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魔工业-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技术。

    几个大项目暂时都没有大变动的需求,情报、安全也有了一定保障,一两种武器或其他设备已经不能带来整个体系的质变。

    所以现在是时候开一个新的大项目。

    沈文剑介绍了一番,拿了两份玉简资料给两人,资料里是为什么做这个工程的论证和工程的目标方向,没有任何细节。

    “现在能够让各个体系都发生质变的,已经不再是一两种单一材料或设备。逻辑判断模块如果成功,会大幅度降低新设备开发的门槛,让技术发生爆炸式增长,以此推动我们原有的几个技术体系更新换代。”

    “师父,这玩意很难弄诶。”刘香湘很快看完论证资料。

    刘工也点头:“要快些有成果,还要先划定通用范围,要把同一个逻辑判断模块应用到全部器械上很难,一些简单的器械用起来也不划算。”

    刘工不愧是特三级工程师,马上注意到更容易实现的方式。

    “先分做航空航天、工程、画面和计算四个类型,是否需要细分,刘工回去跟大家伙论证,这个项目会给予你们比较充分的时间。”

第240章 找个中转商() 
芯片是个堪比天基项目的大工程,成功之后能够在人力不太足的情况下实现足够快的技术进步。

    比如卫星、小蜜蜂、运载机的接收控制系统核心功能是一致的,通过同一种控制芯片实现同样的功能,至少在维护上就容易了很多,把所有功能都模块化与芯片化之后,任何问题都能通过更换完成维修。

    在开发新设备时情况也类似,开发人员不需要去了解底层原理,只要知道各芯片是做什么的,就能完成开发。

    为了做好新的基础,第一期工程先定五年,该期间主要任务是定制标准框架。

    实现能够想到的绝大部分功能需要多少种芯片,每个种类的芯片应该做多大才有足够的升级余地,并且不会太过笨重。这些做完了,再做出能简单实现规划功能的基础芯片。

    周期设置到五年,也有考虑到中间可能需要人手去做些别的工作,如运载机的动力与燃料升级。

    抽冷子启动了新的大工程,玉剑山和海龙山很快飞到空寂岛旁边。

    海龙山按计划留在资源点做储备,玉剑山到空寂岛旁。

    沈文剑和长老先后与空寂岛各层接触后,得知他们的剩余弟子数量将将三百人。普通人倒不少,居然有四百多号。

    形成这种奇妙的差别,主要是地理原因。

    空寂岛位于深山林海之中,与普通人聚居地没有直接往来,周边都是些很封闭的村落。

    这样的环境限制了弟子来源,使空寂岛的人数比海龙山少一些,但是降临日时,更为淳朴的村民们存活率会高一点。

    四百多号普通人,哪怕去少一半,对现在的浮空城也算是个补充,然而沈文剑根本不敢要。

    “空寂岛的幸存者从小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里,我担心把他们弄到乐园一号,反而会发生更多的魔化。”他如此对刘丹长老解释。

    刘丹长老和空寂岛的长老接触过后,就起了心思想弄些人到浮空城,这时正跟沈文剑商量呢。

    “掌门莫要因小失大,空寂岛不足以养活更多人。在浮空城便魔化少数,百年之后也更多些。”

    听了刘丹长老的话,沈文剑觉得也有道理。

    空寂岛很少与外界往来,属于一心修道的门派,储备资源较为有限。哪怕有些想法,也难以负担鼓励生育之后的人口增长。现在还能靠着地面上生长的食物勉强度日,如果气温继续下降,人口继续增加只怕就难了。

    “那就拜托长老去沟通,乐园一号的城里也打个招呼,挤出几顷地来做隔离区避免危险。”

    自从上回提出要求1。2平方千米要容纳八千人,浮空城居住区重新规划后果然好了许多,造了些大套间的单元楼,土豪们的豪宅也被框在一个小区里。

    土豪们因为缺乏下人,浮空城里又只准签长工契约,豪宅“壕”的有限,之前只是习惯性的框了一大块地用围墙围起,里面空的很。增加了宅基地用地规则后,他们的院子缩水了很多,一下就让出十几顷地。

    普通居民和土豪们的住宅重新规划后,多出不少地,有的种了果树,有的正在种菜,随时都能挤出三、五十顷地建房。

    没几天,空寂岛也同意一起南迁,并表示会加紧搜集物资,不过玉剑山要支持几架短途飞艇和挖机。

    这都不是问题,短途飞艇速度慢,造起来可不需要钛合金,成本低的很。

    交付了三架短途飞艇和一些挖机,玉剑山稍微向西南侧移动了数十千米,开始搜集自己要的东西。

    深山老林里妖兽不少,灵药什么的也多,丹阁需要想办法移栽移栽一些药材到鲲鹏基地上,还要保证南移时那些来自北方的药材不死。

    这时新组成的工程院材料组派上用场,有空时做了些双层玻璃给丹阁去做玻璃温室。

    丹阁的人没用过玻璃温室,在玻璃温室里试着摆了几个控温的阵法,立刻就爱上这个很容易保持冬暖夏凉的透明屋。

    在丹阁弟子的要求下,把划归药田的地区全建成了玻璃房,又找工程院设计组给他们弄能接入灵能供应线路的阵法,把一些原来没舍得拿出来种的种子都掏出来培育。

    除了药材,还搜集长得好的胶树,也种到鲲鹏基地地表,交给丹阁弟子培育,希望能弄出产量更好的树来,人造橡胶弄起来太麻烦,还是适合一些更特殊的品种。

    只是随着空寂岛决定入伙,那些还没拿到后三种充能器的盟友就只能指望追加航程了?

    不,还有办法!

    “喂,柳掌门吗?”沈文剑直接一个电话打去金仙谷。

    “嗯玉剑山的沈掌门?不知有何指教?”对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沈文剑说起正事:“是这样的,我记得金仙谷西边有个煤矿,想同柳掌门做个交易。”

    对面女人蒙了:“玉剑山与吾金仙谷相距万里之遥,此间魔物遍地,如何交易?”

    沈文剑开始啰嗦:“我打算给金仙谷提供煤气制备及相关材料技术、飞艇煤气动力技术,等煤气储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送一些充能器过去,顺便帮贵门完成飞艇的改造,请贵门将充能器代为转交几个门派。对了,我们会送一整套充能器给贵门做酬劳。”

    “”

    对方好一会没回音,可能真蒙了。

    金仙谷是老牌的名门正派,魔月历时是老大,但也碍于江湖地位,很多事情都爱个面子。金仙谷并不是盟友门派,却是第三家弄出卫星数据接收技术的,可能就是面子作祟。

    沈文剑愿意找金仙谷帮忙,因为除了没有盟友契约,金仙谷在信誉、地理位置、人员实力各个方面都是最合适的合作者。

    冷场了一会,柳掌门终于有回音:“不知要转交给哪些门派?”

    沈文剑报了个几个名字。

    其实玉剑山的盟友按照百山大会的排名,号码数都不高,总之没有第一和第三,所以不怕金仙谷不帮忙。

    “天魔大灾,只恐他们居无定所,送之不到。”

    对这种借口沈文剑早有准备:“没关系,只要金仙谷答应下来,每月会通过卫星数据更新几个门派的位置。”

    “”柳掌门无话可说,“如此,帮你一帮也无妨。”

第241章 圣月与天魔() 
金仙谷距离玉剑山现在的点,有九千六百千米,北方偏东,隔着现在圣月教魔物占领区还有四千千米(金仙谷东南方向),比较安全。

    运载机无法完成空寂岛到金仙谷的往返移动,必须在对方的地头完成燃料装填。

    恰好,金仙谷旁边不到三百里,也有个白煤矿,品质虽然略低于草原煤矿,用来做人工煤气完全够了,只是清理炉灰会麻烦点。

    通过动力、航速改造,再送个非遥控版空间箱子做增程燃料储存用,二代飞艇完成半径三千五百千米的投送工作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送些技术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沈文剑计划只保留三符文定式、超级导灵合金等少数高级材料和未来的芯片技术,其他的迟早都要全面扩散。

    得到金仙谷的首肯,沈文剑开始安排转移事宜。

    他还是很有良心的,为了金仙谷在转运充能器过程中的飞艇人员安全,让工程院设计组利用风洞,重新设计二代煤气动力飞艇的进出气结构,目标是让稳定飞行高度超过一万米。

    经过运载机的多次运输,已知魔物不太注意万米以上的物体,少数几个想管的也没资格管——沈文剑打算给金仙谷配上更高级的螺旋桨系统。

    新的螺旋桨沈文剑自己都能弄,当初换装煤气动力和相应螺旋桨的时候,还没有超强磁体符文呢,通过简单的材料和符文升级把速度提高到每小时550千米以上。

    当初二代飞艇有合理气动外形和钛合金骨架的好处就是能在合理范围内多次升级,如果是胡乱画的钢结构,不吹几百小时风洞谁敢胡乱升级。

    说是这么说,利用现有技术做出螺旋桨设计之后,沈文剑还是把图纸转到科研部,跟进气系统一起吹风洞,将后面可能需要的改动交给设计院。

    满足了一下工程制图的瘾头,大多数时间里,沈文剑都在后院里观察古海边的情况。

    已经灭门的极光山一带直至其东北方向延伸到古海西岸不足两百千米,跨度约五百千米的非规则地带,已经是地狱形态。

    近期的卫星图像显示该地区的部分地表、树冠都变色了,呈现暗红色与蓝黑色。

    同样的画面也让魔物研究小组辨识过,然而老牛那边表示应该不是地衣,他们至今为止还没发现或肉能和木材融合。

    可惜卫星图没办法辨认比脑袋小的东西,旁边那些曾经买过小蜜蜂的也都吓跑了,无法准备辨认导致变色的是真菌、地衣还是血液、口水之类的玩意。

    沈文剑和魔物研究小组讨论后得到个奇葩的辨识方式以分辨天魔和魔物。

    两个方面,体态与体表特征。

    体态部分,依据魔物研究小组的成果,天魔们的肌肉、骨骼都是两侧对称的,大概因为有胚胎至完全体的过程,把一些不良体征给修正了,而魔物们约有半数不怎么对称,要么一边胳臂肘大,要么脊椎扭曲。

    体表特征,天魔体表多有鳞甲,颜色偏暗且反光很少,在星月提供的微光环境下无法与环境背景区分。魔物们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皮肤已经长好,可是曾经撕裂的部分与曾经是人皮的部分有色差。

    利用这种勉强可用在高亮度卫星图像上的识别方式,连续追踪一段时间后,同时综合热成像与晴好时的常规照,已经能确认圣月教成员的大体状态。

    它们主要栖息于天灾前名为望东的城市,距离古海西岸三百二十千米。

    天魔,有,但是数量极为稀少,玉剑山能用于盯着该地区的人力有限,沈文剑也要处理公务,几个月下来,不计算同一只重复出现,能真正辨识出是天魔的只有三个。

    能够列阵、值守的魔物也不多,晚上时望东城里能找到三百多只,白天很少。

    也可能是大部队躲房子里或地下去了。

    圣月教会派遣两只天魔,分别带十几只受训或受控的魔物,驱赶普通魔物在控制区边缘移动,似乎偶尔也会纠集一定数量的飞行魔物飞往更远处探查。

    卫星的连续性与清晰度都有限,获得的信息整体较为含糊。

    跟圣月教的异类魔物比起来,古海更厉害。

    自降临日之后灵月首次变轨,古海就出现剧烈变化,经过测定,在灵月飞临该地区上空时,古海的海平面最高海拔能到五千三百米!!!

    灵月的引力不正常早就被同步卫星证明,然而如此程度的海平面提升,说明古海也不怎么正常,自那以后各个岸边会发生周期性的超级海啸。

    很巧的是,圣月教的异常“地毯”,刚刚好只到古海海啸的巨浪截止点。

    对天基情报中心和卫星任务中心的人做过调查,大半的人会认为“地毯”怕水,或是怕古海的水,一少半觉得“地毯”被烫坏了。

    其实后面的猜测更合沈文剑的心意,古海的超级海啸大概因为灵月来回捣腾,从来没有个完整的海啸周期,但如此剧烈的搅拌,也让临近“结界涡流”的沸点海域水体跟其他部分混合了。

    虽然卫星拍到的海平米热像显示西海岸水体表层只有52度,也难保水下已经是开水。

    沈文剑等盯着此处的人,都算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古海都那鸟样了,给钱让玉剑山去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