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月间,武林群雄纷纷前来,有苏星河带领的逍遥派弟子(包括灵鹫宫诸部),有孤悬海外的三十多个岛主洞主及其属下,有不计前嫌赶来的两百少林僧兵,有各大门派的上千弟子,还有天南地北的江湖散人,人数加在一起,计有两千五百余人。

    大理段氏也出兵两千,由段誉领军乔装而来,其中还有一只善于掘地道的“工程兵部队”

    谢帮主也依葫芦画瓢,学了次曹丞相(曹操)的做法,把丐帮弟子加武林群雄加大理军队在内的七千五百人队伍大笔一挥,直接写成了五万武林精锐,向雁门关守将要饷银,气得后者牙痒痒却又不能拒绝,只好上书宋廷,说什么辽军异动,十万火急,请紧急拨付一笔粮饷以招募壮士助阵守关等等才解决了问题。

    另一边,远在擂鼓山中的李秋水也通过她以前埋在西夏国内的势力,成功调动了数万西夏军队在辽国的边境上来回“军演”,从而的吸引了一部分辽军的注意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谢帮主带着队伍大张旗鼓的向雁门关开进,鉴于之前在射雕神雕位面中,对蒙古军的作战经验总结,谢帮主派人买光了沿途所有的巴豆泻药。准备给辽军来个猛的…!

    十数日后,大军来到了雁门关,雁门关守将热情洋溢的欢迎了大家,看着这些武艺高强,精神抖擞武林人士,心中倍感安心。只是这只队伍,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有五万之数。当守将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早有准备的谢帮主直言,本座带的这只队伍足可以以一当十,没报你个八万人马就算是不错了…!

    宋军守将据理力争,意图讨回一些军饷…!结果被谢帮主指使的王语嫣在其体内打入一道生死符,他不但没讨回饷银,更连雁门关的指挥权也易了主…!就此,雁门关完全掌握在谢帮主的手中。
………………………………

天龙八部 第三十章     大战雁门关(一)

若是单纯去营救萧远山、萧峰父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挖条地道进去,便可救了两人。而谢帮主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使边境真正的安宁个几十年,祈求来的和平,是脆弱不堪的,只有把敌人打怕了,让其知道开战的后果是难以承担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谢帮主打定了以战谋和的主意。

    辽国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林东镇)、东京辽阳府(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此时,辽主耶律洪基就坐镇南京析津府,距离雁门关大约五百余里,以战马急行军的速度来计算,只需要六七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两小时)便能抵达雁门关。

    谢帮主望着雁门关外的大好河山喃喃说道:“十数万人,要在哪里才能全部展开呐?不敢出城和敌军野战的军队,最终只能困死孤城!”

    本着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的原则,谢帮主召开了个碰头会,与会人员不但有各个门派的负责人,还有雁门关守军将校。

    当谢帮主把准备出城野战辽军的想法给大伙一说,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无论是大宋守军还是武林豪侠都知道,辽军骑兵厉害,在野外对上辽军大队,胜算几乎为零。

    更有宋军将校不知内情,直接质问谢帮主说:“你算哪根葱,也敢在军国大事上指手画脚。”

    为了更好的达到统一调度的效果,谢帮主指示王小妹(王语嫣)在每个宋军将校身上都打入一道生死符…!让其明白,假如此战不胜,迎接他们的将是一辈子生不如死的日子。

    解决了内部团结问题,谢帮主这才抛出了自己的计划,第一步:派遣精锐小队去营救萧峰父子,全部以骑兵的形式前去。第二步:营救成功后,全数往雁门关方向撤退,引诱辽军来攻。第三步:雁门关全体守军并武林人士择一最佳地点,以逸待劳,痛击辽军。

    深知辽军铁骑战力的吴长老忍不住开口劝道:“帮主,这办法怕是行不通啊,就算我军以逸待劳,占据最佳地点,也未必能全胜辽军铁骑。自古以来,以步制骑都败多胜少,何况雁门关守军加上我等也不过才七万之数,想要击败十万辽军铁骑,这……”

    谢帮主不以为然的说:“谁说咱们要以步制骑了,如果以步制步,以逸待劳,再加上地理优势,你等以为胜算几何?”

    众人不解,辽军还能主动下马和咱拼步战不成,若说步战,宋军在当时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谢帮主胸有成竹的分析:“六七个时辰的连续追击,想必辽军那时已是人困马乏,强弩之末,遇上突如其来的宋军,怎么的也要歇息片刻,等待后续人马陆续到来,才能发起进攻。如果此时,我等能将事先参杂好巴豆等泄物、毒物的马料,大范围的散落在辽军停留之处,军马长途奔袭,见了马料,岂有不吃之理!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辽军铁骑不就自动变成步兵了吗!到时候,宋军大队在前攻击,武林同道在后方地域狭隘处设置路障,两边前后一夹,辽军不败也不可能了。”

    这匪夷所系的计谋一经说出,众人都觉得大脑不够用了,若真是如此,在野战中击败辽军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选择何处地点至关重要,武林人士事前如何躲避辽军的侦查也是个麻烦。

    有了目标,接下来的就好办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起来。

    大理“工程兵”部队的头领范骅毛遂自荐,说让武林高手隐蔽起来,躲过辽军铁骑侦查一事包在他们身上,只需要寻一隐蔽处,挖条地道,上面以木板泥土覆盖,再加上天降积雪,路面湿滑,不利于辽骑侦查,想躲过辽军的耳目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又有雁门关宋军守将建议,把决战地点选在雁门关北面的关帝庙,理由有几点,一个是关帝庙东面是一大片开阔地带,足以容得下十万铁骑,辽军到来,势必在此排兵布阵,我军可提前将上万石参了泻药、毒药的马料散落在这里,上面以薄薄的积雪覆盖。二是关帝庙本身是一个微微隆起的土坡,易于步兵居高临下防守,就算辽军一时半会马力未失,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下此地。

    很快的,一个大致的作战方案就被敲定,谢帮主总结性发言,“此战关系重大,诸军将士刀枪必见血,马匹必流汗,违令者斩。”

    南京析津府楚王府内,萧峰父子分别被关押在两个大铁笼里。四周百多名御林亲兵手持长矛警戒,王府外还有大量亲兵驻守。

    萧远山此时功力已失,与常人无异。当日慕容氏伏诛,大仇得报,萧远山心中非但没有满足感,反而更加的失落,突逢旧疾发作,索性自己散去了全身功力。在攻宋一事上,萧氏父子虽有不同观点,但最终父子同心,一起承担后果。

    这一日,耶律洪基派来的几个说客又准时到来,看守萧峰父子的众亲兵老是听着他们的陈腔滥调,早就腻了。一见几人来到,不禁皱了眉头,走开几步,不过往日都是四名说客,今日怎么只来了两名。

    一名说客对萧峰说道:“萧大王,现在大军已集结完毕,只待一声号令,便可开赴疆场。”

    萧峰心奇,今日这话怎生和往日不大一样,不禁向他瞧了一眼,一看之下,登时大奇。

    只见这说客挤眉弄眼,脸上作出种种怪样,萧峰定晴一看,这分明就是易了容的阿紫嘛…!再向旁边另一名说客瞧去,见那人摇着折扇,遮遮掩掩的,这是女扮男装的……邀月!

    萧峰叹了口气道:“你们一番好意,我也甚是感激,不过敌人防守严密,攻城掠地,殊无把握……”

    话音未落,就听见周围咳嗽声四起,四周密密麻麻的御林亲兵均双眼剧痛,睁不开来,泪水不绝涌出。

    “眼睛里什么东西?”,“我睁不开眼了。”各人眼睛刺痛,泪水长流。另一个铁笼子里的萧远山亦是如此。

    原来邀月等人在进来那刻,已在王府中撒布了“悲酥清风”,这还是谢帮主专门派人去李秋水那里拿来的。

    但听得“咕咚”、“啊哟”之声不绝,御林亲卫尽数倒地。

    邀月抽出随身携带的“碧血照丹青”,运起先天功力,对着大铁笼刷刷就是几下,几指粗的铁条铁链应声被斩断,救出萧峰,邀月又上前几步,刷刷几下,依葫芦画圆救出了萧远山。

    给萧远山服了“悲酥清风”的解药,几人快步出了大厅。萧峰心想,府外驻扎着三千精兵,想要破围而出,怕是不易,何况父亲萧远山功力全失。

    只听邀月一声口哨,天空中立刻响起一阵雕鸣,神雕自高空快速降下,身上绑着些绳子,绳子下方有个大筐,活生生的一个古代版本的“热气球”…!四人上了大筐,神雕振翅高飞,朝城外方向飞去。

    王府外驻扎的御林精兵这才回过神来,乱哄哄的朝神雕方向追去。

    神雕速度极快,一转眼就向西南方向飞出十多里地,降落在一片树林中,早有在此等待多时的四百名武林高手,上前迎接萧峰父子到来,几人下了大筐,换乘骏马,向雁门关方向疾驰而去……
………………………………

天龙八部 第三十章     大战雁门关(二)

以谢帮主的高智商,要救萧氏父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 ̄)重要的是如何把仓促追来的辽军,一步步引向雁门关北面的关帝庙。

    另一边,接到萧峰父子逃走消息后,辽主耶律洪基暴跳如雷,当即命令王府外那三千御林亲兵前去追赶,又派遣了一部万人的“宫帐军”( 契丹族亲军)协同抓拿萧氏父子,死活不论。

    三千御林亲兵跟着神雕飞走的方向一路西行,不多时就来到了武林人士藏身的树林,只见雪地上尽是马蹄印,显然有数百萧峰的同党在此接应。御林亲兵统领不敢大意,一面派人向辽帝报告,一面快马加鞭的向南追去。

    辽军战马优于大宋战马,几十里地下来,双方差距越来越小,辽军已经能隐约看见萧峰等人的后队就在不远处打马狂奔。

    或许是萧峰等人觉得跑不过后面的御林亲军,这群人一股脑的全数拐进了旁边一个山林。御林亲兵统领知道,要是让前方之人躲进树林后四散逃走,再想要找到萧峰父子,就难上加难了,当即也顾不得逢林莫入的道理,尽数追了进去。

    一进树林,马匹的速度就被限制了下来,早埋伏在此的两千武林高手连同先前的四百人一起反攻上去。群雄以逸待劳,蓄势已久,人数与辽军差不多,武功又远高于提不起马速的御林亲军,猛虎下山般就朝三千辽军冲去,一时间杀声震天,白茫茫的雪地被染成了红色……两柱香时间,群雄解决了中伏的三千御林亲军,继而上马朝雁门关方向行去。

    半个时辰后,闻讯赶来的一万宫帐军来到此地,见辽军尸体遍布四周,心下大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歼三千精锐辽军,对方实力不容小觑,连忙派人回去告知辽帝,请求再派援兵。

    耶律洪基接报后,那个叫气啊!本以为营救萧氏父子的人,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宋朝高手,自己派三千御林亲军和一万宫帐军已经是“狮子搏兔”,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对方,以宫帐军回报,对方最少有八千至一万人,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歼三千御林亲军。

    耶律洪基大手一挥,命令驻守南京析津府的各部辽军,除少量留守军营外,其他尽数追上前去,消灭这股“叛匪”。

    一时间,辽军的各处军营内马蹄声四起,纷纷向西追去。

    数个时辰赛马比赛,双方你追我敢,各自把马力用到了极限。

    辽军眼见萧峰这股叛匪离雁门关越来越近了,生怕他们进关。城坚墙厚的雁门关给辽军上上下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此辽军更是不惜马力,全力追赶。好在不幸中的大幸,萧峰这股匪逆没有选择进关,反而奔雁门关北面的关帝庙而去。

    此时关帝庙外,谢帮主领着六万五千大宋将士,占据有理地势,严阵以待。看着不断传回来的信息,此番追来的辽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大约有十二万之多,众人是又兴奋又担心。

    吴长老有些担忧的说:“帮主,辽军来得比想象中的还多,我们打不打。”

    谢帮主回答道:“不打!将士们就全冻僵了,吩咐下去,按照原计划进行。”

    说时迟那时快,远远的就看见邀月领着两千多武林高手骑马出现在大军前面,军阵中让开一条道路,众人穿阵而过。

    数个时辰的奔波,当真是人困马乏,早有等候多时的薛慕华带领着“医疗救助队”迎了上去,为受伤的武林人士医治伤势。

    萧峰看着眼前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