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威见丝网搭建成功,忙命令第二梯队挂索梯。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刀盾什登梯而上。
    赵国威一马当先,银枪开道。
    朱逸群的刀盾阵失去了威力。弓箭手的攒射,也无法针对单一的目标。
    赵国威闯入刀盾阵,以晋军之盾御晋弩之射。
    银枪横扫千军,很快就弄出了一丈见方的空白区域。
    镇帅府亲卫队的刀盾组终于登上了城头,迅速的抢占了有利位置构建盾阵。
    枪兵组的登城,赵国威退入盾阵,借助掩护拓展空间。
    弩兵组登城了,赵国威开始专心致志的指挥。近的用枪捅,远的用弩矢解决。
    一刻钟之后,神弓组的五名神射手进入作战位置。
    朱逸群让一名都尉组织反击,却一柱香的时间里,接二连三的损失了数名百人将。
    晋军乱了,原本无懈可击的城防开始漏洞百出。
    赵国威的小队,有力的牵制了晋军守城部队的注意力。
    文鸳透过单筒望远镜,看到了赵国威的攻击成果,立即按照计划发起总攻。
    朱逸群矛盾了。
 第872章 酣战陈仓
    文鸳的总攻一开始,朱逸群就开始纠结了。
    赵国威的小队势如破竹,晋军管的话会导致其他地方空虚;置之不理又会让兴汉军在城头上站稳脚跟。
    兵力调配倒还好说,晋军大将缺乏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了。朱逸群找不到可以抗衡赵国威的将领,只能听之任之了。
    赵国威抓住机会扩大战果,让晋军的防御漏洞越来越大。
    朱逸群的兵力捉襟见肘,城头防御力不从心。
    赵国威带着镇帅府亲卫队的人不断的扩大城头阵地,引导徐盖的人在城头拓展。
    徐盖登上城头的时候,在城墙上战斗的兴汉军将士已经超过了五百人。任凭朱逸群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局部战场的劣势。
    “徐校尉,这里交给你了。我带着人去宰了朱逸群!”赵国威吼道。
    “有劳了!”徐盖说道。
    大战争分夺秒,谁也没有说废话的权利。徐盖也想斩将立功,可是还得以大局为重。
    赵国威带着人杀向了朱逸群。
    晋军残部且战且退。
    退到拐角处的时候,一名晋军都尉突然发起决死反击,挡住了赵国威的前进步伐。
    朱逸群带着两百人顺墙而下,直奔西平城晋军大营。
    文鸳成功的攻占陈仓,抢在晋军的援军抵达之前结束了战斗。兴汉军以阵亡三百人,受伤八百人的代价拿下秦川咽喉,一举打开了关中的门户。
    赵国威的小队在陈仓大战中表现优异,夺得了首功。
    文鸳一面巩固陈仓,一面派人向西平督帅府报捷。
    “庄主,陈仓打下来了!”鲁淑兴奋的说道。
    刘正看完捷报之后,对文鸳的表现很满意。
    郭嘉也觉得拿下陈仓的损失有限,堪称经典战役。
    “赵统那边怎么样?”刘正突然问道。
    “打得很苦!”鲁淑回答说:“各路援军都被堵在了路上。镇帅府直属部队倒是精锐,只是断绝了后勤保障,装备优势无法发挥。”
    “精良的装备只是给赢得战斗胜利加分,没有装备,难道就不打仗了吗?”赵云吼道。
    赵统一直以来都是在蜜罐子里长大。这回遭遇挫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兴汉军也是一样,凉州攻略开局异常顺利,拿下西平更是一举掌握了晋军的命脉。
    赵统开始飘了,居然想着复制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奉孝,你怎么看?”刘正郁闷的问道。
    “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二十年。”郭嘉回答说:“孙子辈的人也许不如儿子辈,可是光说不练嘴把式。”
    “咱们就把那群小家伙放出去,能闹成啥样就啥样!”刘正一锤定音的说道。
    兴汉军派出十二小将领兵出一城进行反击,给司马亮的晋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又是一天的攻防战,晋军的防线被压缩了一圈。
    司马亮看着一片狼藉的前沿阵地,心情十分低落。
    伤痕累累的朱逸群被架着进了中军大帐。
    “将军,陈仓丢了!”朱逸群哭着喊道。
    “怎么回事,我不是向长安请求支援了吗?”司马亮问道。
    “怪只怪咱们当初虚报战功,还说什么已经歼灭了文鸳的主力,剩下的残部不足为虑。”朱逸群语无伦次的说道:“恰恰就是文鸳,在援军即将抵达之前发起攻击,不到两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
    “文鸳部的战斗力陈仓晋军一清二楚,不像是可以在两个时辰攻克城池的样子。”何曾说道。
    朱逸群不敢隐瞒,忙把遇到赵国威的战斗经过如实相告。
    司马亮左右为难,继续攻击赵统胜负难料;撤退的话,又得面临兴汉军十二小将的围攻。
    更何况陈仓丢了,晋军既没有前方,也没有后方。必须要赶在兴汉军发起总攻之前撤出战斗。
    “将军,撤吧!”何曾说道。
    “那些被分割包围的兄弟不救了吗?”司马亮问道。
    “我也想救,可是咱们现在没有时间了。这硕果仅存的五万晋军,是长安最后的屏障。一旦有什么闪失的话,长安就没有抗拒兴汉军的本钱了。”何曾哭道。
    司马亮很纠结,仗打成这样已经无力回天了。壁虎断尾的做法有着切肤之痛,可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朱逸群已经晕倒了,对于中军大帐中的争执一无所知。
    司马亮无奈,只得含泪下令撤退。
    赵统之围顿解,兴汉军朝着陈仓方向攻击前进。
    兴汉军主力进驻陈仓,司马亮带着五万晋军退回长安。
    刘正在陈仓城中召开了经验总结大会。
    在会上,赵统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鉴于镇帅府在大战期间的表现不佳,刘正决定撤销凉州镇帅府,改设三处督帅府。
    镇帅赵统与刘立等人同批次转入兴汉山庄,充实兴汉国的底蕴。
    天水督帅府,督帅太史亨,负责清扫凉州金城一带。
    西平督帅府,督帅郭淮,居中策应。
    陈仓督帅府,督帅文鸳,划拨给邓艾指挥,执行围攻长安的军事计划。
    兴汉军三面合围长安,邓艾兵出潼关,战华阴,克金锁关,大军势如破竹。
    武关督帅府积极配合,大军进驻蓝田,威胁长安南门。
    文鸳新官上任,命都尉赵国威攻克箕谷堡垒,打通了汉中与陈仓的直接联系。
    邓艾派人向文鸳传达命令,约定两面夹击攻打霸陵,吹响了长安会战的号角。
    文鸳让徐盖带领四万大军留守陈仓,随后就带着两万二千人马直击霸陵。
    霸陵城中,惊魂未定的司马亮等人只得向长安告急。
    司马炎宫中点将,命司马攸,荀勖二人率领五万大军增援霸陵。
    邓艾在霸陵城下击鼓聚兵,决定强攻。
    文鸳奉命出击,与司马亮城头激战。
    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霸陵城防依旧坚不可摧。
    庞统建议切断长安与霸陵之间的联系,然后就可以脑洞大开的炮制司马亮了。
    文鸳奉命展开行动,把霸陵变成了孤城。
    张泉命人在霸陵周边插满了旗帜。
    从远处看,就像是司马亮拥兵自重,且自立为帝。
    晋军刺候无法接近霸陵,只能把一知半解的情报送回长安城。
    司马炎怒气冲冲的回到后宫,对着皇后一通发火。
    “皇后,你认为司马亮将军会谋反吗?”司马炎问道。
    “陛下,长安危在旦夕。司马亮将军有没有谋反的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谋反的实力?”杨艳问道。
    司马炎瘫倒在了榻上。霸陵兵精粮足,又有坚城可倚。城武俱全,是否谋反只在司马亮的一念之间。
    更何况长安城已经失去了约束霸陵魏军的力量。反倒是司马炎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了司马亮。
    长安危矣!
    司马炎的心坠落谷底。
    “陛下,长安世家正在向霸陵转移财产,是否需要限制出城?”长安将军费曜请奏。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司马炎问道。
    众人七嘴八舌,道理却是狗屁不通。
    司马炎垂头丧气的摆了摆手,长安势微,世家都想把财产放到安全的地方。
    霸陵储藏天下财富,足以让各方面都安心。唯独司马炎心中郁闷不已,却又有苦难言。
 第873章 霸陵帝星
    司马亮拥兵十万,霸陵城反意源源不断的进入长安。司马炎连觉都睡不安稳。
    “陛下,不如让司马攸将军取而代之?”杨艳说道。
    “霸陵与长安交通断绝,诏命能不能送进霸陵城还不一定呢?”司马炎叹息道。
    “事已至此,咱们就把死马当成活马医吧!”杨艳说道:“试一试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司马炎无计可施,只得按照杨艳的建议派出特使。
    在文鸳的有意放纵之下,晋国特使顺利的进入了霸陵。
    司马亮为了避嫌,当着特使的面主动向司马攸移交兵权。
    霸陵的晋军直面邓艾和文鸳。司马攸书生意气,胆略方面有所欠缺。自然是不肯奉诏掌兵了。
    司马亮这一将军,就把司马攸逼上了绝路。
    司马攸为了表示诚意,直接将从司马师那里继承的军中关系拱手相送。
    司马亮推拒再三,司马攸等人反复劝谏。
    特使无法说服司马攸,只好找何曾询问对策。
    “陛下疑臣,我也无可奈何!只是司马亮将军纵有千般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也动不得!”何曾说道。
    特使见使命无法达成,决定回长安向司马炎复命。
    司马亮一面派司马攸护送特使回长安,一面密令司马矩伪装成兴汉军半道截杀。
    “将军!”何曾苦劝道。
    “何大人,陛下疑臣,三军将士危矣!这仗打不赢,我等会死在兴汉军将士的刀下;若是侥幸打赢了的话,也得挨一回陛下的刀。横竖都得死。我要是有什么事情,你们也脱不了干系。”司马亮说道。
    何曾仔细一想,才知道霸陵已经骑虎难下了。跟兴汉军对抗,输了损失惨重,赢了还得面对司马炎的秋后算账。
    有一句话说得对乱世之中,有没有造反的心并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造反的实力。之所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因为秀才手无缚鸡之力,造反靠的可不是嘴。
    将军们的造反与否,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拥兵自重,既是将军的保命之道,也是取祸之源。
    司马亮没有办法,拥有的实力到位了,要么反,要么死。
    这是生死抉择,司马炎等人输不起,司马亮等将领也不敢赌。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便是司马亮卸甲归田,司马炎敢对霸陵的晋军恢复信心吗?
    若是霸陵晋军强举司马亮为晋国皇帝,司马炎拿什么抗衡?
    这就好比司马亮已经拿刀架在了司马炎的脖子上。只要轻轻的划拉那么一下,就会人头落地。
    在这个时候,要让司马炎相信司马亮不会划拉,有可能吗?
    即便是司马炎敢赌,司马亮也不敢信。
    沙场宿将的最好归宿,就是百战功成身死。想要全身而退的将军们都做不了纯臣。
    司马亮不想死,他也想继承司马家的荣耀。
    何曾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司马亮倒了大霉,霸陵城中的其他人,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世家为什么愿意追随造反者,理由只有一个做墙头草,也得活着才有机会。
    何曾无法让司马亮相信司马炎会既往不咎。实力决定前途,而且是有进无退的。
    司马亮要是不能当机立断,到最后免不了当头一刀。
    何曾知道,卸甲归田并不能让司马炎放心。
    司马亮必须死!
    军中将领的威望,并不会随着地位改变而改变。这是一道无解的政治题。
    不得军心的将军打不了胜仗,得军心的将军又不能让人放心。毕竟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荒唐了。
    何曾与司马亮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如何选择?其实根本就没有选择。
    要么谋反,要么霸陵城玉石俱焚。
    反正司马炎已经起了疑心,司马亮想要活着,就只剩下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何曾作为司马炎的心腹,想要做墙头草,就得先赢得司马亮的绝对信任。
    “将军,世子奉命截杀,要是兴汉军插手,后果不堪设想!”何曾说道。
    “你想说什么?”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