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昌没有办法,只能先回去,再择良辰吉日拜访。

    回到朝歌城,姬昌传旨:“令百官俱都在殿廷斋宿三日,同去迎请大贤。”(这个规格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竟然要西岐的文武百官一起斋宿三日,想那后世的刘备三顾茅庐也比不上这个。)

    至第四日,姬昌及百官沐浴整衣,极其精诚,姬昌端坐銮与,提着聘礼,摆列车马成行,屈分五采,戈戟锵锵,笙簧拂道,如鹤泪鸾鸣,画鼓咚咚一似雷声滚滚,对子马人人喜悦,金吾士个个欢欣。前往姜子牙的草庐中,请他出山。

    姬昌带领文武出郭,迳往溪而来。行至三十五里,早至林下。姬昌传旨:“士卒暂在林下札住,不必声杨,恐惊动贤士。”他也下马,步行入得林来,只见子牙背坐溪边,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后。

    姜子牙明知姬昌到来,故作歌曰:“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依?五凤鸣兮真主现,垂钩竿兮知我稀。”

    姬昌连忙说:“久慕先生,前顾未遇;昌知不恭,今特斋戒,专诚拜谒。得睹先生尊颜,实昌之幸也!”

    姜子牙故作推说:“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暾,何蒙贤王枉顾,实辱銮舆,有负圣意。”

    姬昌怎会让眼前的大贤溜走,他激动的说:“先生不必过谦,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当今天子远贤近佞,荒淫酒色,肆虐生民,诸侯变乱,民不聊生。吾昼夜思维,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恻隐溪,特具小聘,望先生不弃。吾幸甚一生民幸甚日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日何不一展绪馀,哀此,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载之德,不世之仁也。”

    见对方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姜子牙就顺势拜了下去,认姬昌为主,帮其出谋划策,治国安邦。

    姬昌大喜,当即邀请姜子牙同上自己的马车回西岐城中。

    姜子牙向姬昌鞠躬说:“主公稍等,待还有一大贤士要推荐给主公。”

    姬昌忙曰:“即是入得子牙法眼的大贤,必定有经天纬地之才,带吾去一见。”

    姜子牙大笑道:“哈哈哈哈~~~~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此人名叫申公豹,现就在我的草庐之中,大王不妨移步一见。”

    姬昌连忙和姜子牙一起来到他的草庐里,一进门就看见老神旦旦的申公豹正在运气打坐,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姬昌见状,心里又多了几分惊喜。

    申公豹早就知道来者定是西岐之主姬昌,做歌曰:“紫气西来三千里,定是明主访贤士。”他连忙拜见姬昌:“申公豹拜见侯爷。”

    姬昌见申公豹如此上道,心中不免有高兴了三分,赶紧扶住行大礼的申公豹,说道:“贤士居与此处,乃姬昌之过也,本侯想请贤士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望贤士以天下百姓兴衰为重。”

    姜子牙也乘机附和:“申贤弟,侯爷乃是一片赤诚,我等就莫要推辞了吧。”

    申公豹等的就是他两这些话,装模作样的稍加考虑,便点头答应了。

    姬昌一日之内访得二贤,真是大喜过望,邀姜子牙和申公豹同上自己的王车,一同回西岐。当晚便在宫中摆下盛宴,邀百官同贺。

    作为真正的西岐主人翁,姬昌还是比较慎重的。他分别与姜子牙和申公豹畅谈多日,现姜子牙对行军布阵,治国理念方面很是强项,很多独特的见解连自己都叹为观止。遂拜姜子牙为右灵生丞相,行治国安民之法。

    而申公豹却又有所不同,他对税收经商一事上颇有独特的见地,一些观点令姬昌耳目一新,按照申公豹的说法,若是等将来商业达了,其税负完全可以支撑起整个国家的开支,到时候就可以免除农田税了,为此还列举了很多说明。姬昌虽然有所疑惑,但心中却认准了申公豹是税收方面的奇才,遂拜他为上大夫,主持整个西岐的商业活动及税收。

    只是姬昌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申公豹在整个西岐掀起的惊涛骇浪远远要大过姜子牙,甚至连整个大商都被他的一系列举措给波及到了,使之成为了西岐真正的实权第一人。

    姬昌在得了姜子牙和申公豹后,民生安定,百姓守法,国力蒸蒸日上。但有一件事还是让姬昌日日担心,夜夜睡不好觉,那就是长子姬考和他带领的西岐大军还在东面与叛逆姜桓楚的叛军大战,据说姜桓楚也是拼命了,他的军队足足有四十万,比北伯侯和姬考的两支军队加起来还多,这仗不好打啊!就算打赢了那也是一场惨胜。这让一心保全实力的姬昌如何放心得下!

  

   


………………………………

第一百零一章 西方教入东土

   

    姬昌拜姜子牙为相,拜申公豹为上大夫,主持西岐的政务,不出半年,成效显著。

    先说姜子牙,这厮在行军布阵,治国安民方面简直是一把好手,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比如说姬昌的兄弟子女有很多,妥妥的属于超生家庭,他们这个家族一大,难免就良莠不齐,有些不肖子孙凭着父辈手中的权力,一天到晚无事生非。为此,姜子牙不畏权贵,秉公处理,一口气杖责了六、七个姬姓王族,直将那些游手好闲的姬姓王族们给打怕了。挨了打的那些人还到姬昌面前去告姜子牙的状,却不想姬昌看得一清二楚,他完全是站在姜子牙那边的,反倒是把前来告状的人痛骂一顿,打发了事。经过一系列的举动,姜子牙的威望在西岐属地慢慢的竖立起来,百姓接称其为“明相”。

    再说说申公豹,这厮更是了不得,他的商业改革大刀阔斧,直接是从自己开的天然居分店入手。这种先拿自家产业开刀的作法简直让人佩服之至,无话可说。具体的作法是把商业税细分了:即工商业税,按照工商业者经营方式,分为固定工商业、临时商业及摊贩业,分别采用不同的征收方式。比如在西岐城中有固定店面者征收百分之十七、没有固定店面但有临时摊位者征收百分之五、附近农民进城来卖东西者则征收百分之三。另外有免去了以前的什么城门税、交易税。如此一来,稍微会头脑灵活的人一算便能发现,税改后自己的缴税竟然比以前少多了,怎会不高兴,都一窝蜂的涌进西岐城来做生意,半年不到就使得西岐城热闹非凡,为此申公豹和姜子牙一商量,还专门在西岐城中化出了一条商业街来,专门供商人们交易。

    姬昌看着西岐日渐兴盛,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来,逢人便夸姜子牙和申公豹是如何了得,不枉自己亲自斋戒三日,请他们出山。

    更令姬昌欣喜的是,半年后,姬考带着远征大军回来了,而且是几乎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这让姬昌又高兴又疑惑。

    姬昌问姬考曰:“叛逆姜桓楚这么快就被你们打败了?想必北伯侯崇侯虎出力甚多,他的军队怕是损失不小吧!”

    姬考回答道:“回禀父亲,姜桓楚的叛军已经被彻底打败了,他本人也战死了,其子姜文焕带着些许残部逃往东夷方向去了,大王见战事已定,便准许北伯侯也我各自领军归国。北伯侯的军队与孩儿所部几乎都没有受到损失。”

    姬昌闻言,更加奇怪了,问曰:“叛逆姜桓楚的军队据说有四十余万,而你和北伯侯的军队加一起也没有三十万,如何能打破其军而不受损失?”

    姬考:“孩儿正要向父亲推荐诸多贤士,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使得我军连战连胜,打得叛军毫无招架之力。”

    姬昌喜道:“吾儿不错,能得诸多贤士相助,真乃上天眷顾。速速去把贤士们请进来,本侯要当面重谢。”

    不多时,姬考便领着一群光头进来了,看样子足足有上百人之多。

    姬昌看着一个个光头…!虽然感觉有些怪异,但是满脸堆笑的向着他们一礼,说:“多谢各位贤士相助吾儿,方能使其克尽全功,本侯在此多谢了。”

    “阿弥陀佛,侯爷不必多礼,帮助西岐讨伐叛逆,本就是替天行道,何言多谢。”为首的一个光头开口说道。

    姬考连忙介绍说:“父亲,这便是西方教的药师佛,此番便是他带领西方教的诸多大贤来孩儿军中帮助我的。”

    姬昌恍然大悟,原来光头的教派叫做西方教,自己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呐,他连忙赞曰:“原来是西方教的诸位大贤,快请里边座。”

    一番客套后,药师佛把话带进了正题。

    药师佛对姬昌说:“侯爷明鉴,此番我教帮助西岐打败叛逆姜桓楚,一是替天行道;二则是为普渡众生。想天下纷乱,先是东夷战乱未歇,又是姜桓楚谋反,还有那工程浩大的挖运河,使得天下百姓不堪重负。是以我教欲普度世人,传播西方教的教义,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姬昌心想:“若是别的事还好说,但是传播教义这个事却真不好办,为何?因为大商的任何地方都信奉的是道教,现在突然进来个西方教,这让天下百姓怎么看待。一个弄不好怕是要引发众怒的哦。”

    见姬昌有所顾虑,一旁的姬考连忙劝说:“父亲,西方教的教义孩儿已经仔仔细细的研读过了,具是那舍生饲虎,割肉喂鹰的救世真言,还望父亲允之。”

    姬昌一听,暗道这些教义都是符合他治理百姓的,连忙哈哈大笑,说:“哈哈哈哈~~~~诸位误会拉,本侯什么时候说不允许的,本侯刚才是在想,在西岐城中的哪里为诸位西方教的大贤修建一座宫殿,用来传播教义。”

    药师佛:“阿弥陀佛,我西方教弟子俱是一心普度众生为己念,有没有宫殿寺庙没有关系,只需侯爷允许,一钵一杖行走世间即可。”

    “诸位真乃大贤也!”姬昌连忙称赞。

    就这样,西方教众弟子在药师佛的带领下,名正言顺的西岐地界传播西方教的教义,他们这一行动,立马就被三清和其它大能察觉了。

    老子眉头一皱,差点就想出手将西方教弟子尽数赶出东土地面,可他突然转念一想谢道友以前说要将西方教拉入封神大劫中,现在西方教主动到了西岐地面,这岂不是正中下怀。于是收敛心神,继续炼起了他的丹药来。

    元始天尊见西方教弟子入东土传教,第一个念头也和老子一样,差点忍不住就要出手,但是其一想,自己已经和通天教主对上了,而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非四圣不能破,万一他要是用上了,自己就不好办了。所以眼下有求与西方二圣,万万不能得罪他俩,还是暂时忍一忍吧,等封神杀劫过了再说。

    通天教主率性耿直的性情众所周知,他见西方教弟子来东方世界传道抢地盘,当即就要出去撵人。只是通天教主还没出发,面前的空间就是一阵扭曲,谢大神出现在了其面前,找他论道来了。

    谢大神直言对通天教主说:“道友莫慌,你头上有老子和元始天尊,他们都不急你急什么!”

    通天教主闻言,若有所思。突然他想明白了些什么,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通天教主:“道友所言甚善,此事还是放一放再说。”

    谢大神:“如此甚好,来来来,我们来讨论下你后院的灵果几时成熟。”

    通天……

    西方灵山。

    接引和准提也在讨论着传道事宜。原本他们以为自己派子弟出去帮助伯邑考平定叛乱,尔后去西岐地面传播西方教的教义,多多少少会遭到三清和谢天虎等人的阻拦。接引、准提甚至已经做好了随时接应的准备,若事有不继,立马命令弟子们全部撤出中土,回西方灵山来躲避。可不想对面一众东方大能连屁都没放一个,就好像是无视了眼前的一切似的。

    准提对接引说:“师兄,看来吾所料不错,三清矛盾已经很深,他们都不愿意在大劫之时另竖新敌,故而只能放任不管,等将来再作打算。只可惜等他们缓过神来的时候,咱们早就站稳脚跟了,”

    接引:“师弟之言也有些道理,不过此番三清不作为倒还说得通,但谢道友向来与我西方教不和,他为何不出面阻止呐?这不免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准提:“姓谢那厮势单力薄,他只有一个人,咱们师兄弟却是两个人,那厮如何敢来第一敌二。再说了,三清都没动,他又何必急着跳出来当这急先锋,我估计谢天虎还在观望中。”

    接引……

    别说,西方教弟子来中土传教,那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颇值得人敬佩的,一个个光头一手托着钵盂,一手拿着根禅杖,行走四方,传播西方教教义,这让西岐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刮不相看。

    手握财政大权的申公豹全力支持西方教弟子传教,他还建议主公姬昌拨下些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