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一切都根据我们这些人回答的好坏确定,那么你的好坏标准是什么呢?”斯文丄人斯斯文文地问。

    好家伙,这个问题更关键,不过麦轲也不知道如何简单几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但是他还是得说,否则对方肯定会心里抵触。

    “大体说,就是你们对我和我方所有人的态度如何。认为自己是和我们一样的自己人,就是最好态度;中立没有抉择的,就是不好不坏的态度;反对我们的,就是坏态度。

    “得到自由的标准,就是要达到第一种态度。达不到的就会被监禁在我们的特殊监狱里,永远不能出来。

    “比如你,如果你现在就决定加入我们,你马上得到自由;如果不加入呢,就会被限制在我刚才说的那座监狱,直到你的心态彻底改变。

    “你如果一开始就坚持与我们为敌,就会直接进入底层监狱,要逐步升级才能最后被释放。或者你进去以后,你的敌对心态继续恶化,你就被赶入监狱中更深的低层。”

    “这些我真是不懂。”斯文丄人禁不住再次插嘴,“你说的那些观察和确定一个人的态度,谁来做呀?做得准确可太难了。”

    他苦笑了一声,接着说,“比如我自己吧,如果我心里很反对你们,但是为了出去,嘴里却说我支持你们。这个如何区分?”

    麦轲当然不能直接告诉他真相是什么。不过即使告诉他,他也不懂。所以就说他有一个宝物,可以检测和鉴定每个人真实的心态,分毫都不会差。然后笑着对他说,“要不你先进去试试?”

    斯文丄人虽然心里万分好奇,但是他认为自己还是离这个东西越远越好。心中的秘密岂能曝露给他人!他自嘲地笑了笑,转移了话题,“你不是有问题吗?现在可以问了。”

    麦轲有点郁闷,我不是一开始就问你了吗?看来你老先生根本就当耳旁风了。只好又把那个问题重复了一次。

    “看来你对皇家的事情了解的还少,否则你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你清楚当今皇上哥儿几个的名字吗?你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那可没有一个是常用字。你知道这样做的用心何在吗?”

    麦轲只好老老实实地摇头。他还真没琢磨这里的奥妙。

    “有两个用意。第一,突显皇家的特殊。第二,避免好多人必须改名。你想想如果皇帝叫做张三,根据儒家‘为尊着讳’的原则,天下得多少人需要改名呀?”

    看来这位也是一个大胆悖逆之徒,竟然敢拿皇帝开涮。不过,麦轲完全同意他的这两个理由,尤其是第二个理由,实践的意义很大,难怪为皇帝儿女选择名字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比如当今皇帝的六弟奕訢的訢,实际上读音和意思都是“欣”,但是绝对不能替换,“訢”字的偏旁也不能简化成“讠”,而只能是“言”。

    “这个丄人的丄,也基本有这两个含义。首先,老宗主东蒿是正经的皇族,他的特殊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就选择这个特殊的古字,用“丄”代替“上”。同时,这个字也避免和别人重复。我看效果还不错。起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别家也用这字的。

    “还有这个字的形状,也是别有寓意。你看那一竖直立在横上,正是脚踏实地,顶天立地。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丅人院又是怎么回事?”麦轲接着问。

    “唉!这都是老宗主搞的名堂。说是便于管理,维护秩序,实际上是一团糟,简直是胡闹!”

    看来这哥们对宗主也是诸多不满,所以提起来就没有很多的尊重。

    他接着吐嘈,看来心情郁积已经非只一日。

    “他觉得给那些非卫士出身的人命名为丅人,他们就绝对是丅人了。他用那个“丅”字,就是认为丄人绝对在上,丅人绝对在下,中间的一横是不可混淆,不可跨越的分水岭。这也是这条规定的原因:任何一个丄人院的人都对任何一个丅人院的有不可反抗的领导权。

    “这个制度实际是从老宗主的家族传统而来,也就是任何人都分成主人或者奴隶这样的制度。而汉族的制度,包括大清入关以来的制度,都是可以打破这种一成不变的主人和奴隶壁垒的制度,身份可以互相转变的。这个丄人院丅人院的僵死规定岂不可笑?

    “不过,最近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斯文丄人露出了玩味的神情。

    “什么事情?”一直在当忠实听众的黄讼师插话。看来职业相关,对一切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特别高的兴趣。

    “现任宗主东方晓的二公子,丄人院院长东方白昼的亲弟弟,东方黑夜,打破了传统,坚决不呆在丄人院,哪怕是副院长都不干,却去当了丅人院的院长。

    “他的父亲和长兄虽然气的要死,却没有办法阻止。因为历代的规矩,不管是形成文字的,还是约定成俗的,都只有丄人如何管制丅人,丅人如何服从丄人;也有禁止丅人成为丄人的。唯独没有禁止丄人成为丅人的规定,当然更没有这样的先例。谁放着现成的特权不用,却选择被特权辖制呀?除非是疯子。

    “东方黑夜这个另类,实质就是这样的疯子,可是又没有人敢说他是疯子,实际上也没有人能说他是疯子。因为在年轻一代,他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奇怪的是,这个斯文丄人说他的时候,还带有一股欣慰的神情。

    “你似乎挺欣赏他的,是吧?”善于察言观色的麦轲眼光毒辣到能洞察秋毫,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大的蛛丝马迹。

    “是有点吧。”斯文丄人竟然略微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这可是自从谈话开始,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神情。“说来他算是我的学生。劣徒作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全是受我影响的结果。”

    “哈哈哈哈!”麦轲一阵大笑。黄讼师也忍俊不禁。

    这家伙更是一个另类,有其徒必有其师,诚如斯言!有其师必有其徒,也必然不错!

    这师徒二人在那个环境里,还能搞出这种名堂来,人才呀!不仅仅是人才,而且是特大人才呀!慢着,特大也不止,简直就是超级特大人才!

    麦轲被这家伙引发了好奇心,就想更多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于是问道,“和先生说话很有意思。在继续谈下去之前,我能不能问一下先生的尊姓大名呀?”

    斯文丄人对麦轲这个人还比较有好感,可是对这句话,又是一阵吐嘈,“什么事呀!到现在还想起要问我姓什名谁。”不过只在心里磨叨,没有说出来。

    “姓斯,名文,斯斯文文的斯文。一表斯文,斯文扫地。”
………………………………

第64章 讼师改行狱长

“估计没少人说你有辱斯文。”麦轲看这家伙自己对自己的名字的介绍都颇有玩世不恭的味道,童心大起,也不禁和他开起玩笑来。

    “不过,我还估计你根本不在乎。因为你的斯文不是他们的斯文。”麦轲继续说。

    “一点不错。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说我。但是让我在乎的只有一人,就是我的老爸。虽然他也是一辈子都做这样占山为王的买卖,对我却使寄予厚望。”斯文脸上流露出缅怀神情。

    “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做有辱斯文的事情。我知道他的斯文具有特殊的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我这个人,要活的精彩,不能愧对这一生。所以,若有可能,我就随心所欲。”斯文这样解释他老爸给斯文下的定义。

    “听这位丄人说你还是举人,这又是怎么回事?”麦轲指了指那个叫他举人的丄人说。“难道官府允许你们这样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期望他们有这种大度,除非日从西出。”斯文看来对满清统治的整个系统都充满成见。“我实际是暗度陈仓,绕过那一套规定参加的。我的目的也不是一举成名,升官发财,不过是想看看我的实际水平如何。”

    接着他简单地叙述了他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如同后世的捉刀代笔,冒名顶替。不同的是,那个当事人是被迫的,被这个斯文辖制,不但同意用他的名字参加考试,而且答应永远不泄露这个秘密。

    “结果如何?后来他告诉别人了吗?”黄讼师性急插嘴。听这些秘闻,他觉得比调查案情什么的有趣太多了。

    “嘿嘿!永远不会泄密的。因为我考试的结果,转让给他了。那小子也真是不错,竟然把我的好名次衔接的天衣无缝,最后一举获得头名状元。

    “这个状元本身就不简单了,每科只出一名。更厉害的是他还是‘三元及第’。你知道什么是三元及第吗?”

    见到麦轲又是摇头,他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批评他说,“看你也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怎么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懂?”

    他那里知道,面前这位如果说现代知识,那是相当丰富,对古代那些东西,他也只能说是只知皮毛了。对科举这套实行了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详情,他又哪里会都知道。

    斯文大概是为人之师习惯了,不禁就把麦轲当成了可教之才,谆谆善诱地给他解释了“三元及第”的意思,最后强调,“从大隋开始到大清目前为止,一千多年间,三元及第的总共才有十三个人,大清占了两位。我参与的那个,是最后一个。”

    麦轲听了斯文这一番解说,对这个科举制度有了大体的了解。同时也觉得这个斯文要去教书,肯定会深得学生喜爱,拿个最佳教授的奖状是没跑的。

    原来所谓的三元及第中的三元,是指科举制度中省级考试和以上级别考试的第一名,不包括省级之前的秀才考试。成为秀才只是具备了参与省级考试的资格。

    第一元的正式名称是解元,这是省级考试“乡试”所有考试合格考生中的第一名。凡是通过这个考试的,都叫作举人,也就是被这个省份为国家推举的杰出人才。

    斯文考试通过,并且是第一名,正式的头衔应该是解元,而不是一般的举人。不过在一般人眼里,举人已经一步登天了,而且更名声响亮,而解元被人知道的面就比较狭窄,所以第一个丄人说他是举人也不错。

    再上一级就是国家级的考试了,相当于后世的全国通考。这个考试的名称叫会试,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这些通过会试的考生都是贡士,也就是说他们符合了给皇上当贡品的资格。

    最高级就是廷试,也叫殿试,第一名获得者成为状元。那要经过层层选拔,多人把关,最后皇帝御笔亲批以后才能获得。所谓天子门生说的就是这个人在皇帝那里也过了关的。

    可见三元及第实在是凤毛麟角一般的稀缺。及第,也就是通过那个级别的考试,还比较容易;但是以连中三元的成绩及第,就实在太难了。不但需要才华横溢,而且必须牛运冲天。

    还有一条,虽然比较可笑,但是却绝对不能少。就是这个人的自然条件一定要好;否则,你给皇上举荐一个缺胳膊短腿,或者是嘴斜眼歪的,皇上看着不舒服,龙颜大怒,定个“有碍观瞻”的欺君大罪,所有参与举荐的人和当事人,就都麻烦大了。

    “你怎么没继续考下去?”麦轲奇怪地问斯文。

    “我本来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在那个选拔系统中试试我的本事,而不是升官发财,伺候那些皇亲王族,考过乡试,发觉不过如此也就失去了兴趣。

    “另外我和那个被替代者也差不多有这个君子协议,就到这一步。当然我坚持下去,他也只能老老实实接受,一开始就没有他的同意,我不是照样取代了他。”

    “不过,这小子的运气也是逆天,我这么一打岔,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愈挫愈勇,一路过关崭将,直登最高峰。估计要是我的话,顶多考试可以和他比肩,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就远不如他了。后面的每一步,处理好与相关人等的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比考试本身还重要。”

    “好!这个问题就到这里。你回答得不错。可以得满分。我也跟你学了不少知识。看来以后我也要叫你老师了。”麦轲半玩笑半认真地给斯文作了一个阶段性总结,然后转入下一个问题:“仔细听清,斯文老师,下一个问题至关重要: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正在谈性大发的斯文突然被打断,不禁一楞。如果他选择的话,他到愿意永远这样谈下去。他发觉麦轲这个学生比那个东方黑夜更符合自己的心意。那小子虽然生性跳脱,但是面对斯文的时候,大多都是唯唯诺诺,哪如麦轲,总是那么让人觉得充满挑战?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他还得回答麦轲这个问题。明知道不同回答会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