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薛氏出身于将门,一向十分朗爽,除过几个皇子和宁王、郑王之外,竟然把其他人全拒在了门外,包括崔家打发人过来,小薛氏也没让他们进门。
当然,表现上这是小薛氏的主意,内里决定的人还是王琳芝。
“听说皇后娘娘已经怀上了呢。”
王琳芝笑笑,“那又如何?皇长孙已经好几岁了。”
可皇长孙却是太子妃无法言说的痛,但她一向能忍,虽然和太子的关系依旧不好,但到底也传出了喜讯。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吐藩的使者入京了,想求娶大周的公主。
一时之间,京城里有女孩儿的勋贵之家又开始人心惶惶。
也有人兴灾乐祸。
凤香公主当时就联络了一帮官员开始推举琅琊郡主。
“父皇对她好,就是打算让她去和亲!”
如今七皇子“带”着常怀恩在蜀地打了胜仗,得了赏刚,做为七皇子的胞姐,凤香公主也意外地活跃起来。
想当年吴惠妃死的那般凄惨又那般突然,原本依附于她的人便一下子失去了依靠,之后有人找到门路依附上的其他人,但如今七皇子又开始风光起来,这些人的心也跟着蠢蠢欲动起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倒向七皇子的人,心是便觉得皇上不选其他皇子去蜀地,单单挑中了七皇子,这便是一种预示。
也有人觉得七皇子“傻”,但有些人却觉得这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大朝会一到,这些人便站出来推举了王琳芝去吐蕃和亲。
倒是崔尚书,一脸风光霁月的模样,“琅琊郡主已经和文选郎顾大人家的二公子下了小定。”
他家现在是后族,崔皇后虽怀了身孕,可谁知道生下来是男是女?自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清阳公主。
虽然她已经一心向佛,根本不再管红尘俗事了,可皇子们还是有点风吹草动就往那边跑,这点没人能比得上。
就是崔皇后也交待过家里,“不要与清阳公主府为敌。”
王琳芝被赐毒酒的事,她根本没敢告诉家里。
可王琳芝竟然能送两个吹埙的人过来,就把一场大祸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觉得自己再过二十年,只怕也没有这份功力。
“去打听琅琊郡主的事,越详细越好。”
虽然人人都对和亲唯恐避之不及,但却有一个人,已经将主意打到了和亲的头上。
这个人便是宁王的女儿赵柔。
她本来是天生的郡主,可惜现在却呆在宁王府里,有众多的嬷嬷们监视着,甚至连上净房都有人在外面盯着。
这滋味她早就过够了。
她们虽然盯着她,但毕竟只是下人,为了讨好这位小姑姑,也天天打听外面的新鲜事给她听。
得知王琳芝赐婚回纥的时候,赵柔也曾幸灾乐祸地笑了一阵子,可大笑之后,却更感孤独寂寞。
她本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又从小被家里捧在手心上,如今这半囚禁的日子,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难受。
凤香公主调唆官员不成,转头又将主意打到了赵柔这里。
“本宫倒觉得即使到异邦和亲,也比留在京城当囚犯要好。”
赵柔本就动了这种心思,一听凤香这话,更是像得到了某种支持和鼓励一般,立刻觉得凤香公主特别顺眼起来。
“公主可愿意在皇上那里为我美言几句?”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柔被关了一段时间,人变得长进多久,渐渐也明白过来,自己会变成现在这般,一是冲动、耳根软,二就是受了凤香公主的挑拔。
若不是凤香,她根本不会和王琳芝争闲气,一心想要嫁到毛家,让昌盛帝另眼相待,哪想最终害人害己。
可现在,凤香公主竟然帮她出起主意来,她很怕自己又被对方算计。
可她又不想被困在这一方院落里,便低着头,跟凤香公主服了软。
“这事简单,你等我好消息就是了。”凤香公主安慰她道。


正文 249 拖下水
宁王妃回去之后,忍痛从自己的陪嫁中拿了两套头面,又从银楼里挑了一匣子银楼里新出的最时兴的首饰,去了凤香公主府。
“你柔妹妹现在被禁了足,这些是用不上了,头面给你戴着玩,那些俗气的金首饰就拿去赏人吧。”
凤香公主一看那首饰全是纯金打造,还有一套红宝石和一套珍珠头面,脸上马上笑成了一朵花。
自从吴惠妃死后,她在昌盛帝面前的地位就一落千丈,虽也有俸禄和赏赐,可到底不比从前。
那时候吴家手里掌握着西边大部分的走私生意,又有安公园的地下赌场在,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哪像如今,府里的一应开销都要她自己掏银子,不仅把从陆阳春那里搜来的银子给花光了,还将自己的陪嫁搭应去了不少。如今她看到金银就像饿狼看到肉骨头一般,双眼开始冒出绿光。
“如今,我最惆怅的就是你柔妹妹的亲事了。”
凤香公主得了东西,忙笑道:“皇伯娘放心,这事我一定会尽力帮忙。”
宁王妃便拉了她的手,“你这孩子,长得漂亮,从小心肠最好,柔丫头也最喜欢和你玩……”反正能想到赞美之词,全往凤香身上用了一遍,然后才道:“听说吐蕃的使者要和咱们比马球?我记得仙儿你的马球术也非常好,若是你们小姐妹上场,赢了那吐蕃使者,才是真的为咱们大周争了光呢。”
凤香公主好久没被人这么追捧过了,心里一高兴,直接应承道:“到时候我会喊着柔妹妹她们一起,直把吐蕃给踢个落花流水,听说那吐蕃王子也隐匿在使团当中呢。”
吐蕃的首领当地人称赞普,据说现任赞普只这么一个儿子,若要联姻,必定是此人无疑。
宁王妃心中越发有了谱,“记得早些年陛下还是楚王的时候,也曾在马球上大败过吐蕃,如今轮到你们,说不定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凤香公主被昌盛帝冷落了这么久,一心想着要好好表现一回,闻言不由笑了,“到时候我们自会尽力。”
送走宁王妃之后,凤香公主就找了自己王府的长史,让他帮着谋划这件事,又吩咐了下人,一家一家的去寻可以找马球的人。
当初打马球的小娘子们很多都已经嫁人了,有些还做了娘,若让她们打马球,身体不一定能吃得消,所以要先上门问问情况。
公主府的下人们从早跑到晚,好容将人给凑齐了,凤香公主专程入宫见了昌盛帝一回。
“父皇当年在马球上大败吐蕃儿臣至今仍觉得荣耀,还请父皇答应女儿同吐蕃赛上一回。”
昌盛帝皱眉:“吐蕃人长年生活在马上,你们想要赢他们,估计有难度。”
他只说有难度,但却没有说不可。
凤香公主便自动认定昌盛帝是同意了。回到府里便命长史去吐蕃使团下了战书。
大周从太宗时期,便开始接受万国使者来朝,为了让异邦人感受到大周的繁华壮丽,太宗皇上曾专门花巨资修建了鸿泸寺。如今吐蕃的使者就住在那里。
说起来,离公主府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罢了。
吐蕃人接到战书,当时便同意了,“公主好雅兴,我们自当客随主便。”
吐蕃人为了能更好的和大周交流,隔段时间也会派年轻一辈来学习大周的文化,和凤香公主府的长史交流起来并无半点障碍。
双方很快就将比赛的日子给定了下来,并邀了皇上和百官观看,为了让这场比赛更热,地方就选在了一个新的马场。凤香公主已经打定主意,等到赢了吐蕃人,就像昌盛帝讨要这个马场。
凤香公主和赵柔上场时也曾豪情万丈,但到底在体力上比不过男子,又长期没有练习,打了三场每场都以失败告终。
昌盛帝的脸色可就不那么好看了。
“一群不懂事的丫头,让各位见笑了。”皇上唯有如此自嘲。
吐蕃人生性豪爽,并不十分在意,“不过是玩玩,陛下若是有意见,可让贵国的勇士来挑战我等。”
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根本没有任何恭敬之色。
如此这般别说昌盛帝心里不高兴,就是大周的文武百官也开始不高兴起来。
二皇子亲自挑了一群人,开始和吐蕃踢了起来,哪想竟然三场三败。
“贵国踢马球的技术可真是太差了。”吐蕃人哈哈大笑起来。
昌盛帝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难受。
“吐蕃这两年给咱们进贡的东西也越来越差了,牛和羊和都次了一等,马都是老马……”礼部尚书小心地提醒昌盛帝道。
言行开始不尊重,说明对方已经有了异心。
“寻几个好手,让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见识一下我大周的好男儿风采。”昌盛帝转头向兵部冯尚书吩咐道。
“陆驸马本是在孝中,也自动自发的上了场。”冯尚书底气不足地开口道。
这位是昌盛帝的爱将兼女婿,连他和二皇子联手都不行,其他人肯定更不行。
昌盛帝一看冯尚书的脸色,便知他推荐不出更好的人了,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起来。
想他还是楚王的时候,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可他仍旧力挽了狂澜,这般一想昌盛帝不由看了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心虚地低下了头。
他虽然是皇长子,但自小便不怎么得宠,若不是占了个长,而王家和吴家又两败俱伤的话,这太子的位置早就换人了。别人玩乐的时候,他通常都在闭门苦读,以期能得到父皇的一声赞扬,让他打马球还不如让他做诗!
虽然他做诗也平平,但毕竟是能做出来,马球他可真不擅长,以前的时候和凤香他们在一起玩玩还行,和吐蕃人对战,只怕就要留下话柄了。
二皇子和六皇子已经输了,此时正满脸羞愧。
七皇子低着头,一副怕被他爹看到的模样。
余下官员,皆低着头,生怕被昌盛帝喊出来,丢了人。
唯有凤香一脸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儿臣举荐一人,必定可以取胜。”
昌盛帝静待下文。
“父皇不若让琅琊郡上场,当年若非她有意相让,永福又岂能得到第一!”
昌盛帝狠狠地瞪了凤香一眼。
这个蠢物,这时候还不忘拉着王琳芝下水!
现在已经不是她和王琳芝之间的事了,而是大周和吐蕃的较量,国之大事,岂能给她当成儿戏!
“天可汗有高手就不要藏着,难不成是看不起我们吐蕃?”
昌盛帝如今虽然已经不像从前那般纵容王琳芝了,却要维护大周的脸面,岂能让王琳芝上场再输一回。
“不巧得很,琅琊郡主在各位没来我大周之前已经病了许久了。”崔尚书接话道。
吐蕃人哈哈笑了起来,“大周人可真是不痛快,胜败不过家常便饭而己,何苦撒谎。”


正文 250 算计
这简直就是在挑衅!
若是三十年前,昌盛帝自可亲自披甲上阵,可最近这几年,他一直沉迷于酒色,后宫除了吴九娘之外,又有四五个嫔妃也快生了,年纪也已经摆在那里,哪还能找回往昔的风采。
吐蕃使团那边却像沸了的滚水一般,闹腾得厉害。
“就是,就是!输了就痛快地认输,别在那里装病!就算那个什么狼牙郡主病了,找个狗牙郡主上场,咱们一样奉陪。”
昌盛帝的干笑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文武百官更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大周朝从建国到现在,还没被人如此指着鼻子这般奚落过。
昌盛帝正想发火,却听兵部冯尚书悄声道:“吐蕃来意不善,只怕已经做了万全准备,还请陛下稍微忍耐。”
其实这话不用冯尚书提醒,皇上自己也能猜到。
虽从大周虽然从太宗时间就开始接受万国使者来朝,但自从中宗皇帝逝世,魏皇后乱用嫡系开始,内乱不断,自此西北的这些游牧部落皆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不仅打算不再向大周进贡,而且还准备联手攻打大周。
吐蕃突然变得如此强势,必定是早已经准备了后手,就算伤不了大周的根本,但也必然是一场浩劫。
如今的昌盛帝,已经不像年轻时那般不服输,只想求安稳罢了,但吐蕃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趁机生事。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马球上胜了,压一压他们的气焰,这些游牧部落虽然好战,但彼此之间并不团结,时间一长必定会内部先出现问题,到时候根本不用等大周出兵,他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到时候再各个击破,显然要更容易。
若是有人肯毛遂自荐,站出来赢了吐蕃是最好不过。
吐蕃使才那边起哄声如雷,大周这边一众官员却雅雀无声。
人人都知道现在是露脸的好机会,可将自己的马球和二皇子他们一比,又只能垂头不语。
忽听一洪亮的女声道:“杀鸡焉用牛刀,此时根本无需琅琊郡主上场,单她的侍女打败你们已是绰绰有余。”
吐蕃使者笑声更大,“你们的公主向我们挑战已经输了,现在要用郡主的侍女上场了?若是输了,你当如何?”
小薛氏最受不得别人相激,扬首道:“她们若是输了,就白送给各位,另附白银千两!”
吐蕃自然不觉得自己等人会输在几个侍女手上,因为这件事他们已经准备了许多年,挑的是吐蕃最优秀的勇士,别说是郡主的侍女,就是公主没有能力他们也一样不会敬畏。
却听小薛氏又开口道:“尔等若是输了如何?”
那使者头目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