫中的萧何,又是谁?”

    说完之后,突兀抬头,双眼之中,隐藏在醉眼眯斜之中的,是一道厉芒!(。)

第193章 韩信,该死!() 
黄巢喝多了!

    一句话,“我是韩信,谁是萧何?”,问得鸦雀无声。

    整个后花园中,所有看戏的人,无论是反唐军的各路首领,还是蕲州刺史府的一众僚佐,全都沉默以待。

    这个时候,舞台之上,饰演萧何的刘大印,正好唱道:

    “我有言来听端的:

    只管进宫莫迟疑,

    放心大胆赴宴席。

    莫忘却我萧何三保举”

    饰演韩信的赵良听后点头。

    “是啊!当初相国为我三荐汉王,才得登坛拜将平秦灭楚,立下盖世之功”

    一唱一念,在突兀的沉默中,显得特别刺耳。

    黄巢突然大笑,笑得手中的酒水都在泼洒,状似欢愉,开环大笑,又状似疯狂,透着那么一种古怪。

    突然,笑声猛歇。

    黄巢一脸阴沉地目视前方,目光从对面众人的脸上缓缓滑过,看得众人个个神情尴尬。

    “三荐于汉王,今天却有要斩我于未央宫!”

    “这萧何,是你?”

    他目视王镣。

    王镣顿时神色一僵,无言以对。

    “还是你?”

    黄巢将目光又转向了裴渥。

    裴渥神色一冷,刚要说话,黄巢却把目光,投向了坐在自己右首的王仙芝!

    “或者,是你!?”

    王仙芝身为江湖宗师,身负绝顶武功,自然不会被黄巢的眼神吓住,不过他看到黄巢就处于疯狂的边缘,也不由得有些打怵。

    面对黄巢,王仙芝故作爽朗大笑。

    “黄贤弟,你醉了!不过一出小戏而已,切莫入戏太深啊!如今是乾符年间,何来萧何韩信之说,莫要再饮,何至于如此”

    黄巢听了,也笑了。

    不过他的话,却和王仙芝所言相去甚远。

    “哈哈,也对,你肯定不是萧何,你要当刘邦”

    一句话说得王仙芝顿时脸就黑了。

    黄巢却不去管它,举起手中大斗,独自豪饮,任由酒水自胸前泼洒,豪放之中,那股疯狂的味道,反而更浓郁了。

    杨凤楼一看,暗喜不已,虽然不知道黄巢为啥会喝成这样,却也知道,他醉后的疯狂,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此时,台上,韩信正在唱“尊一声相国听端的”,这一大段西皮慢流水,乃是整出未央宫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说的是韩信想起一位古人,乃是春秋名将伍子胥,兴吴灭楚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奸人陷害,最终被吴王所杀,韩信向萧何谈起伍子胥,颇有点自怨自艾的意思。

    饰演赵良的韩信,恰好唱到最后四句。

    “说什么忠良死得苦,

    说什么忠良死得屈。

    真个是汗马的功劳前功尽弃,

    到如今万古千秋受恤食。”

    黄巢听了,又是大笑。

    “兴吴灭楚伍子胥,兴汉灭楚韩信奇!怪不得韩信会提起伍员伍子胥,都是灭楚名将,都是不得善终,哈哈好,编得好!”

    说完之后,竟然转向了赛卧龙。

    “道长,没想到你除了算命,京剧也编得这么好!没想到啊,没想到,难道真武宫中还除了算命,还教编戏不成?哈哈不多说了,不过黄某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

    老骗子赛卧龙,都快被吓尿了,只得勉强硬撑着。

    “请讲。”

    “道长大才,一出千金记涵盖了韩信一生,所谓漂母饭信,所谓鸿门宴,所谓萧何月下追韩信,所谓登台拜将,所谓十面埋伏,所谓得封齐王,所谓千金馈漂母,以一饭千金而起,以千金回赠为尾,已然圆满,何必再排演这一出未央宫?难道留下一个忠义韩信,不好么?”

    赛卧龙听了,心下叫苦,所有京剧的排演,全是杨凤楼的手笔,谁他娘知道,他为啥在千金记后面,非得加一出未央宫?

    就在赛卧龙不知道如何作答的时候,身后人影一晃。

    杨凤楼上前一步,与赛卧龙并肩而立,直面黄巢!

    冷冷一笑,杨凤楼说道:

    “心存怨望,暗中反汉,乃是对大汉天子不忠!勾结陈豨,陷之重围,是为对朋友不义!请问黄大侠,这韩信不忠不义,何来忠义之说?”

    “韩信有功啊”

    “哼!”杨凤楼顿时一声冷哼,“韩信得封三齐王,统领如今河朔三镇、山东东道,还有如今河南道之部分,堪称占据大汉半壁江山,天子刘邦如此厚待,难道还不足以酬谢其功劳?可是韩信又如何,紧抓兵权不放,他意欲何为!?”

    “难道就要杀了他!?他就不能手握兵权,最后和刘邦君臣相得?”

    杨凤楼仰天大笑。

    “黄大侠,你信么!?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功高盖主!?”

    “功高盖主功高盖主”

    黄巢如遭雷击,口中不断叨念着这个词,神情恍惚。

    杨凤楼见状,心中大喜,他断然也没有想到,趁着黄巢醉酒,自己谈论一番韩信的往事,竟然攻破了黄巢的心防!看他现在的意思,还真把自己当做韩信了,结果一看到未央宫中要斩韩信,竟然感同身受!

    一念至此,杨凤楼忍不住想要趁热打铁,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韩信之死,也是应当!他既然自比春秋名将,难道就不知道伍子胥即使坐拥兴吴灭楚之功,也因死谏吴王,难免项上一刀,要是他知道的话,就不会在登台拜将之时,对刘邦说出‘多多益善’之语,这正是他的取死之道!”

    黄巢周身又是一震,口中叨念之词,竟然又多了一个。

    “功高盖主功高盖主多多益善!”

    而其他反唐军的各路首领,脸色都变了。

    反唐军中流传黄巢乃是当代韩信,那是大营之中江湖人士的流言,黄巢却从来没有当面承认过,如果说那都是区区流言、不足为患的话,那么,唯有这“多多益善”四个字,却是黄巢曾经在问卦杨凤楼的时候,亲口说过的。

    杨凤楼现在以“多多益善”、“功高盖主”来形容韩信的取死之道,其实正是在指责当初黄巢的狂放之言!

    谁都知道杨凤楼和黄巢的关系很紧张,但是谁也都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竟然尖锐到这种程度。

    这一回,就连王仙芝都看不下去了。

    “胡闹!还不退下!”

    面对江湖宗师的呵斥,杨凤楼却傲然一笑。

    “杨某不才,不敢自比汉初名相萧何,不过,要是有人想做韩信的话,杨某就愿去做那口名剑‘斩韩信’!”(。)

第194章 红罗遮天、红毡漫地() 
“你说什么!?胆敢再说一遍!?”

    “闭嘴!速速退下!”

    两声呵斥,几乎同时响起。

    当先一位,正是黄邺,这位脾气暴躁的黄巢族弟,却也不傻,听了杨凤楼的话,就知道杨凤楼在映射自己的二哥,尤其听到什么“谁敢当韩信,我就做名剑‘斩韩信’”,更是怒气勃发。

    一声暴喝之后,已然站起身形,黄邺就准备好好教训一下杨凤楼,还什么“斩韩信”,要是没人拦着,他今天就要折断了这把“名剑”!

    却不想,有人和他同时喝骂,转头一看,却是王仙芝。

    王仙芝现在很是头疼。

    他攻略大唐,种种不顺,颇有些心灰意赖,又听了赛卧龙云山雾罩地一顿忽悠,如今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等到朝廷招安的诏书,好找个地方去做自己的土皇帝,实在不想再流窜在大唐的版图上,与大唐军队正面作战了。

    而如果想拿到一个比较好的职位的话,起码要保证带给大唐朝廷足够的压力,具体的说,就是攻略大唐的范围足够大,而反唐军又需要表现出足够的战斗力。

    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反唐军的各路首领,在蕲州城内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他生怕“反唐军并不团结”这样的消息被传递给朝廷,从而让天子诏安的价码太低。

    所以,他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