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皇纪事-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士族群到被统治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是以米为粘合剂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武士拿俸禄米,靠主公供养为生,他们不事生产,而日益攀升的米价和不稳定的工作令大多数中下层武士都破了产。

    而今,归属于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手下大约有武士二十万人,但实际能拿得出手参战的不过仅十万人而已,而这十万人分布在幕府将军的各个辖城,江户无疑是驻守防务最多的,但所谓的最多也就是万把人。

    而今即便是这万把人也不可能全都挤入京都二条城,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们有的围绕在二条城护城河外,有的干脆在江户的各条大街小巷蹦来跑去,驱赶着逃亡的平民,而几乎没人敢于踏上海港区域。

    沙俄帝国的军队在海港区划了条界限,凡是越界的人都一律击毙,而在界限那头的士兵也好、平民也好都视若无睹就当看不见。慌乱了几个小时之后江户人终于消停下来了,除了能即刻奔赴乡下逃亡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发现只要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这些白皮肤金头发的敌人似乎也不会挨家挨户的去杀人,甚至比一些趁乱闯入私宅的浪人还要和善些。

    而港口地如今已是到处可见死尸,被炸得支离破碎的残尸就被堂而皇之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没人收敛。仿佛是种魔咒,即便是本旗最勇猛的武士,都不敢再率众冲上前去,他们的前辈挥舞着武士刀呐喊着赴死的景象不断在他们脑海中回放,可终究的结论是:无济于事。

    驻守在港口的沙俄帝国军队一住便是十天,这十天江户人从魂飞魄散到心惊胆战到小心翼翼也经过了一番心理变更,直到后来仿佛那片海港上身穿白色军装的士兵已经融入了港口的风景,他们甚至不干涉渔民下海捕鱼

    在这十天中京都二条城却闹翻了天,以松平定信为首的大部分家臣都恳请将军移居长崎,最终,乐于斗鸡走狗的德川家齐在真正的战火面前不得不败下阵来,他匆匆带着行馆的人和众多家老离开了京都二条城,往长崎赶去。

    十天之后,更多的军舰驶入浦贺海域,一种拆除了部分炮台,却搭建了较长的直线跑道的军舰出现在世人面前。

    女皇陛下此时正带着考察团身处这艘由蹂躏号改造的航母的瞭望塔上,她微笑着对惊诧不已的考察团成员们说:“别看她仅仅是艘一万五千多吨的战舰,甚至相比起英国最近准备下水的君权级2号规模还要小很多,但是我沙俄帝国给她起的名字却是航空母舰。”

    “也许现在只能载机五架,但这已经令我非常满意了,”女皇陛下端起杯酒递给身边的研究部部长瓦特,“哦?你们问什么叫飞机?飞机就是那几个能飞上天的东西。”

    女皇陛下的话音刚落,只见船舰甲板上有架飞机已经开始启动滑行,这是架单翼螺旋桨式飞机(好吧,我也就早了一百年,请允许我最后的YY),左右两颗炮弹显眼的垂直悬挂在驾驶舱两侧,机载两人,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则负责接近目标时将炸弹取下向目标投去。

    飞机很快滑离了跑道,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杳然升起。十分多钟之后远处的京都二条城内燃起了炮弹的黑烟。

    女皇陛下显得很高兴,显然所有国家的使节们都被这种独一无二的制空武器所震撼住了。可没几分钟飞机降落,有人来到主控室向女皇陛下悄悄汇报:“陛下,我们没击中目标,投偏了……”

    女皇陛下脸上的笑容略微僵硬,不过很快她便忽略了这点不愉快的小事,她吩咐道:“一次不中就多投几次,就当训练好了。”

    于是一个下午的轰隆声和黑烟中,欧洲诸国的大使脸色染的堪比锅底,京都二条城在轮番实验之后终于被炸的满目苍夷,当然,事实上女皇陛下为此耗费的火药费也可以重新建造栋京都二条城了,陛下暗中向瓦特表示,飞机还有待进步。

    而此时匆匆逃至长崎的德川家齐却震惊的发现,长崎海口也进驻了数条和江户港一模一样的军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履薄冰 第八十六章 大结局

    收费章节(16点)

    第八十六章 大结局

    沙俄帝国的舰队很快便包围了日本海临海各大重要城镇,八万远征军也陆续登陆日本本土,而幕府首都江户町更是被轰炸机炸的支离破碎。由于防震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日本本土除了将军寓所之外,包括大部分大名的城内建筑历来都是木质的,在炮火的侵袭下简直惨不忍睹,经常船舰火炮还没轰几下便会引起城镇内部连绵不绝的大火灾。

    此外,江户和长崎,作为德川幕府最重要的两个直属城池被攻陷,令整个日本的野心家都心动了起来。日本的政治体制原本就很分散,德川幕府掌握着国家大权,但名义上各地的大名是从属于天皇的,而某个大名一旦坐大便有可能替代当前的幕府。

    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然而围绕在长崎和江户两地的沙俄帝国舰队又令这些蠢蠢欲动的大名不得不静观其变。

    德川家齐如丧家之犬,转战于自己各处的封地,然而连年暴*的结果便是中小城池的供给和条件根本凑不出一直像样的部队,就连直属的旗本队伍都在江户一战中消亡殆尽了,仓促间从田地里拉来的壮丁又能济什么事呢?更别说由于出逃匆忙,粮草和装备都还在京都二条城内呢。

    十五岁的将军很是苦恼,他茫然不知所措,在父亲治济的提点下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天皇。危难之时,也只有天皇这个国家共推之主能振臂一呼,调动起全国其他大名的力量。

    然而当他匆匆奔至京都时,个性敦厚的光格天皇御所内已经坐着位远方来的贵客了。沙俄帝国外交部部长普尼态度倨傲的坐在光格天皇对面,他没有端起京都本愿寺大僧亲自调配的茶,反而推过去一瓶酒。

    “这是我沙俄帝国最顶级的伏特加,”普尼介绍说,“味道醇厚而性烈如火,正如我沙俄帝国的人。”

    “贵国此行究竟所谓何事?”光格天皇的代言人伊藤关白忍不住问道。

    普尼笑了:“为两国联谊通好之事而来,况且从天皇陛下的角度,我们为您打击了德川幕府的主要势力,应该已经能充分表达我国的诚意了。”

    天皇沉默了片刻:“贵国是惯于将侵犯他国城池,屠杀他国人民作为诚意展示的吗?”

    “不”普尼回答道,“我们更乐于称之为实力。陛下何必如此义愤填膺?现如今贵国政军统归幕府将军所把持,天下便不再是陛下的天下,臣民也并非陛下的臣民,将军的倒台是你我共所愿见的,因此我方认为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开诚布公的谈论两国友谊。”

    “贵国希望获取什么?割地吗?”光格天皇耐不住性子了,他毕竟没有亲政过的经验,面对如狼似虎却又层层伪装的沙俄帝国首席外交官,他不禁有些气馁,此时干脆不顾伊藤关白的示意叫嚷起来。

    “不,我们不要贵国的土地。”普尼笑着回答。

    “那就是赔款了?”伊藤关白接过话茬心中略微叹了口气。

    “也不要钱,”普尼接着说,“贵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我恐怕你们也很难拿得出女皇陛下所要求的数额。”

    “土地没有兴趣,也盘剥不了多少赔款,我不明白沙俄帝国此行入侵我国究竟需要什么”伊藤关白义愤填膺的问。

    “我们只想雇佣劳工,为此本着友好的理念我国还愿意支付笔数额不小的款项。”普尼笑眯眯的回答。

    光格天皇愣住了,第一次听说战胜国既不割地又不赔款,反倒愿意支付钱给战败国的?

    “是这样的,由于我国新开辟了北美大洲,也许您并不清楚,简单的说就是片百倍于贵国的荒芜领地。我国需要大量的劳工前往北美大洲开垦建筑,我国的女皇陛下表示,希望从贵国雇佣一批劳工。为此我国愿意按照每一百名劳工一金币的价格支付贵国雇佣费,而且只支付给天皇您。”普尼的声音越说越低,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力。

    贫苦出身的光格天皇傻了,一百个人支付一金币?作为一名自出生起便被德川幕府软禁在京都御所内的天皇而言,光格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简单的说便是吃不饱饿不死,通常他的一顿饭也就是个饭团和一碗煎茶。

    一枚金币是什么概念?即便是在物价最高的江户,一枚金币也可以采购到两石大米或一匹马了。更何况是从德川幕府和各大名麾下雇佣平民,却反过来支付天皇报酬,真可谓是此消彼长啊他并没想过,一百人一枚金币,那即是说只需要十五到二十万金币,沙俄帝国便可以买下整个日本的人口了。

    “贵方的意思是雇佣?”伊藤关白忍不住再次确认,“无论男女无论老幼吗?”

    “都一样,”普尼笑着说,“而且五年后合同便到期,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去留,我国绝不阻碍。”

    “这些都是写在合约内的?”

    “写在合约内,贵国只要承诺在二十年内都不得阻碍我方招工,其他都是我方事务。如此一来天皇您便会有足够的钱组建属于您自己的武士了。”

    普尼最后的一句话彻底打动了光格天皇的心,属于天皇的武士?多久没听到过这样动听的词语了?江户的德川幕府、各地的大名都不支持天皇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即便有时候需要借助天皇的名义出战或者征讨,天皇也都是个竖立在队列最前方的旗帜而已。现如今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便能招揽浪人组建武装,也许从他这代开始,天皇便有可能不再是个傀儡

    “您的子孙会为您的远见卓识而受益。”普尼的话仿佛有种特殊的魔力,光格天皇甚至忍不住吞咽了口口水,他感觉到了窒息、感觉到了心跳若擂鼓的激动和畅快。

    于是《京都日俄亲善条约》于女皇十八年十月在京都御所签订,天皇以神授名义,准许沙俄帝国在日本国境内无限制的招募劳工,为期二十年。沙俄帝国愿等价支付劳工报酬,以此条约生效日始,沙俄帝国的舰队和远征军从各占领的港口撤军,两国休战重归于好。

    十月末,帝国的第一次招供则正如女皇陛下的预料,足足招募了五十万人沙俄帝国的用工允许拖家带口,并且老幼不忌,令灾荒连年赋税压顶吃不上饱饭的日本人欣喜不已。在他们想来,是天皇陛下亲批的雇佣令啊这便等于是给天皇陛下做工,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当然即便有的地方受到战火袭击后对入侵者还心存畏惧,但天皇可是愿意俄国人多拉走点贫民的,生怕招工人数不满意沙俄帝国会转过头谈赔款谈割地,至于人口?那些整天就会起义闹事的泥腿子们反正能生的很

    女皇陛下调集了全国千余艘船只来运送日本劳工,将他们陆续分散到五十个省和北美大洲工作,并严格控制每一处的劳工数目,确保在每一省份的日本人不超过万人。

    随后女皇陛下颁布了《外籍劳工居留令》规定外籍劳工若是想长久居留在沙俄帝国,享受沙俄帝国的公民待遇,则必须获得帝国“绿卡”,而绿卡的发放首要的条件便是与沙俄帝国的公民结婚。

    如此一来,也许要不了十年,沙俄帝国凭借慢慢蚕食的方式,便可将日本绝大多数底层人民和中低层武士都招揽来本土,并分散于各地市使得他们无法积集一处,而沙俄帝国优渥的生存环境则会令他们主动的放弃归国的念头,心甘情愿的与沙俄帝国的公民结婚成为帝国的公民。之后只要再进一步的对纯血日本孩子的读书、就业赋税等颁布一系列的限制打压政策,便能在两代到三代人的时间基本灭绝这个民族。

    这边是女皇陛下的大民族同化政策,而日本本土,德川幕府骤然倒台,沙俄帝国只要左右逢源,保持各地大名与天皇之间势均力敌的局面,日本恐怕将会再度陷入漫长的战国时期。

    与此同时,欧洲诸国的考察团也陆续归国,对于此行沙俄帝国的军事实战演习,各位亲王公爵们记忆犹新。那连绵不断的飞机螺旋桨声和轰隆隆的轰炸声成为了他们的梦魇,各国也都开始着力于研制起能飞上天的飞机,可由于技术力量跨度实在是太大,沙俄帝国研究部预计他们在五十到一百年内压根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而对于沙俄帝国,各国则开始畏手畏脚起来,无论是欧洲腹地的法兰西还是号称不列颠的大英帝国,现如今都一门心思关起门来拼命发展自己,哪还敢去轻易黏人胡须?沙俄帝国海军自不必说,哪怕就是那个航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