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戏文,双方都没有怎么看。
王琳芝出生于京城,长于京城,楚剧对她来说倒也不算难懂,可她听习惯了京戏,换了一种,乍听之下,还真有些不习惯,并且有些累。
她怀的是第一胎,胎儿又多,才五六个月已经像别人七八个月了,颇觉有些吃力。
周夫人已经生养过两胎,刚好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下面还有三个姨娘,得知王琳芝一胎怀了四个,心里着实羡慕。
想当年,她和周耀文也算是情投意合,哪想头一胎却生了个女孩儿,然后又两年没有怀上,可周耀文却是他这一房的独子,婆婆又是个一意孤行的人,不由分说两年给丈夫抬了三个姨娘,如今这三个姨娘也都生养过了,可恨婆婆又告诉丈夫,让他将姨娘生的孩子全交给自己来抚养。
她们的生母活着,她却要替她们养孩子,稍有些偏颇,只怕要受人以柄了。
好在她家世不错,婆婆尚不敢过份拿捏,丈夫也还算和她一条心,一直带着她在任上,不然日子还不知要怎么过下去。
王琳芝可就不同了,不仅出身高贵,而且一举得男,更重要的是,一胎生了四个,四个都是男丁,无论是哪个婆婆有了这样的儿媳妇,做梦都会笑醒了。
再者,顾钺对王琳芝那上心的程度,连她都感觉到了。
来时下马车是亲手扶着下来的,又不假他人之手扶到了忘忧阁里面,眉目之前的那种情义绵绵的模样,让她这个外人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王琳芝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那只说明顾钺对妻子一直如此。
顾钺如今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罢了,但已经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立了好几次战功,最重要的是长得非常好。
若她再年轻个几岁,只怕也要为这样的男子动心。
再说家世。
顾钺的父亲如今已经是三品大员,他的兄长又中了进士,单嫡亲的兄弟六七个,这样的家族肯定会兴旺的。
更不要说顾家男儿没有一个纳妾的。
周夫人越想,越觉得王琳芝有眼光。
“看看别人,十九岁成亲,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好的在那里等着。”周夫人回去之后,悄悄的和丈夫说道。
周耀文嘿嘿一笑,“你若觉得顾家好,不如想办法做了这门亲事。”
周夫人却有些犹豫,“就怕别人说咱们攀高枝,况且那几位顾公子咱们一个也没有见过。”
“这还不容易,郡主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到时候顾家肯定要送东西过来,不就见到了?”周耀文显然非常精通人情世故。
可顾家家世这般好,男儿又这么优秀,会看中周家的小娘子吗?
周家在本地也算是旺族,可毕竟不能和顾家相比,更不要说长公主府了。
“顾家家世目前来说,是比我们好一些,但是你别忘了,中进士的顾大郎,立军功的是顾二郎,三郎往下,谁又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我周家,难道会比他家差?
顾家发迹,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罢了。在旁人看来,多少有借长公主府里的光的嫌疑。
往前十年,周家的名气倒是比顾家要响亮的多。
周夫人想到顾大老爷被昌盛帝罚俸银的事,不由赞同地点了点头,“老爷高见,是妾身太妄自菲薄了。”
周耀文摇了摇头,“是郡主的名头太响亮了,为夫之前也一样以为是众人吹捧出来的,今日一见才发现果然不同凡响。”
那是一个聪慧自信的女子,能得到昌盛帝的宠爱绝非偶然,这样的人只能与之交好,而不可成为敌人。
“是她在山林里找到了先帝,也是她救了溺水的当今。”周夫人感叹道,“难怪顾老夫人会称她为福星!”
夫妻俩显然想到一块儿去了。


正文 373 毒计
门房和护卫们忽然发现,有好多鬼鬼祟祟的人在自家房子周围徘徊。
这点子小事,他们当然不会马上报告给主子,而是不声不响地挑了几个比较显眼的跟过去盯稍去了。
哪想不出两个时辰,就得到了意料之外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
这些人,竟然都是一心想添男丁的人家,想找他们家郡主取经的。
王十三这些年一直跟着王琳芝,此时已经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而立之年的汉子,行事越发的沉着稳重了,想了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王琳芝说这件事。
可不说似乎也有些不对,想他给王琳芝做护卫这些年,还没有隐瞒过主子任何事情。
王琳芝当初出嫁的时候,本是想不带这些护卫的,可她的父亲王惟一却不同意。
“无论你夫家家世如何,他们既然愿意娶你,就要接受你的身份!”
这些护卫是配给郡主的护卫,顾家若是不能接受这些人,那干脆就别娶他的女儿好了,他还乐得招个上门女婿呢!
王琳芝当时并没有想这些,“阿爹,女儿是担心您和阿娘。”
这些都是王家自己养的死士,她希望他们留在长公主府。
王惟一大手一挥,“阿爹还没有到需要护卫的时候,阿爹哪能让你在别人家里受到欺侮!”
在这个做父亲的坚持下,王琳芝终是将跟着她的人一股脑带到了顾家。
向夫人得知公主府陪嫁的有护卫倒是松了口气。
顾家是文臣,发迹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他们夫妇以前到处奔波,连仆人都是精简过的,怕人多了不好带,连护院都没有,更不要说护卫了。
王十三自然不知道主子们之间的这些争执,不过他对王琳芝一向忠心,无论大事小事从未隐瞒过,但现在一是觉得这事不怎么重要,二来主子现在正在孕中,别人怀一个就够辛苦了,何况她还是四个。
别说顾钺体谅她,就是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没有重要的事也不会特意打扰她。
王十三想了又想,终是将这件事悄悄地告诉了王琳芝的大丫头璎珞。
璎珞忍了笑意,将事情悄悄地告诉了王琳芝,不为别的,就是想博主子一笑。
“外面的人都在打听,您有什么秘笈,竟然一胎怀了四个男丁。”
果然,王琳芝没听完就笑了起来,“再有人问,就告诉他们,我和二爷这亲事,是不空大师算出来的啊。”
这,算什么理由?
难道不空大师还管谁家添几个孩儿不成?
当然,这只是身处内室的不声不响地听着的顾钺的想法,王十三一向唯王琳芝命是从,松了口气一般,领命而去。
然后,果然将王琳芝的话原封不动地交待了下去。
不出半日,归元寺的信男善女一下子多了起来,差点将寺院的门槛给踩破了。
多数人去不了京城,便选择了就近拜拜,也有些不差银子的人家,这不择日进京了。
这不,准备花上大价钱找到不空大师,问问儿女什么时候成亲去了。
当然,也有那成亲了许多年,仍旧没有一儿半女的人家,更是连夜上路了。
这些都是王琳芝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她会这般说,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自从被胡大夫下了有四胞胎的结论之后,顾钺就开始得意起来,那眉飞色舞的劲头,让她恨得牙痒痒的,偏他还大言不惭地开口道:“还是为夫的技术好!”
这种话,也亏他才说得出口了!
听得几个丫头恨不得将头给缩到脖子里,更让王琳芝恨不得啐他一口!
这种话,也是当着人讲的吗?
王琳芝恼羞成怒地让丫鬟们下去了,又恨恨地拧了顾钺一下。
“乐乐若是忘记了,为夫不介意帮你重新回忆一下。”不知为什么,自打听到胡大夫的结论之后,他本来已经尽力克制的***,又开始有抬头的趋势,特别是在妻子似嗔似怒的神情之下。
他最喜欢王琳芝对她颐指气使的样子。
这样才代表她已经从内心里将他当成了最亲近的人。
他一边说,还一边将她的手握住,往他炽热的某处按去。
王琳芝一下子涨红了脸,早知道她就不该让她们都退下去,这青天白日的,可真是太……
“在咱们自己家里,又没外人,我已经快一年没尝过荤腥了,再这么素下去,肯定会饿得两眼冒火。”
这家伙,明明是在说着最不正经话,他偏偏又装出一本正经的模样,又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配上那绝美的长相,让她几乎不忍拒绝。
可现在,她最在乎的是孩子,丈夫再好,也要排在第二位!
仿佛知道王琳芝在想什么一般,顾钺悄声道:“我问过胡大夫了,他说可以!”
什么胡大夫,简直是胡说八道!
王琳芝简直是无地自容,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种事,也去问大夫!
她都忘了,虽然顾家现在有两分的味道了,但眼前这个人,就是个兵痞子!
长年跟那些边关的糙汉子混在一起,什么浑话不往外冒。
她刚想开口说他两句,却觉得胸口有些凉,低头一看,衣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他给解开了。
……
柳皇后咬唇坐在那里,一口气饮掉了一盏已经捧冷了的茶,才慢悠悠地开口道:“冷宫那边晚上没有人守夜?”
嬷嬷点了点头。
这皇宫虽然是昌盛帝建的,但那冷宫里死掉的人也不计其数了。
仅仅当年的吴惠妃手里,就不下数十人,但凡长得好看一些的,最后都在这里自杀或是疯掉了。
等到了七皇子登上大宝,柳皇后、毛淑妃、程贵妃皆是心狠手辣之辈,她们说笑之间,不知道决定了多少人的命运。
“找两个可靠的人,将侍卫引过去!”柳皇后说着,扔了一个荷包过去,“这是好药,药效绝对可靠。”
她已经想好了,从她这个皇后开始,到下面的几个妃子,都被程静姝这贱人下了药,永远不可能再生育了,而七皇子现在还一心扑在长得和程静姝有些像的程七娘身上,这只说明他心中还是有程静姝那贱人的,只要程贱人还活着,就有翻身的可能。
若想让她永远翻不了身,只有一条,那就是让她给七皇子戴绿帽子,这样才能让他永远的厌弃这个女人。


正文 374 攀比
尽管王琳芝和顾钺到武昌府的时候非常低调,王十三等一干护卫,为了掩人耳目,只在四周住了,根本没进过主宅,但随着周耀文夫妇的请客,此事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
有不少官员开始怂恿周耀文,应该大家一起给琅琊郡主和顾将军办一场接风宴。
周耀文虽然单独请过王琳芝夫妇,但老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他很高兴地应允了下来。
可王琳芝头一次不过是想去见识一下忘忧阁罢了,她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哪有心情应酬这些人,直接让顾钺自己做决定去了。
顾钺初来乍道,早晚是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的,闻言便落落大方地将日子定在了三天之后。
然后自己又做了回东道,回请了这些人。
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了,有人免不了开始好奇的打听如何才能生下多胞胎的问题。
顾钺便亦将功劳送给了不空大师。
可这种说辞,之前王琳芝已经用过了,时间一久效果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很多妇人都猜测,觉得王琳芝没有说实话。
男人们开起了半带荤的玩笑,顾将军真“能干”。
当然,这话并不会让王琳芝听到。
开始有商人扬言要花重金买王琳芝每天的食谱。
可王十三这些人又岂是吃素的,自然不肯让这些人悄悄地接近了自家的主宅。
这些人又将眼光放在了京城顾家二房,想从老太太那里下功夫。
顾老太太从前毕竟只是个乡野村妇,难保不会见钱眼开。
哪想老太太却比他们想象中的更精明,直接吩咐下人,“无论外面有人问郡主的什么事都不能说,谁说了家规处置。”
顾大太太嗤之以鼻。
她嫁进来几十年了,何曾看到顾家有什么家规?但外面却扬言,只要老太太肯拿出王琳芝的食谱,出四万两银子的高价。
若是前两年,区区四万两银子她根本不会看在眼里。可现在,他们这三房已经穷得叮当响了!
顾家最主要的收入靠之前买下的几座山上出产的茶叶、耕牛,田产和三房四房做生意的收入。
虽然兄弟们财产早已经分开,但三老爷和四老爷的生意兄弟们都有股份。
可顾大老爷自从丢了爵位之后,一心想挣回脸面,迷上了赌马和斗狗,没多长时间便输了个精光。
三房和四房的生意原本也是靠着顾焱从中周旋,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外面开始传言,顾大老爷仗着自己有了爵位,便将兄弟们都分家了。
既便是分家,也是亲兄弟,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
可最关键的是三太太出言冲撞了当今皇后,谁还敢再做三房的生意?
不仅不做他们的生意,而且很多人故意踩着顾三老爷和四老爷,不论什么财路,到了他们手里,都成了死路。
往年他们的茶叶还没采下来就被抢购一空,而现在马上要入冬了,他们的明前茶还没有卖出去,马上就要变成陈茶。
若是往年顾焱在京,还可以想一下办法,可如今顾焱已经带着向夫人去了广州,二房长子顾桓虽然在翰林院,但却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顾三老爷亲自去求了他。
顾桓腼腆一笑,“不瞒三叔,小侄认得唯一的当官的,就是阿爹。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根本不许小侄跟那些人来往,如今那些认识的人吃酒都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