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悔之,晚矣!
    本来张角以为必死无疑的,却看见当初被饿虎吞噬的老人走了进来。
    张角大吼一声:“老丈,我还命来了”
    老人伸出手掌,一粒透明的丹药出现在掌心。
    老人说:“孩子,别哭了。我是南华老仙,与你的父亲有一段师徒之缘,本以为他会力拒饿虎,成全这段情分。却没有想到他会引虎噬人,坏了根基。好在他临死觉悟,坚持渡世救人的思想没有改变。然而黄巾军没有天命,他必须要撑到天命之人的到来。做到了可以成就半分功劳。这粒丹药,可以替你父续命六个月。”
    记住:
    少年浩气广宗轻,渡世安民两地平;
    腊月冰刀城破日,梨花舞尽劝苍生。
    张宁忙喂张角服下了丹药,静养一日之后,他便恢复了精气神。
    他听完张宁的话之后,开始琢磨着老人的意思。
    难道老人口中的明主就是刘正,据说他手持一杆梨花枪,又一门心思劝黄巾军入南山城。
    腊月冰刀城破日,也就是说刘正要腊月才能到达广宗。
    他必须要力保广宗不失,确保把广宗黄巾军完整的交到刘正手中。
    张角终于明白了,他本来是有天命的,只可惜引虎噬人,这才导致了天命受损。
    好在迷途知返,老天爷垂怜,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张角不死,最不爽的人自然就是张宝了。
    他不知道张角为什么可以绝处逢生?然而广宗城已经进不去了,只能牢牢抓住豫州黄巾军,裂土分茅也是好的。
    张宝在阳城有火无处发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西华城中秘探来报:彭脱与兴汉军有勾结,尚未接战便无令擅退,逃回了西华县。
    张宝正愁没有办法立威,汉室的左中郎将皇甫嵩,躲在长社城硬不出来,黄巾军久攻不下。
    彭脱这一逃,倒也正好撞在了张宝的枪口之上。
    张宝连夜带着高升和五百黄巾力士赶赴西华县彭脱大营。
    彭脱见张宝亲临,忙亲自上前迎接。
    张宝命高升拿下彭脱并且严刑拷打,想要问出他与兴汉军勾结的细节。
    彭脱与高升交恶,如今有冤无处伸。无论受了什么样的酷刑,都闭口不言,死活不肯认罪。
    高升见审不出什么东西来,于是就添油加醋的向张宝汇报了彭脱的顽固。
    可怜彭脱一条响当当的好汉,居然栽倒在了小人的手中。
    张宝怕夜长梦多,当天夜里便命令高升溺死彭脱。
    第二天,张宝命彭脱的副将严政接手西华县的黄巾军,并且把队伍带到阳城,由他直接指挥。
    这位忠于黄巾军的蛮子大侠,没有死在兴汉军的手里,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死状极其凄惨。
    郭嘉得到消息之后,策马冲出了舞阳城。
    刘正忙带着陈到和白毦兵追了上去。
    西华县黄巾军大营,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彭脱被挂在一棵歪脖子树上,浑身上下的血肉,似乎被鹰类给啄食了,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刘正等人赶到的时候,郭嘉正小心翼翼的把彭脱从树上放下来。
    刘正担心郭嘉,于是就喊了一声:“奉孝”
    郭嘉痛哭流涕的说:“校尉大人,彭大哥走了,我想静静可以吗?”
    刘正把手放在郭嘉的肩膀上,一字一句的说:“下命令的人是张宝,动手的人是高升!”
    郭嘉没有回答,而是跪在彭脱的尸身旁边挖坑。
    陈到想要上前帮忙,被郭嘉给拒绝了,只得把目光看向了刘正。
    刘正摆了摆手,示意陈到退下,自己亲自上前,与郭嘉一起挖坑。
    葬了彭脱之后,郭嘉的心情依旧很低落。
    刘正问:“奉孝,张宝和高升,你打算怎么办?”
    郭嘉红着眼睛,一字一句的在彭脱的坟前发誓说:“彭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拿张宝和高升的人头前来祭奠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85章 襄城何曼
    兴汉军上下已经准备好了进攻襄城,就等郭嘉恢复了精气神之后,随时可以挥师北上。
    郭嘉到底是天下一等一的智士,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至少可以毫无障碍的出谋划策,只是想要彻底的解开心结,只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刘正也是没有办法,上了战场,就不可能考虑每一个人的情绪。
    人都是在痛苦中战斗的,在孤独中品味这份心酸。
    襄城是一座雄城,一座令人没有攻打欲望的关城。
    八郡咽喉扼此处,英雄豪杰恨难越。
    在这座倚山筑成的城下,倒下了多少仁人志士,书写了多少传奇故事。
    刘正望着近五十米高的关墙,差点儿就要提出了改道。
    只是军令如山,绕道就会误了战机。
    至于如何攻打关城,刘正是彻彻底底的跪了。
    爬城是不可能爬城的,那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苔藓,可想而知自古襄城战事,都只能从城门突入。
    襄城一共有三道城门,第一道是外城门,进入外城门之后,是一条五十米宽的护城河。
    在护城河的后面,是襄城的主体城墙,一个硕大的城门像是择人而噬的猛虎。把敢于冒犯襄城的人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主城门之后,还有一座瓮城,在这方圆数十平米的范围之内,连一根草都没有。
    攻城部队进来之后,要是不能迅速的突破瓮城,那简直就是活靶子。
    无论守关部队是选择火攻,还是乱箭齐射,攻关的人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自古攻打襄城的队伍,要么选择强攻,以血换血,拿命换命。用人命填,毕竟这里城小,以数十倍的兵力强行攻关,守关者没有后勤支援,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兴汉军最缺的就是时间,强攻襄城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何破除险关,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擒贼先擒王,拿下何曼,襄城不攻自破;二是奇兵偷城,同时拿下三座城门。
    郭嘉建议正面佯攻,同时派徐盛,魏延和陈到同时对三座城门发起攻击,让何曼首尾不能相顾。
    刘正也觉得相持下去不是办法。
    两栖团攻城很有一套,刘正就把正面佯攻的任务交给了太史慈。
    徐盛的宛城营能打硬仗,敢打血仗。攻取第一座城门的任务就交给他们了。
    魏延的独立营心气最高,又熟悉水性,攻打第二座城门就由他们接下了。
    陈到的白毦兵专精步战,夺取瓮城的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
    第二天早上,伴随着三通战鼓的轰鸣声,兴汉军向襄城发起了冲击。
    太史慈命人架起了登城梯,在距离城墙五十米的位置上与何曼及其守关部队硬射。
    一个时辰之后,三位营长已经进入了预定的作战位置。
    郭嘉收到陈到三人的信号之后,走到刘正的身边说:“校尉大人,可以开始了!”
    刘正望着血色的初阳,梨花枪舞起一朵血云。
    刘正一字一句的说:“传我命令总攻!开始!”
    震彻云霄的战鼓声响了起来,太史慈顶着巨大的伤亡,朝着城墙推进了三十米。
    这可是一个弓箭手自由发挥的区域,只要是眼不瞎,都可以射中目标。
    三座登城梯上云集了三百人,与城头上的黄巾军对射。
    徐盛的宛城营抬着简单的攻城槌,其实就是一根削掉了树枝的木头。
    悄悄的潜到了城门附近,听到攻城的信号之后,立即强行撞门。
    黄巾军的注意力都被两栖团不要命的打法给吸引了,城门处的防御力量十分薄弱。
    宛城营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再说魏延,博山之役偷斩裴元绍,总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再立下一大功,把心中的不安给压下去。
    接到攻城的信号之后,立即从选定好的地段泅渡。
    这护城河可不好渡,自古以来守关部队都会给河里加料。要是不事先侦察好,一旦盲目渡河,准保会吃个大亏。
    毕竟是在水中,防守不可能天衣无缝,魏延这才抓住了机会,成功的接近了主城门。
    魏延一马当先,游龙戏凤刀发出一道猛烈的刀罡。
    从两扇城门的结合部位切入,城门栓颤抖了几下,却没有断。
    魏延再次聚力,第二次劈向了城门栓。
    伴随着一道血雾,城门栓动摇了。
    魏延后退五步,凭借着战马的冲力再次挥刀。
    城门栓终于断裂了,独立营的战士可以清晰的看见城门背后那一颗颗狰狞的人头。
    魏延举刀大喝一声:“杀!”
    第二道主城门顺利的告破。
    与此同时,陈到带领着白毦兵也顺利的拿下了瓮城。
    战斗的激烈程度没有人知道,只是他们头上的白缨都变成了血红色。
    特别是陈到,身上的银甲也变成了血甲,拿枪的手都在瑟瑟发抖。
    周泰的主力终于顺利的杀入了瓮城,开始沿着街道进攻预定的作战目标。
    负责佯攻的两栖团一直在不温不火的与何曼对射。
    太史慈见周泰已经顺着城门突入关城,知道佯攻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为了建立更大的功勋,太史慈立即把佯攻变成了正面强攻。
    一直暗中准备的三座备用的攻城梯。随着太史慈的一声令下,成功的在距离城墙二十米的地方架了起来。
    太史慈身先士卒,第一个上了登城梯,一眼就看见了指挥作战的何曼。
    太史慈使出了自己的绝招:阴阳同行。
    太史慈终于成了第二个拥有专属特技的将领。
    兴汉小精灵解释说:
    阴阳同行,其实就是同时射出一明一暗两支连珠箭。以阳矢主攻,阴矢暗袭。当对手看见阳矢的时候,阴矢后发先至,重创敌人。
    刘正看着太史慈射完两箭之后,整个人都萎靡不振了。
    再说何曼,见到太史慈出现的瞬间就本能的心头一紧。
    盯着阳矢的运动轨迹,随时准备着躲闪。
    然而就在他即将低头的时候,却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86章 刘备真坑
    也怪那皇甫嵩的使者许攸字子远沉不住气,听了北中郎将卢植的一番话之后,又见他用一个义勇校尉的名义就把刘备三兄弟给打发了。
    要是刘备三兄弟够聪明,哭求一番,索个讨逆校尉的正规编制。北中郎将府的卢植也会欣然应允。
    然而刘备得了校尉头衔,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许攸这才看刘备的眼神很是奇怪。
    刘备带着队伍出发以后,总算是离开了牢笼。
    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刘备见许攸有几分本事,就找许攸哭诉,还想邀请他加入刘备的队伍,一起共创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许攸心想,一个临时工而已,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一方诸侯了。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张飞心细,一见许攸的表情就知道其中另有隐情。
    张飞大怒,想着自己兄弟三人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抓住许攸就是一顿胖揍,还威胁说附近有山贼出没,他要是不说实话就弄死他。
    许攸知道张飞粗鲁,还真不敢赌,毕竟三兄弟分别执掌前中后三军。他怕自己撑不到刘备的救援,只得如实交代了北中郎将卢植的话。
    张飞心想,若是把这话告诉大哥和二哥,他们肯定会不甘受辱挂印离开,建功立业的梦只怕会就此破灭了。不如先瞒着他们,以后再作计较。
    于是就撕毁了卢植的亲笔信,并且警告许攸不得向任何人包括左中郎将皇甫嵩透露半个字,否则后果自负!
    也是合着该那左中郎将皇甫嵩有那么一败。
    这许攸可不是什么忠臣烈士,被张飞这么一吓,居然真的什么都没有说。
    左中郎将皇甫嵩在中军大帐隆重的接待了刘备三兄弟。
    关羽和张飞都是超级武将,刘备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是也气度不凡。
    皇甫嵩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至少自己左中郎将府中的校尉和司马,没有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们三个。
    皇甫嵩没有想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爱屋及乌的皇甫嵩,对北中郎将卢植感激涕零。
    在得到北中郎将府援军的第三天,左中郎将部整军出战波才。
    刘备三兄弟成了先锋,都踌躇满志的想要来个开门红。
    大军才一接战,汉室讨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