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她在挑人进宫的时候,便专挑那些和她某些地方有相像的人,但赵桐却大发脾气,从那时候便开始冷落她,开始留宿别处。
他那般做,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她的心却来越冷,但脸上的笑容却更加无懈可击,因为她知道,赵桐已经被酒掏空了,而两位皇子,却都是她所出,只要熬死赵桐,以后想怎么对付王琳芝,还不是凭她高兴?
哪想赵桐这个死鬼,竟然明明白白的告诉她:“难道你想让曜儿也像朕一样,一生都活在遗憾之中吗?”
这话让她怎么接?
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命人悄悄地在赵桐的饮食里下了毒。
哪想赵桐临死前,却将这事告诉了赵曜,还说她是想借此机会效防吴太后那般,想要做摄政太后。
赵曜如今不过十三岁罢了,听了这样的话,根本就呆掉了,半天回不了神。
他的亲生母后下手毒他的父皇!
赵曜甚至扬言要大义灭亲。
崔皇后的心上仿佛被狠狠地刺了一刀。
哪想让她伤心的事在后面,赵桐他竟然当时赵曜写了遗旨,封顾钺为代国公,进位太尉,让赵曜尊他为“尚父”!
赵桐将顾钺捧这么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怕自己对王琳芝动手。
这个死鬼,死到临头还摆了她一道。
如今赵桐好容易死了,她自然要好好高兴才是,可往事在她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算他死了,想到这个人,崔皇后仍旧会委屈的不能自已。
更让崔皇后忧虑的是,她的父亲也在这一年去世了,而她的祖父已经死了三年,她这一房没有嫡子,承恩公的爵位被她的叔父给袭了!
她这个叔父,是出了名的记仇,在她的利益和崔家的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崔家,而且阻止所有对她援手的人。
若是这样,她纵使是做了太后又有什么意思?
不知从哪里传来流言,说帝后情深,她执意要给赵桐守孝三年,而她那傻儿子,竟然悄悄地瞄着顾钺,让他拿主意!
这个方法一是可以困住她,二是借着守孝的名义,既使皇上不选后,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了。
顾钺那个老狐狸,遇到这种好事,不仅自己支持,还拉拢了一大批朝臣,说什么若是这样,大行皇帝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她养了赵曜这么多年,恨不得将他看得比自己的眼珠还重要,没想到到头来他却帮着外人对付自己!
赵曜太让她失望了,可二皇子赵昱还太小,今年只有六岁,就算她有通天之能,将赵曜拉下来,赵昱一样会被顾家控制在手里。
崔皇后如愿以偿地成了崔太后,可崔太后却寸步难行,只能替赵曜守孝!
“召琅琊郡主入宫,哀家要和她商量些事情。”崔太后慢悠悠地吩咐道。
可王琳芝入了宫之后,崔太后却不召见她,只将人晾在外面。
小半个时辰之后,仍旧没见到太后,王琳芝便有些不耐了,三番五次的让宫女去催。
这些宫女见王琳芝眼神不善,心里便有些发怵,太后分明就是不想见她,自己若去问,岂不是要触霉头?可若是不开口,只怕崔太后又会拿别的理由来搪塞吧,可惜她向来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人。
“既然太后娘娘没空,那本郡主就先回去了,对了,你们记得提醒太后,让她老人家少习些字,她在鹿鸣轩的时候就爱习字,这习惯只怕是不好改了。”
崔太后从宫女口中听到王琳芝扬长而去已经火旺,再听到她提鹿鸣轩,脸色立刻就变了。
跟着的嬷嬷不由使劲地瞪了那宫女一眼,“行了,去干活去吧。”
别人不知道,做为崔太后的奶娘,她却清楚明白地知晓,王琳芝这是在提醒崔太后,曾经做过她伴读的事呢!
这事自从崔太后是皇子妃的时候,就没有人敢提只言片字了,没想到今天竟然被王琳芝主动提了出来。
她这是在嘲笑崔太后!
可崔太后自打赵曜死了之后,性情突然大变,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杖杀了好几名惹她不高兴的宫女了,她这个奶娘唯一能做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决不能让崔太后发现她还记着这事,万一恼羞成怒要杀人灭口,她可就太倒霉了。
崔太后气得将桌上的东西摔了一地。
“将琅琊郡主给哀家召入宫!”
宫女:“娘娘,琅琊郡主接到传唤,竟然一时半刻都等不得,竟然直接走了,这事您不如让皇上评判!”
崔太后接受了这个提议,直接命人去请了赵曜来,说了这件事。
赵曜好奇地道:“母后找琳姑姑来,到底是什么事?”
她找王琳芝能有什么?不过是想下她的面子罢了。可赵曜问了,她就不能不开口。
崔太后:“自然是商议你的亲事。”
她说完,自己先后悔了,赵桐死了才多久?自己要找理由也不能找这个!
再一看赵曜的脸色,心里更冷了。


正文 420 顶峰
让崔太后生气的事还在后面。
这不,一大早的,就有心腹嬷嬷跟她说,皇上出宫了!
崔太后听了差点晕倒,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无缘无故,皇上怎么出宫了?”
心腹嬷嬷欲言又止。
崔太后越发火大,“吞吞吐吐的干什么?有事快说!”
“顾国公把皇上带出去了……”
崔太后恨恨地将手里的茶盏给扔到了地上,几欲破口大骂。
顾钺这是想干什么?
赵曜还这么小,万一出了什么事,他负担怎起吗?
不行!
她不能让此事就这么发展下去!
崔太后忍啊忍,终于忍到了赵曜来给他请安了。
“听出我儿今天出去了?”
一说到出去,赵曜立刻精神百倍起来,“是啊,父皇可真有能耐,外面一片繁荣,百姓乐业,朕好高兴!”
赵曜说着,脸一下子拉了下来,便得无精打彩起来,“可惜,他死的太早了!”
崔太后心中一片刺痛,赵曜这是在怪她!
“你父皇是病死的,他临死前所说的,都是胡话,你一个字都不能信!”崔太后大发雷霆。
赵曜抱着双臂,缩在了墙角。
崔太后的心更痛了。
一步错,步步错。
其实,她下的那毒,根本不会这么快要赵桐的命,她就算再笨,想亲手杀了赵桐,也会选择等儿子大了才动手啊。
赵桐这个疯子,自己毒死自己不算,还诬陷自己的妻子,将大权交到旁人手中!
早知道如此,她就不该用毒,再坚持几年,找人说服他禅让岂不是更好?无论如何,也好过现在母子离心,给了外人可趁之机。
崔太后努力压住了怒气,蹲到了儿子面前,“母后是担心你的安危,一时情急罢了,你想念父皇无可厚非,母后不该冲你发火!可你现在正是学知识的时候,现在不多花些心思,以后怎么可能像你父皇那般,造福百姓?”
赵曜乖乖地点了点头。
崔太后趁机道:“所以以后若有人弃皇上安危不顾,居心叵测地带你出宫,你千万不能上当。”
赵曜抿着嘴不说话。
崔太后自知现在不是用强的好时机,只得苦笑道:“难道皇上觉得哀家说得不对。”
赵曜:“母后说的,自然都是对的,不过我并没有跟居心叵测的人出宫,我是跟着顾国公一起出去的,他有天生神力,寻常五六人根本不能近身,加上暗卫,足可以保证朕的安全。再说了,现在京城有陈国公,哪会有什么不安全,您都忘了,您还亲自和父皇说过,陈国公十六岁就可保京城太平,如今在外面历练了几年,肯定会将京城给守的固若金汤。”
陈国公,那不是王琳芝的长兄王慎远吗?
当年她一度认为赵桐是想报长公主府上的恩,所以才在赵桐面前夸了王慎远两回,没想到倒被赵曜给记住了。
如今这两人狼狈为奸,左右了皇上,连她这个太后的话也不听了!
崔太后想发火,可理智却告诉她,那样只能将赵曜推得更远!
“母后也知道陈国公能干,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什么重要,也没有皇上重要。”
赵曜瞪着大眼看她半晌,才道:“可太宗皇上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太宗皇上自然不会错,可我儿莫忘了,太宗皇上说这话的时候,是当着百官说的,让大家知道民意的重要性,而不是教皇上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
可太宗皇上当时还征战沙场,用兵如神呢!他这个母后,颠倒黑白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可母后再不好,也是他的母后,他不想争辩让宫人们看了笑话,只得无精打彩地道:“那儿臣先回去好好念书了!”
可没过两天,赵曜又跟着顾钺出宫了。
崔太后将顾钺骂的比上一次还狠。
赵曜昂首挺胸,“这根本不是代国公的主意,是儿臣命令他非得这样做罢了。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
头一次赵曜要求顾钺带他出宫,顾钺就没有同意,他也看出崔太后对顾家似乎有很大的敌意,要不然凭他今日今时的地位,崔太后怎么也不该将王琳芝叫到宫里却将她晾在那里置之不理。
虽然王琳芝根本没有对顾钺说过这件事,可顾钺如今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太尉,先帝的托孤之臣,想要知道这点消息,根本不需花费什么功夫。
王琳芝越是不肯说,他便越觉得王琳芝受了委屈,这个时候哪会主动带皇上出宫?
况且这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可架不住赵曜左磨右缠。
越曜年纪不大,但毕竟是皇上,左劲上来了,执意要出宫,难道他还要来个以死相劝吗?
他劝了半天,皇上不同意,就提了要求,让赵曜私服出去。
赵曜毕竟年纪还小,以前的时候并不经常出现在百官面前,再说大街上人来人往,多数不过是平常百姓罢了,谁会将一个衣着普通的孩子和皇宫的至尊联想到一块?
顾钺如今虽然是太尉,但若想无缘无故让赵曜这个半大的孩子听他的话,也根本不可能,那就更谈不上完成赵桐托付他的事了,万一皇上在太极殿里和他唱反调,那他就只能沦为百官的笑柄了。
他坐上太尉这个位置,看似风光,但每一步都危机重重,取得赵曜的信任就成了当务之急。
所以,在赵曜的再三请求之下,顾钺才冒险带着赵曜出去了一次。
然后赵曜便软磨硬缠的,要求了第二次。
因为是头一次出门,所以他便将赵曜带到了最繁华热闹的地方,用此来激励他立志做个明君,同时也怀念了一下赵桐。
从顾钺去清阳公主府上娶亲的那一刻,顾钺便感觉到,六皇子对他不是那么友好,可让他意外的是,六皇子做了皇帝之后,临终前将他做了托孤之臣。
单凭这份信任,他也该好好的教导赵曜。
顾钺根本没想过要和崔太后做对,可架不住赵曜主动和他攀亲戚!
“清阳大长公主是朕的姑祖母,琅琊郡主是朕的表姑,又曾经救过父亲的命,朕要封他为公主!”
顾钺忙劝他,“此事史上没有先例,若是这样做了,肯定会被百官反对。”
赵曜执意如此,还在太极殿宣布了此事。
言官纷纷弹劾顾钺,说是他怂恿皇帝。
赵曜:“这事是朕的主意,公主没先例,那就国夫人吧。”
这一年七月初八,王琳芝受封韩国夫人。


正文 421 君臣
崔太后知道赵曜曾有封王琳芝为公主的打算,又闷了一肚子气。
“顾钺之前不过是个三品将军罢了,现在一步登天,位极人臣,那琅琊郡主不是已经妻凭夫贵了吗?皇上为什么还要封王琳芝为公主?”
赵曜狡黠地笑了,“朕就是想验证一下,顾钺教我的东西实不实用罢了,母后不必太过激动。”
不激动,她怎么能不激动?
王琳芝在娘家的时候,压着她们这些人也算了,成亲了之后唯独她的丈夫没有妾室通房这些乱七八糟的,不仅如此,她还让赵桐和她离德离心,母子相疑!
赵喆是王琳芝的舅舅,偏宠她倒也情有可原,她又救了七皇子,对方想报恩也无可厚非。
偏赵桐也说她是救命恩人,现在想想,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借口!
最让崔太后不甘心的是,她的儿子,上任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先封了王琳芝为国夫人,凭什么?
她王琳芝凭什么抢了自己的丈夫,又拉拢了自己的儿子?
“母后可是介意儿臣没和您商量这件事?”赵曜满脸不解,“那儿臣现在就告诉您原因好了。顾太尉告诉朕,上位者,不能情绪外露,更不能让人猜透自己的内心,当知道自己的目的别人有可能会反对的时候,可以将这个目的夸大一些,然后再往下压,压到别人可以接受的范围。”
“所以,朕先提议封琅琊郡主为公主,百官多有反对,所以朕便封了她为国夫人,然后很多大臣都觉得朕不仅有主见,而且愿意接受他们的意见。当然,朕的目的不仅在此,朕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是拉拢顾钺真心真意为朕所用,总要施些小恩小惠才行,听说他一向最看重琅琊郡主,所以朕便施恩于琅琊郡主。”
崔太后皱眉,“可我听说,皇上竟然称呼琅琊郡主为姑母?这样到了以后百官会以为你怕顾钺,所以故意讨好他!
赵曜一下子低了头,无精打彩地道:“连母后都这般认为,还不知道外人会怎么想朕呢,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