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清阳公主坦然受之。
不过,张夫人一说是顾钺从南诏带回来的“特产”,清阳公主便猜想这些东西可能是送给王琳芝的,便直接吩咐下人,先抬到清莲居那边,让郡主挑些喜欢的。”
若是女方家世一般,可能要矜持一下,等冰人走了再拿过去了。
可清阳公主本就是先帝最得宠的女儿,王琳芝出生以后,更是不知道被昌盛帝赐下了多少好东西,这样做完全是等于在给张夫人和顾家脸面。
张夫人看清阳公主一脸高兴,便趁热打铁,将不空大师选的三个日子拿出来,问清阳公主什么时候合适。
三个日子居然会在同一个月,这是非常少见的,可因为对方是不空大师,所以清阳公主也没有提出质疑,直接选了二月二十二。
三个都是好日子,其实让女方挑日子,也是怕洞房花烛夜和小日子重合了,另外还要看女方备嫁的情况,光一张千工拨步床都要做很长时间。
可王琳芝的嫁妆昌盛帝已经让礼部在办了,就算往外捐,也是捐的银子和其他不实用的东西,好东西肯定是要留给自己女儿的,捐出去的东西则是为了堵住某些乱攀咬的人的嘴巴而己。
自家亲生的女儿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份。
以她府上现在的情形,这种好事做多了,没准哪天还被御史弹劾一个钓名沽誉。
若不是昌盛帝将王琳芝捧得这般高,她根本不愿意捐什么银子。
可有时候,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公主虽然不是官,但却时时刻刻要与最大的“官”打交道。
其实,清阳公主也想将女儿早些嫁了,谁知道耽搁的久了,又会遇到什么事!
若依着前朝的那些惯例,皇子已经封藩王,皇帝的兄弟这个时候差不多都封了亲王,姐妹们若有功劳,也能在公主前面加上一个“长”字,可到了昌盛帝这儿,好象完全忘了这回事。
她现在已经看清昌盛帝了,自私、刻薄、寡恩而好脸面,万一过些时候有战事,他要派顾钺出征,她这个做公主的还能拦着不成?
可做为女方,清阳公主又不好直接催着男方成亲,所以不空大师选的这三个日子还是挺合她的心意的。
成亲的日子一定下来,王琳芝就更加清闲了。
说是备嫁,可她又不用绣嫁妆。
这些东西清阳公主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准备了。
她自己虽然得先帝的宠,可嫁给王惟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昌盛帝当政之后了,昌盛帝让礼部给她准备的嫁妆虽然比吴太后给她的那些堂姐们要多一些,但也就是面上光鲜罢了。
好在那时候王皇后还算风光,借着赏王琳芝的名义,给了她不少好东西。
可清阳公主也是个大气的人,这些东西有一个专门的库房保管,造册,由专门的人看管。
就算是抄家,也查出来差错,那些官员们来了,也不敢将赏下来的东西再重新抄回去。
这些东西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
而现在,已经是腊月了,马上就到年底,事情一下子会变得多起来,又不可能大正月年没过完就开始弄这些。
所以清阳公主现在就特意吩咐了李嬷嬷和如兰去拿着册子,喊上璎珞一起,专门支核对这些东西,然后再由余氏和璎珞看着,让人装箱。
到时候直接给王琳芝陪嫁到顾家去。
她的女儿,自然一切都要用最好的。
然后,清阳公主又将两个儿子叫了过去,“你妹妹马上就要成亲了,我想将和我你爹的财产,一分为三,你们兄妹三人一人一份。”
王谨言如今不过是个还不解事的孩子罢了,说是和儿子商量,也就是和长子王慎远商量。
“妹妹毕竟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阿娘多给她一些也无妨。”王慎远显然早想过这个问题,“我和云娘已经商量过这件事了,就将我那一分分一半出来给妹妹吧。”
若不是家里出事,王琳芝也不会拖到现在还未成亲,他是长子,理应顶门立户,而等到王谨言成年,父母已经年迈了,若那时候他有能力,就再给弟弟多添一些娶亲的本钱,若是能力有限,尽力也就是了。
清阳公主摇头,“将你的分给她就不必了,她从小到大,得的赏赐比阿娘的私库还要丰厚呢。”
“一切全凭阿娘做主。若顾钺敢对阿妹不好,大不了咱们再将她接回来!”
王慎远以前本是最支持顾钺的,反正那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还少不更事,根本不明白妹妹嫁人意味着什么。
可如今他已经成家,也年长了许多,王琳芝又嫁人在即,越发的觉得不舍起来。
清阳公主瞪儿子一眼,”我觉得挺好,肯定会和琳琳好好过一辈子的,你这做大哥的,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了!“


正文 304 攀比
等到晚上,王琳芝躺在床上的时候,才想起来清阳公主让她给顾钺道歉的事情。
其实,她内心深处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若不是顾钺长得这么好看,敢三番五次这般对她,早被她收拾了。
她并不肤浅的只喜欢顾钺的皮相,但可以肯定,若是顾钺没有这么好的皮相,她肯定不会这么快动心。
说到底,她就是觉得他秀色可餐,没有任何轻视他的意思。
可这话,就是自己的亲娘,她也不好意思说出来。
当然,这也是过后才渐渐明白的道理。
~
顾家现在依旧灯火通明。
顾大老爷得到了爵位之后,马上将顾三老爷和顾四老爷一家接了过去。
然后,老兄弟几个一起坐在顾焱家里,等顾焱下朝回来。
“老太太说了,她也没有几年活路了,死前最大的愿意,就是让儿孙都在跟前。”
若他们都住了过去,单自己不去,倒还真的很容易被御史纠住扣个不孝的罪名。
顾焱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此时也算是老油条了,心里明白,儿子这是因为公主府的事受到了迫挤,可话又说回来,若是没有公主府,他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
有因才有果。
哪有只得好处的事情?
他便痛快地答应了自己的兄弟,“以前,辛苦大哥和各位弟弟了,可到了年底,事情也多,不如开了春我再搬罢?
兄弟三人得了准话,这才满意地去了。
顾焱便把要搬家的事告诉了向夫人。
向夫人莞尔一笑,“行,都听老爷的。”
大周的风俗,一定是要过了上元节才算过了年,可上元节过后,她马上就要娶儿媳妇了,总要准备准备,等新媳妇娶进门来,至少新房一个月之内是不能随意乱挪动的,等到新人满一个月,差不多就到了三月,长子该下场参加会试了,这个时候就更不能搬家了!
就是老太太,也不愿意耽误了长孙的学业吧?
“除了乔迁之喜,家里还有一件喜事!”向夫人笑起来,“郡主和二郎的日子已经订下来了,来年二月二十二。”
顾大人官做得不错,可论细心程度,就比不上向夫人了,根本没有想到这中间有什么不妥。
“老太太那里,派人说一声。”顾大人交待道。
向夫人点头,“公主交待了,说怕到时候送礼的人太多,折了福气,特意交待妾身先不要往外说。不过老太太和几个叔伯那儿,又不是旁人,自然是要说的,我明个儿就派人过去。”
到了第二天,向夫人特意挑了不少礼,亲自送到了云阳伯府,低眉顺眼地立在老太太身后服侍了一回。
哄得老太太高兴了,才说了顾钺日子选好的事情。
“皇上赐了这么多东西,再铺张浪费难免要被人病诟,公主特意交待了,先不要往外说,可老爷说了,老太太是二郎的亲祖母,还是责怪我,说我过来说晚了。还请老太太不要见怪。”
大儿子能获得爵位,这是顾老太太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二儿子又在吏部做官,连孙子此时也是从五品的将军了,又娶了公主的女儿,照老太太的话来说,这叫芝麻开花节节高。
日子越过越红火,人难免就会松懈下来。
顾老太太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即然是公主吩咐的,你又何罪之有?”
她一个老婆子,自然不敢论公主的是非,这事就算揭了过去。
可几个妯娌心里却开始不舒服起来了,等向夫人一走,纷纷开始给向夫人上起眼药来。
“二嫂和公主关系那么好,公主就算交待不能和别人说,可老太太又不是外人!”老四媳妇愤愤不平地说道。
顾四太太这个,天生的爱占便宜,但又没有能力,嫌人贫恨人富。
觉得如今顾大老爷得了爵位,顾二老爷升了官,顾三老爷在外面也混得风生水起,就是自己的男人,高不成低不就,连个正经差事也没有。
可顾二老爷说到底是靠着清阳公主起来的,若不是有这层关系,顾大老爷这爵位,做梦也不敢想的事竟然实现了。
一个原本和你一个阶层的人,突间之间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金凤凰,难免让人又妒又恨。
可顾四太太现在要依靠的讨好大房才能住在伯府,自然不敢明面上对上顾大太太,便将怒气全算在向夫人头上。
“二嫂也是,不想住过来,直说就是了,偏要说公主不允许,不允许她还是过来说了?好像给了我们什么情面一样!就是不想过来伺候老太太罢了!”
“说得好像我这老婆子整天吆三喝四了一样!除了老二家的给我捶背、捏肩,你们几个谁还做过这样的事?难不成二郎不结亲了,让她亲娘过来伺候我这个老婆子?可老婆子又有几年好活?还不是想让老二和二郎多帮衬你们一回?”
大家族有规矩可依。
可顾家从前也就是殷实人家罢了,像除了向夫人是官太太,其他人底子上也就是田地多些的农户和商户,没规矩的地方多了去,象老四媳妇这般,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就是四太太挨老太太的训,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倒是顾大太太,心机要多一些,见老四家的被训,马上认错道:“都是媳妇的错,没伺候好老太太,这就改正。”
说着果真站到老太太身后帮她捏起肩来。
老太太的脸色这才和善了一些,四太太的脸色更差了。
大太太其实不太想二房搬到伯府来的。
不用说这云阳伯的爵位是沾了二房的光,就是向夫人和她的两个儿媳妇的身份地位,也不是她能攀比的。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大太太做了几天“伯夫人”,但开始在云阳伯府摆起架子来,可王琳芝若是也住到这边,那岂不是给自己找了个尊佛回来?
大太太巴不得二房就住在那边,有事的时候过去开口就行了,至于他们住哪儿,她才不愿意关心。
“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日子又是不空大师选的,这里面必定是有讲究的,咱们照那个行事总没错。”顾大太太规劝顾四太太道。
顾四太太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自己选错了同盟,倒是安生了几天。


正文 305 查证
昌盛帝看到御史弹劾凤香公主的状子,气得眼前发黑。
那上面不仅直言凤香公主不孝,更骂她不守妇道,丢了皇室公主的脸面。
那折子上骂得非常难听,让昌盛帝的火一下升了起来。
不过他气归气,可在心理上,仍旧觉得凤香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遂命人专门去查这件事。
可昌盛帝派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凤香公主已经和陆阳春一起来求见他了。
皇上不由皱了皱眉头,若凤香真做了那没廉耻的事情,对像又是陆阳春的妹夫,他这会儿怎么可能和凤香公主一起进宫?
昌盛帝便吩咐符董将人给带了进来。
夫妻二人进来,先给昌盛帝请了安,然后凤香公主便拿了个包裹出来,“儿臣这大半年,一直在家里守孝,闲暇时种了一墙扁豆,一墙倭瓜,两畦白菜,吃不完的,趁着天气好,焯过之后,晒成了菜干,现在给父皇也拿一些来,尝尝鲜。”
昌盛帝一听这话,眉头便舒展了些,前些时候他还觉得女儿养得太娇气了,以致和夫家处理不好关系。好在陆家如今已经淡出勋贵圈子,倒也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可现在他手里急需取代长兴侯薛镇涛和陈国公王惟一那样的大将,他对陆阳春印象不错,所以才将凤香公主嫁了过去。
可惜这几年凤香一直无所出,还和陆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让他想找借口让陆阳春起复都做不到。
不过这些干菜,让皇上一下子想到了昔年的吴惠妃。
“吴惠妃的梅菜扣肉就做的很好。”
凤香公主很得体地保持着浅笑的模样,“母妃早交待过了,若她不在了,就由儿臣来做,儿臣手艺虽没有那么好,但最起码可以做一半,后面的交给御膳房。”
经他这么一说,昌盛帝又开始怀念起吴惠妃来。
对于死去的人,活着的人总是能轻易的想起她的好来,昌盛帝虽然是皇帝,但是也不例外。
如今他便想起了吴惠妃的好。
记得他还是楚王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苦,旁人都在院子里养花,但王氏却喜欢在院子里种菜,吴惠儿那时候就开始悄悄地喜欢他,常常借口宫里的饭不好,跑到他府上来蹭饭吃。
王氏知道吴惠儿爱吃梅菜扣肉,就特意不做这道菜,还说御膳房的膳**致多了。
吴惠儿自幼聪明,估计也看出了王氏对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