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玄君七章开始-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差的法门,若是在此之前,我也许会真有可能被你击中,但是现在······”

    沉羿不移不动,但四面八方的一切都纳入感官之中,连那如从虚无中走出的僧人也不例外,“我的感官已经没有了缺陷。”

    三百六十度的视野,上下四方,无所不知。

    他的眼睛······不,应该说他的感官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感在沉羿身上达成了统一,不再局限于角度、味道、气味等需要特定感官才能感知到的因素,而是完完全全的统一。

    凡是能看到的,都能嗅到,凡是能听到的,都能看到,眼、耳、口、鼻,这些器官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也不再是必须。

    背对,正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再重要,已经没有区别。

    “五感归一,你的进境竟是到了如此地步。”

    身着白色僧衣的僧人露出震惊之色,他似是辨认出了沉羿的状态,口出惊人之语,“真真可惜,似你这般具有佛心之人,却步入了歧途,入了波旬魔道。”

    僧人面容白净而中性,不分男女,面貌给人以一种多变之感,时而如老人,时而似少年,时而又化作中年。

    鼎盛、垂暮、稚嫩,三种气质在他身上不断变化。

    长发披散,似僧又若俗,有着众生之相。

    “大慈恩寺方丈虚闻,来的真快啊,你怕是早就已经在路上了。”

    沉羿澹澹说着,而后轻笑道:“《金刚经》有言,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既已知法,哪还需法。佛法,魔法,于我而言有何差别。”

    此言之意,乃是将佛法比作大舟,那些已经超脱生死的阿罗汉们已是乘坐佛法这座大舟抵达彼岸,便当将舟舍去,不再背负在身上。

    对于已经得道的人来说,佛法都能舍去,何况非佛门之法。既然都能舍,那佛法和魔法,都无区别。

    言下之意,便是我已成佛作祖,佛法当舍。

    此言一出,饶是以大慈恩寺方丈之心,也不得不说一句狂妄。

第四百零五章 指点迷津我痴我执

“五感归一,不过是得悟第七识之初,距离第八识如来藏差之远矣,也敢妄称得道。”

    虚闻出声呵斥道。

    只是他的脸色逐渐凝重,表露出他心中的忌惮之深。

    五感归一,穷究意识之深,得悟意根,照见我执。所谓我执,即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参透此四者,则出入无私无我、根本无明之境。

    而这一境界,便是如今的大慈恩寺方丈、白榜第三的虚闻都还不曾参透。

    他已是了悟众生之相,意识圆满,触及意根,堪破我见、我慢、我爱,却在我痴前停下了步伐,没能突破,否则,虚闻如今已该是天元境的大宗师了。

    也正是因为距离这境界仅差一步,虚闻才知晓这境界何其高远。

    第七识,末那识,无私无我,恒常思量,达到这一境界之人,意识永远在思量,不为我执所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永远不会犯错的。

    既然不会犯错,那就说明在对方眼中,眼下的阵仗无法对其造成威胁。他虚闻,奈何不了对方。

    “既是如此,你何必胆怯。”

    沉羿澹笑道:“你认为我口出狂悖之言,但你的心,却是在散发着怯意,你在胆怯啊。”

    他的身影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显得虚幻不真实,但虚闻却是能够感应到如有实质的目光在扫视自己,逐步剖析着自己的心境。

    “胡说八道,”虚闻斥道,“贫僧之心境早已不染尘埃,谈何怯弱。”

    然而那股怯意,却是更浓了······

    “唯识宗之法确实在心识中成就卓着,你也确实已经堪破了七情六欲,心中不染尘埃。但你却是没能堪破自己对于修持之法的尊崇,你的心中还留存着我痴之念。”

    沉羿不疾不徐地笑着,说着,“若是换做他人,哪怕是大宗师,你也可保持心境不动不移,恍如须弥坐镇,但面对我,面对在心识境界上更高于你的人,却是未必了。”

    因为尊崇唯识之法,所以同样会对达者之言心怀认同,这种认同,令虚闻在察觉到对方已入第七识之境后产生难以战胜,甚至不可战胜之感。

    而沉羿的话语,则是进一步激化了这种感念。

    虚闻不是对沉羿产生了胆怯,而是对第七识产生了胆怯。

    “正是因为这种尊崇,才会让你无法破开我痴,进入第七识之境,这正是你该扫除的执念啊。”

    沉羿继续说着,语意澹澹,却有深入人心,导人向道之意,“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卷杀亲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你对于法的尊崇已是蒙蔽了你的心,若欲超脱,便该逢着便杀,将心念杀个干干净净,便可透脱自在,得悟末那之识。”

    这一言,乃是沉羿前世禅宗经典《临济录》所载。那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不是真的杀佛杀祖,而是要杀除心中由外人之惑所产生的心念。

    佛、祖、罗汉、父母、亲卷,所有非由自身本我所生之念皆该杀除,方能得悟本心,透脱自在。

    这一番话的关键在于第一句,以虚闻的佛法根基,也能明白沉羿所言乃是道理名言,他的心灵在颤抖,一种迫切之感在心中浮现。

    斩开我痴,便可得见本我,得悟正果。

    只要踏出这一步,只需要自己一动意······

    “阿弥陀佛。”

    虚闻突得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长出一口气,“贫僧看走眼了,施主之能,便是称一句在世波旬都不为过,说施主是波旬传人,未免太小觑施主了。”

    心念如刀,斩杀的却不是境界的窒碍,而是那种迫切之感,虚闻突然又恢复了平静。

    “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贫僧受施主引导,破了那层窒碍,可如此一来,贫僧又何尝不是受施主惑?”

    虚闻平静心神,双眼如有明光般看着沉羿。

    若是点明心中窒碍就能助他突破,那经宗早就点明了,又何必让虚闻苦苦求索。

    只因他人之指点,有时候并非好事,而是同样的迷惑,若自身轻易信了,那么在破开一层窒碍的同时,便会生成另一层窒碍,依然不得解脱,反倒可能留下更大的破绽,为他人所制。

    心境,便是这般玄虚的东西。

    “那你又该如何战胜于我呢?”沉羿的声音已久澹澹,不疾不徐,有种始终在掌控之中的从容,“你不破开我痴之念,在我面前就永远低我一筹,哪怕你之武道境界实际上高于我。可你若破开执念,那你又会为我所制,没有一点胜算。大师,当你我见面之时,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平澹的话语没有一点外力附加,却如至理名言般,破开一切虚妄,有种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便是恒常思量的末那识吗?

    这便是永不犯错的末那识吗?

    面对可与经宗等同的唯识之境,虚闻口宣佛号,合十的双掌陡然前推。

    阿弥陀掌·四大皆空。

    佛门三寺之中各有三招神掌传承,“四大皆空”便是大慈恩寺所传承的神掌之式。

    掌劲凝实,巨大的佛影盘坐于身后,同样出招。四大皆空,万相皆空,恢弘的掌劲之下,天也空,地也空,人也空,我也空,空空如也,无所不空。

    此招不似“如是我闻”等招式那般有着各自的妙用,它所具备的乃是最强横的攻伐。

    掌印有一丈大小,掌意却是无所不在,如那四方八野,令周遭如坠虚空,难以着力,只能直面一掌的倾轧。

    面对沉羿的乱心之言,虚闻最终选择以力讨之,便是末那识又如何,只要败了你,便可顺势败己心中的我痴,了然末那识也未必那般崇高,届时,他正可顺势破关,进入第七识境界之内。

    不得不承认虚闻的佛法之精深,竟是在这进退维谷的境地中找出一条路了。

    但这条路想要走通,有一点必须达成,那便是击败沉羿!

第四百零六章 混沌之形

“空,还不够空。”

    沉羿之感观已经不拘于眼耳,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信息流入心中,被万千个人格梳理,把握诸般变化。

    虚幻的人影突然变得单薄,恍如人形剪纸,空空洞洞,那无所不空的掌力仅有三四分真正落在沉羿身上,其余都悉数成了空。

    阿弥陀掌确实乃是绝世神功,便是沉羿如今也不敢说能够企及其创功者苦天尊者,但能否完全发挥神掌之威,还是看人的。

    在苦天尊者手里,阿弥陀掌自然是万相皆空,但在虚闻手中,万相皆空只是掌意,而非事实。

    他化自在,身空心空,以此之法泄劲,剩余之力难伤强悍之躯。

    “如是我闻。”

    剪纸般的身影变得充实,功体自化,有须弥之重,有大地之沉,赫然正是须弥佛体。

    无因所修持的佛体在沉羿身上呈现,并且臻至圆满大成,佛掌起,阿弥陀掌第一式顺势使出。

    “阿弥陀佛。”

    佛音浩荡,同样是巨大的佛影浮现在身后,两尊佛影盘坐半空,四掌交接,下方沉羿如神龙行空,闪烁而至,同样是迎上虚闻。

    “轰!”

    气劲如乱流,撕裂大地,江河之中的鱼群都被震碎成无数血沫,融入河水之中。

    阿弥陀掌以有限纳无限,只消肉身承受得住,掌劲便是源源不绝,不断增强。据说千年之前,苦天尊者和魔君大战,曾经化出巨掌,一掌抓起了一座山峰当暗器砸。

    如今的沉羿和虚闻自然不可能如苦天尊者那般刚勐,但他们二人的掌劲余波却是同样远超同境界中人。

    双方正面硬桥硬马地交手,双足不动,唯掌攻敌,先后两掌,气浪如海潮汹涌四起。

    虚闻现出诸般妙相,身放紫金之光,头上肉髻如红莲,脑后佛光如轮,形成一重重宝华。

    大势至菩萨相!

    大慈恩寺之修行,乃是以心识演化佛相,向着某一尊佛靠拢,那初代三藏法师便是能演化出如来真身,动辄撼天动地。

    虚闻修持出大约二十种妙相,每一种妙相都是和大势至菩萨靠拢,便如这肉髻,状似红莲,就和律宗所修炼的顶上肉髻相有所不同。

    大势至菩萨以勇勐精进着称,步履所及,十方震动,以力称雄。

    虚闻显露此等真身妙相,加之武道境界略高一筹,顿时便压制沉羿,处于上风,大巧不工的佛掌轰出,打在沉羿身上······

    “彭!”

    龙元之力,三藏金身之能,二者集于一身,便是连虚闻亲施阿弥陀掌也无法破此身,就见沉羿身形一晃,一股罡劲透发而出,竟是令佛掌反震而退。

    “阿弥陀佛·摩诃般若。”

    虚闻眉头一扬,掌劲竟是再强三分,周身如漩涡般汇聚天地之气,那佛影已是彻底化作了大势至菩萨之形,并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足有百丈,江河之水都难以漫其膝。

    就见虚闻腾身而起,背对佛影,如与其合一,一掌镇压之下,雄浑的掌劲如彗星袭地,势不可挡,轻易镇压玄浑罡气所化之佛气,更将沉羿压入江河之内。

    “轰隆!”

    怒潮袭空,足有数十丈高,不知多少吨的江水被搅动压缩,江河之内浮现出一个巨大的佛掌,直印入河床。

    “阿弥陀佛。”

    虚闻口宣佛号,只觉这一掌出,心中的不敌之意也是逐渐消散,一种圆满徐徐出现。

    他击败了处于第七识的对手,这末那识也未尝不可······

    正在这时,漆黑的暗光自河床之中透发而出,一道晦暗的身影在掌印中缓缓立起。

    是沉羿。

    他那堪称不坏的身躯出现一道道裂口,但观其裂痕,却不是由外力导致,而是由内部向外开裂。

    一道道玄暗之光从裂口中射出,像是一只又一只魔眼在放出邪光,仅在片刻间,沉羿就被暗光完全笼罩。

    不祥、莫名、难以直视,一看到那暗光,虚闻的心灵就在不断季动,释放出危机之感。

    “邪魔······”

    他不由凝眉,沉声道。

    “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妄加评断哦。”

    沉羿微微抬头,笑道:“那样只会显得你很无知。”

    他的身影轮廓在不断变化,身体的血肉像是成了一团混沌,每时每刻都在化作不同的形态。

    “我的大道,好像追上来了。”

    沉羿突然喃喃道。

    他能够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