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6日,忽必烈在行宫观看刘秉忠、博啰、许衡、徐世隆等人制定的朝仪,大悦,赐酒。

    22日,忽必烈设立司农司,以张文谦为司农卿,并设四道巡行劝农司。

    25日,南宋襄阳守军万余人,以兵船百余艘,攻打蒙古兵所筑的万山堡。却被张弘范击败。

    本月,高丽国王王禃去蒙古朝见忽必烈。忽必烈正式在高丽国内设达鲁花赤:托克托多勒、焦天翼。并命特默裕率蒙古军入高丽旧京,护送王禃回国。又下诏“林衍废立,罪不可赦。安庆公淐,本非得已,可以宽宥。有能执送衍者,虽其党,亦必重增官秩”

    3月19日,阿术、刘整两人联名上奏“围困襄阳,必当以水军,请造战舰为先务”忽必烈下诏:造战舰5千艘、日练水军7万人。每天坚持训练!即便遇到雨天不能出去训练,也当画地为船而训练…

    本月,忽必烈下令:改诸路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

    一代奸臣阿合马仗着忽必烈的宠信,势倾中外,大臣多阿附之。本月,忽必烈想任命其子呼逊为同签书枢密院事。中书左丞许衡极力反对“一个国家,不外乎兵、民、财三样东西而已。现在父亲已经掌握了民与财,又让儿子掌兵。这绝不可”忽必烈问“你是担心阿合马会造反吗”许衡答“彼虽不反,但这却是反道”由此,阿合马深怨许衡,屡屡在忽必烈面前进谗言。而对已被罢相的廉希宪,阿合马也要进谗言“希宪日与妻妾宴乐”没想到却引得忽必烈变色驳斥“希宪清贫,何从宴饮”阿合马惭而退。(未完待续。。)

号令天下篇() 
廉希宪生病,医生说治此病须用沙糖。阿合马听说后,特赠两斤沙糖。没想到被廉希宪拒绝“吾终不受奸人所与而求活也”最后还是忽必烈遣使赐了沙糖给他。

    本月,南宋四川制置司准备遣将重修潼川府路的合州城。蒙古总帅汪惟正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赶到合州城北不到30公里的武胜城。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晚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照百步之外,以防不虞。宋军知其有备,不敢逼…

    4月9日,文天祥被任命为直学士院兼崇政殿说书。但随即遇上贾似道又玩“辞职要君”这一幕,因所拟的诏制不合贾权臣的心意,被罢。

    20日,高丽行省向忽必烈上奏“林衍已死,其子林惟茂擅袭爵位,为宋宗礼所杀。林衍同党裴仲孙纠集馀众,立王禃的庶族承化侯为王,逃入珍岛”

    5月4日,牛宣奉南宋四川制置司之命,与伊苏岱尔、严忠范等战于嘉定府、重庆府、钓鱼山、马湖江等地,皆败,牛宣被蒙古军生擒。

    6月,忽必烈下诏:禁止擅入宋境剽掠。

    7月,伊苏岱尔率蒙古军攻打南宋淮南西路的光州。

    8月1日,蒙古军在襄阳外围筑起环城。

    25日,宋度宗下诏:赐贾似道入朝不拜。26日,又诏其十日一朝。

    白痴皇帝的幸福生活在继续。貌似从没半点改变?只是某一天,他突然间问贾似道“听说襄阳已被蒙古人围困好多年了啊”贾似道毫不在意“是。围困过,好几年前的事了。陛下从何得知”白痴回答“某宫女说的”几天后,该宫女死亡!

    从此之后,再没人敢对襄阳前线战事说三道四…

    本月,兰溪处士金履祥向朝廷献“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可不攻而自解。当然:奏章投上去以后如泥牛入海,没人理睬…

    10月10日。宋度宗下诏“由范文虎总率殿前司两淮诸军,往襄樊救援。赐犒师钱150万”

    22日,忽必烈与百官商议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事。侍御史高鸣上奏“当今天下,辖境远大于隋唐,政事当然更多。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如多置官吏,则难免失政。故曰政治贵得人而不贵多,不如一省方便”

    11月15日,宋度宗下诏犒赏襄、郢屯戍将士。

    本月,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陈宗礼上疏“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未尝不可回也”结果30日,被罢。

    12月1日。忽必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以都水监隶之。并添设正副巡行劝农使各4人,以御史中丞博啰兼任大司农卿。安图上奏“博啰以台臣兼领。这没有前例”忽必烈则说“司农非小事。令博啰总领,正可见得朕之重视”

    12日,金齿、骠国二部酋长内附于蒙古。

    本月,张弘范向史天泽献计“如今我们虽包围了襄阳,却无法阻止夏贵乘汉水水涨之时,从东西两面送衣粮入城。这样襄阳将永远攻不下来!如今之计。当筑城万山,以断襄阳之西;立栅灌子滩。以绝襄阳之东。这样东南西北全部断绝,襄阳城就坐以待毙了”史天泽当即依计而行,在万山筑城,又命张弘范驻兵鹿门山。至此,襄樊东西两方向的水上通道被阻,两城的物资供给彻底断绝!

    虽此前襄樊号称积有10年之粮,可真正消耗起来谁知有什么变数?一场大火、一场大雨,都会瞬间改变格局!从这时开始,襄樊将在粮尽援绝的状态下再坚守2年多…

    本年,久不见日本回信的忽必烈决定再派最后一位使节赴日!于是时任陕西宣抚使的赵良弼主动请缨,闪亮登场!被任命为秘书监、国信使,出使日本。这次忽必烈的国书大体上还是很客气的。信中说:或许是因高丽权臣林衍叛乱导致道路梗塞,所以日本使节才没来?否则以日本这么知礼的国家怎能不理睬朕的通好之举呢?这其实是在给双方找台阶,留余地。当然以忽必烈的脾气,最后总免不了武力威胁一下“其或犹豫,以至用兵”

    咸淳7年(1271)1月22日,高丽安抚阿哈率军攻打盘踞珍岛上的林衍余党。中书省上奏“根据情报,珍岛上粮食将竭,请乘弱攻之”但忽必烈下诏不许。2月10日,忽必烈命呼图达尔持诏招谕裴仲孙等林衍的余党。

    11日,保赫鼎、库库岱等人密谋毒杀忽必烈皇子、云南王忽哥赤的阴谋败露,伏诛。

    3月21日,中书左丞许衡上疏弹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诸事,忽必烈不听。许衡只得再上书,以老病为由请求辞职。忽必烈让许衡推荐继任人选,许衡说“用人,天子之大柄也。臣下泛论其贤否则可。若授之以位,则当断自宸衷,不可使臣下有市恩之渐”12日,许衡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在燕京南城、原枢密院旧址设学。

    本月,徒单公履上奏,请求实行科举。他知道忽必烈信仰佛学。对佛学又是重教而轻禅。于是徒单公履就打了个比方:科举类教、道学类禅。忽必烈召姚枢、许衡等人前来与宰臣们廷辨。最后因董文忠的一番话,科举终究没能在世祖朝实行…

    4月9日,忻都上奏“高丽逆党裴仲孙,稽留使命,顽固不服。请与浩尔齐、王国昌分兵进讨”忽必烈从之,命高丽签军,攻打珍岛。

    至此。救援襄樊的命令已下达17个月多了,李庭芝、范文虎两部还在停留观望中…25日,范文虎终于进兵。与阿术战于湍滩。军败,朱胜等百余人为蒙古兵所擒。

    消息传来,蒙古军的动作一贯的快速。忽必烈火速命令:蜀川、两淮区域内元军分别出战,牵制阻挠宋军向襄樊靠拢!5月3日,赛音谔德齐、郑鼎两人奉命率诸将水陆并进,杀向成都府路的嘉定府:汪良臣、彭天祥出潼川府路的重庆府;扎拉布哈出泸州;立吉思出南京路的汝州。

    9日,忽必烈下令:分大理国的37部为三路。以大理八部新附,降诏抚谕。

    10日。忽必烈规定内外仪仗。

    本月,忻都上奏“珍岛上林衍的贼徒已败散,馀党窜入耽罗国”

    6月2日,忽必烈下诏给枢密院“凡与军事有关的事项直接上奏。不必经由尚书省。与钱粮有关的可与尚书省共议之”

    范文虎一下子惊醒了!元军来了,我们要动起来!这笨蛋没跟李庭芝商定进兵时间,自己带着10万水师就冲过去了!这人的一生…这么说吧:他总有机会率超级庞大的水师去攻打超级重要的地方,结果每一次都能出千古遗恨级别的大败仗来!

    中旬,范文虎的10万水师来到鹿门山。阿术的蒙古军夹着汉水列阵,再派出一军顺流而下往会丹滩,直接攻打宋军前锋。范文虎的战船逆流而上,会丹滩之战小挫不利。可主帅范文虎此时却不能鼓舞士气,反而弃旗鼓。乘夜逃遁!这导致十万南宋水军在鹿门山近乎全军覆没!

    鹿门山是蒙古人最早忽悠吕文德时建的夹江要塞,是南宋最应注意的地方!范文虎偏偏就败在了这里,你拿他有什么办法呢?

    别生气!这人率水师出战的白痴程度在后面会功力越变越强。10年后的第二次东征日本。他又率领空前庞大的元军水师出征,结果这次在台风与海啸中,真的是标标准准的全军覆没了‘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

    本月,南宋淮东制置使印应雷在五河口筑成新城,赐名安淮军。阔出、董文炳率蒙古军前来攻打。败退。

    7月1日,忽必烈下令设立回回司天台官属。

    24日。南宋襄阳守将来兴国攻打蒙古百丈山营,被阿术所败。一路追至湍滩,伤亡二千余人。

    8月,蒙古东川统军司攻打铜钹寨,南宋守将李庆投降。被任命为夔州路梁山军知军。

    9月2日,南宋将领范广奉命攻打山东东路的胶州,以行“围魏救赵”之计为襄樊解围。却被蒋德击败,范广被生擒。

    21日,因四川民力困敝,忽必烈下诏免除当地茶、盐等课税,以军民田租补给军食。并下令“有言茶、盐之利者,以违制论”

    28日,皇子赵xian(未来的宋恭帝)出生。

    9月,赵良弼在高丽人徐称陪同下来到日本九州岛的筑前国今津。当时日本人一看到蒙古的使船便持刀准备围攻。赵良弼没有龟缩船内,而是舍舟登陆。今津守将将赵良弼请入板屋内,重兵包围。次日,太宰少弍藤原经资到来,厉声责问赵良弼,要他交出国书。赵良弼答“国书只应交给贵国天皇。天皇不允则可交给幕府大将军。除此2人,谁都休想要我交出国书”藤原经资又声言“幕府大将军命我率十万兵前来求书”赵良弼不屑一顾“不见那2人,你就是把我的头拿去,也别想得到国书”藤原经资只能悻悻而归。几天后他又来说“日本国中从无上国使臣来过。现贵国遣你来,你不出示国书,我怎能相信你,把你送去京都呢”这怎能驳倒熟读经史的赵良弼“昔日隋文帝使者裴世清,你们天皇亲自出城迎接。唐太宗、高宗的使者都曾见到过贵国天皇。为何独我不能见”秉承幕府意志而来的藤原经资也不敢擅自作主。一番讨价还价后,赵良弼同意抄录一份国书,由藤原经资呈上。国书呈上之后,幕府命太宰府将赵良弼送回国。

    10月3日,大司农司上奏“高唐州达鲁花赤呼图纳、州尹张庭瑞、同知陈思济劝课有效;而陕县县尹王仔怠于劝课。宜加黜陟,以示劝惩”忽必烈从之。

    11月2日,忽必烈下令取消诸路交钞都提举司。

    15日,忽必烈接受太保刘秉忠的建议,以《易经》中“大哉乾元”一句,为自己的蒙古大帝国确定了国号“元”说实话:从出处论、从字义析,中国的历代国号,还真的少有其比!由此直到1402年,北元部将鬼力赤弑坤帖木儿汗,废除元朝国号,恢复古称鞑靼。元国号一直使用了131年。忽必烈则被后世称为元世祖。(未完待续)

二张战死篇() 
12月1日,宣徽院上奏“请以阑遗户淘金”忽必烈不同意“不许重劳吾民”

    贾权臣如今在朝中说一不二。皇帝、文官、武将、言官、内侍…都被他控制住了!这次他又把手段使到了大批科举士子们的头上!21日,贾似道下令:设置士籍!命御史陈伯大将所有士人的乡里、姓名、年龄、三代、妻室…一一开具,再令其乡邻担保,与科举条制没有冲突的,方许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又严格实行后省覆试法,凡是比校中省元卷的字迹稍有不同的,一律黜落!

    对此,陈仲微上奏“禄饵可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陆沉天下之英雄”贾似道大怒,命言官将其弹劾罢官。

    咸淳8年(1272)1月5日,忽必烈下诏: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任命阿合马、张易为中书平章政事;张惠为中书左丞;李尧咨、敏珠尔丹为参知中书政事。取消给事中、中书舍人、检正等官职,仍设左右司。省六部为四,改称中书。

    12日,皇子赵昺(未来的卫王)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