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猛地睁开眼睛,看到了终生难忘的奇异景观!

    只见足有几万只箭矢,整齐地排列在他们这群依旧飞行的团体下面,每只箭头都发出幽幽的死光,摆成了一个方圆百米的箭阵。

    但是这个箭阵就摆在那里,静止不动!不但没有继续迫近,对他们造成威胁,夺去他们的性命,反而为他们提供了保护!

    这种保护是如此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不但因为它的材料特殊、地点特殊;而且因为它是移动的!他们继续飞行的时候,不管是往那个方向,这个箭阵都不即不离的保持同等距离跟着。

    别人只能感受到成果,而麦轲却清楚地知道原因。

    这是灵犀一动关键时刻按麦轲的指令作了有效的工作。利用它的驭物功能,把这些飞箭按它自己的控制重新安排了用途。

    驭物诀并没有创造新物的功能,但是所有被造,除了人在没有归心信神者以外,它都可以按神的旨意自由安排。

    今天控制了飞箭,让它们符合神的旨意,只是这种自然功能一项正常的应用,只是这种场合非常特殊,所以才产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效果。

    这种效果不但惠及麦轲和他的同行,而且给僧格林沁大军带来极大的恩惠!RS
………………………………

第248章 利器在握不用

僧格林沁孤注一掷,发出万箭齐发的命令。实际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冒了极大风险。原因是这种仰天而射等同于向自己射击!

    知道射箭或者射击原理的都知道,弓箭或者子弹往高空走,总有力尽时;到了那个极限,就是往下掉的时候。

    既然是往自己的上空射击,掉下来的东西就直接掉在自己的头上,也就是等于向自己射击!

    更严重的是,这些返回的东西是从高处往低处掉,还有一个加速度的效力,即使没有箭矢的锋利,只是这些弩箭的重量,从天而降也足以致人于死地了。

    所以,当他们鼓勇发出万箭以后,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等待万箭齐落,锋矢贯顶了!

    手边有东西的就拿起来罩在头顶;没有东西的,还想抗争自救的就拼命在自己的头顶挥舞弓箭,以图扫去那些掉下来的的弓箭;而更多的人,则是老实呆着,不做无用功。因为那种防范实在效果有限。

    保守估计,这样的朝天漫射,下面又是这样密集的军营,死亡率也要超过一半,还不算重伤的。如果如此,这支大军也就残了,自己把自己打残的!

    正在那里越来越紧张地等待着箭雨降临,忽然听到天空传来声音:“谢谢僧帅!万箭壮行!却之不恭,收下为敬!”

    又听到麦轲的声音:“涤生兄别来无恙乎?多多保重,后会有期!”

    然后就听群羽震动的声音飞快离去。时间不长就杳无声迹了。

    “这就没事了?”僧格林沁和曾国藩面面相觑,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恍如大梦初醒。

    僧格林沁现在是忧喜交加,心情很复杂。忧的是重机枪丢了;喜的是死里逃生。

    这三万铁骑可是他的家底,是他的命根子,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是从直接还是从间接的角度,都救了他的命。

    相比失去重机枪,后面的喜悦反而更大。前面不顾后果地命令放箭,在当时是不得不为之举,如果他有时间认真思考后决定。他必定不为。

    这样。等于自己的错误,被这位神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似乎叫卖轲?——给消弭于无形,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恩情!

    我僧格林沁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样的恩情要想办法报了还好。否则可要寝食难安了。

    曾国藩想的就更复杂了。他原来就对麦轲心怀忌惮,今天又来这么一手,忌惮更重。简直有了一丝丝的敬畏。

    还好,不是存心和我作对,只是把这重机枪抢跑就得了。他现在还不知道连人带设备被端了老窝呢。

    他临走之前还和我打了招呼,看来光州的一面之缘还是效益不错的,哈哈。

    可是他的高兴心情很快就被忧虑代替——这个麦轲越来越神通广大了,万军之中夺枪脱身如探囊取物,以后依然和我作对,我该如何应对?

    麦轲等人和曾国藩僧格林沁告别,并没有返回南方,而是绕了一个圈,像东北方向飞去,这也是为什么麦轲没有直接把这些重机枪用灵犀一动送走的原因。因为他要把这些杀器就地暂时冻结起来。

    现在他们要去的是一个南丐帮经营起来的秘密基地,在北经东方偏北的一点的一处山湾之中,处于三县交界的要冲所在。

    这里距离北经的直线距离,大约也就百里,不过要想走近路,必须翻山越岭才行。对丐帮人来说走山路根本不是事,所以如果从北经出发,到达这处基地,走路的话也就一天路程。

    而对麦轲等人来说,只用了一个小时,就从凉乡飞到了这处基地。

    乜世人在选择和筹建基地的时候,来过这里一趟,所以对麦轲等人就当起了向导。

    他告诉麦轲,这个基地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娘子水,大概是形容这里的水非常珍贵吧。不过这里确时水源稀缺,直到目前也没有解决,致使丐帮本来计划的大动干戈的几个项目也一直没有动工。

    麦轲等人在小乜的引导下,都降落在村中心一处广场上,这时天已经蒙蒙发亮了。这一夜折腾,即使强壮如同这些丄人,也都有些劳累了。

    当地负责人谭国一直等待众人的到来,马上安排众人吃饭休息。

    麦轲和小乜一起来到一个原来就有的储藏洞,看看是否适合把那些重机枪放进去。进去一看,里面干燥清爽,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潮气,以为这里本来就缺水。

    位置和环境都很好,而且都是石质基础结构,这个山洞本来就是在石山上开凿出来的。唯一的不足是容量不够大。

    不过这个问题对麦轲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灵犀一动马上启动,就在原洞的基础上,开出来一个洞中洞,深入到山体至少有一百米,又在洞顶开出一些通风孔,即保证通风,要防止水气进来。使动里保持通风和干燥。

    都准备好了,麦轲把那一百四十八挺重机枪,都运了过来,当然也是用灵犀一动。把它们整齐地排列好,在把这个新洞整个封好,就和没有以前一样。

    这样,即使有人发现了外洞,也不可能找到掩藏机枪的洞。

    到此为止,处理这个重机枪问题的特殊小组的任务就算完成。除了两挺机枪还流落在外,所有相关的人和机器,重机枪和子弹都被缴获,除了运到这里的机枪以外,其余的东西和人都被运到了光西圣山基地,包括机枪鼻祖马克沁本人。

    对流落的这两挺机枪,麦轲吩咐在北经的丐帮继续留意,一旦发现,立即报告,还是有这个特别小组负责按同样的程序处理。

    至于这种机枪的子弹,一共只有三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已经装在射击弹仓里,另外两个单元都装在机枪射击桶下面的圆形木箱里。

    除了这个缴获以外,还缴获了一个箭阵,这个箭阵一直跟他们来到这里,一直到落地以后,才寿终正寝,轰然一声,散落开来,依然是一支一支的铁箭,数了数,竟然有整整三万支!

    这种箭全身都是精铁,是平常箭支五倍的重量,别说当作兵器了,就是用来打造农具也是好材料。麦轲吩咐全都送到那个藏重机枪的外洞储藏。

    忙完了这些,麦轲依然精神抖擞,他要继续考察这里的人才地势,确定如何发展这个基地。

    ps:麦轲夺到了一百四十八挺马克沁重机枪,没有运回圣山基地,却去了北方的一个新基地——群山环绕的娘子水,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新的基地发展。RT
………………………………

第249章 娘子水萃群英

山尖出现一抹红晕的时候,麦轲走出户外。看这个四面群山环绕的山村景观。

    只见西、南、北三面最高的山顶,已经被朝阳染红,而山顶以下的地方依然留有夜色的残余,呈现出淡淡的墨绿色。

    而东面的山顶,因为看的只是背面,所以没有那抹明亮的红色,却另有一番景色,从山顶由前往后泼洒出扇形的霞光,让人看到的是一团自然柔和的奇光异彩。

    在看村里的居民和丐帮的弟兄,还在夜色中甜睡,因为山顶已见的日出,还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白昼的光芒撒到这个小山村。而晚上呢,太阳又早早地躲到西山的后面。

    因此,两面的高山为这里的村民争取了多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这短少的一个小时也是农作物每天少得光照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不管是当街,还是田地里,都静静地没有人影,连一般乡村的那种鸡鸣狗叫都没有。丐帮和狗天生不对付,因此一般驻扎丐帮的地方,都没有狗的存身之地。

    呼吸着山村特有的清新空气,麦轲豪兴大发,“嗖”的一声就纵了出去,向西上顶上跑去。好久没有尽力奔跑了。

    这次跑步爬上,他既没有用凌波微步,也没有用梯云纵,而是用自己的自然力,以求尽兴。

    到了山顶,沐浴在初晨的光曦中,麦轲觉得分外的神清气爽,几天奔波劳累没有很好休息再来的一丝疲倦,都在这时一扫而光。

    再观看山脚的存在,只见一层薄雾如同轻纱,覆盖在房屋、街道、树木、田园。此时,微风吹拂,再看这些景物,如同在渺渺的清水中随波荡漾。

    时间不长,吴仁晓也跑了上来,他在山底就看到麦轲,知道他肯定跑那里去欣赏日出了。这美好的晨光,他当然也要欣赏和享受。

    功夫不大,乜世人、康健、七十六丄人全都跟了过来,他们也没有乘骑猛禽,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亲近大自然。

    这七十六丄人有不少上辈本是北方人,自从他们的爷爷辈南下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对北方的山水人情都只是一种人口相传的层次。

    今天他们能够亲眼目睹,感受这种雄浑、硬朗、挺拔的风格,心里都升起一种异样的情怀。重归故土,亲睹旧日乡情,也算代先人完成了一部分遗愿。

    大家看这样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毫无吝啬地把万道霞光,散到每一个角落,所到之处,黑天暗色尽被驱逐,万物都发出了熠熠光色。

    时间不长,那原本裹在雾霭中的红日,一跃跳出红霞的陪伴,成为一个黄亮的光体,浑身射出耀眼的明黄色光芒,令人不敢鄙视。

    除了麦轲和吴仁晓以外,因为他们佩戴的视力仪,并非只调整夜视能力,也可以在任何强光下保持正常。

    有文学素养的人,在这群人中大约有一半左右,这才纠正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总是人云亦云的什么“一轮红日当头照”中的红日,根本就错了,应该是“一轮黄日”才对。

    这时,整个山村已经活跃了起来,常人的早晨这才来到。麦轲等人也就意犹未尽地下了上,他今天要会见这里的丐帮负责人和当地的乡老。

    谭国已经在村口等待,引领大家去吃早饭。他自己则和麦轲、乜世人、吴仁晓一起共进早餐,坐上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总领北经丐帮事务的丐帮头领,也是这里基地的最高领导人——弘力。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把这里相关人等的有关情况向麦轲作了介绍。弘力先作了简单的引介,然后主要是谭国为主,介绍他自己,以及他的家族。

    进一步介绍才知道这个基地的实际主持人是谭国,但是他不是丐帮弟子,而是这里的村民代表。这里的村民都姓谭,一共是三辈,谭国是中间一辈的佼佼者,也是这个家族的领导中间。丐帮之所以把基地建立在这里,是和他的全面同一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在本质上,这个基地应该是丐帮和谭家的合作项目。

    而从财产构成来说,这里所有的山林土地,方圆大约有十平方公里,都是属于谭家的祖业,虽然离通衢大城比较远,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而浮财就是丐帮占优了。如果必要,丐帮可以动用全国的财力支援,现在又加上天国的更大后援,几近无穷无尽。

    这样一个结合,应该是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的双赢结果,所以从一开始就非常亲密无间。弘力不在的时候,所有的事务都是谭国打理。即使弘力在,管理这些事情也不如谭国擅长。

    再看谭国,相貌高大英俊,双目灼灼生辉,性格沉稳,作事干练,话不多,却句句说到点上,一看就是在决策层面负责管理的长才。

    他是长子,有七个亲弟弟,以相差一岁的间隔依次排开,他今年三十岁,最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