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正找不到答案,也许是他的心中不愿意去想这个答案吧?
    甄宓说:“老公,人家学会了包饺子,你帮忙剁馅好不好嘛!”
    郭颖也说:“我也会!”
    两女刚想争吵,突然看见林小妖那无可奈何的眼神,忙闭上了嘴,不再闹腾刘正了。
    刘正似乎才明白过来,已经是除夕了。
    自从五大山城建好之后,欢度春节就成了一种时尚。
    除夕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团圆年饭,刘正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吃过了,几乎都忘记了年夜饭的味道了。
    今年既然赶上了,那就热闹一下吧!
    刘正说:“小妖,安排一下,把五大山城中留守的各部执政官们请到梅园赴宴。”
    林小妖问:“哥哥,这请客有什么讲究吗?”
    刘正想了想,觉得应该分为士农工商医学童军八个部分。
    士就是各部的执政主官。
    农就是农业研究部分的重大贡献者。
    工就是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优秀代表。
    商就是千金侯以上成员。
    医就是博望医院和七零一医院的代表。
    学就是北山大学,南山大学以及兴汉军校的代表。
    童就是百花军的代表。
    军就是兴汉军的现役部队。
    刘正一共准备了九百份请柬,打算每个阶层一百份。
    士的一百份由鲁肃主持分配,尽量照顾各方机构。
    农的那一百份则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农业研究人员,名额为五十人。
    二是向兴汉军府库卖粮最多的百姓,取中山城中的前五十名发放请柬。
    工则由马钧安排,军工和民用企业各占五十人。
    商则由糜竺进行分发,千金侯以上按金额大小和口碑好坏综合打分之后进行排名,取最前面的一百名。
    医就让华佗去安排,尽量照顾各个科室,其中护士和后勤部门的成员不得低于二十人。
    学就得刘正安排了,其中兴汉军校五十个名额,学员三十人,教员二十人。
    北山大学二十五个名额,其中学生十五个名额,教授十个名额。
    南山大学二十五个名额,其中学生十个名额,讲师十五个名额。
    童由甄宓负责,百花军中的每朵花各出一对代表者。
    最后的一百份请柬,则是军中代表。
    其中三份给了沛县城中激战受伤的三名特战营退役的队员,剩下的九十七份由各军按比例分配。
    刘正让庞统主持宴会的具体安排。
    宴会统一安排在梅园大食堂的正厅。
    一律使用圆桌木椅,九人为一桌。
    总共百桌,尽量保证每桌的成员都来自于不同的阶层。
    特别是百花军成员,一桌安排一对,其余各阶层按照相应的级别分排桌号。
    为了表达对前线将领的重视,刘正特别的在最前面排了八张圆桌,用来宴请中山城中留守的前线将领们的家眷。
    其中以糜贞和黄舞蝶为首的将军夫人们,以及张宁为首的执政官夫人们。
    刘正让林小妖主持女眷席。
    当甄宓也想要争这个名份的时候,郭颖拍着手庆祝。
    为了避免郭颖独霸刘正,甄宓只得放弃了加入女眷席。
    未时,受到邀请的人全部入席。
    其中陈到所在的那桌。
    成员分别是:
    陈到,张夫人,阎柔,韩浩,马冶,董奉,朱隽,桂花董白,护花使者邓艾。
    韩浩是农业部的代表,毕竟接替黄忠主持屯垦团的就是他了,业务能力很强。
    马冶是工部马钧的弟子,提出标准化大生产的第一人。
    董白为人机伶,被董奉收为义女,又让甄宓收做义妹。
    至于邓艾为什么会成为桂花董白的护花使者,那就说来话长了。
    刘正看着满座的千人宴会大厅,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桌一瓶糜氏米酒,外加一坛范阳烧酒。
    宴会开始之后,刘正只说了一句大家辛苦了,为了兴汉使命而干杯!
    千人同举杯,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郭颖喜欢吃鱼,就让刘正帮忙挑刺。
    甄宓也不甘示弱,吃排骨也得让刘正先把骨头取出。
    刘正心情高兴,对于她们的要求一概满足。
    鲁肃和华佗等人倒也习惯了这样的场面。
    然而庞统作为新列席主桌的重要成员,却是对于刘正这种大杂烩安排有些难以理解。
    好在庞统的适应性很强,倒也不至于坏了众人的雅兴。
    正在这个时候,林小妖来主桌敬酒,又邀请刘正向女眷席的人敬酒。
    刘正不好推辞,只得跟着林小妖走了。
    众女倒是没有为难刘正,只是替林小妖打抱不平。
    十年的守候,难道就换不来开花结果吗?
    蔡琰说:“侯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你这样做让林小妖怎么做人呢?
    刘正沉默了,他对林小妖只有亲情,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情因素。
    一个等了他十年的女人,需要刘正的一个交代。
    他能不给吗?
    他敢不给吗?
    刘正总感觉无法启齿,想要解释的话,一个字都无法说出口。
    女人会因为感动,所以爱上一个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20章 兖州大乱
    建安六年的第一天,刘正都是在与甄宓的对话中度过的。
    自从兴汉小精灵与刘正剥离之后,两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似乎少了很多。
    刘正把甄宓当成了自己的影子留守后方。
    这样一来,无论刘正身在哪里,都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甄宓越来越朝着兴汉小精灵的角色转变了百花军的存在,几乎就是刘正当初屯垦团的翻版。
    刘正也觉得百花军威力无穷,于是就不加以限制。
    教育得从娃娃抓起,其实应该理解为教育得从女娃抓起。
    从兴汉军治下的百姓可以看得出来,愿意送男娃上学的百姓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一百。
    然而愿意让女娃上学的家庭,只有百分之三十。
    剩下的那百分之七十无法入学的女娃,有一部分是由于家庭收入的限制,导致了一个家庭无法供养两个以上的就学人口。
    哪怕是兴汉军提供免费的蒙学,那日常的吃穿用度也会造成百姓之家的崩溃。
    当男娃与女娃之间的求学机会需要二选一的时候,很多百姓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男娃。
    这就造成了女娃会失去就学的机会。
    刘正每年都会听到很多百姓砸锅卖铁,全家一起努力供男娃上学的报告。
    然而从来都没有哪个家庭愿意全心全意的供女娃上学。
    特别是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即使有能力供养女娃上学,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之下,也不愿意供养就学的女娃。
    十年之后的建安六年正月初二,刘正借着向百花军训话的契机,颁布了一道法令:
    凡是不愿意送女娃上学的家庭,男娃在各方面的就学优惠政策一概取消。
    与此同时,加大对女娃就学的扶持力度。
    确保每一位女娃都能突破家庭的阻碍,与男娃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
    看着花朵一般的少年男女,刘正觉得应该加大力度引导商人筹办义学,同时让教育部开展文化贤达评选工作。
    教育部,商部和工部联合行动,对于努力参与教育的商人,可以采用优先合作的办法,给那些人更多更好的赚钱机会。
    至于税收政策,刘正不打算动。
    毕竟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同等重要,都是兴汉军的根本。
    一旦开了口子,商人为了利益就会投机取巧,甚至是弄虚作假。
    只要税收政策不动摇,商人是不敢为了合作机会而铤而走险的。
    税收是兴汉军发展壮大的动力,然而优惠政策的出现,那就是在培养不正当竞争,从而产生腐败的根源。
    刘正的想法是一刀切,不给地方执政官破坏税收的机会。
    至于落后地区,刘正完全可以让兴汉集团率先进驻,以兴汉大道为根本延伸触角。
    想来商人应该会看到商机的存在吧!
    从来都是平等的利益交换,而不存在谁帮助谁的问题。
    刘正接见完百花军的代表之后,又会见了捐资教育的商人代表,并且向代表们颁发了“兴汉义商”的铜牌。
    由于兴汉军的税收采取一刀切,商人可以清楚的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刘正坚信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努力的人。
    至于政策倾斜,那就是造成腐败的根源,刘正是坚持拒绝的。
    正月初三,梅园总部。
    陈琳来找刘正,他的手上拿着一份定陶城送上来的情报。
    刘正问:“孔璋,对于你的新工作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吗?”
    陈琳回答说:“侯爷,我没有问题。”
    刘正点了点头,就不再多问了。
    关于随军记者的培养,刘正也没有经验,得让陈琳摸着石子过河。
    刘正说:“念吧!好久没有听你念情报了,就重温一下当年的感觉好了。”
    陈琳点了点头,开始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淳厚的男中音,令刘正恍然大悟当年的那个孩童,已经长大成人了。
    岁月催人老哪?
    濮阳城西,田氏老宅。
    田氏作为东郡首富,庄园占地三十余亩,各类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
    在主宅的议事厅中,家主田盛坐在主位上,下面分坐的是九大家老和七十二管事。
    还有田家十三英列席族会。
    田盛说:“各位,当年的传言已经得到了验证。”
    魏武侯曹操,确实是乱世之奸雄。
    年中杀边让和张邈全家,又将粮食联盟连根拔起。
    这意味着终有一天,这把屠刀会落在田家的头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关田家的百年大计,大家都议一议吧!
    至于家议的保密,为了大家的项上人头着想,一个字都不能外传。
    家老之首的田伯问:“家主,田家跟魏武侯曹操,真的没有合作的余地了吗?”
    田家十三英之一的田光说:“田伯,您是田家的老人了,怎么也这么天真呢?”
    魏武侯曹操为了养活麾下的豪强,不拿咱们这些人开刀,他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田伯底气不足的问:“小光,魏武侯雄才大略,不至于这么短视吧?”
    再说他不是已经对徐州豪强举起屠刀了吗?
    徐州三大家,那可是富得流油第!
    难道还喂不饱夏侯家和曹家吗?
    至于荀家,人家只要颖川。
    田光说:“田伯,魏武侯曹操一定会在徐州碰得头破血流的。”
    先说彭城曹家,同是姓曹的人,曹操舍得灭了曹豹全族吗?
    再说广陵郡陈家,一门两父子,都是人杰,怂恿曹豹做出头鸟,这彭城就固若金汤了。
    更有城阳郡张家,那士地和财货,比起东海郡糜家那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来,三家联手。
    张家出钱出粮,陈家出谋划策,曹豹为了守住地盘,能不拼命吗?
    徐州水路纵横,曹操军没有水军,粮草辎重也是捉襟见肘。
    这样一支缺乏后勤保障的军队劳师远征,又能够有几分胜算呢?
    魏武侯曹操想屠城吓唬徐州豪强,也吓不倒曹陈张三家呀。
    曹操军败局已定,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魏武侯曹操从徐州全身而退,曹操军也是元气大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221章 曹操屠城
    田季带着田盛的命令,到怀县请见张扬。
    张扬正愁大军面临袁家势力的三面合围,危若累卵呢?
    董昭说:“主公,田先生此来,肯定会有好事发生的。”
    张扬见状,于是就说:“军师,那就见一见田季吧!”
    袁家四世三公,简直就是凶残到没有底线,太原高干,邺城韩馥,再加上洛阳袁绍。
    这三座大山往三个方向一摆,并州就姓袁了。
    还是呆在曹操身边安全一些,背靠黑山才可以睡个安稳觉的。
    田顺利的见到了张扬。
    董昭作为特别代表与田季对话。
    董昭问:“田先生到河内郡,有什么事情吗?”
    田季回答说:“合作瓜分兖州!事成之后,田家与张太守共治中原。”
    董昭摇了摇头,拒绝了田季的提议。
    笑话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