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闺记-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琳芝这才知晓,原来顾钺的父亲在绥州已经超过三年的任期,据说政绩还不错,所以特意被昌盛帝诏回京里述职了,而顾钺的长兄顾桓已经被国子监录取,开了年就要入学了,顾知府知道妻子向氏放不下老二顾钺,这才举家入京。
顾家的兄弟几个长得都有些肖向氏,相貌十分出众,不过皮肤黝黑,唯顾钺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特别是那双眼睛,就算冷着脸也让人觉得他在对着你笑。王琳芝却记得前世的时候,顾钺的这些兄弟后来都平平,唯有他小小年纪手握重兵,成了少年得志的将军。
可这位将军此时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正在眉飞色舞地跟两个弟弟讲京里的一些趣事,说到兴奋的时候,甚至手舞足蹈,引得他的长兄顾桓训了他好几次仍旧故态重演。
依清阳公主的意思,本是要留向氏母子在府里用饭的,但向氏却以东西没收拾为由,执意拒绝了。
清阳公主知她是顾虑公主府没有男丁,也随她去了。
哪想隔了没几天,向氏又派了个管事妈妈过来,喜气洋洋的禀告清阳公主,“我们家老爷留在了吏部任职,我们夫人说宅子找好,再来拜谢公主。”
顾焱留任在了吏部?本朝将吏部官员称做天官,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权力非常大,顾焱现在不过而立之年,能进入吏部,前途未可量也。
清阳公主内心讶然,面上却丝毫不显,“替本宫恭喜你们家夫人,不过道谢就不必了,顾大人能升职凭的是他自己的本事,何须谢我。”
那管事妈妈只当清公主谦虚,只笑就是不接话。
打发走向氏的心腹妈妈,宫里立时有消息传了过来,顾焱任命为吏部文选司郎中,六部之首是吏部,然吏部之首却是文选司,在六部当司官的人以当文选司郎中、员外郎为骄傲,且吏部排在六部之首,文选司又排在各司之首,,
不过顾焱升职这件事,还真的和公主府有间接的关系。
昌盛帝诏见了顾焱之后,觉得他学识渊博,言谈风趣,为人方正,心生好感,不由多聊了几句。
二人从朝堂聊到诗词歌赋,之后又聊到了孩子,昌盛帝立刻想起来了顾焱的二儿子顾钺,问他知不知儿子天赋异禀力大无穷的事情。
顾焱立时得意起来,“小儿顽劣,力气又比寻常孩子大上一些,很有侠义心肠,经常帮那些受欺负的弱小孩子。”
昌盛帝:“顾卿当真一点都不谦虚。”
顾焱一本正经地答道:“对着陛下,臣自当实话实说,不敢有半句虚言。”
昌盛帝哈哈大笑,“朕也觉得那小子不错,小小年纪有勇有谋,相貌又好,朕见之甚悦。”
顾焱面上一片恭敬,口中却道:“等他从孙将军那学成归来,您会觉得他可夸的地方会更多一些。”
这是在提醒皇上顾钺的能力比相貌更出众了。
昌盛帝本身才学出众,越聊发现顾焱越合自己的胃口,直接道:“朕和顾卿一见如故,不如你就留在京城帮朕吧。”
顾焱却有些犹豫,觉得外任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颇不愿意留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可昌盛帝却觉得自己可和顾焱成为知己,非得将他留在京里做吏部的文选郎,给朝廷举荐人才。
一下子成了天子近臣,顾焱几乎以为是在做梦。
等他从皇宫出来,遇到了刚好下朝的崔铳,这两人刚好是同年,虽然多年未见但两人的相貌变化都不是很大,一眼就认出了对方。路过一家酒楼,崔铣便拉了顾焱前去吃酒。
顾焱虽然性子直爽,但并非不懂变懂,更知道崔铳的伯父崔玉荣现在正是吏部尚书,便问崔铳是不是崔尚书举荐了自己,崔铳也没有隐瞒,直接承认了。
顾家现在在朝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人,若想自保必须要找靠山,而他和崔铳是同年,他的次子顾钺却是前任辅国将军亲自选中的不二传人,以后肯定会成为大周的一名良将,而崔家却是文臣,若想巩固权势必须另劈蹊径。
而顾钺不仅天生神力,而且真像昌盛这赞扬的那样有勇有谋,不然也不能在八、九岁的的纪就和魏铭一起让忠勇伯世子程玉渚挂了彩。
虽然顾焱在这件事上得了利,但此时最感激顾钺的却是清阳公主,再想到自己和向氏昔日的情分,没等到向氏来拜访,清阳公主已经先带着王琳芝去了顾家道贺。
两人都做了母亲,三五句话之后就说到了孩子们。
清阳公主无间问起顾桓的亲事来,得知他还未订亲,笑道:“我倒有个合适的人选。”
向氏便问是谁,清阳公主笑道:“定安公主的前夫所生的女儿魏怡。这孩子为人行事我都是见过的,你别看他们兄妹现在寄居于崔家,但是陛下对魏铭印像不错,以后的事还不好说。不瞒你说,我甚至考虑过我家远哥儿,可惜前些天我去给这孩子求了根姻缘签,上面却说他宜晚些时候成亲,但那边肯定等不了那么久。”
魏怡的年纪要比王慎远大两三岁,亲事已经不能再拖,然而王琳芝却认为这并不是最主要理由,最重要的是王家人丁稀薄,但恰恰又是皇后的母族,身为王家唯一的男丁的王慎远,必须要有强大的妻族的才能和吴家抗衡。
向氏微微点了点头,“魏姑娘我见过,确实不错,不过这事我要和孩子他爹商量下,最迟三天答复公主。”
顾桓是顾家长子,娶进来的姑娘以后是要顶门立户做冢妇的,自然不能马虎了事,清阳公主十分理解地点了点头,“行,你们慢慢商量,不成也不要有负担,我也是受人之托。”
各花入各眼,她自己看着好,却不能强迫别人也要说好,婚姻大事虽然有父母做主,但清阳公主直觉地认为向氏和顾焱肯定会先征求一下孩子们的意见。
另外,顾焱调入吏部虽然是属于平级调动,但文选郎明显比知府吃香得多,不知有多少人家想着跟顾家结亲呢,而魏怡虽然是公主之女,但身份却很尴尬,顾焱若不同意也情有可原。
“也不必拘泥于三天,长些时间也使得,我这只是个提议,你可以慢慢考虑。”清阳公主说道。


正文 064 着急
等到顾焱回来,向氏便问起了长子的婚事。
顾焱心里很清楚,应该是有人和妻子提起了这件事情,“家世清白,门当户对,不过最重要的大郎的意见。”长子做事一板一眼,再给他找个端方无比的姑娘,两人以后岂不是要相敬如“冰”?“最好早些给他订下来,这些天时常有人问,都被我以刚来京城不熟为由给混过去了,时间一长肯定不行。”
这种事成不CD得有句利索话,拖久了对己对人都不好。
向氏就和丈夫说了清阳公主说亲的事情。
顾焱一愣:“今天崔铳还笑着说要帮咱们做媒,想说合崔家二房的嫡女给二郎呢。”
向氏思沉一阵,才道:“清阳公主那边是定安公主亲自嘱托她的,估计崔家并不知道。”
虽然魏怡不是崔家的姑娘,但却是崔三爷的继女,像崔氏这样的家族,联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家族,断然不愿做出让两姐妹同时嫁给两兄弟的事情。
“那老爷是如何打算的呢?”
顾焱:“说起来,我能到吏部任职一事多亏了崔家的举荐之功,可若是娶了崔家姑娘,以后势必会和崔家绑在同一条船上,据说陛下有意给二皇子指婚崔大姑娘,而陛下却希望我做个纯臣。”
向氏知道顾焱也一直想做个纯臣,才不算负了昌隆帝的知遇之恩,若他真打算投靠崔家的话,肯定也做不久这个位置。
不做则己,要做必定要做得最好,这才是丈夫的性格。
“要不,我先问问大郎?”至于顾钺,还不在向氏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二儿子还不满十岁,等到成亲可出现的变数太多了,别媳妇没娶回来,已经被人冠上攀附权贵的大帽子。
“要不就告诉外人,二郎的亲事老太太发过话,须得有他老人家看过才行。”她这个做母亲的不希望儿子这么小就被人算计了亲事。
顾老太太人在太原,轻易不愿意离开家门,用这个借口倒是可以拖上几年,而有这几年的时间,足够她将京城的姑娘们底细摸清楚,给儿子选一个合意的好媳妇了。
顾焱也觉得这办法不错,“这些事就辛苦你了。”
向氏趁着顾桓休沐的时候,将这件事给他说了。
魏怡的身世虽然有些尴尬,对于顾家目前的状况来说,其实还有些高攀了,若非清阳公主和向氏关系好,她肯定根本不会考虑顾桓这个人。
向氏这般聪明的人又如何不懂?所以跟长子说这件事的时候,还特意夸了魏怡两句,“长得漂亮,性格温婉,脾气也好,进退有度,遇事从容……”
魏铭和魏怡来拜访向家的时候,顾桓其实是见过魏怡一面的,听自家老娘这么一说,只觉得脸颊色烫,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分,却开口道:“一切但凭母亲做主。”
向氏看着儿子那挺得分外直的脊背和不自觉地攥着的拳头,弯了弯嘴角,“行,我做主。”
看着儿子略不自在的走了出去,向氏才自言自语地嘀咕道:“也不知人家那边是什么意思。”
对方就算落魄了,但也毕竟是金枝玉叶,何况崔家如今正如日中天,而顾桓此时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罢了,小时天资聪颖,长大后资质平平的人多了去。
清阳公主闺中和她要好,但不代表其他人也这样认为,毕竟定安公主日常来往的都是些达官显贵,可为了儿子她还是愿意去试试。
第二日刚好是腊八,向氏早早的收拾妥当,亲自带了罐腊八粥去了公主府,客套三五句之后,就笑道:“我们家大郎的亲事还望公主多多费心。”
清阳公主捧着杯茶,也不喝,盯着那缭绕的烟雾半晌,方叹气道:“我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些事有意义的事来做。不过这件事我只帮你们两边说合,至于媒人还是另外请的好。”
向氏知她是担心王惟一,忙岔开了话题:“那是自然。”
只要双方父母同意,剩下也就是走规矩了,全靠冰人在中间周旋,双方都需要媒人,估计公主根本不知道。
“要做您也只能做一方的冰人,我们这边肯定还得另请一个。”向氏心情很好地和清阳公主开玩笑道,“说不定老二到时候也要麻烦你呢,他这么小都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提亲了。”说着又将自己的推脱之词告诉了清阳公主,但却没有说是崔家。
清阳公主也笑了起来,“这些人也太急了吧,我们远哥儿我都还没操持呢。”
向氏点道:“你家就这么一个,慎重些也是应该的,我啊,只怕是操不完的心了。”说着不自觉地抚了抚肚子。
清阳公主顺着向氏的手落在她的肚子上,讶然道:“你该不会是又有了吧?”
向氏难道露出赧然的神情,“我觉得这几个已经可以了,不知怎地,又来了一个,已经四个多月了。”但现在天冷,她衣裳穿得宽松,没人注意到也正常。“再一个也好,看到琳姐儿,我便也好想要个闺女。”
清阳公主点头,脸上的表情越发柔和,“闺女是要比儿子贴心,琳姐儿现在也变得极懂事了,什么都不要我操心,这段时间还常常开解我呢。”又把点心盘子往向氏那边推示意她吃点心,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难怪前两天在你家,吃得那么清淡。”
向氏吃吃地笑,“大郎都该娶妻了,我又这样,哪好意思往外说。”
中午清阳公主留了向氏在府里用膳,特意交待厨房将食材煮得更清淡一些,给向氏加了盏燕窝,临去时又让她带了一些。
向氏本不好意思要的,但清阳公主执意要给,也只得受了。
这一去一来,两人间的关系似乎比闺中又亲密了几分。
清阳公主送走向氏,去崔家和定安公主说起了这件事情,又也说了顾桓和顾夫人的许多好话,“门第虽然低一些,但胜在清贵,顾大人夫妻琴瑟和鸣,儿子想必将来对妻子也不会差。”
定安公主连连点头,崔家二房想和顾家结亲的事她多少也知道一些,心里便有些着急,“我觉得很好,早些定下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清阳公主又派人将话传给了顾家,向氏便托了同在吏部为官的张夫人向崔家提亲,双方协商之后将下定的日子选在了来年的三月。
可一直到了顾魏两家下定的日子,仍旧没有和亲使团的消息,这下连昌盛帝也开始着急了,偏凤香公主和程静姝逮着机会总要拿这事含沙射影的刺王琳芝一回,王琳芝便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心里却盘算着总不能这样一直惯着她们,必须要反击一回。
王琳芝回去之后吩咐小六儿她娘,“将程三娘被程静姝骗着给陆家做妾的消息告诉忠勇伯。”
就让她们去狗咬狗吧,看看到时候掉的是谁的毛。


正文 065 被罚
派到契丹的人,就好像平空消息了一般,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昌盛帝想做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明君,所以才像他的先辈们一样选择了和亲。可若和亲使团出了事情,就算昌盛帝不想开战,但也不得不开战了。
王皇后心急如焚,她娘家也就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