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贤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清宁宫,太皇太后正略显焦急的等着他,显然她已知道了雍肃殿与奉天殿那边的消息。见到皇祖母那副神态,朱祁铭有些心酸,皇祖母终究是老迈了,数年不闻政事,加上一场大病留下了后遗症,她已然失了往日的雍容,不再有举重若轻,叱咤风云的气派,如今,她更像是一个祖母!

“皇帝还是心急呀!皇祖母已给他松开了一只手,辅佐大臣的那只手迟早也会松开的,何必急在一时?自己闹不开场面,就拉去一个垫背的!”

想皇祖母明显偏向自己,不惜背地里暗斥皇上,朱祁铭觉得此情此景于自己恐怕是祸非福,不可任其延续下去,便劝道:“皇祖母,此事不怪皇上。皇上快成年了,这个时候,圣意是何等的重要!大臣们须得小心揣摩,可惜,皇上在变,而辅佐大臣不知求变,死抱着老眼光看人,谁知他们安的什么心思!”

太皇太后摇摇头,“如今大明还离不开辅佐大臣,这下好了,你一个年少王子,掺乎皇帝与朝臣之间的事,大臣们肯定以为皇室宗亲在违制预政,此事不便明言,他们就拿方便明言的事闹腾,想必他们心里在想:撵走越王子,替朝廷永绝后患!”

果真是这么想的么?他们就无一点点私心?对此,朱祁铭深感怀疑,嘴上却道:“不是还有皇上吗?”

太皇太后一脸的落寞,“皇帝?皇帝独自一人恐怕经不住那么大的阵仗,唉,皇祖母耳聋眼花,老喽,不比以往了,皇祖母有言在先,不再参与朝政。这可如何是好?”

朱祁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吴太妃。他并未打听过去几年皇祖母从犯病到痊愈的离奇故事,不清楚这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察觉到皇祖母对皇太后、吴太妃都十分的冷淡,似乎极不情愿见到她们二人。可是,他的此番遭遇终须吴太妃帮忙,而吴太妃肯定也乐意帮这个忙,所以他要提醒皇祖母留意吴太妃的作用。

“皇祖母,您的孙儿都快成年了,郕王也快成年了,祁铭若赴藩,想必会让许多人不安,忧心的不止皇祖母一人。”

太皇太后一凛,旋即浮起一脸的厌恶之色,沉吟良久,咬牙吩咐内侍道:“传吴氏!”

那名内侍领命而去,太皇太后板着脸叹道:“想必你也清楚,朝中言官大多向着吴氏,这么多年从未变过。福安宫一动,紫禁城里的另一人岂甘人后?这样也好,她们难得联手,二人联手,辅佐大臣只怕难以收场!”

另一人?那自然是皇太后!

太皇太后的话涉及宫廷秘事,也就是如今太皇太后神智已衰方不避讳,搁在以往,此话是万万传不进朱祁铭耳根的!不过,太皇太后随口说说并不打紧,朱祁铭却万万不能搭话。所以,此时此刻,沉默是金!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吴太妃就匆匆赶到了清宁宫,见礼赐座后,她神色镇定,脸上似乎还写着分得意,只是被眼角眉梢那抹习惯性的哀怨掩住了。

太皇太后动动嘴唇,极不情愿地开了口:“人老不中用,总爱安静,可听人说前朝动静极大,想要安静却不容易。”

“太皇太后精神已然大好,虽如此,也不能任由外面的琐事打扰呀。”吴太妃移目静静看了朱祁铭一会,“太皇太后,臣妾甚是喜欢祁铭这孩子,不如让祁铭住进福安宫,与祁钰作伴,臣妾一定视祁铭如己出,总比那个什么······卢方氏强过百倍!”

太皇太后一震,旋即勉强宽缓了面色,“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了两三年。”

吴太妃略显失望,喃喃道:“唉,也怪臣妾不中用,您终究是想把祁铭托付给别人。”

太皇太后眼中精光一闪,胸部开始大起大伏,“你走!”

吴太妃顿时手脚无措,“太皇太后,臣妾并无······”

“快走!”

吴太妃略显慌张地起身施礼,临行前又看了朱祁铭一眼,朱祁铭赶紧趋前施礼。

一场交谈不欢而散,朱祁铭并不担心吴太妃会生变,吴太妃岂能置身事外!他只担心皇祖母的身子,就小跑到她身边,想劝慰几句,却见太皇太后站起身来,一把抓住他的手。

“走,皇祖母不要这张老脸了!这就去奉天殿,看何人忍心欺负咱们祖孙二人!”


第一百零一章 赴藩之争


朱祁铭后退数步,跪伏于地,朝太皇太后行大礼。“请皇祖母息怒,您身子尚未完全复原,哪经得住这般劳心费神!孙儿求您了,请您千万要保重身子!”

“都这个时候了,皇祖母那还能爱惜一身老骨头!”

朱祁铭顿首道:“您的身份无比尊贵,既然有言在先,便事涉皇室体统,关乎天下物议,您岂能食言!”

“皇祖母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受人欺负!”

“是不是欺负庙堂上自有公论。您一出面,或许护得住孙儿一时,可皇上如何看待此事?您不惜食言而翼护祁铭,皇上会怎么想?孙儿叩请您信任皇上!”

太皇太后怔怔地站立片刻,敛住怒气,缓缓坐下身来,茫然道:“皇帝果真镇得住场子吗?”

这时,内侍冯铎匆匆入内,望了地上的朱祁铭一眼,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太皇太后沉声道。

“是。太皇太后,奉天殿那边的情形不太对劲,五名辅佐大臣领头,百官群谏皇上下旨,让越王子殿下袭位赴藩。皇上······皇上······”

“皇帝怎么啦?”太皇太后焦急地站起身来。

“看上去,皇上······皇上好像无话可说了!”

“再去看!”

太皇太后打发走冯铎,身子颤颤巍巍,脚下站立不稳,朱祁铭赶紧起身扶她落座。

“请皇祖母毋忧。百官群谏,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祁铭的父王已故去数月,袭位自有规制,从无迁延月余的先例,而袭位的亲王自然要赴藩,永乐以降从无袭位亲王居京的先例。”

太皇太后急道:“这一理由还不够充足吗!”

“此理由看似充足,但皇上也有留祁铭的理由。”

“哦?”太皇太后诧异地看向朱祁铭。

“祁铭要守孝三载,而今弃先父王的陵墓而去,百官此举是在逼祁铭做不孝子,而皇上是仁君,百官逼祁铭做不孝子,又将皇上置于何地呢?”

太皇太后似有所悟,“不错,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世间至道,孝道不行,何以治国!”突然脸色一沉,“唉,皇帝是你皇祖母看着长大的,帝位传承大统自有定数,明君圣主可遇而不可求,皇祖母只盼着当今皇帝做个仁德之君。可是,纵有仁德又能如何?就拿今日之事来说,人嘴两张皮,爹说爹有理,婆说婆有理,百官一闹,皇帝恐怕一时半会理不清这番理,哪能说服群臣?”

“皇祖母,此事无需皇上说什么,不是还有能言善辩的言官么?”

太皇太后怔怔地看了朱祁铭许久,方摇头道:“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啊。有些人无利不起早,凡事都爱讲价钱,世间的理终敌不过一个利字,哼,也不能对别人期望过高!”

太皇太后隐晦地暗指吴太妃恐怕不肯帮忙,朱祁铭自然心知肚明,想吴太妃要拿自己做郕王的挡箭牌,断然不会袖手旁观;而太皇太后期望拿自己制约郕王,也不会置身事外,因此,皇祖母所说的“二人联手”铁定会成为现实。

他心中有分超然,嘴上却不便把话说透,“皇祖母毋忧,别人或许能知晓皇祖母的所思所想,故而无需您吩咐,自有人主动替您分忧。”

太皇太后微微一震,目光久久驻留在朱祁铭脸上,目光里并无关切之情,有的唯有审视的意味。

她看得如此专注,似沿着光阴的轨迹,回溯到三年前,四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好像还沿着他漂泊的足迹在一路追寻,从京城到北境,从北境到京城······

审视之后,浑浊的眼中泛起精光,随精光闪现的是隐隐的疑虑!

那丝疑虑告诉朱祁铭,太皇太后是自己的皇祖母不假,但她更是皇上的守护神!即便自己是如她所愿顶起“世间豪杰英雄事,江左风流美丈夫”这顶光环的,仍要接受那道目光的无情过滤,以查验光环里是否藏有危及国之神器的图谋!

那道目光绝对不会放过半点不纯的杂质,这令朱祁铭感受到了深深的失落!

“哼,明面上说‘后宫不得预政’,背地里谁又禁得了!前朝与后宫暗通消息,互为倚仗,此事何曾杜绝过?也好,违制之举多少还有些用处,天子大概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皇太后的语气略显淡漠,淡漠就代表着某种距离,朱祁铭意识到,从今以后,自己与皇祖母之间会横亘起一道无形的藩篱,心与心将不时被藩篱隔开。

他无能为力,只能面对现实。人贵在知足,回京之初,皇祖母给他以翼护,这是上天的恩赐!皇祖母扶过他一程,已经足够了,前路是风雨还是彩虹,终须他自己去把控。

冯铎带着喜气回来了,太皇太后只是淡然望了来人一眼,显得十分的镇定。

“太皇太后,好消息!都察院一帮御史闯入奉天殿,弹劾辅佐大臣枉顾孝道,意欲令天子失亲亲之德,陷天子于不仁不义之境,其心可诛,辩论时辅佐大臣落了下风!”

太皇太后淡然一笑,“辅佐大臣身后不是还有一大帮朝臣吗?”

冯铎闻言后显得更加兴奋,唾沫星子随之溅了起来,“咸熙宫的两名内侍溜进奉天殿对百官一番耳语,殿中纠仪官视而不见,由着他二人暗中走动,半数官员突然与辅佐大臣唱起了反调,到后来,只剩下五名辅佐大臣了,不,后来辅佐大臣中的三人也退到一边,只剩杨士奇大人与杨荣大人了。二位大人看似理屈词穷了,极狼狈,若非皇上好一番安抚,他们恐怕会跪地不起。”

太皇太后又是淡然一笑,“这么大的阵仗,奉天殿里总该有个定论吧?”

“有定论。越王子可袭位,但大婚之前不宜赴藩。”

“大婚之前?”太皇太后略显惊讶道:“如此说来,不是三年孝期守满后再赴藩,而是要论亲!要我这个太皇太后养孙儿,皇太后、皇太妃抚侄儿,皇帝留堂弟至成年,如此方显天家亲亲之德喽?嗯,不错,言官识大体!”

太皇太后挥退冯铎,转对朱祁铭道:“如今皇帝不会再有顾虑了,想必恩旨近日便可下来,恭喜你,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堂堂亲王一生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言毕略有所思,脸上浮起些许的落寞。

朱祁铭快步走到太皇太后座前,伏地道:“孙儿叩谢皇祖母!”

“起来吧,起来吧。”待朱祁铭起身后,太皇太后幽然道:“对你,皇祖母当初总算没看走眼,举荐你的人也未看走眼,你的确与众不同。哦,无需皇祖母再考你学问,也无需皇祖母替你引路,而今皇帝对你极有兴趣,这是一条捷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但愿如此吧。只是皇帝与你都年少,凡事不可意气用事。”

举荐我的人?朱祁铭大感困惑,沉思间,却听见太皇太后又开了口。

“皇祖母也算看明白了,而今的大明说是盛世,其实呀,百病缠身!百官中的许多人还在大明的病体上拼命吸吮膏脂,令人心寒啊。但守住偌大的摊子还离不开他们,你要注意分寸。记住,时时以国事为重,万不可心生杂念,但愿来日你能助皇帝化解大明的内忧外患,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朱祁铭再次伏地道:“孙儿谨记皇祖母教诲!”

“起来吧。从今日起,皇祖母就不拿你当小孩子看了,只是大人得有大人样,你可别要让皇祖母失望!”

“是。”

成年与否,行冠礼并不重要,有太皇太后的认同,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成年!可是,得到皇祖母的嘉许,他并无半分的兴奋之情,他隐隐看见,清宁宫温情脉脉的日子已然远去,往后他再来此地时,眼前的这个老人或许不再是他的皇祖母,而是正统朝的太皇太后!

“你去读书吧。”太皇太后挥手道。

朱祁铭转身离去,走在落叶满地的甬道上,皇祖母淡然的语气回响在耳边,淡然的神色浮现在眼前,他的鼻子开始泛酸。


第一百零二章 不期而遇


晚膳后,朱祁铭歇息片刻,动身去南苑那边习武,不料却被常德公主黏住了。

“祁铭,祁铭,你慢点,等等我。”

常德公主款款而行,总跟不上大步流星的朱祁铭,不时远远落在他身后,直急得连连叫唤。

想皇祖母都拿自己当大人看了,再任由常德公主呼来唤去不成体统,朱祁铭当即不乐意地回头道:“常德公主,我长大了,这名字也不便放在嘴上随便叫吧?”

“嘿,真拿自己当大人啦?”常德公主追上朱祁铭,推了他一把,“叫你三弟你不应,叫你祁铭你不爽,干脆这样好了,殿下,奴婢给您请安!”

见常德公主装模作样就要躬身施礼,朱祁铭赶紧拦住她,“你饶了我吧!公主啊,出了前面那道门就算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