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纪事-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耻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未来政治生涯投注。

    不仅仅是男人才会被流传谣言,十八世纪的巴黎幻想是可怕的。太子妃对身边的女伴们过于轻佻的姿态令不雅的谣言广泛传播,有人说她是个同性恋,沉迷于与女子的非正当关系而枉顾为帝国生下继承人的责任。这谣言是恶毒的,但其本源还是太子妃对于身边女伴的过度纵容。

    太子妃的女宠玻利娜夫人出生于落魄的贵族家庭,长期的经济困顿和对金钱权力的渴望令她以及她身后的家族变得格外的贪婪。借着与太子妃交好,玻利娜夫人家的四十万金币的债务得以清偿,夫人的女儿获得了八十万金币的嫁妆,夫人的丈夫获得了公爵爵位和最有油水的邮政大臣职务,她名声不佳的嫂子也进宫成了太子妃的女侍。

    一人得势鸡犬升天,太子妃的偏爱令国库每年花费五十万金币在这个家族身上,甚至已经超过了路易十五国王陛下在他情妇们身上的消耗。

    这一切都只因为玛丽*安东尼德是太子妃,而路易十五国王在自己的皇太孙婚娶之后便将一部分权利下放,以确保自己有多余的时间流连于追逐妇女的生活。

    简单的说,无论是本土的波旁王朝还是外来的奥地利新嫁娘都统统的不靠谱,他们都沉醉于各自的爱好,而不关心国事。路易国王对情爱刺激的追求和他的皇太孙倒持锁的嗜好与玛丽*安东尼德的奢华风一样漫无边际。

    但即便如此,风华正茂的太子妃也对生活中的乐子感到乏味,原因无他,还是源于她并不成功的婚姻生活。在**横陈的凡尔赛,她身边的女伴们无一不是情感史上的胜利者,她们往往拥有供其名位和财富的丈夫,还有诸多的情夫。而太子妃殿下在宫中独领风骚,却无法摆脱仍旧是处女的现实。

    人们发现太子妃殿下和年轻男人在一起时,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了情不自已,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虽然在法兰西,男女夫妇各自有情人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反倒是显示魅力的证明,但是作为太子妃,若是在生育法定继承人之前就委身于他人,迎来的必将是灭顶之灾。

    而此时,玛丽*安东尼德却已经将自己的芳心系在了一名瑞典贵族身上。

    费森是瑞典上议院议员的儿子,他十五岁起周游各国,职业生涯的目标便是成为一名驻外大使或者外交官。他最初的学习地是哪里已经不再重要的,反正最后的地方正是巴黎凡尔赛。

    费森出身名门、性格温和、容貌俊秀、年轻风流,在巴黎期间他经常出席各种舞会和宴会,在太子妃无数个流连忘返的化装舞会上,两人得以结识。

    他们偷偷摸摸的相爱,偷偷摸摸的海誓山盟,此时的十六岁花季少女初坠爱河不能自已。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而他也忘记了自己的理想,似乎人世间的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无论是国王还是皇太孙,无论是法兰西还是瑞典。

    对玛丽*安东尼德来说,他是她所见过的最俊美、最优秀的男人,他是众多风流暧昧却却步于她太子妃身份的男性中唯一有勇气和真情的。

    对费森来说,美貌多情的太子妃吸引了他全部的爱恋,巴黎最美丽的女人凡尔赛最杰出的玫瑰他又怎么能不爱上她呢?可无论如何她都是法兰西帝国的太子妃,身处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两人的恋情不可能无人知晓。事实上太子妃殿下的近侍和女伴都在为他们打掩护,而皇太孙对此也并非一无所知。

    只要没有突破最后一道防线,不至于对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血统造成影响,太子妃的精神柏拉图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不真是个同性恋,以至于影响到帝国继承人大业吧。

    最主要的还是皇太孙自己有愧,结婚一年两人什么都没发生,路易十五国王已经派人确诊了是皇太孙的问题,但就这么个小小的手术,皇太孙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尝试。这源于他的胆怯,从而对玛丽*安东尼德愈发的愧疚,甚至这种愧疚比他对她的爱恋更深。

    没有足够的爱便没有过多的嫉妒,而愧疚恰到好处的抹煞了多带绿帽子的那么点不适。

    对外界严密的封锁了费森此人的信息,玛丽*安东尼德在她被允许的范畴之内疯狂的坠入了爱河。

    对于法兰西帝国新任太子妃的私情,远在圣彼得堡的女皇陛下当然也是无从得知的。驻法契卡们的主要工作是刺探政府决策和重大事件,宫廷内部的小恋爱还够不上分量。

    法兰西帝国皇太孙的帽子逐渐染上了绿色,而对外的谣言越发的难听起来。

    法国皇室并未因奥地利的新鲜血脉注入而重新肃立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反倒是愈发的颓败下去。

    女皇十一年一月,路易十五国王突然染病倒下,波旁王朝帝国的塌陷即将由不靠谱的小两口替代不靠谱的路易十五。

    女皇陛下摇头叹息:真是无药可救。

如履薄冰 第三十七章 无药可救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十七章 无药可救

    女皇十一年四月,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外出打猎后身体不适,最终被确认是染上了天花。

    这种在沙俄帝国已经基本全民免疫的疾病,由于敌视、不信任和其他总总原因在法兰西帝国依旧年年肆虐,如今病毒竟然蔓延到了国王陛下的身上。

    凡尔赛宫乱成一团,皇后、皇太孙、太子妃等人都被隔离了起来,而杜巴利夫人却随侍在国王陛下的身旁。这并非她多么爱这个年龄大她三十多岁的老头,而是因为她很清楚若是国王陛下逝世了,她则将一无所有。

    两天后路易十五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他全身开始溃烂浮肿,御医表示回天乏术。

    临终弥留时,皇家大教堂的主教却拒绝为国王陛下祈祷,他指出国王的糜烂生活已经亵渎了神明,若是国王陛下愿意忏悔,则首先应该将他身边的**女人赶走。

    想到自己有可能要在地狱中受苦,路易十五惊恐无比,在健康的时候他也许并不够虔诚,但此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得到临终宽恕。

    杜巴利夫人被送往卢艾伊城堡,被国王宣布终身软禁。

    作为一名ji女,她至始至终都未曾有涉猎政治的野心,低贱的她与高贵的玛丽*安东尼德在本质上其实并无差别,同样的爱花钱、追求时髦、热衷于各种奢华的娱乐活动而非正紧事,也同样的不学无术。

    但舆论便是如此的势利,太子妃的奢靡便有无数人在吹捧,而一名出身卑贱的ji女本着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令老国王开心令自己多捞钱的行为却被视为渎神的蛊惑。世人认为是她的影响使得路易十五变得更加的荒yin无耻,舆论更乐于将责任推卸在ji女而非嫖客的身上。

    对国王的不满是绝望的,因为国王陛下是终身制,他的人民无从选择。

    因此富于阿Q精神的法国人民总是将对国王不满发泄在他身边低俗的女人身上,作为路易十五国王最后一块挡箭牌,杜巴利夫人黯然退幕。

    女皇十一年五月,皇太孙继承了皇位,号称路易十六,而此时奢靡腐败的玛丽*安东尼德便站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为了新任国王的挡箭牌。

    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君主的位置并非吸引人的宝座。路易十六惴惴不安,而玛丽*安东尼德也在对此茫然无措。

    在太阳王路易十四连年征战大肆挥霍之后,在好色鬼路易十五奢华浪费负债累累之后,年轻的路易十六成为了下个收拾烂摊子的国王,就仿佛最棘手的接力棒交在了他的手上。

    他软弱、优柔寡断,但本质上可以说是个好人,相对于他的祖父和曾曾祖父,他既不好色又不浪费,更不喜欢穷兵黩武,在生活上还相当的节俭。但是他对于玛丽*安东尼德的纵容和言听计从令他的政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好人并不一定就是好国王。

    路易十六敢于创新,甚至说是太敢于创新了点。他普一上任,就启用了七十三岁的老臣莫普,希望借助老臣的威信来平息制度的混乱。然而很快他便失望了,于是又提拔了富于新思想的杜尔阁。

    杜尔阁的政治理念是取消一切奴役、一切特权,具体的说就是免除农民的徭役、废除贸易关卡,振兴工业。他希望法兰西的贵族和僧侣放弃特权与普通人一同纳税,希望让人民能够获得参政议政的权利。

    杜尔阁与路易十六国王一拍即合,他们两人都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抱着让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准备彻底整顿法兰西。

    密报送递圣彼得堡的时候,女皇陛下阅毕惊为“天人”,杜尔阁莫不是也是穿越来的吧?一定是个愤青吧?竟然会如此的疯狂和急于求成?

    事实证明病入膏肓的法兰西根本无法对症下药,杜尔阁的计划由于受到各个特权阶级的反对而无从推行,在贵族们的威逼下,路易十六不得不令杜疯子同学下了课。

    第三位被启用的杰出人物是马尔泽布尔,与杜疯子一样,马同学的本质也是主张赋予公民以权力的,因此他的政治主张依旧无法实施。

    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阁大臣走马观灯,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无人能拿出显示的解决方式。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君主本人过于天真,而关于享受的特权阶级力量太过强大。

    路易十六希望他的贵族们能与国家一道共度难关,主动放弃一部分权力以换取人民的宽恕和矛盾的缓和,但对此特权阶级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没能有效的改善国内局势,对此第三等级的平民资本家们对国王开始失望;而另一面路易十六又得罪了贵族阶层,弄得里外不是人。

    风雨飘摇中的法兰西还在苟延残喘着,海岸那头的大英帝国却闹了个天翻地覆。

    大英帝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议会联名递交申请,要求英国议会取消阿巴拉契亚山脉封锁令。

    在联名书中,北美议会详细出具了十三个殖民地的人口增长速度报告,报告显示从最初不到一百万的殖民地人口到目前接近四百万的人口总数,十三个沿海殖民地的现有面积已经不够了,他们需要更多的土地。

    “我认为北美议会的要求是合理的。”辉格党下议院议员哈罗德*菲比站在自己的席位上款款而谈,“对于北美,我们的初衷就是为帝国拓展更为广阔的土地,一百年前我们谨守于阿巴拉契山脉以东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跨越山脉的需求,而此时我们有需求了,就应该勇于卖出那一步”

    他的发言得到了辉格党席上的诸多掌声,小威廉皮特站在他的身边满脸兴奋的凝望着自己心目中的挚友兼偶像,激动的手都拍红了。

    一年前,作为辉格党年轻文书,小王子菲比在大选中买到了下议院萨克斯郡的选区议席,成为了议会中年龄最小的议员。在短短的一年中,他踊跃发言五十余次,使得他已经成为了议会中一位杰出的演讲者,一位备受瞩目的新星。

    他以反对摄政王组建的诺斯勋爵内阁为主要目的,成为在野党辉格党派中的激进分子。此时议会针对北美的撤除阿巴拉契山脉禁令申请在进行讨论,执政党托利党明显是倾向于坚持这项禁令的。

    果然,他对面的托利党席立刻有人跳出来发言:“与本土印第安人的冲突已经令我们不得不派驻两万的兵力在北美殖民地,难道我们还需要为北美那些爱折腾的流民支付更多的军费支出吗?”

    “哦我们的托利党竟然害怕北美的印第安土著”菲比跳起身来喊道。

    辉格党席立刻响应的发出一系列的嘘声。

    托利党席又有一人站起身辩论道:“并非害怕,只是无此必要。北美已经逐渐有不受控制的迹象,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好的控制它而不是纵容,我们没有必要让它过于强大,一个强大的北美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更不符合我们在座诸位的共同利益”

    听到这话,托利党人纷纷站起身声援,甚至部分辉格党人也暗自点头。他们大多是有钱的资本家或者工业贵族,相对贫穷落后的北美是极好的原料开采地和产品倾销地,一个强势的北美是他们都不愿看到的。

    “肃静肃静”首相诺斯勋爵敲响了宪法,“接下来我们开始表决。”

    喧闹的议会大厅,三百多名议员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他们有的人当庭就走到投票箱前投出了自己的表决票,还有人仍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犹豫不决。

    小皮特凑近菲比的耳边,低声说道:“看来此次托利党要赢,大家都不希望北美过于强盛,真的要让他们跨过阿巴拉契山脉等于是我们白白浪费兵力为他们去与印第安人夺取土地呢。”

    菲比笑了笑回答:“这么说你也不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