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这可是我大孙子的被褥,我这当祖母的也出出力。”想起未曾出声的大孙子,曹婆子又欢喜起来。
吃过饭,曹老头儿破天荒的亲自拾掇起了碗筷,然后撵了一脸吃惊的老婆子和女儿去做针线。曹婆子母女进了房间互相对视一眼,都是捂着嘴笑了起来。
村外不远处的四季园里,赵青山正背着手看那些杂工拾掇工具。杂工们身上穿了新衣,放好工具就赶紧从腰带上抽下布巾拍打着身上的灰土,那副心疼模样惹得端了菜盆出来得刘嫂子笑骂道,“你们这些人啊,只要好好做活计,东家一年四季都会发新布料给大伙儿做衣衫。你们可别这般小气模样,让外人见了反倒看低了咱们果园。”
众人都是嘿嘿笑着停了手,末了有那平日相处很是亲近的杂工就高声问道,“刘嫂子,你说咱们东家当真怀了两个小少爷?这可真是大喜事,到时候东家会不会赏几桌酒席,让大伙都跟着凑个热闹啊?”
这话刘嫂子不好应声,正好张管事从酒家里出来,于是就笑嘻嘻望向他。张管事走到跟前拿起勺子翻了翻菜盆,见得里面肉片不算少,这才说道,“我回来之前,咱们王爷听说夫人怀了双胎,直接赏了阖府上下每人五两银子。待得年后夫人顺利生下小少爷,王爷还不定怎么欢喜呢。酒席是肯定少不了的,说不定还有更丰厚的赏赐。”
“真的?”众人齐齐欢呼起来,嚷道,“张管事可要说话算数!”
张管事听得好笑,应道,“当然算数,到时候就算王爷一时欢喜忘了打赏,我自己掏银子请大伙吃全荤宴,苞谷酒管够!”
“哈哈,这下可有酒喝了。”
“行了,天都黑了,大伙儿赶紧分了荤菜回家去吧,家里婆娘都等着开饭呢。”刘嫂子眼见梅花又端了大盆的两合面馒头从院子里出来,就赶紧招呼大伙上前领饭菜。
自从京里传来消息越来越多,果园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客人几乎是日日爆满。有些人是为了赏景,有些人是私下存了攀附之心,有些人则纯粹就是为了看热闹,虽然原因不同,但进了果园无一不是和和气气,出手打赏更是大方。当初送了孩子进果园的几家人,才短短两月功夫听说都张罗着要盖新瓦房了,惹得满村老少都跟着眼红。
好在果园又多招了十几个杂工,这次肥水没流外人田,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从一面坡村里挑选的。如今每月拿着工钱,每晚还能带回去一份荤菜,隔三差五家里有老人的,还能分几个卤鸡爪子之类的下酒,别提多欢喜了。
待得杂工们都散尽,张管事也带了几个小厮上山去了,刘嫂子喊着几个小媳妇儿在酒家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儿,见得没什么遗漏就准备回村了。
楚四莲一边解围裙一边笑道,“嫂子别惦记了,赶紧回去吧,我就住果园里呢,还能让贼偷了东西不成?”
众人都是笑起来,刘嫂子也是笑着应道,“别说你了,咱果园晚上还有七八个人值夜呢,哪个贼也不敢上门来。我不过是想着东家待咱们亲厚,咱们知恩图报也得多尽尽心啊。”
“哎呀,嫂子放心了。”一个小媳妇儿听了这话,笑嘻嘻摸着脑后插着的银簪子接话儿道,“就冲东家大老远从京都送回来的簪子,咱们也得把果园当家一样护着。”
“可不是,外边多少人羡慕咱们在果园里做事呢。”
“就是,以前回娘家,我嫂子当贼一样防着我。现在恨不得把我当佛爷供起来,就是想要我把侄儿送来当小厮呢。”
众人七嘴八舌说起来,都是一脸的欢喜得意。刘嫂子笑眯眯听了,偶尔目光扫过楚四莲脑后的发髻就顿了一下,末了招呼了一众小媳妇儿先行赶路,自己却落后几步留了下来。
“嫂子可还有事要嘱咐?”楚四莲好奇问道。
刘嫂子拉了她的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四莲,你跟嫂子说实话,你娘家兄长是不是又来闹了?”
(肩周炎,疼得抬不起来,一上午才码了一章,贴了膏药,下午死活要休息了。)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夫唱妇相随
楚四莲脸色一僵,眼圈慢慢也红了,好半晌才应道,“嫂子猜得不错,他们前日晚上来了,闹着要进果园做工。我说做不了主,他们死活不信。我怕…婆婆被气出个好歹来,就把东家刚赏的簪子给他们了。”
刘嫂子听得心疼,恼道,“当初你们成亲,他们这些当兄长的连套银首饰都没陪送,如今怎么有脸来闹事呢。”
楚四莲抹了眼泪,低声央求着,“嫂子千万别告诉我婆婆,她老人家禁不得气。都是我命不好,慢慢熬吧。”
刘嫂子还想劝几句,但楚家人再不好,她一个外人也不好插嘴,末了只好抽了自己脑后的簪子给她插上,说道,“你一个小媳妇儿不好头发上光光的没个首饰,我这根簪子,你先戴着,省得于大娘发现了。”
“这怎么成,嫂子,我不能要你的簪子…”楚四莲慌忙推辞,刘嫂子却是拉了她的手,嗔怪道,“你可别客套了,我跟着东家的时日长,这簪子还有两根呢。过年时候东家肯定还会再赏下来,到时候你还我就是了。”
她话说的这般实诚,楚四莲只得接受了,两人走到园子门口才分开。楚四莲回头望着山顶隐隐露出屋角的宅院,心下越加想念多日未见的东家。若是东家在,她也能讨个主意,不必像现在这样心里慌得厉害…
白露书院里,这几日从先生到读书郎,教书的心不在焉,读书的也是时常神游物外。原因无它,再有两日府城的乡试就要开场了,书院里足有七八个秀才要去参考。只要中了举,开春儿时候就会进京会试、殿试,若是运气好,兴许书院就又要出个状元了。
这一日傍晚,杨家书房里,杨先生正一边喝茶一边读书,面色看似极平静,其实心里早就盘算着明日启程带弟子们去府城,要如何不漏痕迹的打通各处关节。他的弟子可以输在才学上,但绝不可以输在各色鬼蜮伎俩面前。
杨夫人端了一碗参汤走了进来,眼见自家老爷如此悠闲,心下就有些恼了,上前放下汤碗就埋怨道,“老爷,明日就要去府城了,您不把君诚唤来嘱咐几句啊。虽然咱们两家如今还没定亲,但董王妃来信可是说得明白,咱们可不能辜负了她的托付啊。”
杨先生放下书本,端起参汤慢悠悠喝了一口,这才应道,“你一个妇人家,只管打理好院子里这些事就好,旁事我自有打算。”
杨夫人气得恨不能一把抢下他手里的汤碗,但她还是忍住了,转而软声央求道,“老爷,您就算为了咱们婉音着想,也要多护着君诚一些。原本咱们婉音是下嫁,可如今董家做了皇家姻亲,反倒换成了咱家高攀。虽说董王妃前些日子送了许多衣料首饰过来,但我这心里还是不落底。这次君诚乡试,老爷无论如何也要多替他打点一下,他可是咱们的半子呢。”
杨先生被老妻念叨的耳朵发热,又着实心疼小女儿,于是应道,“君诚性子稳重本也不必多嘱咐,既然你不放心,不如晚上吩咐厨下多做两道菜,唤他来吃顿饭吧。”
“好啊,”杨夫人大喜,笑道,“我这就去婉音屋里,让她下厨露露手艺,也当替君诚送行了。”
说着话,杨夫人就转身出了屋子快步往女儿住的厢房去了。杨先生好笑摇头,末了到底高声喊了墨伯去请弟子过来。
董平这会儿也正在整理行装,虽然姐姐这两月身在京都,但送回的衣衫鞋袜甚至荷包扇套、文房四宝却足足有几大箱,就是玉佩和各式发簪也有满满一盒子,更别提整整一沓子额银票了。
这些时日忙着应考还没觉得,今日这般静下来仔细拾掇,董平才越发明白姐姐待他是何等疼爱。京都那里如今不知是何情势,姐姐虽然被赐封为王妃,但她怀着两个小外甥在王府大宅里,还不知道受没受欺负?
这般想着,他心里就像火烧一般,恨不得立时长了翅膀飞去京都看一看。喜子在一旁伺候着,见得主子皱了眉头就赶紧去倒了温茶送上,末了笑嘻嘻问道,“公子,您这次乡试中举了,明年春日就要进京会试了。不如写信给夫人,让她和王爷在京都多住几月,待得公子中了状元再一同回来多好啊?”
果然,董平听了这话就忘了方才的担忧,转而笑了起来。他一口喝干茶水,应道,“状元哪是你说的那般容易中的?不过,不管这次乡试如何,过后咱们都要去趟京都。姐姐生产,我不在一旁,实在放心不下。”
喜子闻言心下一动,不知怎么就想起董家老夫人当初就是难产过世的,于是赶紧岔话儿道,“太好了,公子这次一定也要带着我啊。”
董平笑骂道,“你是不是又想京都那些小吃食了?赶紧拾掇行李吧,一会儿我还要出门呢。”
“公子去哪儿啊?”喜子一边麻利的叠着衣衫一边问着,结果这时门外就有人喊道,“董公子,杨先生请您一会儿过去一下。”
董平闻言就是一笑,冲着喜子点点头,末了转身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墨伯正笑眯眯站在台阶下,董平上前见礼,惹得老头儿赶紧让到一旁,两人寒暄几句就一同回了杨家院子。
杨婉音系了围裙在灶间忙碌,她平日多醉心于琴棋书画,虽然也学过厨事,但到底也不熟练。这会儿不是差点儿切了手就是碰翻了油碗,待得两道简单的家常菜端出去,她身上的衣衫已是看不清本来模样了。
杨夫人身旁伺候的老嬷嬷赶紧送她回房去换衣梳妆,好不容易赶到客厅,酒席已经过半了。杨夫人见得姗姗来迟的闺女,偷偷松了口气,笑道,“君诚,你婉音师妹听说你明日要去府城乡试,特意前来给你送行。咱们两家也算熟识,见一面不打紧,不过你可莫要笑话她不知礼啊?”
董平赶紧站起身,躬身应道,“师母言重了,婉音师妹好意,君诚怎会不知好歹?”
“那就好,那就好。”杨夫人笑的更是欢喜,末了又示意女儿上前。
杨先生微微皱了眉,本想出言阻拦,但衣襟却被老妻扯得死紧,无奈只得端了酒杯假装没有看到了。
杨婉音穿了件月白色的对襟衫,下面配了条水蓝色的百褶裙,裙摆间点缀了几只鹅黄色的蝴蝶。她本就容貌姣好,衣裙又朴素得体,越加衬得她端庄温婉。
她得了母亲的暗示,极力掩下羞意上前两步蹲身行礼,轻声说道,“师兄明日要赶赴府城乡试,小妹愚笨,只能做两道粗陋的小菜为师兄践行,望师兄乡试顺利,天下扬名。”
董平下意识抬头仔细看了一眼自己未来的妻子,脸色随即也红透了。他赶紧回礼应道,“多谢师妹盛情,我一定不辜负师妹如此厚待。”
杨夫人在一旁瞧着这对儿郎才女貌的小儿女,脸上差点儿乐开了花。她本有意让两人再多说几句,但一来怕自家老爷发怒,二来也不愿董平觉得女儿轻浮,于是赶紧开口撵人,“好了,你们不要再客套了。君诚坐下吃饭吧,婉音,你也回房吧。”
“是,娘。”杨婉音低低应了一声,末了就要转身出门。不想董平望着她的背影不知为何突然脑子一热,高声追问道,“婉音师妹暂且慢走,我还有话要说。”
杨夫人和杨先生闻言都是一愣,心下好奇这一向守礼的弟子为何突然如此。倒是杨婉音扭头见得未来夫君一脸正色,原本狂跳的芳心居然奇迹的平复下来,“师兄,有话请讲。”
董平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师妹许是听说了,我家长姐如今贵为中山王妃,书院上下多有传说我要弟凭姐贵,但我却不打算如此。我此行若是中举,甚至将来侥幸中了状元,也不打算凭借王府的权势留于京都,安享富贵。我想要外放到乡野为官,造福一方。
所以,师妹这些时日还请仔细思量,若是将来嫁我为妻,少不得会吃很多辛苦。若是师妹不愿远里父母,流离乡野,我也不会心存怨怼,唯愿师妹觅得良缘,平安喜乐一生。”
杨婉音越听双眸越亮,待得董平说完就抬起头略带愧意的扫了父母一眼,末了挺直腰背正色应道,“师兄坦言相告,小妹感激不尽。小妹自小虽是被父母娇养长大,但也洗手做得羹汤,拾针线做得衣衫。师兄若是担心小妹吃不得辛苦,那就大可不必。小妹唯愿师兄一展胸中壮志,为民造福。”
说罢,她再次蹲身一礼,转而退了出去。
董平仔细品品未来妻子话中之意,脸上忍不住就露了笑意,杨先生更是哈哈大笑道,“好,真是我生的好闺女。不贪富贵,不畏艰苦,可谓女中丈夫。”
杨夫人却皱了眉头,她原本就盘算着凭借董家的权势把未来女婿留在身边为官,他们老两口也算老有所依。哪里想到未来女婿倒是个脾气硬朗的,甚至连女儿也不经她同意就擅自应了人家。
老话说,闺女就是娘亲的小棉袄,这老闺女更是棉袄里面那层细棉布啊。杨夫人一想起闺女将来要跟着人家辛苦过日子,心里急得简直就是抓心挠肝。
(肩膀已经疼得不能抬手梳头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