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妃重生之毒女神医-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种怎么也没想到的回答!
“荒谬!”秦王面露怒色,“本王是父王和母妃亲生,怎么可能是什么莫塔莫族的后裔!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殿下且先不要激动,”公仪含涵道,“我并不是,殿下不是太和太妃亲生,而是太妃是莫塔莫族的嫡系后裔,殿下身上自然也有莫塔莫族的血统。”
秦王刚才一时太过惊怒,倒没有想清这一点,闻言皱了皱眉,还是有些怀疑道:“本王母妃出生伊家,怎会和莫塔莫族牵扯上关系?”
“这自然是莫塔莫族为了保护后代,所布置的手段。”公仪含涵道,“我们的曾祖父很早之前就被送到东周,因此才躲过了灭族之祸。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后代又被分开,我娘和太妃其实是堂姐妹,各握有半把钥匙。我从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太妃过世的早,大概没来得及告知殿下。”
秦王脑中突然闪过几乎已经记不清的幼时记忆,母妃似乎的确在他面前提过什么族,但他那时太,母妃的又语焉不详,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多想过。
映初听到此处,也是震惊不已,忍不住问道:“莫塔莫族是什么来历?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公仪含涵道:“莫塔莫族曾经是东周西南方的一个拥有百万族人的部落,他们生活在与世无争的山林里,靠着山林的馈赠生活。后来有人无意间闯进了那里,发现部落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莫塔莫族的灾难于是从此到来,最后更是被贪婪的强盗灭族。幸好族老睿智,早就做了准备,不仅把一部分族人秘密分散到了东周各地,还留下了一份宝藏,作为莫塔莫族复兴的资本。”
秦王补充道:“莫塔莫族突然出现在世人眼中,又突然的消逝,而且被有心人故意掩盖,所以在世间没留下多少记载,你没听过也很正常,本王也是偶然在宫廷藏书中看到过只言片语。”
“那些贪婪的强盗不想让世人知道他们的恶行,当然要想法设法隐瞒,别可姃你不知道,便是我对先祖的历史,都所知甚少。”公仪含涵语气中满是嘲讽,但并没有多少仇恨,对她而言,灭族之事毕竟已经过去很久了,她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恨意非常有限。
秦王最初的惊怒诧异之后,心绪很快平静下来。不管他身上有莫塔莫族的血统也好,没有也罢,根本就不重要,倒是他手中的这半块钥匙……
秦王看着公仪含涵:“你之前一直不,现在却来找本王?”
公仪含涵一笑:“之前是时机不够成熟,现在时机正好。秦王殿下如果能得到宝藏,夺嫡之争的把握便能大上不少,同样的,我也很需要这批宝藏,召集流散各地的族人,复兴莫塔莫族!”
秦王冷然道:“你身上带着半块钥匙,就敢只身来找本王,就不怕本王杀你灭口?”
公仪含涵自信道:“殿下就算得了两块钥匙,不知道宝藏的地方,也取不出宝藏。再则,殿下能让可姃倾心不悔,我相信殿下必定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怎么殿下也算半个莫塔莫族人,又怎么忍心看着族人一直流离失所,无所归依?”
秦王毫无笑意的笑了两声,公仪含涵的冠冕堂皇,其实也不过是野心作祟,打着复兴莫塔莫族的旗号,实际上却想当个女王。
他皇甫琰诺,本就不算什么好人,若是换做其他时候,他必定会将公仪含涵抓起来,审问出宝藏的地址,独占全部宝藏。公仪含涵以前想必就是有这个顾虑,所以聪明的一直没有出来,如今的情况,的确不容他慢慢审问,越早得到宝藏越好。
虽有点遗憾,但宝藏是平白得来的,若公仪含涵不,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所以罢了,他也不能太贪心。
“既然公仪姐如此信任本王,本王也不好让公仪姐失望。”秦王道,“不过宝藏本王要得七成,毕竟公仪姐只是一个人,挖掘和运送宝藏,都要本王派遣人力才行。”
“六成!”公仪含涵道,“宝藏是莫塔莫族先辈们费尽心血收集的,理应都归莫塔莫族,念在殿下也有一半血脉的份上,拿去六成我便认了,剩下的四成必须拿来复兴族群!”
秦王冷冷道:“莫塔莫族如今还能剩几个族人,你张口就要四成,不嫌太贪心了吗?!”
“幸存的族人再少,也总会繁衍扩大的,”公仪含涵态度坚决道,“实话告诉殿下,殿下没有回到东周之前,我原本打算找机会自己去取宝藏的,虽然只有半块钥匙,但是我也有办法打开宝藏,只是最多只能取出里面的三成财宝。至于人力,我相信骆亲王肯定愿意帮我这个忙,只是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让外人接触到宝藏罢了。”
双方一阵讨价还价,最后各退一步,秦王占六成半,剩下的三成半都归公仪含涵。另外秦王还承诺,他日若登基为帝,便将莫塔莫族原本的栖息地划给她,让莫塔莫族继续繁衍,并受朝廷的庇护。而公仪含涵也答应,以后会劝服骆亲王,让他不与秦王作对。
至于现在,就让骆亲王暂时和殷家合作好了,关键时刻策反他,才能对殷家造成最大打击。
条件谈好之后,双方又商量好了取宝藏的具体事宜,等全部谈妥,夜都已经深了。
“不知不觉都已经这么晚了,本王也忘了让人准备晚膳,”秦王道,“本王这就命人弄些夜宵过来,你们随便填填肚吧。”
“不用了,再晚就该宵禁了。”映初道,“我们回公仪府后,再弄点东西吃不迟。姑母,你和我回公仪府住一晚吧?”
“也好,现在找客栈也有点晚了,”公仪含涵笑道,“只是我毕竟在守孝,偷偷跑回京都城来,被人知道了可不好,可姃可得帮我瞒着才行。”
“那是自然,姑母便放心吧。”映初微笑道。
两人遂向秦王告辞,公仪含涵依旧从后门出去,等到街上之后,才搭上映初的马车,两人一同返回公仪府。
“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公仪含涵牵着映初的手,笑盈盈的道。
“放心什么?”映初道。
“我知道你以前肯定怀疑我对秦王有什么心思,”公仪含涵道,“不过你的耐心实在太好,竟然一直忍着没问我。”
“我只是不想勉强姑母,毕竟姑母若是不想,我即便问了,也得不到真正的答案,不是吗?”映初笑道。她其实不止一次动过探查公仪含涵目的的念头,只是一直没来得及付诸行动罢了。
“以前是真的不适合,可姃你不会怪我吧?”公仪含涵歉意道。
“自然不会,这种事当然要慎重一点。”映初道。
两人聊了些分别后的近况,很快就到了公仪府。映初将公仪含涵安排在自己院的厢房,第二日一早起床,红叶便告诉她公仪含涵不辞而别,只在房内留了一张字条。
映初知道,两人之间看似相处和往日无异,但其实已经产生了隔阂,公仪含涵多少对她起了些防心。这世上最难揣测的便是人心,公仪含涵握有宝藏的秘密,会提防她也是正常。
映初只是叹了口气,便将此事抛到脑后,不再多想。
朝廷第二批兵力和粮草集起,包括李沧泽在内的一干将领即将奔赴前线。
弘光帝为国事操劳,又加上近来天气变化无常,龙体抱恙已有多日,便命三皇为将士们送行。
南城门外,三皇与诸将士齐齐摔了手中酒杯,主将一声令下,大军吹响号角,踏上南下的征程。
大军将沿官道直达南疆,而李沧泽和另外两位副将会在半途与大军分开,押送大部分粮草从水路南下,因为前线粮草已经告急,水路比陆路耗时更短,也更安全。
三皇站在城头,目送大军远去,心中不由生起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
有大臣在一旁谄媚的道:“皇上如今最看重的便是三殿下,大事也都交给三殿下代办,想必三殿下入主东宫之日,为时不远矣。”
三皇心中受用,嘴上却道:“父皇对九弟和秦王也同样器重,立储之事尚有争议,父皇心中最中意的人选是谁,谁也不清楚,不过不管是谁,总有父皇的用意。”
“三殿下太谦虚了,”另一位大臣道,“饯别三军,向来只有太才能代君行事,皇上既然将此事交给三殿下,含义已经非常明显。”
“正是正是,”有人附和道,“三殿下如今也只差一个名头而已,实际上已经和储君无异了。”
围在三皇周围的人都是他的党羽,自然挑好听的,三皇听得笑容满面,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他觉得近来父皇对他的确比以前更倚重了,所以殷丞相对他提的篡位之事,他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如果能光明正大、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他又何必铤而走险,背上弑君篡位的千古骂名呢。
只希望父皇不要令他失望,早日将他立为太,否则就算他有耐心,殷丞相也没有耐心等下去。


正文 732 得意,全军覆没粮草被劫
弘光帝对三皇越发倚重,三皇党的人看在眼里,都很高兴,其他人便暗自焦急不已了。
九皇生母惠嫔,趁着给皇上侍疾的时候,忍不住出言试探:“皇上,臣妾近来听到不少人,三皇代君行令,比之当年太,更有储君风范。三皇文韬武略无一不通,的确是太的好人选,皇上后继有人,臣妾真为皇上高兴。”
弘光帝靠在龙床上,手中翻着一本奏折,闻言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你深居后宫,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是见过楚国公了?还是见过老九了?”
楚国公便是百里老国公,皇后和惠嫔的生父。
惠嫔心中一紧,道:“楚国公忙于政事,哪有时间来见臣妾,九皇孝顺,倒是常常来请安,但也从来只是和臣妾话话家常。臣妾是听一些嘴碎的宫人的,连后宫的宫人都听了,想必外面传的更厉害。”
弘光帝将奏折放到旁边,抬手指了下桌。
惠嫔连忙倒了一杯茶,双手捧到弘光帝的面前。
弘光帝喝了几口茶,才道:“不该你问的,就不要问太多。后宫嫔妃不得干政,朕老了,心也软了,舍不得你们如花似玉的人头落地。”
惠嫔浑身一抖,慌张的跪在地上:“皇上恕罪!皇上恕罪!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知错!”
“好了,起来吧,这里不需要你伺候了。”弘光帝道。
惠嫔双手微颤的接过茶杯,放回桌上,然后福了福身:“臣妾告退。”
出了寝殿,被风一吹,惠嫔才察觉背后出了一层冷汗。扫了眼外面守卫的禁军和宫人,惠嫔立刻整了整脸色,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端着架走了。
回到自己的地方,惠嫔才虚脱一般跌坐椅上,把旁边的宫女吓了一跳。
“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宫女担忧的问道。
“没事,你们都下去!”惠嫔道。
宫女一招手,殿内的宫人全都躬身退了出去。
惠嫔回想着刚才皇上的眼神,越想越觉得后怕。她能感觉到那一瞬间皇上是真起了杀心,恐怕若不是看在九皇的面上,换个其他嫔妃,已经被拖出去处死了!
她只不过是浅浅的试探了一句,就让皇上如此反感,一点也看不出皇上究竟是不是要立三皇,她这个母妃真是没用,想帮九皇做一点事情都做不到!
惠嫔扣着指甲,心中生出一个狠戾的念头,若是皇上真要立三皇,那她就……总之就算拼了她这条命,也一定要让儿坐上皇位!
惠嫔一片爱之心,却不如皇后与皇上几十年夫妻,对皇上更为了解。皇后只每日不落的去照顾皇上,半点不提立储之事,便是偶尔起朝政,也只挑些战场的捷报和皇上谈论几句,皇上听得身心愉悦,什么后宫不得议政之类的话,一次也没过,甚至还会主动和皇后提上几句。
就是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谈话,皇后慢慢琢磨出了一点意思,皇上若真心想立三皇,言谈之间的态度肯定不一样,皇上明显只是为了稳住人心,暂时做出重用三皇的表象而已。
等确定自己的推断无误后,皇后就放心了,给皇上侍疾的时候更为体贴用心,倒是让帝后之间的感情,难得的温馨起来。
这一日皇后正陪着弘光帝话,外面太监来报,殷贵妃来了。
“臣妾给皇上、皇后请安,”殷贵妃行礼之后,一脸关心的看着弘光帝,“皇上今日可感觉好些了?”
“还是老样,太医只会静养,养的朕骨头都快散了。”弘光帝道。
殷贵妃嗔道:“太医让皇上静养,皇上却片刻都不肯闲下来,臣妾可都听全三喜了,皇上用膳的时候还在翻阅奏章,这样怎么行呢,皇上就是太劳累了,龙体才一直没有痊愈。”
弘光帝笑道:“这个全三喜,什么都往外,真是皮痒了。”
“全三喜也是忠心,他劝不住皇上,所以只能让臣妾劝劝,”殷贵妃道,“今天臣妾在这里的时候,皇上可不许再看奏章了,好好休息一会儿,养养精神。”
“你跟皇后的都是同样的话,”弘光帝状似无奈道,“行,朕就偷懒一会,不看奏章了。”
殷贵妃瞥了眼坐在床边的皇后,嘴角似勾非勾了一下,道:“皇上这次生病,皇后跑的比以往都勤快,臣妾十次来皇上这里,九次都能看到皇后,倒是让本宫羞愧不已,自觉没有尽到侍候皇上的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