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田喜事-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伙计四下里瞧瞧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劝说道,“这位客官,这话在这里说说没什么,出门可千万别多张嘴啊。老话说,墙倒众人推。中山王都死了,朝廷就是再恼怒能怎么样?
听说京里来的那位钦差,直接就住在府城,根本没过来。只有一个清客带了几十个兵卒装模作样来晃了一圈儿,搜刮了很多东西就回去了。若是这样也没什么,董家也不至于关门。后来不知怎么又得罪了弥勒教,常有教众堵着董家铺子的门辱骂,听说还让董家每月交一千两的供奉香油钱。董家也是个硬气的,若是放在旁人家里早就把铺子卖了,人家董家直接关门歇业了。”
另一个小伙计听他们说的热闹,也凑了过来,说道,“就是,董家那铺子就在这条街中间,位置好,很多人惦记接手呢。人家董家财大气粗,根本没有卖的打算,不知气死多少人呢。”
董蓉边听边点头,应道,“这董家是个厉害的,我老娘就极爱吃董家铺子卖得凤梨罐头。”她说到这里话音一顿,又问道,“不过,那中山王就真死了,难道有人捞了他的尸体?”
“那倒没有,”小伙计耸耸肩,无所谓道,“不过,据说是在大海上出的事,当天又是风雨大作,估计活命不容易。如今这时候尸体怕是都被鱼虾啃光了。”
另一个小伙计却是持有不同意见,反驳道,“我可不这么想,中山王那可是个厉害的人物,说不定就大难不死,如今不知道躲在哪里养伤呢。等他伤好了,所有落井下石欺负董家的人就倒霉了。”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饭菜好了,还不赶紧端过来!”客栈的胖掌柜从后厨伸出脑袋来,高声喝骂两个只顾闲话儿忘了做活的小伙计。两个小伙计连忙笑嘻嘻应了,一个继续打扫,一个就去端了饭菜。
董蓉歉意的冲着两个小伙计一笑,趁着胖掌柜不在的时候,又给了他们十几个铜板,果然两个小伙计机灵的藏了钱,各个欢喜的好像偷了油的小老鼠。
董蓉心里有事,胃口自然不好,只喝了一碗粥就出门了。这时候的街面儿上,很多铺子都开了门,有些赤脚的渔民挑着担子给酒楼送新鲜的鱼虾。担子里有海水不断渗出来落在青石路上,惹来行人高声喝骂。几个孩子淘气,专门踩着水花玩耍,很快就被老娘拎着耳朵扯回家去了。
董蓉装着寻常商贩的模样,默默走在路旁,很快就见到了门扇紧闭的董家铺子。原本刷了新漆的门窗,不知被谁泼了些污水,干瘪的菜叶挂在门锁上,偶尔被风吹动,萧瑟之极。门楣上的匾额也被刀剑一类的利刃划的乱七八糟,勉强才能看出原本的四个字,“董家海货”。
董蓉心里揪痛,虽然她没有亲自经营这些店铺,但是商行的所有铺子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落得如今这个模样,她怎能不难过?
老天爷今日心肠实在有些坏,就在董蓉望着董家铺子的门面发呆之时,街道上远远走来五六个穿着宽袍,光着脑袋的大汉。若说他们是地痞无赖吧,他们的衣着模样还同僧侣别无二致,但若是他们是僧侣吧,这袒胸露背,剔着牙,晃着膀子的模样又实在不成体统。
但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这静街效果却是一等一的。很多行人远远见了他们都慌忙避了开去,有些铺子的掌柜却苦着脸走出来,双手捧了些银两,领头的大汉收了银子,或者喝骂几句,或者干脆抬腿踢上一脚,然后就带着手下继续前进。
待得走到了董家铺子门口,那大汉狠狠吐了一口浓痰,末了想了想,又解了腰带对着门扇嗤了一泼黄尿。那些跟随的大汉不但不阻拦,反倒高声喊好。
董蓉气得紧紧握了双拳,这一刻恨死了自己是个弱女子,若是她会些武艺,一定要上前打的他们满地找牙。
许是她的表情太过气怒,旁边一家海货铺子的掌柜是个好心的,偷偷扯了她的袖子,一边高声招呼一边用力使着眼色,“哎呀,这位客官,我们铺子里海货最是齐全,你来我这里就是来对了。快,快,咱们先进屋坐,喝杯茶。”
董蓉眼角扫到几个大汉转头望过来,就赶紧应道,“掌柜的这么说我就不客套了,正想贩些海货回老家去卖,就在您这里看看吧。”
“好咧,客官您请。”
两人说着话就进了铺子,那老掌柜趴在窗口偷偷望着大汉们走远了,这才松了口气,扭头一边招呼董蓉坐下一边小声问道,“这位小哥儿,您这是同董家铺子有些瓜葛吧?就算再生气也不能在那些弥勒教众面前露出来,小心惹祸上身啊。”
董蓉极力忍了怒气,拱手同老掌柜见礼,末了小声说道,“掌柜的,我家老娘当年重病,幸亏这董家铺子每月赏药,这才活了命。老娘总是嘱咐我报恩,如今我攒了银钱想要贩些海货回去,自然第一个找来董家铺子。可是这些人,怎么这般无礼?”
老掌柜摇着头,叹气不已,“要说这董家,也与我们这些老街坊处的极好。那陈掌柜和伙计们也都是热心又仗义的,可惜,他们东家出了事,又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这些弥勒教众,日日上门来捣乱,不得已就关门了。这一关就关了几月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开门的时候。”
董蓉这会儿喝了杯茶,也算消了气,想着老掌柜这里也打听不到什么内情,于是就在铺子里挑选了些干海带,鱼干儿,紫菜等便宜的货品,凑了几箱子才不过七八两银子。老掌柜也不嫌弃生意小,照旧笑呵呵招呼她,末了还帮忙在相熟的车马店雇了一辆马车。
董蓉坐着马车回了客栈,取了包裹付了钱就一路出城往滨州去了。
赶车的车夫年纪也不过四十岁,常送货去滨州,又是个爱说笑的。这一路上同董蓉说说笑笑,倒也热闹。三百里的路程,两人不过四日就赶到了。董蓉找了家客栈住下,除了车费又多给了几十文钱,算是谢他一路辛苦。
车夫很高兴,帮着董蓉把箱子卸在后院就告辞走了。董蓉心里急得恨不能立刻就知道家里近况,于是找到客栈掌柜,简单谈了谈,把这几箱子海货作价五两银子卖掉了。
客栈每日招待客人,隔个一两月也要采买这些海货,如今董蓉送到家里,价格又便宜一半,老掌柜自然乐意接手。他乐呵呵收了箱子,又给董蓉找了间干净并且出入方便的房间。
董蓉简单洗漱一下又吃了点儿饭菜垫垫肚子,然后就静静等待夜幕降临。此时已经近了冬日,就算江南再暖和,比之夏日也要冷了许多。董蓉好不容易盼着天色完全黑了,就添了一件衣衫,然后出了客栈后门。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反叛
她一路问询一路走,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才算找到了城北的一处小巷。小巷尽头有个小院,院子里种了两株桂花树,如今已是落光了叶子,只剩下树枝被夜风吹得摇动不已。
董蓉悄悄走了过去,仔细看看门楣上那个乌木匾额,“木家”俩字中的木字,果然少了一撇,于是扭头就往巷子外面走。可是她刚刚出了巷口,居然被人拦住了。
董蓉一惊,刚要开口,不想那人却是抢先问询出声,“您可是董夫人?”
“你是哪位?要做什么?”董蓉听得对方叫破自己的身份,戒备的退了两步,右手垂在身侧,随时准备拔出匕首自卫。可是对方却也退了两步,借着一个杂货铺子门前的灯笼光亮,特意露出了自己的模样。
“东家,你不认识我了,我是跟着三位少爷小姐出门的戊六啊!”
“戊六?”董蓉待得看清眼前之人的模样,立时大喜的上前抓了他的袖子,“你怎么还留在这里,启哥儿和明哥儿,还有晨曦呢?他们都在哪里,可是回桃源岛了?”
“东家,”那人压低了声音,一边警惕的私下观瞧一边劝慰道,“东家莫要着急,这事儿说来话长。吴教头也在这滨州城,不如东家随我回去,问问教头就都知道了。”
“好,快走吧。”时隔多日,董蓉终于见到一个“家里人”,欢喜之意简直难以形容。
那戊六眼里闪过一抹喜色,当先引路,两人一前一后在城北的几十条小巷子里饶了很多圈儿,最后终于到了一个稍大的院子。戊六在院子后门敲了三长三短,很快就有人开了门。董蓉借着灯光一看,居然也是熟识之人,于是低声说道,“戊四,你也在这里?吴教头呢?”
那戊四惊得半晌没说话,神色好似见了鬼一般惊恐,戊六赶紧上前给了他一拳,低声玩笑道,“怎么了,老四,你不是整日里到处找寻东家吗,就怕东家被弥勒教害了。这会儿当真见到东家,怎么又不会说话了?”
那戊四打了一个激灵,赶紧弯腰行礼,嘴里含糊应着,“东家,您平安无事就好,快进来,快进来!”
董蓉笑了笑,随着两人进了小院儿,戊六招呼道,“老四,你引东家去客厅,我去请吴教头。他若是知道东家来了,怕是要喜疯了。”
说着话儿,他就拐去了院子角落的一个屋子。董蓉扭头想要仔细看看,戊四却挡了她的视线,憨笑道,“东家,咱们去厅里坐,小的给您泡壶好茶。”
“好啊,”董蓉笑着随他走去客厅,应道,“辛苦你了。”
“东家折煞我了。”
两人说着话儿就到了客厅,戊四不知是平日不常做这些事,还是天生慢性子,一壶茶足足折腾了一刻钟才算端到董蓉跟前。董蓉也不催促他,反倒慢悠悠打量屋子里的摆设儿。
后院角落的房间里,吴教头刚刚喝完一壶酒,正翘脚躺在床上犯愁。这眼见又过了几个月,再完不成任务,别说回不去总坛,就是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两说。
他突然见得戊六进来,就迁怒骂道,“你又跑哪里去了,整日正经事不做,就知道躲懒!”
戊六极力压着狂喜之色,上前低声说道,“教头,你快去厅里看看吧,我把东家带来了!”
“你说谁,董东家?”吴教头惊得立时跳了起来,焦声问道,“她是一个人,还是带了帮手?”
戊六得意的显摆道,“放心,教头,只有她自己。我方才从外面回来,路过五柳巷口,正好瞧见她去敲门,就顺水推舟把她骗回来了。看样子,她最近流落在外,还不知道咱们反水的消息。”
“太好了,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算你大功一件!”吴教头喜疯了,大巴掌彭彭拍在戊六背上,末了眼珠儿迅速转了两圈,低声吩咐道,“你去酒楼买两样清淡小菜,加些软筋散,然后送到前厅来。我先去糊弄几句,记得要快!这妇人可不是傻子,时间久了,怕她起疑心。”
“是,教头。”戊六出门直接奔去了酒楼,吴教头则整理一下衣衫,去了前厅。
董蓉正端了茶水喝着,见得吴教头进来就立刻站了起来,吴教头也是几步抢到近前,“噗通”就跪了下去,一边磕头一边低声哽咽说道,“东家,你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老奴对不起您和王爷的嘱托啊,老奴有罪啊!”
说起来,吴教头也是董家老人了,当初慕容怀德二下草原刺杀大王子,搅得草原大乱,其中就有他跟随在侧。若不然,董蓉也不会把护卫三个孩子的重任交给他。
这会儿眼见他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董蓉心里就像掉进了寒冬腊月,冷得彻底。她一把扶起吴教头急忙问道,“吴教头,怎么了,可是三个孩子出事了?你快说啊!”
吴教头抹了一把眼泪,低声说道,“东家,您别急!三个小主子,他们想必还是平安无事。只不过,只不过老奴护送他们在滨州这里游玩的时候,他们突然就偷偷甩开老奴走掉了。老奴找了几个月了,也没有消息。不过,家里也没接到勒索信之类,想必他们还是在各地游玩,并没有遭难。”
“这三个死孩子,”董蓉气得狠狠皱了眉头,当初就是他们借口去送嘎尔迪才离了自己身边,她不放心派了吴教头跟随护卫,哪里想到,他们居然这般大胆,连护卫也甩掉,独自游玩去了。
“东家莫恼,小主子们都聪慧,这些时日许是不知在哪里玩耍呢。家里已是铺开人手找寻,过几日必定就会有消息了。”
吴教头劝了几句,董蓉也不好多说,只得收了怒气,开始问询起商行之事。吴教头借口他只忙于寻找三个孩子,对商行之事了解不多,含糊应付了好半晌,终于等到戊六买回了饭菜。
“东家,您先吃口饭菜,歇息一会儿,然后再想旁事吧。”
“好,你们先出去吧,我洗漱吃了饭,咱们再慢慢说。”
吴教头恭敬应了,然后带着戊四和戊六退出了房门,他们也不敢走远,就守在门口听着里面的水声和碗筷声,脸上露出了诡计得逞的得意之色。
过了一会儿,就听董蓉在屋里高声喊道,“吴教头,你们进来吧。”
吴教头冲着戊四和戊六使了个眼色就当先开门走了进去,他扫了一眼桌上都少了一点儿的几盘菜色,心底踏实了许多。
“东家,可曾吃饱?酒楼菜色味道一定不如家里好,您多担待一二。”
“吴教头客气了,出门在外,又正值多事之秋,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