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纪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皇十三年四月二十日,远赴圣彼得堡求亲的奥斯曼土耳其皇子、君士坦丁堡的明月塞利姆暴毙于大使馆宾馆内。土耳其大使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当众强烈抗议,声称沙俄帝国必须对皇子的死负责。

    “……声称治安良好、和平友善的沙俄帝国,突然暴露出狰狞的獠牙,陛下,您以为我们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吗?沙俄帝国与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历代以来的纷争,竟然凶残而直白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大使阁下”沙俄帝国外交部长率先忍不住发言,“您的话是意有所指吗?”

    “整个欧洲都知道圣彼得堡冬宫麾下享誉盛名的契卡,昨夜就在昨夜两名契卡公然从我塞利姆皇子的房间内冲了出来。陛下,若您都不想掩饰,又如何能奢望我们闭上嘴巴?”土耳其大使的话令整个大金銮殿内议论纷纷。

    “你胆敢如此造谣”外交部长恼怒的大吼出声,而军部几位头领也不禁拔出了佩剑。

    坐在御座上的女皇陛下一抬手,大厅内瞬间鸦雀无声。

    “我不想再见到你,滚回你的土耳其去,告诉阿卜杜勒*哈米德,我沙俄帝国不惧怕你们的土耳其骑兵,若他想对我沙俄宣战,那就堂堂正正的来”

    “风暴将至,女士。您的一意孤行会迎来灭顶之灾。”土耳其大使微微欠身随意的行了个礼,转身带队大踏步的离开了大金銮殿。

    女皇陛下望着他们的背影,猛然一跺权杖,站起身道:“休会”

如履薄冰 第五十一章 宣战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一章 宣战

    圣彼得堡冬宫大朝会上的言语冲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传遍了欧洲各国。

    沙俄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这两个欧洲地界的巨无霸,终于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平静之后,再度面临战火蔓延。

    除了瑞典皇宫的阴谋策划者古斯塔夫三世,至少大英帝国的威尔士亲王、法兰西的路易十六和奥地利美泉宫内的玛丽娅*特蕾莎都乐见其成。

    面对沙俄帝国这头正在张开獠牙的北极熊,终于有人愿意率先试探他的底线,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卡普皇宫,土耳其大使跪拜在苏丹面前,他浑身大汗淋漓,却喋喋不休的低声说道:“……陛下,请恕我胆大妄言,历代以来不乏被暗杀的苏丹。1622年新军拘押并勒死了奥斯曼二世苏丹,只因为他想重建禁卫军;1730年,郁金香苏丹艾哈迈德也是因为新军政变被罢免的。您续您的兄长前任苏丹继位,对此军队中早就有异语,现在大清真寺的阿訇也虎视眈眈的想扶植塞利姆,若他不死,帝国终将陷入内战……”

    王座上的苏丹一言不发,而他身边的首相却开口道:“苏丹,虽然他的行为大逆不道,然而他的初衷是没错的。塞利姆远赴沙俄,是我们唯一能够除掉他的机会。”

    “但却引来了战争”苏丹终于开口了。

    “对外战争并非坏事,苏丹,”首相道,“战争能凝聚安拉之子们血统中的勇气,将国内矛盾掩盖在外界冲突之下。若是此战我们能赢,自然能从沙俄帝国捞取意想不到的诸多好处;即使输了,对我们而言也并非坏事,起码新军的力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而我们反而可以借口重整军部。”

    “那你是希望我们奥斯曼帝国输?”苏丹皱起了眉头。

    “不,我是希望陛下您能赢。”首相敛眉回应。

    “战争并非坏事,”冬宫议会厅内,女皇陛下自信满满的说道,“几十年未开战了,有些国家便忘记了我们沙俄帝国的军队骁勇善战。两大阵营对峙过久,一旦爆发便是涉及整个欧洲的全面战争,到时候无论胜败都将是一场劫难。因此,与土耳其的一战我希望你们充分展示出我军的实力,就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看清楚我们的力量,让他们仔细琢磨是否有能力与我一战”

    女皇陛下的话令军部众人喜形于色,几位元帅都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不负众望。

    由于北美的运作,续东军之后,南军也被抽调了三万兵力,再加上近几年的减员整编,原本就是三军规模最小的南军只剩下不到五万人的编制,恐怕难以防守蔓延几千公里的俄土边境,因此女皇陛下下令调派九万西军,由毛遂自荐的老元帅亲自主持对土作战。

    议会会议结束后,海军司令凯恩陪伴着女皇陛下走出了议会厅,他斟酌了片刻最终还是开口问道:“陛下,是否需要将罗伊调派回来,鲁缅采夫老元帅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我恐怕……”

    “我知道,”女皇陛下打断了他,“我知道你们想些什么,北美战争那是美国人的事,我们花费力气为他们打仗怎么说都有些吃亏。而今本土作战,罗伊也该到了升迁的时候了。很多人都说我是因为要避讳自己和罗伊的关系,而迟迟不升他的职,对此你是不是也有些想法?”

    “不敢,陛下,您的决定我不敢质疑。”凯恩立刻回答道。

    女皇陛下停下脚步,转过脸正视他道:“罗伊从效忠于我开始就是上校,十多年过去了还停留在上校的位置上,我知道即使他和你没有想法,但军部支持你们的人也总会有些不甘心。

    对此我唯一的解释是,作为帝国的女皇,我不会因为私人感情升某人的职,但也绝不会因私人感情挡某人的路。罗伊之所以仍旧是上校,原因就是我没有理由升迁他。北美的运作都是秘密的、私下里的行为,我们一直以来的保密工作都做的很好,除了极少数的近臣,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是在开发阿拉斯加。因此我没有任何理由给罗伊升值,要有升值也应该是阿拉斯加总督托尼。但在这里我可以给予承诺,等北美事务浮上水面之后,该是他的绝不会少,何况目前他手下的北美驻军已经有十八万之众了,绝不下于帝国的任何一位元帅。

    此外,一场战争的重要与否,永远都不是简单的输赢胜负。在你们看来我们与大英帝国迟早得有一仗,争霸欧洲、甚至是争霸世界,哪有不以武力就能解决的呢?

    但在我看来这仗却有机会避免。只要不断的削弱他们,拉大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让他们意识到与我开战只有输绝没有赢的机会,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大英帝国,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声音投票通过宣战。

    因此北美的战争并不是美国人的事,而是我们分化英国最关键的一步,是避免未来全线开战的必经之路。此时调回罗伊,只能令北美华盛顿的大陆军功亏一篑,若是美国没法独立,英国彻底的按压下美洲殖民地的势头,将来他的发展会势不可挡,对我沙俄帝国的野心也将随之亦势不可挡

    所以在我看来,北美的战争重要性远胜土耳其对我们的宣战。土耳其算什么?骑兵?马队?他们已经不是三百年前的奥斯曼了,或许欧洲其他国家还会对他神秘面纱下的真面目有所忌惮,但我想你们听过人事部驻土契卡们发回来的汇报,应该很清楚了吧?

    他们的新军是从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基督徒中强行征召的少年,从小就以伊斯兰教洗脑并施加军事训练,终身服役不得婚娶,这才造就了过去的一系列胜绩。

    这样的部队就仿佛一柄最锐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必须不断的征杀下去才能保持其锐利如新。

    所以三十多年的和平便足以毁灭它,刀会生锈,军队参与了政治,涉足宫廷斗争便会被腐败不断侵蚀。

    你知道为何百余年前拥有“弹药帝国”的土耳其现在的制式武器却全面落后欧洲,更落后于我沙俄帝国吗?就是因为新军骑兵马队。因为他们需要生存空间,所以无法容忍任何一只新式部队的诞生,像这种对手,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可担心的呢?”

    望了眼欲言又止的凯恩,女皇陛下接着说道:“我们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双线作战的物资调配问题,以及上了年纪的老元帅。我承认与土耳其的战争来的不是时候,若是再过个一年两年,等北美的事情定了,我们应对起来也更为轻松有利。但是世事哪有那么顺利的?对此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我会和鲁缅采夫元帅再详谈一次,若是能劝下他不去南线则最好,但你也知道,最新一代的军官都是近十年刚刚从军事院校毕业的,他们缺乏战火的洗礼,即使理论水平再高,也必须有一个有经验的将领坐镇。除了老元帅,我还真想不出其他能胜任的人。”

    “那我们海军能做什么?”凯恩问道。

    女皇陛下笑了:“你终究是忍不住问了啊,你放心,我没忘了海军。你即日出发,带领五艘蹂躏号从波罗的海绕道地中海,让他们见识见识铁甲舰队的厉害。”

    女皇十三年七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率先对俄宣战,苏丹派遣克里木汗卡普兰*格来带领二十万人的部队,准备入侵沙俄帝国乌克兰省。沙俄帝国鲁缅采夫老元帅带领九万西军组建成第一集团军,从基辅调往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的地带,南军戈利岑将军带领第二集团军四万人赶赴克里木应战。

    女皇陛下带领议会成员及军部、人事部、财政部的主要官员坐火车前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督战,从圣彼得堡到伏尔加格勒的铁路沿线热火朝天,无数班运兵车和货运列车从已经修建好的圣伏铁路(圣彼得堡到伏尔加格勒)、马伏铁路(马哈奇卡拉到伏尔加格勒)和乌伏铁路(乌法到伏尔加格勒)远远不断的运往伏尔加格勒,再转道送往前线。

    而土耳其这头,无数的奴隶赶着马车拖运军粮,君士坦丁堡大清真寺阿訇公开高呼为了祭奠牺牲在异教徒国家的皇子塞利姆,帝国需要全民圣战。

    五千万人口的封建君主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对阵刚满四千万人口的开明专制的沙俄帝国。整个欧洲都擦亮了眼睛,密切的关注起两个巨无霸之间,两百年来第五次全面战争。

    克里姆林宫内,财政部的精算师们连日的演算敌方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和己方物资后勤调配规划。人事部一夜之间派遣出去五百名契卡,并汇总各地契卡们送来的情报消息,综合分析敌情。军部则负责拟定所有的对土作战计划,女皇陛下表示她只负责搞定后勤,战争的事全部放权任由军部施为。

    而君士坦丁堡的秘密办公室内,首相私下里写信给自己在新军中的同盟者,企图秘密扣押下供应给远征军的部分物资。

    从一开始,一方就打定了心思要赢,不但要赢还得赢的漂亮、赢的干脆利索,最好能如同一道惊雷劈裂蠢蠢欲动的欧洲局面。

    而另一方军、政、教三股势力却打着战争的旗号,相互挖角使绊子,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牺牲掉同胞。他们也想赢,却同时已经做好了输掉的一切准备……

如履薄冰 第五十二章 战火朝天(上)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二章 战火朝天(上)

    女皇十三年八月,俄土战争全面打响,配置最先进的带刺刀膛线枪和后填式火炮的沙俄部队令土耳其的攻城战压根难以展开,四万人的沙俄帝国第二军团戈利岑将军的部队在几天之内击退了进犯乌克兰的土耳其人,并封锁了克里木地区。而土耳其人大军却因为后勤补给缺乏,不得不撤回奥斯曼国境之内。

    八月低鲁缅采夫老元帅的第一军团赶到克里木,俄军开始全面向雅西城展开进攻。

    雅西是位于乌克兰以南的摩尔多瓦公国的都城,而摩尔多瓦公国则是奥斯曼土耳其众多的属国之一,老元帅的部队仅花费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占领了该城。

    有了雅西作为后勤据点,各方物资和兵力不断云集奥斯曼,为进一步向南推进打好基础。

    紧接着莫斯科指挥部很快就来电定下了下一步作战目标:夺取德涅斯特河下游的宾杰里城堡。九月三日,老元帅留三个师负责后勤维护和驻守雅西,亲自率领第一军团六万人南下,他决定更积极的向普鲁特河与塞列特河之间的地区进攻。“攻击行动的直接意图是给敌人造成恐惧,这是我们的力量。”他在反馈莫斯科指挥部的信中这么说。

    此时退败的土耳其新军克里木汗迫于战局失利的压力,名义上交出了部分兵权给苏丹。十三年九月土耳其新军头领穆罕默德*巴夏整合了十八万大军准备渡过德涅斯特河,意图重新夺回雅西。

    双方在河畔遭遇,鲁缅采夫元帅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他调拨出一万五千人的部队用以牵制后方游散的土耳其骑兵,剩余的部队全力应对眼前的土耳其大军。俄方的主力部队包括三万六千步兵,两百门火炮组成的两个炮兵营、三千人的投弹部队和两个狙击连;面对十六万的土耳其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