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朱小兰的娘,怎么会在皇宫?
“声音像相,也是常有的事情。”小薛氏安慰道。
清阳长公主倒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我记得当时这朱小兰的娘,被你哥哥派去的人捉到了,而且还发现她带了面具?可途中又被她使了药,迷倒了人,逃掉了?”
王琳芝点头。
“阿娘好记性,我怀疑她去了宫中,身份是十皇子的乳母。”
十皇子有四个乳母,就算其中一个是假的,被人看出来的可能性也不高。
但这么一个人,混近皇宫,目的何在?
混在十皇子身边,最大的可能就是想偷皇子。
可笑崔皇后还在借着十皇子的身份陷害六皇子。
那个女人就算是谁的人,也不可能是六皇子的人,倒有可能是毛家的人,或者是吴惠妃的人,虽然吴惠妃死了这么多年,但另一个祸害——程静姝也在宫里住了许多年,很有可能用什么手段将人给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我怀疑程静姝是有目的的消失,她和毛家肯定是有联系的。”
而毛定忠已经谋反,七皇子又要被崔皇后派去平乱,后面的事谁也说不准。
可这些事,也只是她的猜想罢了,根本没有什么依据。
唯有一点可以确定,京城马上就要乱了。
能保一个是一个。
“那,那我能不能将小叔也带去?”小薛氏虽然想不到王琳芝这么深远,但她也知道,目前的京城已经风云变幻漠测,特别是王琳芝让她不要回来的话,让她莫名其妙地紧绷了起来,本能地觉得危险。
特别是国公府那边的人命案,不知道崔皇后会在何时发作,弄不好整个长公主府都搭进去,远离京城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好,长公主也跟着我们一起去。”小薛氏又说道。“然后让公公送我们。”
这样一家人都离开了京城,而王琳芝现在已经是顾家人,顾钺刚刚才说服南诏和大周重归于好,不论京城的局势如何变,都没有人会去动她,倒不是很担心。
清阳公主欣慰地笑起来,“你先带着谨言和浩哥儿去吧,我留在京城,这污水才不能随便泼到咱们身上。”
她身为大周的公主,曾经安享了富贵荣华,又怎么可能临乱而逃?
毛定忠不靠着七皇子,就会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就凭着他手中的人,守住蜀地就算不错了,她现在最担心的是那些游牧部落趁火打劫。
这个时候,身为大周的长公主,她怎么能去别的地方?
“嫂嫂现在就收拾东西吧,越快越好。”
小薛氏向来是个利索的人,收拾起东西,不过是半个时辰罢了,很快忍着眼泪辞别了婆婆,到了侯府和薛老夫人告别之后,便离京了。
薛老夫人得知她将要带着王谨言和浩哥儿一起离京,便向薛夫人道:“咱们从今日起也要看好门户了。”
薛夫人却挂心另外一件事,“那翌哥儿怎么办?”
大薛氏产下的男婴取名翌字,薛夫人口中的翌哥儿便是这名外孙了。
“看天命吧。这时候咱们越是表现得在乎,崔家越是有机可趁。”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薛老夫人一心认定大皇子是死在崔皇后的手上,对崔皇后颇有心结,但却也无可奈何。
同样,崔皇后现在也不敢去对赵翌下手,崔家是文臣,手上没有良将,底气难免不足,无论如何都会拢着薛家的,暂时肯定不会出手对付大薛氏唯一的孩子。
小薛氏坐在马车上,忽觉得马车猛然地刹住了,车里的两个孩子不由自由地向前倾,她忍不住将他们都搂在了怀里。
浩哥儿毕竟是小一些,忙着头藏到了小薛氏的怀里,王谨言如今要大一些,好奇地顺着马车的车帘的缝隙往外看,悄声向小薛氏道:“什么人,敢在西市跑马?”
京城里人最多的地方就是东西二市了,这里根本不允许骑快马,更不要说,还抢了有长公主府里徵记的马车的路。
小薛氏若有所思地将帘子拉开了些,只看到一阵烟尘罢了,颇为忧心地解释道:“这是驿兵,八百里加急。”
不然谁敢这么嚣张。
难道真的又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了吗?
小薛氏生于武将之家,对这些事都很清楚。
此时的崔皇后却已经慌了神!
因为十皇子这回是真的不见了,而且扣不到六皇子的头上,因为六皇子已经被郑王“押”到宗正寺,看管了起来。
兵部尚书拿着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双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脚步虚浮的去找章相去了。


正文 358 主意
章相也傻了眼。
为了防止毛定忠剑指京城,所以兵部调了大量的兵力往巴中、汉中,但毛贼却从泸州绕到了遵义,一口气抢占了矩州,然后占领了柳州、桂林,其间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难怪昌盛帝活着的时候,愿意将宁王的嫡女嫁过去。
毛定忠早年,也就是昌盛帝的家奴罢了,为人很有些小聪明,也肯钻营,不然也不能三言两语就和那些禁军统领勾搭上了,大开方便之门,让昔年的楚王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了皇宫,拿下了魏皇后,将她的儿子赶下了皇位。
当时只想着黔地贫穷,多数人便认定了他会直接从汉中取道帝京,没想到他却反其道而行,拿下了黔地大多数地方。
章相早年也曾上过战场,所以心便猛然抖了一下。
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毛定忠此时手里大约已经接近三十万的兵力,依照这个势头,可轻松拿下南粤、闽地,直取江南。若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这些人守住京师又有什么意义?
兵部的冯尚书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层,眉头皱得几乎可以夹死蚊子。
“这事,这事还请老大人早些拿个主意……”冯尚书喃喃道,“这事,看……要不要禀告皇后娘娘。”
早在二十天之前他们便开始收到了这些加急战报,可总觉得毛定忠成不了气候,又赶上昌盛帝死得不明不白,崔皇后虽然热衷权势,但却只能做一个皇后,便没把这事给报上去。
谁知道天降暴雨,南边各地发了大水,这消息便没有传递得像往常那般及时,等到正常送到,已经耽误了大半个月。
“咱们一同去见皇后吧。”章相一脸心憔力悴的模样。
早知道,他就应该在姚相称病的时候就和他一同辞职,最起码脸面保住了,现在要如何是好?
崔皇后正在发疯般的寻找十皇子。
可将皇宫翻了好几遍,根本一点眉目也没有,十皇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整整三天,任何消息全无。
早知道,她就不该借着十皇子出事的名义去找六皇子的麻烦,现在六皇子已经被郑王和宁王给护住了,她再想给他安插别的罪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崔老夫人说得没错,她若想参政,必须得到宗室和丞相的同意。
虽然她通个二皇子的遗骨拿捏住了章相,可郑王却是有名的六亲不认,就是昌盛帝活着有时候都拿他这位弟弟没有办法,更不要说她这位皇后了。
再说宁王,虽然看着老实仁厚,但这种人一向没有主见,必定是万事听从郑王的。
简而言之,崔皇后并不敢得罪这两位王爷。
或者该说,十皇子失踪的消息,她根本不敢让人泄露出去。
虽然宣读圣旨的时候,郑王和宁王都没有说什么,但他们脸上的神情却是怀疑而又震惊。
若让他们知道十皇子失踪,说不定会马上推举六皇子或七皇子做皇帝。
好在七皇子现在已经在去蜀地的路上,六皇子就算有了郑王的保护,但身上的罪名却没有洗刷干净,只要她能尽快的找到十皇子,这天下就还是他们母子的!
哪想章相和冯尚书会带来如此让人震惊的消息。
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的崔皇后,一下子晕了过去。
冯尚书不由无奈地看了章相一眼。
可这等大事,又不能不让崔皇后知道,不然崔家若是以此事为把柄闹起来,章相也吃不消。
崔皇后在太医的施针下,悠悠醒来,掩面而泣。
她还没想好要怎么办,唯有哭,哭丈夫走得太早,哭儿子太年幼,哭自己不身为男儿,不能上战场。
章相终是忍不住了瞪了眼睛,“此时娘娘最需要的就是冷静沉着!”
崔皇后猛地扬起头来,“难道大人已经想好应敌之策了吗?”
章相立时肃了脸,“计策,倒是有,不知娘娘愿意不愿意听。”
崔皇后郑重点头。
章相便提出了迁都的想法,“不如暂弃长安,悄悄带着大军奔赴江南。”
只要长安不是京城,那二皇子妃和她的儿子便会安全许多。
崔皇后虽是女流,但头脑倒也不算慢,马上冷笑道:“咱们离江南多远?毛贼离江南又有多远?”
章相显然早有对策:“七皇子应该快到蜀地了,正好趁着逆贼不在,攻占了蜀地。毛贼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七皇子一去,那些世家大族肯定会马上倒戈。”
崔皇后一心挂在十皇子身上,加上三日三夜没有合眼,精力难免有些不济,便道:“那便迁都洛阳吧。”
早在太祖的时期,便将洛阳当做京城,吴太后时期也做过这样的事,章相本来也这样想,但他却知道,若是直白的这般说出来,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不如就让崔皇后自己开口。
没想到,果然如他所愿。
这会儿目的达到,他和冯尚书便退了下去。
冯尚书心中却想着,若真的让七皇子夺回蜀地,根本就不需要迁都。
可章相素日威望颇高,他这些疑问只能藏在心底,根本不敢宣之于口。
心腹嬷嬷捧了碗冰过来,崔皇后小口小口地吃着,心中却在极快地思考着对策。
“他们只想着迁都,难道江南,岭南就没有降伏住逆贼的人吗?”崔皇后总觉得一口气梗在心里,不上不下,着实是太难受了。
嬷嬷小心地陪着笑,根本不敢接话。
崔皇后心中却也极明白,她这种想法,极有可能就是一种奢望。
历朝历代,只要发生战争,从来都是在南边几乎遇不上什么抵抗。
那些奸诈的世家,才不在乎谁做皇帝,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利益罢了,指望他们支持朝中的那些将领去抗敌,根本就是做梦。
而大朝现在有名气有威望的将领,此时也不过就是一个长兴侯了。
可她已经对太子动了手,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再想着任用薛侯爷了,不仅如此,前段时间她还特意让崔家通过各种门路,让长兴侯的人调到了汉中,这个时候再让他去江南,岂不是等于万事非他不可?


正文 359 动手
崔皇后沉思良久,闭目养了一会儿神,见那嬷嬷嘴角翕翕,便开口道:“有什么事,赶快说。”
她这个皇后,向来是优雅从容的,但随着十皇子的失踪和连日的操劳,性子不由也毛燥了起来,那嬷嬷不敢再考验她的耐性,只能硬着头皮道:“娘娘似乎还忘了一个地方。”
嬷嬷这般一说,崔皇后猛然站了起来,“你是说密道?”
这位是从小跟她到大的嬷嬷,又被她带进宫来,信任程度可想而知,除了崔皇后之外,也就她知道百福宫下面还有密道了,十皇子根本不可能在那种地方,可不在那里,又在哪里?
这些念头都不过是一闪而过,崔皇后已经极快地站了起来,伸手进了内室,小心地取下了上面挂着的一副极其普通的字画,手在墙上面摸索了一会,墙上突然现出一道门来。
崔皇后极快地踏入了那门中,嬷嬷忙提着灯,却不将它点亮,紧紧跟在了后面。
“娘娘小心些,里面有些闷。”她下来过一次,深知这个时候,根本不能点灯。
正常情况下,应该门开一会儿,等里面通风了之后再进去的,可现在主子心急如焚,哪有她开口的份?
好在越往下,光线越暗,直至一片漆黑。
等到两人的眼睛适应了黑暗,那嬷嬷这才将灯给点着了。
崔皇后猛然朝一个角落跑了过去。
那角落里,有一团襁褓一样的东西。
嬷嬷只觉得眼前发黑,忙咬住了自己的舌尖。
崔皇后已经极快地打开了那明皇色的襁褓,里面的孩子面皮发紫,身上一片冰凉,崔皇后忙将孩子小小地抱在怀里,往上面跑。
虽然有灯,到底不怎么亮堂,崔皇后一下子绊倒在了台阶上,却全然不顾。
这才是她的命根子!
她不允许他出任何意外。
十皇子被跌跌撞撞的崔皇后极快地带上了密道。
嬷嬷忙派人将太医给叫了过来。
来的人正是陈掌院。
皇上一直是他在亲自调理。
可这一次,他的手放在皇上鼻端的时候,却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崔皇后一脸急切,“陈掌院,快救救小十,你救了他,就是哀家母子的大恩人,哀家明天就封皇长孙为王。”
陈掌院看着一脸狂乱的崔皇后,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娘娘,皇上……已经去了超过十二个进辰了!”
崔皇后一下子将陈掌院给推到了地上,“你胡说!”
她说着,又极快地将孩子给抱了起来,一脸慈爱地道:“小十不过是睡着了,要不了多久,就会醒了。”
陈掌院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正想离开,哪想却听崔皇后轻飘飘地来了一句:“在小十病情没有稳定之前,陈掌院还是暂且别在去其他地方了。”
虽然百福殿中有冰,但陈掌院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